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在知名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

2020-11-30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劉景全團隊李秀妍副教授與日本東京大學Akira Toriumi教授合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Stepwise internal potential jumps caused by multiple-domain polarization flips in metal/ferroelectric/metal/paraelectric/metal stack》的最新研究成果。負電容電晶體被提出可應用於後摩爾時代CMOS技術,但其物理機制存在很大爭議。針對這個關鍵科學問題,該論文實驗驗證了實際調控電晶體的類負電容效應,並建立了不同於最初負電容概念的新型負電容機制。李秀妍副教授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負電容(NC)電晶體概念是由S. Salahuddin等在2008年首次提出,其核心內容是鐵電材料存在一個負電容態,可通過將鐵電層與合適的介電層串聯穩定該負電容態。因此如果將傳統MOSFET 中的絕緣層替換為鐵電層,有可能穩定其負電容態使得電晶體內部溝道表面電勢被放大,從而使得電晶體亞閾值擺幅突破玻爾茲曼限制變得更為陡峭、實現更低功耗邏輯計算。由於其半導體材料普適性、CMOS工藝兼容性和高開電流等優點,負電容電晶體被認為是未來CMOS器件最具應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迄今報導的負電容電晶體存在亞閾值擺幅滯回難以調控、穩定性受柵極偏壓和頻率變化影響等問題,這意味著類似器件的實際工作機制與最初概念有所不同。同時,學術界對負電容效應是否存在、是否可被穩定等關鍵科學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

此次發表的論文著眼於與電晶體陡峭亞閾值擺幅直接相關的內部電勢放大效應,搭建了基於超高阻抗內部電壓測試的精確表徵系統,實驗驗證了內部電勢放大效應、即類負電容效應的存在;但發現該效應僅僅發生在鐵電極化反轉的過程中,預示了其與最初提出的穩態負電容效應有所不同。同時實驗驗證了內部電勢放大效應和陡峭亞閾值擺幅的直接相關性,揭示了迄今報導的負電容電晶體的實際工作機制。

此外,論文從靜電學角度對觀察到的內部電勢放大效應進行解釋,建立了該效應實現的物理和數學模型,並探討了其與最初負電容概念的本質差異。

該論文不僅為澄清負電容相關的學術爭議提供關鍵佐證,而且為負電容電晶體的調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指導。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戰略創造研究推進事業(JST-CREST)項目(JPMJCR14F2)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904103, 91964110)和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項目(19ZR1475300, 19JC1416700)的資助。

論文連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753-4

相關焦點

  • 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超榮在曾虹燕教授和徐聖博士的聯合指導下,合成了一種高效降解抗生素廢水的光催化材料,為科學處理抗生素廢水,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提供了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 長江師範學院黃輝勝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近日,長江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黃輝勝教授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曾曉成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oseph S. Francisco院士等在高能量密度材料及多氮化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J. Am. Chem. Soc.》上,該期刊最新影響因子14.357。
  •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4月20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了題為「Synchronized tropical Pacific and extratropical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過去三十年熱帶太平洋和熱帶外的同步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最近,國際頂尖材料類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數頂級期刊,影響因子12.124)在線發表了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劉寶倉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軍教授和高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Few Layered N, P DualDoped
  •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子刊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研成果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學研究成果「Pyropia yezoensis genome reveals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rbon acquisition
  • 【喜訊】我校研究生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日前,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郝曉莉的論文「The Marginal and Double Threshold effec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Resource-based Regions in China」在經濟學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聯合創新中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日前,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聯合創新中心尹金龍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ARS2/MAGL signaling in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promotes self-renewal and M2-like polarization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的最新研究成果。
  • ...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An 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 in 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 (PTEN) Encodes A Circuit Breaker of Lactate Metabolism」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學趙旭教授團隊在計算機視覺頂級期刊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自動化系趙旭教授團隊碩士研究生宋瀟、方良驥、胡翰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IJCV) 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EdgeStereo: An Effective Multi-task Learning Network for Stereo Matching and Edge
  • 重郵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發表
    近日,小新打探到,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 蘇大廖良生教授Nature子刊上發表有機光電材料研究系列進展
    2020年6、7兩月,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廖良生教授課題組喜報頻傳,一系列合作科研成果相繼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紅色和綠色量子點材料上,而對藍色鈣鈦礦量子點的研究仍然較少。除此之外,用於合成鈣鈦礦量子點的長鏈有機配體往往使得鈣鈦礦量子點具有較低的遷移率和導電性,進而影響其在二極體中的性能。因而開發一種可改善鈣鈦礦量子點材料導電性和遷移率的配體交換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 湘大化工學院王威燕教授團隊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和大連化物所合作在國際能源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題為「缺陷二硫化鉬負載鈷納米顆粒催化木質素酚低溫脫氧制芳烴(Engineering Co nanoparticles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34;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近年來,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圍繞鉍基鐵電材料光伏效應的物理起源,動態應變和鐵電極化對光伏效應的調控,鐵電半導體異質結光伏效應增強的物理機制,鉍基鐵電氧化物納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中的應用等方面開展了頗具特色的研究工作。代表性論文以河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J. Mater. Chem.
  •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頂尖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從中找到當前科學前沿,你可以追尋知識,你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期刊吧!《自然》世界最悠久的、最知名的科學雜誌《自然》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特殊的領域不同,《自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綜合性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
  • 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舉辦
    【MBA中國網訊】導讀2019年4月6日-7日,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辦,會議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營銷學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ofMarketing(以下簡稱JM)聯合主辦,《營銷科學學報》、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清華管理評論》共同承辦
  • 計算機學院郭斌教授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西工大新聞網7月14日電(陳薈慧 郭斌)日前,國際頂級綜述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發來通知,由我校計算機學院郭斌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美國Colorado School of Mines的Qi Han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Longfei Shangguan
  • 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
    作者:董成穩出處:化學與化工學院 供稿審核人:尚 明責任編輯:婁 峰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
  • 青年教師張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土壤細菌多樣性分布格局的潛在驅動機制10月27日,環境與規劃學院青年教師張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題為「Local community assembly mechanisms shape
  • 短短半年時間,湖南這個教授團隊在4個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34;發表在《應用催化B》(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14.229),第一作者是熊偉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江蘇科技大學陳立莊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頂級期刊JACS上發表論文!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陳立莊教授作為第一作者,以我校作為第一作者單位,與南昌大學有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湯淵源教授、廖偉強教授合作完成的論文「Precise Molecular Design Toward Organic- Inorganic Zinc Chlo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