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圖全面準確反映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和基本內容-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5 光明數字報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西方哲學史》最近正式出版。這本教材前後歷時三年多。為保證編寫質量,課題組先後在浙江、北京和河南等地高校徵求意見,對國內外300餘部同類教材進行了分析比較,多次召開座談會和研討會,廣泛徵求哲學界、實際工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始終對教材的編寫工作給予有力指導,工程辦公室組織從事《西方哲學史》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和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對教材編寫予以幫助,對教材書稿作集中統稿。教材經中央領導同志審定批准後出版。可以說,這部《西方哲學史》教材,凝聚著中央領導同志、課題組成員和許多部門、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心血。總的看來,這本教材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用史論結合的論述和精選的史料,在評述結合、觀點提煉、詳略得當和邏輯周全等方面,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這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對西方哲學史的主要理論進行系統闡述。教材充分反映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經典作家對西方哲學史上重要派別及其代表人物和社會文化背景的重要評價和有關論述,並以此為指導闡述有關問題。教材的主要線索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上學、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矛盾,通過哲學爭論來闡述人類認識的發展過程和主要環節。教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深刻分析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時代背景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條件,辯證認識西方哲學曲折發展的歷史過程,對西方哲學發展中的重要事件、觀點進行了全面介紹和客觀分析。

    第二,努力體現西方哲學史的發展脈絡,在內容和評論方面有很多新穎之處。教材主要由「導論」、「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西歐各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和「結束語」等部分組成,內容承前啟後,發展脈絡清晰。教材在西方哲學史每一歷史分期中專門設置了導言,集中介紹這一時期西方哲學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主要矛盾和主要特點以及與全書各篇的聯繫。各章節也對西方哲學史上重要派別和人物的思想觀點進行了概括提煉和客觀分析。不同層次的評析前後呼應、彼此融合,既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為綱要,又吸收了學術界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既體現首尾一致的發展線索,又突出各個歷史階段的重點;既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學習理解,又有助於促進學生深入思考。

    第三,突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史的密切聯繫。教材一方面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優秀成果的歷史連續性,另一方面突出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哲學史上的變革意義。其中的第四篇「德國古典哲學」尤其強調黑格爾對以往辯證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以及費爾巴哈對德國唯心主義的批判,並在「黑格爾學派的解體」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節中突出闡明馬克思、恩格斯對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批判性繼承。教材最後重點總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的變革意義,並概述了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後現代西方哲學的發展趨勢,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類認識發展所持的與時俱進的開放態度。

    第四,客觀闡述了西方哲學對西方文明發展的歷史貢獻。西方哲學作為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西方社會發展的主要歷史階段,如古希臘羅馬文明昌盛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時期、德國文化興起時期,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進而對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科學創新被轉化為技術的方式,特別是近代西方哲學與新興的自然科學結盟,間接地推動了西方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其次,在西方哲學中,對人的價值、人生目標以及思想自由與解放的批判和實踐,一次次推動了西方社會的思想文化解放和社會變革,對人類文化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再次,西方哲學從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的高度,總結了西方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的得失,努力探索適用於西方社會行之有效的新制度。但不可否認的是,西方哲學對西方文明也有消極負面的影響。教材在闡述西方哲學史的過程中,注重對西方文明的成果加以批判的分析和反思,注意吸收其中的積極、優秀成果,拋棄其中的消極、落後成分。

    第五,比較系統地介紹西方哲學史的基本知識。西方哲學史上的一些問題、思辨、論證和方法展現了人類認識發展的具體途徑。教材系統介紹西方哲學思考的重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採用的思辨論證和方法,充分吸收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學術研究成果,特別是國內翻譯和研究西方哲學原著的最新成果。教材圍繞西方哲學的問題、範疇和論證的發展史,對西方哲學史的基本知識作了全面介紹,同時力求文風鮮活,敘述明快,便於當代大學生理解和掌握,對提高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對全面準確地理解西方文化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實際價值。

    作為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西方哲學史研究的新材料、新觀點層出不窮。由於課題組視野和知識的局限,這部教材有不少不足之處。我們誠懇希望教師、學生和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使我們在今後的修訂中不斷提高這部教材的質量。

    (作者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西方哲學史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

相關焦點

  • 學以成人與哲學何為-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們的學問重點是基於經驗事實基礎上的道德教育和社會理想的塑造,「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修齊治平」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把學術研究與個體體驗和社會實踐始終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所謂學以成人,恰恰表達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即注重對人的道德、情感、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的教化,注重家庭和社會倫理綱常的保護,注重個人對家庭、國家和社會的奉獻。
  • 論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光明日報-光明網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維的突出標誌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最高價值,並圍繞如何堅守和實現這一最高價值來觀察世界、認識社會、思考問題。馬克思主義人本思維是對西方近代以來形成的人文主義傳統思維的繼承與超越。
  • 開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之門的鑰匙-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的《淺釋》一書正是依據這一原則寫作的,一方面對《實踐論》哲學思想作了明白易懂的闡發,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實踐論》理論體系的嚴謹性和深刻性。因此,該書既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又是一本認識論專著。其中有三個特點,尤為值得重視。    其一,系統闡釋了《實踐論》的基本思想。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包括哪些內容?一般來理解,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狹義的來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具體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廣義的來說既包含創始人的理論奠基,又包含了繼任者的繼承和發展,具體有蘇聯理論體系、中國理論體系、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要說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 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一、基本信息書名:《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作  者: 魏鶴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ISBN:9787511237064定 價:¥25.00二、內容簡介   《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通過對哲學自然主義及其在社會理論中的作用和表現形式的系統研究,認為自然主義作為哲學一元論,具有反神秘主義、反先驗哲學、
  •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一套書釐清西方哲學發展脈絡!有趣又有料!
    因為哲學是因好奇而發,以思考為工具去追求真知的。它能給人開闊的眼光、聰明的頭腦和智慧的生活態度。 研究顯示,哈佛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平均智商始終位居前列。賈伯斯、比爾蓋茨等都是哲學愛好者。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並把中國革命的實際經驗提升到理論水平上來,充實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過程中形成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我國哲學學科的影響
    40年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可以說是國內最為活躍也是成果最為豐富的學術領域之一。然而,國內學界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基本性質及其影響存在著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對立的看法。在改革開放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之際,客觀評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對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意義。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其實《形上學》這本書裡講的許多內容和物理學類似,但最後亞里斯多德一定都要將其推到一個最終的本原。亞里斯多德把形上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他對學科有一個基本的區分:理論科學(數學、物理學、形上學)、應用科學(倫理學、政治學)等。
  • 光明日報哲學版:和實生物,美美與共
    五行相生,並非僅僅指五行本身的相生,而是指萬物都內在包含著這樣一種相生的最基本原理。中國古代的五行相生說,比起泰勒斯的水生萬物更為複雜而形象,對於這個世界的複雜性,有著更為直觀的看法,也更有解釋的合理性。「五行相生」所表明的是,整個世界處於一種生生不息的變化發展過程之中。在這個意義上,類似於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萬物演化論。
  • 徐濤: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淺析
    而要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不僅要從歷程中區辨別更需要去探尋文化產生的源頭,從頭開始,理清事物發展的脈絡並且試圖預期事物的未來發展,哲學便是如此。本文旨在探討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之對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示。公元3000年前,地中海及其東部愛琴海域憑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因素孕育產生了古希臘哲學,而古希臘哲學恰恰正是西方哲學的源頭。
  • 構建大德育體系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報-光明網
    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本著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踏實做事、誠信做人、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因此我們一直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中國魔幻片慎用西方元素-光明日報-光明網
    【藝壇雜議】       電腦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電影工業水平的提升,為超現實內容在形式上得以實現提供了可能。     從《哈利·波特》系列到《納尼亞傳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及其衍生系列《霍比特人》,好萊塢魔幻電影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強大的電腦特技支撐,影響著世界魔幻電影創作的發展走向。對於他們的創作經驗、類型模式和表現手法,中國電影人當然可以借鑑。
  • 《40堂哲學公開課》像哲學家們那樣思考和質疑
    他從不同角度介紹西方哲學的多部入門著作一直暢銷不衰:闡釋西方哲學主要問題的《哲學的門檻:寫給所有人的簡明西方哲學》(Philosophy:The Basics)出版近20年來。不斷再版重印;講解27部西方哲學名著的《從(理想國)到(正義論)》(Philosophy:The Classics)--書已出版至第四版;介紹哲學思維方法的《從A想到2》(Thinking from A—Z)一書已出版第三版。
  •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70年回顧與反思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學習蘇聯、對舊的唯心史觀及西歐中心論進行批判而開始的初步研究,到改革開放之後對歷史哲學概念、研究範圍及重要流派和人物進行探討,從而建立起基本的研究體系,再到21世紀以來對後現代西方歷史哲學及其新趨向的研究。
  • 民國時期的哲學,是在吸收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民國時期的哲學,是在吸收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民國時期的哲學,與晚清哲學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但又有其特色。它是在廣泛輸入和消化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這是一個由西方哲學的輸入和消化,到逐步建構中國現代哲學的發展過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民國建立後,西方哲學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到五四時期便形成一個高潮。無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是康德、尼採、杜威、羅素和柏格森等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都得以輸入、介紹。
  • 歷史合力論視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光明日報-光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歐洲的演講中強調:「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不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量,而且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訪歐演講時的這一重要表述,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繼承了歷史合力論的方法論特質,既是對歷史合力論的自覺運用,也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新補充、新發展、新貢獻,包含著深刻的哲學思維與價值意蘊。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