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代號網絡圖是目前推廣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網絡計劃形式,它是以箭線及其兩端節點的編號表示工作的一種網絡圖。
一、雙代號網絡圖的基本概念
1.工作
工作(或稱工序、活動、施工過程、施工項目等)是網絡圖的基本組成部分。
在雙代號網絡圖中,工作由箭線表示。箭線的箭尾表示該工作的開始,箭線的箭頭表示該工作的結束。箭線的長度不反映該工作所佔用的時間長短。箭頭的方向表示工作的前進方向。
箭線宜畫成水平直線,也可畫成折線或斜線。
2.節點(事件)
在雙代號網絡圖中,節點表示某項工作開始或結束的瞬間。它既不消耗時間也不佔用資源。
節點一般用圓圈或其它形狀的封閉圖形表示,圓圈中編上整數號碼。節點的編號,一般應滿足箭尾號碼要小於箭頭號碼。
網絡圖的第一個節點稱為起點節點,它表示一項計劃(或工程)的開始;最後一個節點稱為終點節點,它表示一項計劃(或工程)的結束;其它節點都稱為中間節點,既是前面工作的完成點,又是後面工作的開始點。
3.線路
線路是指網絡圖中從起點節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順序通過一系列箭線與節點,最後達到終點節點的通路。
從下圖可以看出,該網絡圖有3條線路,即:
1—2—3—5—6
1—2—3—4—5—6
1—2—4—5—6
通常把各線路中總的工作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稱為關鍵線路。
位於關鍵線路上的工作稱為關鍵工作。
關鍵線路以外的線路稱為非關鍵線路。
在網絡圖中,關鍵線路要用雙箭線或粗箭線表示,且至少有一條關鍵線路。
關鍵線路控制著工程的進度,決定著工程的工期。
關鍵線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關鍵線路和非關鍵線路可以相互轉化。
4.虛工作
虛工作是一項虛擬的工作,既不佔用時間也不耗用資源,僅僅表示工作之間的邏輯關係。
在網絡圖中,虛工作用虛箭線表示。
①A、B、C、D四項工作, A、B都結束後, C、D同時開始;
②A、B、C、D四項工作, D必須在A、B都結束後開始, C只需在A結束後開始。
5.緊前工作、緊後工作
緊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為本工作的緊前工作,緊排在本工作之後的工作稱為本工作的緊後工作。本工作與本工作的緊前工作(或緊後工作)之間可以出現虛工作。
二、雙代號網絡圖的繪製
1.繪圖規則
(1)不允許出現代號相同的箭線:
一項工作應只有唯一的一條箭線和相應的一對節點編號,箭尾的節點編號應小於箭頭的節點編號。
(2) 雙代號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一個以上的起始節點或終點節點。
(3)在網絡圖中嚴禁出現循環迴路。右圖中工作C、D、E 形成了閉合迴路,則這個網絡圖肯定是錯誤的。
(4)雙代號網絡圖中,嚴禁出現雙向箭線、無箭頭箭線和沒有箭頭(或箭尾)節點的箭線。
(5)網絡圖中節點編號順序應從小到大,可不連續(非連續編號可利於以後的修改),但嚴禁重複。
(6)繪製網絡圖時,宜避免箭線交叉。當箭線交叉不可避免時,應採用正確的表示方法(過橋法、指向法)。
(7)正確表達已定的邏輯關係
2.網絡圖的節點編號
①起點節點先編號,所編節點號為本圖中的最小號碼;
②終點節點後編號,所編節點號為本圖中的最大號碼;
③中間節點在它的內向箭線的箭尾節點都已編號後,再編號;
④節點編號次序可以跳躍,但不能重號。
3.網絡圖的邏輯性
網絡圖的邏輯性主要體現在各工作之間的邏輯關係上。工作之間的邏輯關係包括工藝關係和組織關係。
工藝關係是指生產工藝上客觀存在的先後順序。
組織關係是指在不違反工藝關係的前提下,人為安排的工作的先後順序。
這些順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按安全、經濟、高效的原則統籌安排。
(1)網絡圖的排列方法
1)按流水段排列(橫向流水)
在網絡圖中,把同一施工段上的有關工序排列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方法。
2)按工種排列(縱向流水)
在網絡圖中,把同一工種的工作排列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方法。
如某工程有三個施工過程,即支模、綁紮鋼筋和澆注混凝土,劃分為Ⅰ、Ⅱ2個施工段,分別按橫向、縱向流水排列網絡圖如下所示。
(2)網絡圖的邏輯性
要建立網絡圖,必須了解工作之間的相互約束關係,建立必要的約束,減少不必要的約束。若劃分為3個施工段
4.網絡圖的繪製
繪製網絡圖時,首先應根據已知的邏輯關係,確定出其緊後工作或緊前工作,然後再根據所確定的邏輯關係,自左向右地繪出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