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2020-11-26 光明網

一、基本信息

書名:《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作  者: 魏鶴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11237064

定 價:¥25.00

二、內容簡介   

《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通過對哲學自然主義及其在社會理論中的作用和表現形式的系統研究,認為自然主義作為哲學一元論,具有反神秘主義、反先驗哲學、科學主義和實踐性等本質特徵。自然主義不僅是認識論研究中的一個具有廣泛前途的研究領域,也為當代科學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野,至於對社會理論研究範式的整合,自然主義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以自然主義為基礎的批判實在論的興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三、目錄   

第一章 自然主義的含義和本質特徵

第一節 自然主義的含義

一、對自然主義概念的考察

二、自然主義的含義

第二節 自然主義的本質特徵

一、自然主義與唯物主義、實在論

二、自然主義與經驗主義、實用主義

三、自然主義與實證主義

四、自然主義的本質特徵

第二章 哲學中的自然主義

第一節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

一、古希臘的神秘主義

二、自然哲學的本體論

三、自然主義的認識論

四、自然哲學的方法論

第二節 近代哲學中的自然主義

一、經院哲學與神秘主義

二、近代自然主義哲學本體論

三、近代自然主義哲學認識論

四、近代自然主義哲學方法論

第三節 現代哲學中的自然主義

一、現代哲學自然主義的本體論

二、現代哲學自然主義的認識論

三、現代哲學自然主義的方法論

第三章 自然主義的哲學與社會理論

第一節 古老的自然主義淵源

一、亞里斯多德自然主義政治哲學

二、馬基雅維裡的自然主義政治哲學

三、霍布斯——自然主義的社會理論的奠基人

第二節 自然主義方法的確立

一、實證哲學與實證社會學

二、迪爾凱姆實證主義方法論

第三節 自然主義在現代社會理論中的表現

一、功能主義與功能主義的社會理論

二、早期功能主義的社會理論

三、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社會學理論與自然主義的社會學信念

四、衝突理論與社會學理論模式的劃分

第四章 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第一節 社會學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解釋的或者人道主義的社會學理論

二、社會學理論的客觀性

第二節 批判的自然主義

一、康德的認識論哲學

二、新實在論

三、批判自然主義

第三節 經驗自然主義與理智自然主義

一、經驗自然主義

二、理智自然主義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與雙重解釋學

一、結構化理論

二、雙重解釋學——社會科學的實踐內涵

三、超越自然主義

第五章 自然主義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第一節 自然主義的基本問題

一、唯理論

二、經驗論

三、自然主義

第二節 自然主義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一、自然主義的合理性

二、自然主義的局限性

第三節 自然主義的研究意義

一、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意義

二、對社會理論研究的意義

參考文獻

[責任編輯:林一楠]

相關焦點

  • 教育研究中的科學主義範式與自然主義範式辨析
    (Kuhn)的解釋,範式是科學共同體在長期的科研活動中所形成和分享的理論模式、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也包含著彼此共同遵守的相似或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一、科學主義的緣起與內涵  科學主義(scientism),又稱唯科學主義,是源於西方社會的一種獨尊自然科學、貶低甚至否定非科學主題價值的信念或思想[3]。它是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自然科學的興起而日漸興盛的一種哲學思潮。
  • 經驗知識、自然主義與社會科學
    太原 030006  原發信息:《江漢論壇》第20197期  內容提要:奎因和庫恩對於邏輯經驗主義的批判,重新激發了科學哲學中自然主義進路的研究興趣,使得社會科學研究呈現出明顯的「自然主義轉向」,並形成了多種以自然主義為主導觀念的理論形態。
  • 西方協商民主理論興起的哲學基礎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西方協商民主理論本身就是當代主體間性哲學和交往哲學發展的產物,是主體間性哲學這種新的思維方式對民主理論的創新。     一、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產生的哲學背景    西方協商民主理論通過語言交往實現主體間理解和形成共識的核心特徵正是當代西方哲學領域語言學和主體間性哲學轉向的體現。
  • 反實證主義的自然主義
    反實證主義的自然主義 2016年01月26日 10: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方環非 潘麗華 字號 內容摘要:Bhaskar)實在論自20世紀70年代產生,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2017年06月06日 10: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殷傑 字號 內容摘要:目前,包括劍橋大學、哈佛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專門的道德心理學研究室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我國哲學學科的影響
    40年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可以說是國內最為活躍也是成果最為豐富的學術領域之一。然而,國內學界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基本性質及其影響存在著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對立的看法。在改革開放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之際,客觀評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對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意義。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社會結構、歷史背景中解讀,認為古希臘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樸素的自然主義,但缺乏歷史意識和批判精神。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捍衛巴門尼德本體論傳統一些學者將蘇格拉底哲學視作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向」,即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中心從對自然世界的關注,轉移到對人自身的倫理生活上來。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我認為這肯定是中國——或者首先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初對西方哲學感興趣的一個原因。我想,理解西方哲學的這一過程和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雖不能說完全一致,但二者有著非常內在的關係。現在,國內已經有好幾代學者在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相當多的西方哲學經典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學院裡進行的,主要是文科的老師和學生在關注。
  • 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理論效應及其當代價值
    在他看來,與馬克思不斷從哲學研究走向政治學、經濟學研究相反,西方馬克思主義則把理論主題轉向了哲學研究,特別是轉向了文化和藝術研究。他們的理論主題可進一步具體化為對馬克思哲學本質和理論本性的追問、從哲學本體論的維度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問題的研究和對當代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尋三個問題。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自然科學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經驗主義在英國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哲學流派.這一學派是包括經濟學在內的各門學科的哲學基礎。前面已經對經驗主義與古典經濟學之間的千絲萬縷的關係進行了分析。隨著古典經濟學向新古典經濟學發展,以實證主義形式表現出來的經驗主義對它的影響仍然存在著。其次,西方主流經濟學以「科學化」作為理論的目標,是與實證主義的目標完全一致的。
  • 哲學本體在中國,不是與西方哲學「亮劍」,而是與西方哲學的融合
    哲學的本體在中國,不是與西方哲學的「亮劍」,而是與西方哲學的融合與統一哲學不是西方的。哲學是人類的,哲學是人類的思維。哲學作為人類思維的方式,人類思維的直接對象,人類思維的間接對象,人類思維的內容物的到達方式的人類認識自然與社會和改造自然與社會的「科學之母」的精確科學的哲學,由西方哲學建制為哲學體系以後,出現了幾次關涉哲學體系的根基和基礎的變革,人們都在疑問,西方哲學出了什麼樣的哲學問題,為什麼停滯不前。
  • 徐濤: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淺析
    而要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不僅要從歷程中區辨別更需要去探尋文化產生的源頭,從頭開始,理清事物發展的脈絡並且試圖預期事物的未來發展,哲學便是如此。本文旨在探討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之對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示。公元3000年前,地中海及其東部愛琴海域憑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因素孕育產生了古希臘哲學,而古希臘哲學恰恰正是西方哲學的源頭。
  • 西方近現代哲學中的最強陣容:法國啟蒙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
    上次,哲學詩畫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下西方哲學史筆記中的近現代以前的哲學,但西方近現代哲學部分卻因為時間原因一直耽誤了,今天趁著是周一,就和大家分享完善下,希望粉絲們能夠喜歡,並且最好能多提寶貴意見,或後臺留言,以便哲學詩畫更好的改進。
  • 力圖全面準確反映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和基本內容-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深刻分析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時代背景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條件,辯證認識西方哲學曲折發展的歷史過程,對西方哲學發展中的重要事件、觀點進行了全面介紹和客觀分析。    第二,努力體現西方哲學史的發展脈絡,在內容和評論方面有很多新穎之處。
  • 中國經驗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發展
    基於不同實踐經驗,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就可能存在差異。要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有更準確、更完整的認識,必須儘可能多地把握人類社會多樣的實踐經驗。  在歷史上,中國曾創造過輝煌的古代文明,並留下大量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富含高度智慧的典籍。但西方在現代化和現代社會科學理論方面起步較早,因而在現代社會的人文性思考和社科性研究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理論成果。
  • 在西方哲學史上,馬克思哲學排斥形上學,實現哲學主題的轉換
    研讀《神聖家族》可以看出,馬克思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批判了「形上學」,並認為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把人們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形上學的全部財富只剩下想像的本質和神靈的事物了」。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則強調實踐的存在論意義,認為馬克思對社會生活實踐本質的強調,旨在突破西方哲學的知識論譜系,以立足於從人的活動來理解社會存在。應該說,這一見解深刻並具有啟示性,在馬克思哲學中,實踐的確具有存在論意義。
  •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哲學方法到當代空間化社會批判哲學
    面對日益空間化的社會現實,歷史唯物主義如何可能生成出自己的社會空間哲學理論至關重要。但歷史唯物主義不可能直接轉化成為社會空間哲學,更不能淪為實證的非批判的社會空間理論。歷史唯物主義所開啟的社會空間哲學是社會批判理論,但它首先並不是對社會現實的直接批判,而是在反思批判西方主流社會科學方法或其中的意識形態基礎上才成為可能。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摘要:文章就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展開述評。首先闡釋了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概念,然後對當代哲學觀點做出評述。在此基礎上,對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進行分析。
  • 我的哲學筆記!現代社會的困境之一:人的異化和物化!
    最近看了幾本哲學書,閒來無事就把一些比較好的句子(思想)記了下來,尤其是人在現代社會中的位置和其所面臨的矛盾、困境等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吃透,但還是想在這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乃至澄清,最主要的是想和大家一起,把這些運用於生活,用到自我與世界的研習和修煉之中。請看哲學詩畫整理的——我的哲學筆記!現代社會的困境:人的異化和物化!
  • 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
    關於文化哲學的不同理解可以從德國哲學家、文化哲學創始人卡西爾有關文化哲學的論述中尋找最基本的概括:「一個批判性的文化哲學不能屈從於兩種解釋中的任何一種。它必須避免自然主義這塊『錫拉巨巖』,又要避免形上學這一大漩渦。」卡西爾在這裡不僅強調了他關於文化哲學的研究旨趣,實際上也為我們揭示了人們關於文化哲學最為普遍的三種觀念。  一是「自然主義」的文化哲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