實證主義的經濟學

2020-12-05 搜狐網

  醫藥界發起行動,要求申請上市的新藥必須經過「實證」。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受過正規訓練的經濟學家們卻認為他們的學科已經達到了這個科學水準。畢竟,他們用數學數據闡述觀點,根據實驗數據對大量不明確關係做出估算。

  但是經濟學家們在選擇理論範式時並沒有抱著實證主義的態度。經濟政策往往在應做的實驗性預試沒有完成時,就已經被制定好了。

  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戰後激進的凱恩斯學派領導下的宏觀經濟政策。激進派依賴於凱恩斯未經測試的理論,即失業率取決於「有效需求」,而非「貨幣工資」,但是他們的政策忽略了工資這個部分,並期望把需求穩定地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以保證「充分」就業。

  塞希爾·皮古(Cecil Pigou)和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對此表示反對,如果能夠成功擴大需求,貨幣工資的水平將會隨之上升,直達需求水平,然後就會將就業率重新推回到原來水平。就業率無法通過擴大有效需求而維持在均衡路徑水平之上。

  然而,激進派在那個被經濟學家哈利·約翰森(Harry Johnson)「蔑視與嘲笑」的年代卻盛極一時。在沒有任何數據證明貨幣工資不會帶來障礙的情況下,戰後的宏觀經濟政策全盤奉獻給了「充分」就業。

  直到1950年後期,新凱恩斯學派才最終同意皮古和莫迪利安尼提出的觀點。威爾·菲利普斯(Will Phillips)對工資的研究著作讓他們無從選擇。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如果需求以一個足夠快的速度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那將使需求水平始終領先於貨幣工資水平,因此就業率就能如希望的那樣居高不下,儘管這得以持續的通貨膨脹為代價。

  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和我卻提出了不同的反對意見,認為實行這樣的政策必須得有一個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率。我認為,只有防止代表性公司不會因為誤認為其他公司的工資已經低於他們時提高工資,貨幣工資才會滯後於需求水平,但是這種不平衡維持不了太久。

  新凱恩斯學派像激進派一樣並沒有將他們面臨的挑戰與實驗性測試聯繫起來。高需求水平帶來的效益與信心息息相關。然而1970年代發生的事件卻把這種信心帶入了一個嚴峻的考驗之中。當供給衝擊襲擊美國經濟時,新凱恩斯學派的反應是拉動更多的需求,他們相信這能恢復就業率。但是沒有出現任何復甦跡象——只是加速了通貨膨脹。

  當前時期也頗為相似。儘管政策自從轉變後已經反映出供給方經濟和真正的經濟周期論,新統治模式的締造者和推動者卻也表現出對確認數據的憎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前車之鑑,後人之師:今年暫時低於正常的勞動力稅率,與明年將重回正常稅率的前景結合在一起,將促使許多家庭把更多的工作擠在今年,而在今後幾年減少工作量。這一觀點最近已得到來自冰島的數據的重新驗證。

  但是供應學派卻又突然拋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持續降低勞動力稅率將會持久性增加工作崗位——還不會降低效率。拉裡·薩莫斯(Larry Summers)和我都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如果每次稅後工資率的上升都會增加現有勞動力數量,那麼我們推理可得,自十九世紀中期後,稅後工資率的急劇增長應該已使工作時間驚人延長,退休年齡大大推後。但是相反,工作時間卻減少了,退休年齡也被提前,歐洲大陸的失業率反而更高了。

  在我看來,供應學派的中心觀點建立在一個單純的錯誤之上。決定可供勞動力數量的,是與收入財富相關的稅後工資率。當稅後工資率已經猛漲了一個多世紀,它所帶來的財富和收入也一起隨之迅速增長。

  固然,若今年稅率持續下降的話,那麼一開始它將會對可供勞動力產生尤為積極的影響。但是那也會對儲蓄產生積極作用,到明年乃至今後,這種作用就會影響到財富積累。從長期來看,財富與稅後工資有以相同比例增長的趨勢,其對工作的影響將消失。

  然而,我們必須步步為營。根據標準分析,減稅會使政府削減財務和勞務購買,比如國防開支。但是,減稅也會減少福利承諾——社會援助、社會保險,此兩者是社會財富的組成部分。從那個方面來說,減稅雖然逐漸增加了個人財富,卻會降低社會財富的數量。這是一個實驗性的問題。

  十年前Gylfi Zoega與我一同做的調查,肯定了勞力稅的降低在短期內會促進就業。但是長期呢?稅率對就業的長期影響有何國際性差異嗎?

  1998年我們為研究1990年代中期國家失業率和當今勞動力稅率之間的聯繫而檢查了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結果一無所獲。2004年,我們研究了勞動力參與率,並再一次關註失業率,仍然沒有發現什麼聯繫。失業率高的國家包括高稅收的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但也包括低稅收的日本和西班牙。低失業率的國家包括低稅收的英國和美國,但是也有稅收很高的丹麥和瑞典。

  當前,新自由主義學派告訴歐洲大陸,降低勞動稅能夠解決高失業率問題。但是這樣的降稅所帶來的效果,即使不是完全地,那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轉瞬即逝的——尤其是當福利承諾被節省了的時候。不出二十年,高失業率將重新悄悄潛回歐洲大陸。由於降稅所引發的錯誤期待將使政策制定者把重心從基礎改革移開,而那些改革正是歐洲大陸要再創繁榮所必不可少的,因為高革新率、充分的就業崗位以及國際級生產力都要藉助於此項改革。

  (作者系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其相關學說介紹見本期35版夏業良主持的《經濟學教室》 。版權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6年)

(責任編輯:悲風)

相關焦點

  • 「實證主義」的邏輯:錯的不是理論,而是現實世界
    這明顯違背了經濟學大廈的根基——「需求定律」:價格越高,需求越少。這就是著名的「吉芬商品難題」。面對這一動搖經濟學根基的難題,「實證主義」經濟學與奧派隨即展開了行動——我們可以通過二者對這一難題的研究論證,看出雙方方法論的重大差異。
  • 理論的維護與驗證——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與批判
    很多人正是因為混淆了理論的獲得與驗證兩個不同的任務或目的,把理論的驗證步驟推向了極致,當成了整個科學認識的方法甚至是基本原則,從而產生了所謂的「經驗-實證主義」,也有人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經驗-實證主義的核心問題,即知識的經驗論證問題,原本是為了完成驗證任務而產生出來的,那麼使用經驗事實來證實和維護結論,就自然成為經驗-實證主義的原則。
  •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上海 200062  內容提要:2014年以來,中國教育學界湧現出一股大力倡導走向實證主義、擁抱實證主義、推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轉向的浪潮。教育研究走向「實證」範式的轉型在客觀上推進了研究的科學性、精確性、可靠性。
  •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而該觀點認為法律根據只能通過一致同意才能確定,因此實證主義不能解釋這樣的分歧。第一,對於「法律是什麼」的問題,通過作為社會事實的承認規則的識別轉向在裁判中法律命題的陳述和證成,並且基於此而產生了實證主義的分類式法律概念和教義性法概念的分殊.
  • 實證主義在日本的困境和沒落
    可是,在虛幻的民族自尊心的威懾之下,實證主義悄悄地後退,為日本篡改歷史、歪曲歷史的行徑讓出了舞臺。 困境二:過猶不及 在學術研究中,實證主義是必要的,但也必須適度,從而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但近些年來,日本學界的實證主義,尤其表現為過度瑣碎的實證主義,妨礙了相關研究走向深入。 不能否認,大量的實證主義者成果卓著,他們的精神感人至深。
  • 先驗邏輯與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是在羅素和維根斯坦的邏輯原子主義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在羅素看來,哲學史上爭論多年的重大哲學問題,如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還是精神,以及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等問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而只是由於語言中的邏輯混亂造成的,因此,只要在邏輯上作出必要的澄清,這些無謂的爭論就可得到解決。羅素說:真正的哲學問題,都可歸納為邏輯問題,這一思想直接成為邏輯實證主義主要觀點之一。
  • 邏輯實證主義 Logical positivism
    Ayer),他把邏輯實證主義的思想做了切近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的表述。波蘭比較著名的是塔爾斯基(A. Tarsky),他創立了一種適應邏輯分析的形式的真理理論。邏輯實證主義是知識論上的規範主義(normativism)的典範,科學哲學把它叫作標準的科學哲學。對於任何知識理論研究,一般都要考量這一學派的觀念。此外,邏輯實證主義也是邏輯分析方法的主要代表,其在分析哲學上也有一定地位。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學說就是邏輯分析的知識理論。這派哲學主要圍繞著經驗論語言進行,對經驗論語言作出分析和構造。
  • 論實證主義範式及其對教育學的意義
    (四)誇大或泛化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可能帶來的風險  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和功能的發揮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前文所述,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了形形色色反實證主義的流派,雖然這些流派的觀點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足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證主義範式的局限性。
  • 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從哲學的性質問題上看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性質問題上認為,哲學的唯一任務就是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邏輯實證主義是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對象。2、忽視人文邏輯實證主義只重視「科學的邏輯」,而嚴重忽視了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文背景。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研究方法上主張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中心的方法論。
  • 實證主義時代: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
    實證主義通常指19世紀40年代所出現的實用主義與物質主義新思想。這一術語為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所確定,其在1830年開始撰寫一部名為《實證主義哲學》的多卷本系列著作。孔德表示,社會進步應該基於可觀測的事實與可檢測的觀念。換而言之,即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這種研究社會的學術新方法被稱為社會學。
  • 實驗的本質和實證主義
    錯了,我反對的僅僅是把實證主義用過了頭,用錯了地方,最後搞得被真理蒙蔽了眼睛。這個用錯了地方,是指信息系統的層次和邊界,這個層次邊界很重要,比如,有的理論對微觀有效,對宏觀無效,有的反之,拿著實證主義,不去認真分析一個理論的起始的科學定義,肯定是要出錯的,要不我怎麼說,唯物這老頭智商=0呢,一點都沒錯,他就好幹這事兒,以為管了大紅章,很了不起,根本不去認真分析,只管合不合自己胃口,這就是實證主義用過了頭。
  •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在盧卡奇所開創的批判方向基礎上,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者從青年馬克思思想出發,張揚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特質,並在馬克思人道主義的方法論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之間進行了明確區分,進而對後者進行了深刻批判,試圖將馬克思辯證法從純粹的反映論窠臼中拯救出來。
  • 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簡單思考
    按照我的理解,邏輯實證主義的思路是這樣的:1. 假定人類可以思維,思維的方式是數理邏輯;2.
  • 古典經濟學:實用主義對邊際效用學派的——影響(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典經濟學:實用主義對邊際效用學派的——影響,正當歷史學派在德國大出風頭時,實證主義的變種—實用主義在美國大行其道。實用主義發源於19世紀70年代,幾十年間實用主義最活躍的中心區域是美國。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科學主義的興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科學,有科學觀邏輯實證主義是本世紀西方最重要的西方哲學流派之一。由於多年的文化閉關,我們對於這一重要的哲學思想一直很少介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大概了解下。邏輯實證主義是一個哲學流派,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
  • A.J.艾耶爾——思考邏輯實證主義的普及者
    這部用詩文和激情寫就的著作為邏輯實證主義給出了一份清晰的聲明。這一學說堅持,人們只能以兩種方式作出有意義的陳述:第一種方式是通過作出可為觀察所驗證的陳述;其次,通過作出根據語言的法則為真的陳述。其他的任何陳述都是沒有意義的。尤其,那種認為哲學是一種對第一原則的追求的觀念是「一種迷信,通過放棄形上學,我們也就從這種迷信中解放出來。」
  • 周穗明: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的結合
    哈貝馬斯借重伯恩斯坦將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的觀點,推動批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重新建立聯繫。他將其批判理論從抽象到具體地推向四個「實踐」層面,即交往行動、合理論辯、公共討論和文化。  第二代 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  正如新學院大學的學術權威理察·伯恩斯坦教授指出,新學院大學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發展巔峰是在20世紀70年代。正是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第二代批判理論家,使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傳統在新學院大學大放異彩和傳承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