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需要經常去見見外面的世界嗎?會有怎樣的影響?

2021-01-20 職場女強人vs新手辣媽

作為一個經常帶娃外出的寶媽,我認為帶嬰幼兒外出還是有必要的,確實能夠讓孩子增長見識和增加能力。我家娃半歲以後,我就每周都要帶他出去玩,一周歲以後就每周保持兩次以上的外出節奏,寶寶的發育明顯比其他同月齡的孩子要好得多。

帶嬰幼兒外出的好處

1.促進寶寶視神經發育:嬰幼兒外出多,看到外面花花綠綠的事物,對於他們眼部神經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

2.促進寶寶鈣吸收: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鈣的,外出可以曬到太陽,能夠促進寶寶鈣的吸收,對寶寶的發育也是非常有益的。

3.促進寶寶大腦思考能力:嬰幼兒外出會看到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他們的好奇心會引發他們的思考,促進腦部發育。

4.促進寶寶認知能力:嬰幼兒外出可以認識到各種各樣的物品,這比在書本上實物要來的快的多,他們通過這種直接的接觸方式,可以很好地感知到這個世界。

我家寶寶在十個月以後我就經常帶她逛超市,解決貨架上的各種物品,告訴她分別是什麼,沒有幾次,他就記得了這些生活用品。回到家我再問她,寶寶電視機在哪裡?毛巾在哪裡?他都能很準確地指出來,但是之前看書本的時候,她是完全記不住的。

5.增強孩子體質:寶寶多外出和大自然多接觸,可以很好地適應著周圍的自然環境,對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增強是有幫助的,會比整天呆在房間裡的寶寶減少生病的機率

6.增加孩子的膽量:孩子外出,會認識到很多的人和事物,會增強他們的社交,從而提高他們的膽量。

我家寶寶在半歲之前很少外出,見到人就很害怕會哭,現在出來多了,見到人都會主動和人打招呼,一點都不怕生。

7.增進親子互動:家長通過帶嬰幼兒外出。可以增強和孩子的互動,增進親子關係。

比如,我家先生平時工作忙,只有周末可以陪寶寶,每次周末陪娃玩了兩天之後,寶寶明顯就要和他親很多。

多大的嬰幼兒適合外出?

我們認知裡嬰幼兒是指出生到三歲之間的寶寶,在這個年齡區間裡的寶寶並不是都適合外出的。

在寶寶半歲之前,建議儘量減少外出,因為這時候寶寶的身體機能各方面免疫力都不是很強,還而且需要安靜的環境進行大量睡眠,應該主要呆在家裡。

在寶寶半歲以後到一歲的期間,可以偶爾帶寶寶外出遊玩,但不適合去太遠的地方長途旅行。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適應力還不是很強,儘量選擇本市或者短途的旅行。

寶寶一歲以後家長就可以多帶孩子外出了,包括長短途的旅行,走親訪友,遊樂園等,但是儘量有以輕鬆舒適為主。

嬰幼兒適合去的場所

1.人流不多的商場、綜合體:選擇離家近的商場綜合體是帶娃外出的首選。這些地方一般都配備母嬰室,孩子換尿布,睡覺之類都很方便;另外,商場綜合體裡都有集中的主題陳設,會比較有意思,能夠吸引到孩子;最後這些場所都相對比較空曠,減少人員密集擁擠的風險。

2.環境好、人就少的超市:大型的購物超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裡面貨物比較齊全,能夠方便寶寶識物,家長在購物的同時,就可以教寶寶了。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去超市的時候,要避開早晚的買菜高峰,以免有擁擠碰撞的風險。

3.遊樂園:海洋球樂園是小寶寶的最愛,這裡可以讓孩子釋放天性,同時和其他孩子進行社交,由於這些場所都做好了軟包的保護措施。所以不用擔心孩子會有跌傷磕碰的風險。

4.有小朋友的親朋家:選擇和自家寶寶同齡,或者稍大一些的小朋友的家庭也不錯,寶寶通過去別人的家,在新鮮的環境裡和不同的小朋友交流,可以認識自己的小夥伴,同時跟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在一起,也能夠學到東西。

比如我家寶寶一歲的時候和兩個三歲的娃一起玩,很快就學會了,用手比劃兒歌,讓我們覺得特別開心。

5.環境舒適的公園:去戶外不冷不熱,不會曬到的公園,讓寶寶呼吸新鮮的空氣,認識各種花草樹木,對寶寶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帶嬰幼兒外出的注意事項

1.帶足物資:寶寶,外出需要帶好奶粉、水杯、奶瓶、零食、尿不溼、玩具、乾濕紙巾等。家長一定要算好時間,帶充足的物資。

2.提前規劃好行程:帶娃外出需要提前將行程規劃好,以免到了目的地,再有臨時計劃、等待排隊等時間,讓孩子跟著遭罪。

3.避開人群高峰期:帶嬰幼兒外出的時候,儘量避開旅遊高峰期,購物高峰期,減少與人員的接觸,避免病毒傳播的風險,以及增強遊玩體驗。

4.注意防曬保暖:夏天外出的時候還是要注意給寶寶帶好防曬衣,帽子,防曬霜,冬天外出的時候記得要帶足外套,以免寶寶在外面因為環境的溫差等造成生病。

5.遊玩時間要有度:帶嬰幼兒外出,要把握好遊玩時間,不可過長,也不可以過於頻繁,以免把孩子帶野了,不肯在家待。

6.不要破壞寶寶的作息規律:帶寶寶外出,還是要在保證寶寶原本的作息規律的情況下進行,不要因為要帶娃出去,就提早起床或者很晚睡覺,破壞孩子的生物鐘會要花很多天再糾正的。

比如我們有一次帶寶寶去外地旅遊,就由於玩的太興奮了,晚上很晚才睡覺,結果回來三天才將作息調整過來。

總結:帶嬰幼兒外出是一件對孩子發育和成長非常有幫助的行為,家長只要做好提前的規劃和統籌把握好度就好。以上便是我對於本問題的回答。

我是職場女強人vs新手辣媽,專注於育兒領域創作。歡迎大家關注交流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堅持健身的人經常睡懶覺會怎樣?肌肉會受到影響嗎?
    毫不誇張的說,絕大多數人都體會過睡懶覺的感覺,雖然可能早上的時光就這樣度過了,但是身體狀態卻感覺處在巔峰期,甚至從此迷戀上這種感覺,那麼堅持健身的人經常睡懶覺會怎樣?肌肉會受到影響嗎?經常健身的人相對於普通人而言,身體需要休息的時間會久一些,因為鍛鍊過程中肌肉的損傷,以及能量的大量消耗,都需要在睡眠當中得到充分的調整,所以也就更容易出現睡懶覺的情況。而如果睡眠質量得不到保證的話,比如睡眠的時間不夠長,或者是由於環境嘈雜而睡不好,那麼將會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狀態,從而造成健身計劃實行受到影響,甚至還會使其他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 手術全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發育嗎
    我國每年約有800-900萬嬰幼兒因為手術或診斷性檢查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對於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兒來說,「寶寶全麻後會變笨、變傻、影響正常發育嗎?」這不僅是寶爸寶媽們最為擔心的問題,也是麻醉醫生、神經科專家研究的熱點。
  • 嬰幼兒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瘤嗎?哪種情況急需治療?
    問題一:朱主任您好,嬰幼兒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您能給大家講一下嗎? 問題二:很多人認為先天性血管瘤也是嬰幼兒血管瘤的一種,但是剛剛在講嬰幼兒血管瘤類型的時候,並沒有聽您提到。那麼,究竟什麼是先天性血管瘤呢,您能詳細的和大家講一下嗎?它和嬰幼兒血管瘤有何不同呢?
  • 哺乳期嬰幼兒為什麼需要攝入乳糖
    從進化、營養學等觀點來看,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嬰兒出生後最初的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久。而乳糖被認為是人乳中宏量營養素的最主要成分,是人們研究最早的乳成分,也是影響人乳滲透壓的主要成分【1】。在所有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人乳和猴乳的乳糖含量佔比是最高的【6】。
  • 吃了劣質奶粉會怎樣?對寶寶的這3種影響,看看你家娃有嗎?
    尤其是嬰幼兒寶寶都離不開的奶粉問題,現在市面上的奶粉品牌層出不窮,不過到底哪一款奶粉更好,也只有寶寶飲用後才能見分曉。如果媽媽不小心購買到劣質奶粉,那可就不好啦!嬰兒奶粉如何挑選?避免劣質奶粉,教你躲過這些奶粉餵養誤區!成了準爸準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奶粉什麼牌子好。如果媽媽不小心購買到劣質奶粉,那可就不好啦!
  • 嬰幼兒營養與免疫
    因此,偶爾感冒生病並不可怕,這本身也是對嬰幼兒免疫系統的鍛鍊。很多父母都會疑惑,孩子6個月之前都沒生過病,怎麼大了就經常生病了?其實,嬰幼兒的免疫力發展是有固定的模式的,了解他們免疫力的發展過程,知道免疫力的逐步提升需要一個過程,父母可以對疾病保持更平穩的心態,不僅僅單純地埋怨孩子免疫力低了。6 個月以前,有母體帶來的抗體。6 個月以前的寶寶很少生病,是他的免疫力強嗎?
  • 惠氏a乳清蛋白嬰幼兒配方奶粉
    為此,記者特別採訪了惠氏金寶寶專家顧問,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任委員汪之頊,請他談談對於中國嬰幼兒來說,怎樣的蛋白質餵養才是科學有效的。蛋白質是構建身體和發揮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產物必須依賴肝臟轉化和腎臟排洩,超過身體需要、未被利用的蛋白質只會增加嬰幼兒的代謝負擔。所以良好的蛋白質營養只需適量且高質,「好吸收、高利用、少負荷」的蛋白質,在滿足嬰幼兒對營養需求的同時,還可有效降低代謝負擔, 有助於其全面健康生長。  二、為什麼要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加入a乳清蛋白?
  • 用無菸日迎接兒童節,在家吸菸外面去,家裡有孩子,危害也躲不過
    #世界無菸日#吸菸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種狀態和常態。有著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的說法。但是,在有孩子的家庭吸菸的時候都會很注意,去窗戶前或門外吸菸,儘量讓二手菸的危害遠離孩子。雖然,這樣做讓孩子遠離了二手菸的危害。但是,還是沒有逃脫三手煙地對孩子傷害,簡直是防不勝防呀?三手煙是什麼?針對三手煙這個詞,我問了身邊很多的朋友。
  • 嬰幼兒英語啟蒙究竟有用嗎?科學發現:你可能費了牛勁卻一場空
    寶寶英語啟蒙得趁早,否則只有被碾壓的份兒經常會有一些還不到一歲的寶寶的媽媽來問我說,應該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英語啟蒙,又該如何進行英語啟蒙。一開始,我還覺得只是個別的媽媽太焦慮太過激進了而已,但隨著後來問我的寶媽越來越多,我才發現關於嬰幼兒英語啟蒙這事貌似弄得還挺大的。
  • 電熱毯分正反面嗎如果反面朝上會怎樣 電熱毯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電熱毯確實有多種類型,使用質量也參差不齊,如果沒有用過這些產品,使用的過程中就會特別困惑,不了解正反兩面電熱毯的差異。大家可以看看電熱毯分正反面嗎以及如果反面朝上會怎樣,然後再了解一下電熱毯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掌握合適的使用方法,使用的質量會高很多,保暖的效果更明顯。
  • 如果月球被摧毀,會對人類造成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影響大了!
    前言:如果月球被摧毀,會對人類造成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影響大了!假如失去了月亮,我們人類會有怎樣的影響?從古至今,很多東西都會跟月亮扯上關係。如果沒有它詩人不會賦有月亮的詩;歌者無法在歌頌月亮;我們不能在月光下漫步,海洋中也不會有潮汐,我們不能再欣賞到日食或月食了。這對世界來說都是一種遺憾。更有一個大膽的理論提出,如果月亮根本不存在,地球是不會存在生物的。因為地球如果沒有這麼一顆大衛星,它的自轉的傾斜角就不會晃動。沒有達到23.5度的黃赤交角,就不能給我們帶來四季變化。
  • 外面的世界早已毀滅(真的嗎)
    外面的世界早已毀滅宇宙不存在宇宙只是矩陣的記憶存於你們的想像太陽系是全息的「矩陣映射」你們眼前看到的一切影像,嚴格說來都是「以前的影像」,都是光從不同時空傳遞過來的相,就連你們現在看到的頭上的太陽,其實也是真實的太陽8分鐘之前的全息影像。
  • CT對身體有怎樣的影響?檢查多次,傷害會加深嗎?3個常識要了解
    那麼,對於這種CT檢查手段,大家對其認識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CT對身體有害,因為CT有輻射作用。所以,每做一次CT檢查,傷害也就加重了一次,真的是這樣嗎?關於CT檢查的安全與健康常識,大家需要對這3個知識有所了解。 1.CT對身體有怎樣的影響?
  • 如何構建適宜於嬰幼兒的成長空間?這裡有一個樣板
    如何打造嬰幼兒成長空間?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如果你把孩子送到託育中心,他們一天就有近1/2的生活、玩耍時間是在活動室裡度過的,而12-36月齡的嬰幼兒喜歡扶、站、爬及努力行走,他們需要充足的陽光,需要自然的色彩,需要玩耍的空間,需要符合他們生理、心理的生活物品及遊戲材料……這樣一間活動室的規劃、設計與布置就顯得格外重要。
  • 微量元素缺少會有哪些表現?用不用經常補?
    我們會在很多媒體獲取知識和新聞,也會接觸到普天蓋度的廣告中,不知道真偽,總認為應該「隨大流」,別人如何自己也要那樣辦。比如我們看廣告或者藥房廣播,總是說到季節了,該補充一些營養,補充一些為了元素了,哪些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少了會有哪些症狀,用不用經常服用?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導致耳聾嗎?不注意,還真會影響聽力!
    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 嬰幼兒益生菌「亂象」
    省城母嬰店內陳列著多品牌益生菌類產品「請問您需要給寶寶購買益生菌產品嗎?可以幫寶寶調節腸胃,改善免疫力。」在濟南洪家樓附近的一家母嬰店,每當有顧客進門,店員們都會這樣去推銷。近年來,各大母嬰店中奶粉的熱度似乎已經漸漸回落,嬰幼兒益生菌類產品的熱度逐漸在上升。其中,合生元、小葵花、迪輔樂以及一些國外品牌的益生菌類產品佔據了市場主流。記者調查後發現,目前濟南市面上的嬰幼兒益生菌類產品在種類上難以區分,並且多數產品未標註適用人群以及益生菌含量。對此,有專家表示,消費者購買嬰幼兒益生菌類產品時要謹慎,固體飲料並不符合嬰幼兒食品的相關標準,不推薦給嬰幼兒服用。
  •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怎樣?會死亡嗎?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怎樣?會死亡嗎?我們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的物體,因為有三維,所以我們能很輕易地理解一維跟二維的存在,一維就是一條直線,二維是一個平面,三圍就是在二維的基礎上多了一個維度,由長寬高組成,二維正是三圍的一個投影。所以在三維的世界裡,物體是立體化的。既然有三維,那什麼是四維空間?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怎樣?會死亡嗎?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全身麻醉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嗎?
    因病情困擾,年幼的孩子有的時候是必須需要手術的,可對於父母來說,往往是最犯難的時候!孩子年紀輕輕就要接受手術實在於心不忍,更會有煞有其事的會提醒孩子父母:全麻會影響孩子智力!因為父母的種種顧慮,使孩子的病情一再拖延在臨床並不鮮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全麻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