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2020-12-06 劉小播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歡迎來到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你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閱讀超過300篇精品文章。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

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摘一棵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而且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於是,柏拉圖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很快他就兩手空空地回來了。

老師問他為什麼沒摘到呢?

柏拉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即使在期間,見到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因為不知前面還有沒有更好的,所以就沒摘;但走到前面的時候,又發現,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已經錯過了;於是我什麼也沒摘到。

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柏拉圖式的愛情,我們今天也稱之為「精神戀愛」,是一種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建立在理性、道德、責任之上的,一種純潔愛情

那為什麼柏拉圖和蘇格拉底,會有這樣的愛情觀呢?

這就要回到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論。而理念論正是一種注重精神力量的哲學思想。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柏拉圖的「理念論」,開啟了西方哲學世界的大門。因為在西方哲學裡,有兩個幾個基本的劃分:

一個是唯心主義,一個是唯物主義。而柏拉圖正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

可能有人問,什麼是唯心主義,什麼是唯物主義?

我們簡單來聊一下這兩個的區別。

其實這是從本體論的角度來說的,本體論就是探討世界本源和本質問題的一種哲學思想。

唯心主義認為精神、心靈、理念這些才是世界的本質,是精神決定物質;而唯物主義正好相反,認為客觀的物質才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決定精神。

而唯心主義又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客觀存在的精神實體發展演變而來的,比如我國古代的道家思想就是比較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我們看到的世間萬物,都是由「道」這個精神性實體,一步步演變而來的。這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在西方,柏拉圖、黑格爾都是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

而主觀唯心主義呢?則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主觀的意志演變而來的,比如王陽明說」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世界就在我心中,這就是比較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在西方,笛卡爾、貝克萊,都是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

那柏拉圖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理念論。到底講了什麼呢?

其實「理念」就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或者說一種思想觀念。比如說,當我們說「馬」這個字的時候,當然不是指一個具體的白馬或者黑馬,馬這個概念是獨立於,各種類型的具體的馬,它也不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中,因此「馬」這個理念是永恆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於感官世界的馬,是流動的,它會死亡,會腐爛。

理念論是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在柏拉圖的名著《理想國》裡面,柏拉圖將世界分為:「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兩個世界

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柏拉圖用了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來解釋他們的:「理念論」

說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著,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著一堆火。他們只能通過白牆上的影子來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而這群囚犯認為這些影子就是真實的世界。

最後,一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洞穴外面真實的世界。然後他回來後,試圖跟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還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那些囚犯並不相信,對他們來說,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理念世界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真實世界,而洞穴裡面感官到的世界,只是一個虛幻的現象世界。

不懂哲學的人,只能看到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明確區分了現象與本質,精神與物質。奠定了西方此後,2000多年的基本哲學思想,所以,其實我們可以說,柏拉圖其實才真正開啟了西方哲學的大門。

其實關於世界本原的探討,在柏拉圖的之前就已經很多,而柏拉圖的「理念論」,也受到了畢達哥拉斯和巴門尼德的影響。因為「理念」其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數學就是一個高度抽象的學科。畢達哥拉斯說「數是萬物之原」、巴門尼德說「存在是萬物之原」。這裡的存在和數,都和柏拉圖思想的「理念」類似,都是一個抽象的實體。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柏拉圖也是古希臘「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

當然,柏拉圖的貢獻不僅僅限於他的理念論,柏拉圖在政治、教育上有著巨大的貢獻,比如柏拉圖創造了西方第一所高等學府「柏拉圖學園」,也成為「雅典學園」,是西方大學的前身。

另外,柏拉圖在名著《理想國》中,也提出了一個烏託邦式的世界,在這個理想國中,國家由三個等級組成,最高的統治者是哲學家,第二等級是戰士,第三等級是農民和商人。

當然,柏拉圖也有自己的倫理哲學,在柏拉圖看來,在現象的世界,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是太陽,而在理念的世界,最為崇高的就是「善」,善良的善,善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則

最後,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柏拉圖的一生,公元前427年,柏拉圖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雅典貴族家庭,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柏拉圖20歲時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學習了8年。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了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也持續了27年,最後,戰爭以雅典失敗而告終,雅典帝國宣告終結。所以,柏拉圖其實生活在,雅典由盛轉衰的一個歷史上轉折點。而柏拉圖的政治倫理和哲學思想,也深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

公元前399年,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死刑,導致了他對現存政體完全失望,於是開始遊遍義大利、西西里島、埃及等地以尋求知識。經過了12年的遊歷,柏拉圖在40歲的時候,柏拉圖回到了雅典,並創辦了自己的學校:柏拉圖學園

這所學院成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組織的高等學府,也是西方大學的前身。學院受到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影響很大,課程設置包括了算術、幾何學、天文學以及音樂。

在學風上以開放性的討論式教學為主。學院的創立是柏拉圖一生非常重要的功績。當時希臘大批最有才華的青年都來這裡求學,學生中就包含後來的大思想家:亞里斯多德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訂閱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謝謝。

相關焦點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統治了西方接近2000年,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是《世界觀》,副標題是「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這本書的作者是費爾菲爾德大學哲學系的教授:理察德威特,除了研究科學歷史哲學之外,他有興趣研究的領域還包括哲學思想、數學和哲學邏輯。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的三觀不正」,三觀究竟是指什麼呢?
  • 西方哲學鼻祖泰勒斯,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就?
    西方哲學家認為泰勒斯(Thales)是西方哲學的鼻祖,而與泰勒斯有關的其它兩位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由於其哲學思想與泰勒斯一脈相承,因而與泰勒斯一併被稱為米利都三傑,他們開創的哲學流派,被稱作米利都學派。
  • 沒有哲學的國度——胡適,經學壓制了哲學的發展,中國只有思想!
    哲學源自思想?還是思想包含哲學?答案不唯一,但學術一定有問題!哲學與思想究竟有什麼聯繫?說到思想大家普遍給出的定義是,思想是一個系統性的概念。能夠觸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去解決人類社會所出現的問題,甚至能夠準確預言未來的基本發展方向。如果一個思想並不系統,無法囊括進整個社會的基本狀態,那麼最多只是想法。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這樣的大膽並非沒有後果,在道歉中,我們發現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為自己的侮辱和青年腐敗指控辯護。克裡奧描繪蘇格拉底選擇接受由此產生的死刑而不是逃離雅典並避免被處決。
  • 「西方思想之父」柏拉圖:美的本質是至善,是無始無終的永恆
    享有「西方思想之父」的柏拉圖生於希臘雅典,他的一生像一隻在人類智慧的天空中展翅飛翔的天鵝,給人類帶來了理性的光輝。柏拉圖早年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並且對政治感興趣,20歲左右與蘇格拉底交往後,醉心於哲學。他創辦了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李猛:我認為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對比清末民初被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思想,比如《天演論》這樣的書,雖然其在哲學上並不非常高明,但當時對整個中國思想界影響非常大。但真正我們今天覺得非常重要的哲學思想,比如希臘哲學,被引進中國時影響都很小,除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而德國哲學,有些影響。
  • 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他在這些早期的對話錄中所呈現出來的觀點是歷史上的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中所持有的。從中期開始,自柏拉圖提出廣為人知的「理念說」之後,標誌著他開始慢慢遠離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著重體現「理念說」的對話錄有《理想國》《會飲》《斐多》《斐德若》,我們把這幾篇當作是柏拉圖中期作品中最重要的對話錄。而到了晚期,柏拉圖又離開了「理念說」。
  • 唯物辯證法:其思想核心是什麼,其思想源頭在哪裡
    接上篇文章,我們繼續講唯物辯證法相關內容哈。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列寧同志認為,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他不僅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還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尤其是對唯物辯證法的完善與拓展,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 十個經典西方哲學思想命題,值得學習,最好用上!
    西方哲學有不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魯迅說過,好的東西就拿來,吸取精華,去其糟泊,所謂古為今用,西為中用,把全球好的思想,好的人才,以及好的技術,都統統拿過來,然後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我們偉大的中國夢何愁不能實現呢?十個經典西方思想命題,多學習,能用上,一起來靜心品讀。1,亞里斯多德:人的本性在於求知。
  • 坤鵬論:真正的哲學思想從巴門尼德開始(中)
    學習哲學,很多時候不是觀點難懂,而是我們沒有耐心逐字逐句地細細品味哲學家的話。——坤鵬論一、「一」、「有」、「無」在《真正的哲學思想從巴門尼德開始(上)》中,坤鵬論講了:1.色諾芬尼和巴門尼德規定這個世界的絕對本質為「一」。
  • 近代西方哲學的巔峰:維也納學派思想來源於康德
    邏輯經驗主義,有的稱為邏輯實證主義,是20世紀20年代在維根斯坦和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的哺育下形成產生的,在30年代到50年代對西方思想界,尤其是自然科學界有一定影響。其核心是維也納學派,也叫經驗主義,或稱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新實證主義。
  • 以西方近代思想,解讀「老莊道家哲學」,嚴復發現了什麼?
    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即《國富論》)、孟德斯鳩的《法意》(即《論法的精神》)等西學名著,將西方的先進思想介紹到中國,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的一代宗師。,尤其對道家哲學情有獨鍾。而嚴復註解《老子》、《莊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西方近代思想學說,來與老莊哲學相觀照、相印證。
  • 論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思想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思想退出、學術登場,當代馬克思哲學研究已經突破了傳統的解釋體系和學科建制的藩籬,建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諸領域基礎之上的總體性的哲學思考成為一種趨勢。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家的工作往往包含著對時代問題的「診斷」。對於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的「時代診斷」是其內在問題意識獲得的基礎。
  • 《影響世界歷史100名人》十大思想巨匠,「世界上不分國籍的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老師,今天講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人數永遠最少,但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永遠最大。他們生來就屬於少數,但他們卻為所有人而活著。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繫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第二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師--亞里斯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他是最早論證地球是球形的人。
  • 他是西方世界的思想支柱,卻因無神論而判死刑
    柏拉圖決不止是一位著述家,可以說他本身即是一個完整的思想世界。他應該算是對西方文明最具影響力的五人之。西方哲學幾乎是由注釋柏拉圖而形成的—這話容或有點誇張,但未必不實。剛入門的讀者要探索柏拉圖的整個世界,當然無望,其實根本不該有這種野心。
  • 在西方哲學史上,馬克思哲學排斥形上學,實現哲學主題的轉換
    而我們今天就看一下馬克思的哲學觀點。現如今,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對馬克思哲學的論述,涉及馬克思哲學與「形上學」的關係,馬克思哲學與當代西方哲學包括後現代主義的關係。儘管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對馬克思哲學的理解各異,取捨不同,但從總體上看,在後現代語境中,馬克思哲學的拒斥「形上學」性、實踐的存在論意義以及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這些被忽略、被抑制乃至被遺忘的部分得以彰顯。
  • 坤鵬論:柏拉圖的著作原本只是為了普及哲學?
    自柏拉圖之後,希臘人、羅馬人以及後來的其他歐洲人,都常常用對話的形式表達哲學思想。不過,能夠達到柏拉圖那般語言極其優美,人物性格突出且觀點鮮明,又飽含頂級哲學思想的,幾乎沒有。所以,柏拉圖的著作堪稱世界哲學與文學雙料的不朽之作。
  • 思想者|韓東暉:霍金講「哲學已死」,其實是在講什麼?
    在科學為王的時代,哲學到底有什麼價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常務副院長韓東暉教授在回顧哲學家族悲歡離合的演變史後指出,在規範性領域中的劃界與批判是哲學最有前景的一面。尤其是在步入人工智慧時代以後,對人類自身認識和人性理解,變得更為重要,而這正是哲學能夠做也應該做的方面。以下是他在復旦人文智慧課堂的演講。哲學,特別是思辨性強、與科學密切相關的西方哲學,非常難講。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愛留根納的這種思想源於柏拉圖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是中世紀實在論的先驅。 中期中世紀哲學 11~14世紀初,是中世紀哲學的中期,即經院哲學的全盛期。在此期間,基督教勢力強大,經院哲學以基督教的思想為主導。
  • 影響西方歷史進程的20個哲學思想流派,知道一半算你牛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是指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後西方流行的各種哲學派別,是近代西方哲學的繼續。 現代西方流行的哲學流派雖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屬科學主義(實證主義)與人本主義(非理性主義)兩大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