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了最複雜的哲學

2020-12-04 靜夜思學

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必然有他獨到的哲學體系,說起體系,必然又是精微博然的大部頭,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西方哲學史上有位哲學家,他的哲學體系翻譯成中文僅二百來頁,這在整個哲學史上都是罕見的,據他本人來講,這本書用的語言又是世界上最簡潔的,毫無誇誇其談、拐彎抹角之詞,就像「1+1=2」那麼簡單,但就這樣一本用最精煉的文字寫就的書卻又是最難讀懂的,這本書就是斯賓諾莎的《倫理學》。

在斯賓諾莎之前,笛卡爾開創了用幾何學形式論證形上學的方法,斯賓諾莎將這種方法用到了極致。斯賓諾莎認為將幾何學方法應用於倫理學的好處在於它不講求目的。在幾何學中,不管你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三角形內角和就是180°,就算天崩地陷也不會改變,幾何學只研究本質,它不問目的,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是3和4,那麼它的斜邊必然是5,就算天皇老子來了也不頂用。如果有一個哲學體系,它的基礎類似於幾何學,有界說(定義),有公則(公理),有命題(定理),再加以嚴密的論證,那麼這個體系的基礎就應當像幾何學一般穩固,堅不可摧,它的結論也應當像勾股定理那般無懈可擊。在《倫理學》中,斯賓諾莎就是這麼做的。

任何一門學問,歸根到底都是要解決某些問題,哲學也不例外,在斯賓諾莎的年代(公元17世紀),他的哲學試圖解決以下問題:

宗教問題。斯賓諾莎認為對宗教的盲目信仰,給人帶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恐懼。因為宗教總是宣傳「生前不好好幹,死後就會下地獄」的思想,這給信教人的心理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人自身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如佛教的貪、嗔、痴,基督教的七宗罪等,這些情慾問題即便不信教的人也有,很多時候,人的腦袋是一片漿糊,一時衝動做下壞事,又或者在某種欲望中苦苦掙扎,生不如死。

斯賓諾莎認為,人最寶貴的是自由,而上述兩個問題極大限制了人的自由,他要建立的哲學體系,就是要打破各種枷鎖,給人類真正的自由。

即便用最簡潔的語言寫成,《倫理學》這本書讀起來還是很令人費解的,在《蘇菲的世界》中,蘇菲的哲學導師曾對她講:「我們幾乎需要一把錘子和一把鑿子才能參透史賓諾莎的證言」,光是那些界說、公則就讓人撓頭,更別提論證過程了,這就好比讓一個小學生去做拉普拉斯變換一樣令人頭疼(PS:我個人不懂拉普拉斯變換是什麼鬼)。比如下面這個命題:

假如一個人開始恨他所愛的對象,於是他對它的愛便完全消失了。那麼由於相同的原因,他將因此愈加恨它,比他從來沒有愛過它還要厲害得多。並且他從前對它的愛愈大,則他對它的恨也就愈大。——《倫理學第三部分:命題三十八》

由愛生恨這種感情還需要證明?怎麼證明?再如下面這個命題:

假如一個人想像著有人恨他,並且相信他沒有可以引起那人恨他的原因,那麼他也將恨那人。————《倫理學第三部分:命題四十》

好吧,作為一個喜歡只看結論的讀者,忘了那些論證過程吧,讀本書,只需要看命題就行了,《倫理學》是由27個界說、22個公則、259個命題組成,這些命題討論了神、心靈、情感、自由、幸福等問題,斯賓諾莎認為,情感是人類不得自由的源泉,而控制情感的利器則是理性,當一個人的理性越多,他就越自由,也就越能明白人能獲得的最高幸福就是對神的愛,而這神不是宗教裡人格化的神,而是對萬物漠不關心,以萬物為芻狗的大自然。

相關焦點

  • 坤鵬論:語言是思想的邊界 哲學最難是語言(下)
    所以,這也再次向我們證明了,堅持,是通往更高境界、通往成功的陽光正道。毋庸置疑,歷史悠久的語言藝術品——詩歌,就是語言獨特藝術性的最典型體現之一。我們中國人都覺得唐詩宋詞很美。顯然,這和西方哲學所認為的「語言是思想的邊界」完全不同了。中國哲學著作具有的暗示性,也就是提示性質,很難翻譯。就算是被翻譯成外文,也就由暗示變成了明述,直接喪失了它的提示性質,更是將讀者的思想限制住了。這就導致了原著最有價值的味道沒了。
  • 最適合兒童的程式語言 - Python
    Scratch圖形編程優點在於圖形化拖拽的方式簡化了編程的理解,而C,JAVA,JAVASCRIPT,PYTHON等程式語言相對枯燥複雜,涉及複雜編程語法,變量規則,函數,對象等等,因此直接教授這類程式語言對於小朋友難度過大。
  • 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語言哲學的內涵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 哲學啟蒙之《蘇菲的世界》
    關於哲學,大部分人的印象應該是晦澀、難懂,但喬斯坦·賈德用一種簡潔、易懂的故事,介紹了人類的哲學史。喬斯坦·賈德是誰?他是挪威國寶級作家喬斯坦賈德,被評為「全球十大作家」之一。《蘇菲的世界》早在1991年就出版了,距離現在已經有28年,至今全球銷量突破了3億冊。因為寫出了這部現象級的超級暢銷書,作者喬斯坦·賈德也獲得了超高的版稅。
  • 諾獎科學家,曾激勵霍金寫出《時間簡史》,本書是他給世界的答案
    雖然史蒂芬·溫伯格不如史蒂芬·霍金更廣為人知,但說起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霍金的追隨對象,他的《最初三分鐘》曾激勵霍金寫出《時間簡史》。溫伯格的標準十分嚴厲,除了對伽利略、牛頓等不吝讚美之詞,認為伽利略是「與牛頓、 達爾文及愛因斯坦同一級別的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在牛頓這裡,來到了科學革命的巔峰。其他人就很難倖免了,尤其是英國哲學家培根和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這兩位被廣泛認為是提倡了科學新方法的哲學家,在溫伯格眼裡是 「最被高估」 的人物。
  • 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哲學這麼好》用生動可愛的插圖,按照古希臘、中世紀、近代、現代的時間脈絡,梳理了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並根據時代劃分,介紹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及其思想。在哲學家介紹頁面,了解每位哲學家的生平、名言、著作等;在哲學概念解說頁面,輕鬆理解哲人的大智慧。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哲學這麼有用、這麼好玩,還能這麼萌!
  • 哲學很難嗎?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就如為了哲學而獻身的蘇格拉底,因此哲學這個詞也是被廣泛流傳。但是真正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人,恐怕並不多,而且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點皮毛。哲學難嗎?當然很難,它門檻可以高到天花板,有人為了哲學貢獻了自己一生,包括生命!但成功的寥寥無幾,倒是出現了很多神神叨叨的人。但真的有那麼難嗎?也不盡然,稍微在一個領域有點見解的人,都接觸過哲學,哲學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 想入門中國哲學,這7本書閉眼入!
    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不二之選,七十餘年來一直是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在書中,馮友蘭用簡明優美的語言敘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對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學派別及哲學家的主要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有限的篇幅中融入自己對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生的獨到感悟,視界高遠、貫通古今、脈絡清晰。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別做正常的傻瓜》這本書,讓我對複雜環境擁有了更理性的判斷,去走一條順勢而行、有把握的道路。2、《活出生命的意義》主題:「生命&哲學」我以前經常問自己:什麼是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出現,給了我最好的答案。它告訴我,或許生命的意義就是:活著且不斷探尋的過程。
  • 為什麼說漢語是最複雜語言?因為它就是個「外星人」的文字系統
    漢語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這大概是人類文化公認的了。就連把漢語作為母語的中國人,對於漢語認知也是最難的。一個中國人一生中要花很長時間不斷的打磨漢字的書寫,讀音,和使用。想要通順的閱讀漢語文章,起碼要掌握3000個左右的漢字才有可能。而在英語母語國家,人們很小時基本就已經掌握了拼讀規律,大部分就可以流利閱讀文獻。
  • 天人合一是哲學表達宇宙的最形象生動的語言
    文學表達有文學的語言,數學表達有數學的語言,物理化學表達有物理化學的特殊語言,哲學表達也有哲學的語言,天文學的表達也有天文學的語言……總之這個社會上360行,那是行行出狀元的,同時行行都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 這本書是給聰明人解釋世間複雜萬物的「大殺器」!
    是否存在一些令人信服的簡單法則,確實是從植物、動物等生物體到城市、公司等所有複雜系統都會遵循的?有一本書,回答了這些問題。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受到了王小川、萬維鋼、尼爾·弗格森、塔勒布等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力薦。有人說,如果有一個跨學科的諾貝爾獎,那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不二人選。
  • 《寫作之書》告訴你寫出好文章的法則
    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寫作之書》中說睿智的標誌之一就是將文章簡化的能力,讓複雜難懂的內容變得易於理解的能力。《寫作之書》闡述了寫作中常遇到的各種問題,寫作中的基本原則,列舉了常見的詞彙、語句、邏輯等方面的錯誤。
  • 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源的20本書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原理」和「實踐觀點」直接受到了康德哲學的啟示。《純粹理性批判》被公認為是康德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和西方哲學史上影響最深遠的著作之一。它常被稱做康德的"第一批判",並與其後的《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並稱為康德"三大批判"。
  • 史上最全哲學書單與學習資源
    而且於我來講,這也是一個自我省察的好機會,因為平時看書都是憑興趣走,處於自發狀態。如果把看過的書列出來,就能很快發現我對哪一個領域比較感興趣,哪一個領域我的知識還是空白。於人於己都是善舉,何樂不為。說來慚愧,近幾年來真的沒有看多少哲學書,最主要的是因為懶惰,其次是工作生活的牽絆。
  • 物理大師們運用數學揭示大自然最深的奧秘
    《自然》科學雜誌評價道: 「(物理)是數學方法的輝煌成就,而這本書融合了當代風格和科學洞察力,嫻熟地引導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本書詳盡地描述了科學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大師們,如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狄拉克、楊振寧等,他們是如何具體地通過數學揭示大自然最深沉的物理奧秘的故事。極為豐富的數學抽象與極其精湛的數學造詣,是這些著名物理大師們探索自然最深的奧秘中所具有的非凡素質。
  • 史上最簡潔證明誕生
    例如,2=2,42=2×3×7,3135=3×5×11×19……由於其不可分割的性質,在古典哲學裡常常被譽為最具陽剛氣息的男子,卓爾不群,寧為玉碎,不作瓦全。公認的最簡潔版本,依舊是由歐幾裡德在公元前三世紀作出,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
  • 最最最權威的文津獎pick了這九本書,你確定不看看嗎?
    這本「逆向科普」的科普書,會告訴你那些「頂尖科學家都不知道的事情」,但不是給你「答案」。這本你不看就會「落伍」的科普書,會告訴你人類最前沿科學的邊界,帶領你一起從未知探索到已知。本書用稚嫩的筆觸,告訴小朋友不必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鬱鬱寡歡,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當別人否定你的時候,你還可以自我肯定。繪本簡單有趣,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可以收藏!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科普類)
  • 用生物進化的方式,猴子也能寫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生命的運作方式》是我看過的最有趣的生物學科普讀物,把生命的奧秘用繪畫和簡單的語言描述出來,就像通過動畫片學習科學一樣,又輕鬆又能漲知識。這本書由兩位作者合著而成,一位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伯特竇德生,書中風趣幽默的插圖都出自他手。一位是兩次被提名諾貝爾獎的生物學家:馬倫霍格蘭博士,他發現的轉運RNA(tRNA)和胺基酸活化機制,幫助構建了遺傳學的基礎。
  • 私藏書單 | 這7本書,讓你掌握成功者必備的思維模式
    本書用了大量詳實豐富的案例,這些案例所涉及的行業之廣泛,歷史之深遠,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本書認為:「隨著環境變化,有些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有些旁人看來的優勢其實是劣勢。」掌握了「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歷史書上的故事就可以被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