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穗明: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的結合

2020-11-28 搜狐網

  哈貝馬斯借重伯恩斯坦將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的觀點,推動批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重新建立聯繫。他將其批判理論從抽象到具體地推向四個「實踐」層面,即交往行動、合理論辯、公共討論和文化。

  地處紐約曼哈頓的美國新學院大學(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是美國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重鎮。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法蘭克福學派的三代批判理論家都在此留下了思想遺產和活動蹤跡。新學院大學實至名歸地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美國支脈的主要據點之一。

  第一代 從左翼傳統到美國化分支

  新學院大學是美國費邊社會主義者於1919年創立的一所私立的、非營利性的大學,是傳統的左翼高校。創校的學術骨幹是前哥倫比亞大學的進步教授,如查爾斯·比爾德、詹姆斯·哈維·羅賓遜和哲學家約翰·杜威等人。

  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批判理論家與新學院大學的聯繫緣於20世紀30年代初啟動的流亡大學計劃。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新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實行了一項針對歐洲受迫害學者的緊急救援計劃,轉型為流亡大學。該流亡大學後成為歐洲猶太學者尤其是法蘭克福學派新馬克思主義學者的避難所。1934年,該流亡大學正式採用「政治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名稱(該名稱一直保持到2005年,後被重新命名為「社會研究新學院」)。從 1933年到1945年間,共有167名歐洲學者、藝術家(連同他們的家庭)受到了流亡大學的救助。在這些歐洲流亡學者中,曾在新學院大學任教的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成員包括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弗洛姆、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基希海默等。在新學院大學執教的、其觀點與批判理論相接近的德國流亡學者還包括政治哲學家列奧·施特勞斯和漢娜·阿倫特、哲學家漢斯·喬納斯(Hans Jonas)和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等人。這批流亡學者後來構成了新學院大學的知識分子核心。

  然而,嚴格地說,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人在新學院的影響是有限的。這主要是因為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幾經周折後,在所長霍克海默的精心運籌之下,於1933年整體搬遷到與新學院大學同處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當時,霍克海默、阿多爾諾、馬爾庫塞、本雅明等人均在哥大工作。但是,與堅持純粹的理論性、學術性和德國化傳統的霍克海默等人有所不同,在新學院工作過的弗洛姆和基希海默等人屬於法蘭克福學派逐漸美國化的一脈,並在戰後留在了美國。他們與赫伯特·馬爾庫塞、卡爾·魏特福格爾、弗蘭茨·紐曼等其他著名的法蘭克福學派成員融入了美國社會科學主流。

  正是由於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國化,使第一代批判理論家的影響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末。在戰後法蘭克福學派在北美和歐洲的兩翼發展中,美國一翼產生了更大的社會影響,其理論成為直接引爆美國20世紀60年代運動乃至整個西方1968年青年造反運動的主要思想導火索。

  第二代 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

  正如新學院大學的學術權威理察·伯恩斯坦教授指出,新學院大學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發展巔峰是在20世紀70年代。正是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第二代批判理論家,使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傳統在新學院大學大放異彩和傳承光大。

  1969年,哈貝馬斯前往紐約新學院大學擔任了兩年任期的赫斯講座教授。這是哈貝馬斯本人思想、也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發生重要轉折的一個時期。此前,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1961)一書中提出了「公共領域」的著名理論。同時,他在海德堡大學任哲學教授和在法蘭克福大學任哲學社會學教授期間,認為美國的實用主義是繼馬克思和基爾凱郭爾之後對黑格爾思想作出的第三次最有創見性的回答,是青年黑格爾主義的激進民主成分之一,足以彌補馬克思主義在民主理論上的缺陷。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哈貝馬斯發表了《理論與實踐》一書。在廣泛汲取現代哲學思想成果和反思剛剛落幕的1968年西方學生造反運動的基礎上,哈貝馬斯進一步意識到法蘭克福學派的傳統批判理論同現代社會條件的不適應性,認為批判的社會理論必須從源自康德和黑格爾的傳統哲學中解放出來,必須消除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在方法論上的對立,將經驗科學的方法與解釋學的方法結合起來。1968年,他發表《認識與人類興趣》一書,系統地闡釋了他的新方法論思想,為後來提出交往理論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在這一背景下,哈貝馬斯在新學院大學與理察·伯恩斯坦教授等人的合作,帶動了法蘭克福學派在新學院的發展,同時促進了哈貝馬斯本人批判思想的轉變。伯恩斯坦教授既是新學院大學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哈貝馬斯借重伯恩斯坦將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的觀點,推動批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重新建立聯繫。他將其批判理論從抽象到具體地推向四個「實踐」層面,即交往行動、合理論辯、公共討論和文化。在這四個層面上,哈貝馬斯都從皮爾斯、米德和杜威等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那裡找到了重要的思想材料。無疑,哈貝馬斯的新學院之行對其思想發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新學院大學工作前後,哈貝馬斯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發表了《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和科學》、《合法性危機》等著作,並最終推出了他的《交往行動理論》。

  同時,哈貝馬斯也為新學院大學批判理論傳統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全面和巨大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哈貝馬斯攜伯恩斯坦共同參加了南斯拉夫「實踐派」哲學家組織的東西方學者對話活動。他們共同擔任了《實踐》雜誌國際版的撰稿人,並參與每年組織的科爾丘拉夏令學園的國際交流活動。1981年4月,《實踐國際(月刊)》在牛津出版,伯恩斯坦與馬爾科維奇擔任主編。1994 年1月,《實踐國際(月刊)》更名為《星座》(Constellations)。目前,該雜誌已經成為一份具有廣泛批判意義的國際性雜誌,由新學院大學組織出版,既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傳統理論陣地之一,也是培養新學院新一代批判理論學者的重要基地。

  1979年,哈貝馬斯、彼得洛維奇和伯恩斯坦等人共同創辦了哲學與社會科學年會。繼伯恩斯坦之後,新學院大學傑出的批判理論代表人物安德魯·阿雷託和南希·弗雷澤(Nancy Fraser)等人先後擔任該會議的核心領導組成員。該會議目前已經成為各國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家聚會和對話的國際平臺。

  在哈貝馬斯的新學院之行之後,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在新學院大學的所有系科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系統的傳播和研究。

  第三代 全球化時代對民族國家和超國家層面的思考

  目前,伯恩斯坦教授寶刀不老,中生代批判理論學者在新學院大學挑起大梁,年輕的法蘭克福學派新秀也成長起來。

  新學院大學中生代中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學者(在國際上被視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有安德魯·阿雷託和南希·弗雷澤等人。阿雷託不僅是《星座》的主編,發表過大量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專著,同時還是新學院大學社會科學領域最傑出的教授。其最著名的著作是與他的夫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科學教授、美國著名批判理論家簡·路易斯·柯亨合著的《公民社會與政治理論》。該書已經以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南希·弗雷澤是社會研究新學院當下的政治科學系主任,因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與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阿克塞爾·霍耐特關於承認理論的爭論而聲名大噪。她圍繞承認理論提出的關於「反常規正義」的理論框架,與時俱進地發展了社會批判理論,體現了批判學派的知識「左」派在全球化時代對民族國家和超國家層面的公平正義的全面思考。

  近十餘年來美國批判理論的復興,是與新學院大學的批判理論家的努力分不開的。除上述主要代表人物之外,新學院大學還活躍著許多年輕的批判理論家,伯恩斯坦教授稱他們為「批判理論的希望」。

  利用實踐批判功能積極幹預現實

  新學院大學的三代批判理論家繼承了法蘭克福學派美國支脈的學者馬爾庫塞、弗洛姆和基希海默等人幹預現實的傳統,積極介入了當代反全球化的公民抗議運動和各種類型的新社會運動,發揮了理論的實踐批判功能。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他們還開設了大量涉及各個學科的「資本主義批判」的課程,開展從異化、拜物教、理性化、生活方式、經濟危機、消費資本主義的文化傳統到合法性危機、女性主義、資本主義積累的地理學、世界體系的批判,尤其是重點強調了新資本主義文化與新資本主義精神的批判、生態學批判和金融危機批判。

  新學院大學自建校以來,一直保持著多元化的左翼批判傳統,故成為包括法蘭克福學派在內的西方新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的思想大本營。今天新學院大學的批判理論已經不像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的學術血統那麼「純正」和那麼純哲學,它進入了更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代表了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當代發展。

(來源:愛思想)

cul.sohu.com true 愛思想 http://cul.sohu.com/20160429/n446784740.shtml report 3824 哈貝馬斯借重伯恩斯坦將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的觀點,推動批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重新建立聯繫。他將其批判理論從抽象到具體地推向四個「實踐」層面,即交往行動

");}

相關焦點

  •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在盧卡奇所開創的批判方向基礎上,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者從青年馬克思思想出發,張揚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特質,並在馬克思人道主義的方法論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之間進行了明確區分,進而對後者進行了深刻批判,試圖將馬克思辯證法從純粹的反映論窠臼中拯救出來。
  • 理論的維護與驗證——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與批判
    很多人正是因為混淆了理論的獲得與驗證兩個不同的任務或目的,把理論的驗證步驟推向了極致,當成了整個科學認識的方法甚至是基本原則,從而產生了所謂的「經驗-實證主義」,也有人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經驗-實證主義的核心問題,即知識的經驗論證問題,原本是為了完成驗證任務而產生出來的,那麼使用經驗事實來證實和維護結論,就自然成為經驗-實證主義的原則。
  • 「實證主義」的邏輯:錯的不是理論,而是現實世界
    面對這一動搖經濟學根基的難題,「實證主義」經濟學與奧派隨即展開了行動——我們可以通過二者對這一難題的研究論證,看出雙方方法論的重大差異。不僅20世紀的大蕭條證明了奧派的預見性,我們在十年前親身經歷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也不例外: 華爾街投資人彼得·希夫根據奧派理論推導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 而美國國會議員,奧派經濟學家羅恩·保羅早在2001年就警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會引發經濟大衰退。
  • 先驗邏輯與邏輯實證主義
    康德的先驗邏輯是其批判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它為認識真理提供先天的條件,使經驗知識帶上普遍必然性,它斷言自然科學中存在著確定的因果律,從而為自然科學爭得了地位,並提供了哲學基礎。邏輯實證主義是在羅素和維根斯坦的邏輯原子主義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
  •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
    內容摘要:馬克思對實證主義的批判將作為古典經濟學之哲學基礎的實證主義標識出來,是為了凸顯下述一點:馬克思正是在古典經濟學停留於事實和現象的地方繼續向前推進,實現了對實證主義的批判性超越,認識這一點,對於理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獨特的語境和路徑極為關鍵。
  • 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關於「知識論」,哲學史上由「經驗論」和「唯理論」貫穿始終。自此兩條經脈,「知識論」枝枝蔓蔓漫漫滋長。前人以及今人關於此種問題的闡說論證層出不窮莫衷一是,形成了眾多流派。在漫漫的哲學長河中,真理只有一個,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作為「經驗主義」的一支曾「意氣風發佔盡上風」,但它仍舊有缺陷可循。
  • 從科學哲學到邏輯實證主義,從批判理性主義到客觀辯證法!
    邏輯實證主義繼承了從文藝復興以來的科學和理性精神,將分析科學概念,尋求科學知識的精確性和確實性作為其主要目標。它運用數理邏輯作為工具,對科學的理論結構進行靜態的邏輯分析,提出意義標準和經驗證實原則來區分科學和非科學,並拒斥形上學。
  • 邏輯實證主義 Logical positivism
    Ayer),他把邏輯實證主義的思想做了切近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的表述。波蘭比較著名的是塔爾斯基(A. Tarsky),他創立了一種適應邏輯分析的形式的真理理論。邏輯實證主義是知識論上的規範主義(normativism)的典範,科學哲學把它叫作標準的科學哲學。對於任何知識理論研究,一般都要考量這一學派的觀念。此外,邏輯實證主義也是邏輯分析方法的主要代表,其在分析哲學上也有一定地位。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學說就是邏輯分析的知識理論。這派哲學主要圍繞著經驗論語言進行,對經驗論語言作出分析和構造。
  •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關 鍵 詞:教育研究 實證主義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辯證方法論  標題注釋: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5YJA880028)「基於概化理論的教師培訓課程標準的研製研究」課題的部分成果。他提出的人類從神學到玄學再到實證階段進化的三階段遭到了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批判,馬克思主義學者認為其實證階段(即走向科學的階段)並非是哲學的解放或新生,而是理性的異化,使主體陷入「無思」的境地。縱觀西方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傳統與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其是以「堅持實證」與「反對實證」為重要線索而展開的,其間穿插著許多哲學與社會學的理論流派。
  • 論實證主義範式及其對教育學的意義
    (四)誇大或泛化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可能帶來的風險  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和功能的發揮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前文所述,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了形形色色反實證主義的流派,雖然這些流派的觀點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足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證主義範式的局限性。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科學主義的興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科學,有科學觀邏輯實證主義是本世紀西方最重要的西方哲學流派之一。由於多年的文化閉關,我們對於這一重要的哲學思想一直很少介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大概了解下。邏輯實證主義是一個哲學流派,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
  • 波普爾:科學就是可證偽,批判和懷疑精神不可或缺
    卡爾·波普爾作為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其證偽理論在科學哲學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證偽主義呢?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有哪些要點呢?今天就來詳細了解學習。1證偽主義證偽主義就是堅持一種懷疑、批判、創造的科學精神,一生去踐行運用。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創立的科學哲學理論。
  •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而該觀點認為法律根據只能通過一致同意才能確定,因此實證主義不能解釋這樣的分歧。第一,對於「法律是什麼」的問題,通過作為社會事實的承認規則的識別轉向在裁判中法律命題的陳述和證成,並且基於此而產生了實證主義的分類式法律概念和教義性法概念的分殊.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故它與實證主義是不同的。  2.證偽主義。科學哲學觀以波普的證偽主義學說為分界,這之前是實證主義,之後是歷史主義和科學實在論,證偽主義之後的科學哲學觀側重於歷史考察的方法和構建理論方法的多樣性的研究。證偽主義是對實證主義一定程度上的否定,也是對傳統歸納法一定程度上進行批判而得出的科學哲學觀。證偽主義認為,全稱命題不能從單稱命題的堆積中推出,通過歸納做出的結論總可能是錯的。
  • 實驗的本質和實證主義
    錯了,我反對的僅僅是把實證主義用過了頭,用錯了地方,最後搞得被真理蒙蔽了眼睛。我可以對兩個定義同時修改,空間不是對稱的,物質也不傻,這樣的理論,照樣可以解釋目前全部的物理現象,但這樣的理論,其實沒什麼意識,數學上和目前的理論完全等價,沒有發現任何新東西。但有一點可以看清楚了,你的各種守恆定律,不是客觀屬性,而是你建立在上面兩個定義基礎上的數學方法的必然結果。
  • 樸素的實證主義學術思想,心手之論的觀點相對的減少
    導語:樸素的實證主義學術思想,心手之論的觀點相對的減少在晚明書學思想的影響下,清初傳統帖學理論中的技法之論,同樣強調「心手之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其中,以倪後瞻、宋曹等人最具代表。熟而生者,不落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正相一致,也與董其昌「字須熟後生」理論相沿襲,而後來又為康熙年間的王澍所移錄,即此可見清初人對晚明書論的繼承之處。
  • .| 周嘉昕:從唯物辯證法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批判——政治經濟學...
    柯爾施強調,科學社會主義這一「革命理論的唯一整體」,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後期著作中,作為體系組成部分的經濟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因素,開始以更大的科學精確性結合發展起來,並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 馬克思物化理論研究範式簡評
    物化批判理論是馬克思後期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注的焦點話題。在繼承和反思盧卡奇遺產的基礎上,學界形成了三種物化批判範式:早期法蘭克福學派的工具化—物化批判、廣松涉的物象化—社會關係批判和霍耐特的承認規範—本體論批判範式。廣松涉的理論重構如果說盧卡奇的重要貢獻在於恢復了物化範疇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歷史地位。
  • 南哲思享 | 周嘉昕:從唯物辯證法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批判——政治...
    回到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去,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理論方法對資產階級哲學或者哲學的超越,的確可以找到相關的依據作為印證。但是結合《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發表的歷史語境,有關馬克思主義超越哲學的觀點,主要是在批判19世紀下半葉以來以新康德主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哲學迴避社會現實,甚至是淪為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意識形態再現的意義上進行的。
  • 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不僅是認識論研究中的一個具有廣泛前途的研究領域,也為當代科學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野,至於對社會理論研究範式的整合,自然主義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以自然主義為基礎的批判實在論的興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