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為什麼不被看好

2020-12-05 低視點

據報導,圓明園考古又有新進展,隨著發掘工作不斷推進,大量深埋地下百年的珍貴文物出土,包括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僅瓷器碎片就高達10萬片。近期,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將持續對大規模發掘出土的海量文物碎片進行拼接修復。第一批修復的6件精品瓷器,分別是青釉鼻煙壺、青花八寶萬福如意瓷磚、康熙青花龍紋碗、康熙紅釉碗以及1件青花纏枝蓮紋瓷繡墩。

毫無疑問,圓明園啟動上述大規模修復項目,是很燒錢的。尤其,比之殘垣斷壁,一片廢墟的圓明園遺址,這種對於出土文物的修復,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是「小擺設」。而且,我們目前既然沒有對圓明園整體恢復重建的計劃,有關部門就不宜對圓明園遺址進行地下發掘。向圓明園遺址大面積的深處不斷挖掘,必然改變目前遺址的狀貌,這難道不是對圓明園遺址的破壞嗎?我們已然把圓明園遺址作為國恥紀念基地,而這個遺址一年或幾年就換一個狀貌,這顯然是不嚴肅的。

需要指出的是,保護圓明園遺址,不對圓明園實施重建的思想理念,從國恥紀念角度講,是不容置疑的,值得肯定。但是,這不重建的深層原因,顯然在於我國目前的實力與技術嚴重不夠。資料顯示,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儼然就是皇家園林,佔地達5200餘畝,方圓20裡,相當於八個半的紫禁城。圓明園從康熙年間開始建造,經歷5代清朝君王,歷時200多年。除了土木磚石工程,園內珍稀樹木花草亦非常之多,至少有上百萬株,此外還藏有各種古董字畫,全世界範圍內獨此一家。

如此大體量、高精尖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掠奪並焚燒,帶給我們的既是一個國家政權的恥辱,更是一個民族的恥辱。那麼,未來如果我們能夠將圓明園復建起來,我們哪裡受了傷害,就從哪裡恢復,侵略者毀壞了我們哪裡,我們就將哪裡復原,並且我們我有能力保護或捍衛它,讓它不再遭遇以往的苦難厄運,這顯然更能證明我們力量的強大,更能證明我們民族的骨氣。當圓明園被重建,以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它被侵略者毀滅的歷史過往,顯然不會被抹殺或湮沒,這反而是給人一種別樣的激勵與鞭策!

基於此,在圓明園遺址的保護與重建問題上,我們更傾向於重建,而不僅僅是對從深層地下發掘出來的罈罈罐罐的碎片的修復。陳忠實小說《白鹿原》裡,白佳軒對待被敗家兒子白孝文變賣的宅院的態度,應該是國人對待圓明園遺址的態度。 □賈志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修復圓明園呢?
    不少人一直有個疑問,我們已經數位技術復原了圓明園原來的面貌,為什麼不再重建圓明園呢?一切還得從源頭說起。1860年,英法聯軍直撲圓明園,法軍司令孟託邦說:「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國家決定修復,專家卻有意外收穫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尤其是在我國非常著名的圓明園,更是遭到了殘酷侵略者的破壞。我們的後人沒能親眼目睹圓明園的美麗和壯美,但在圓明園模擬復原的畫面中,我們卻能看到它的壯麗和威嚴。圓明園的存在是一件非常宏偉的藝術品,圓明園的建築風格是其他建築無法比擬的。這座宏偉的建築本應綻放出它的光芒和風採,卻被殘酷的侵略者摧毀。據有關史料記載,英法聯軍入侵頤和園時,不僅破壞了建築,還搶掠了許多文物。
  • 圓明園被燒之前的照片在英國拍賣,實在是太美了,為何不修復呢?
    圓明園被燒之前的照片在英國拍賣,實在是太美了,為何不修復呢?因為八國聯軍把裡面的寶藏全部搶劫一空,而這座圓明園他們帶不走,所以就一把火燒了圓明園。至今我們只能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其中的寶藏也流落於各國,被其他國家收藏在博物館中,而這些明明是我國的珍寶。
  • 為什麼說圓明園不該重建?
    今天,我們又是否應該重修圓明園? 圓明園舊照 作為文化遺產的圓明園修復問題也經過了長期的學術討論。 圓明園既是園林,又是遺址。而作為遺址的圓明園,其歷史價值相比文化藝術價值又更為突出。換句話講,圓明園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象徵意義,遠高於其自身的意義。 「被列強破壞」已然成為圓明園不可磨滅的一段經歷,而圓明園外形上的「不完整」卻恰恰補充了它在歷史文化內涵上的完整性。
  • 八旬大爺欲花200億按原貌修復圓明園,專家怒懟:你有何資格修建
    他是橫店影視城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有名的企業家,早在1975年,他的企業就已經辦得順風順水,也是在此時,他決定在橫店這個貧窮的地方搞旅遊業,橫店沒名山也沒有名水,沒有人看好他,然而徐文榮就是在一片質疑聲中修建了橫店影視城的基礎產業,分別是文化村、娛樂村、天堂村、民俗村和度假村,這給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短短幾十天內,這是圓明園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老人花300億重建圓明園,1:1完美複製,如今門票價格引爭議!
    中國有一位老人花費300億元重建圓明園,1:1的完美複製,現在票價引起了爭議!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園之園」,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毀壞,這廢墟總是使人們想起159年前發生的那場火災,在這片歷史遺址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他的輝煌與繁榮,現在要建一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圓明園太難了。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
  • 五年級語文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課後習題答案!
    (1)、(點撥:雖然默讀課文時不能出聲,但是我們可以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在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時的讚美之情,以及敘述圓明園被毀滅時,內心對侵略者的憎恨和對無數文物被毀的心痛。)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麼用那麼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點撥:寫明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圓明園被毀滅的可惜,也更能激發讀者對侵略者的殘暴、野蠻行為的憤怒。)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正覺寺位於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的正南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因北牆外的一條小河擋住了瘋狂的火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所以,正覺寺成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隨著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目前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於一旦,專家修復過程中卻激動不已
    ,不僅閉關鎖國,而且還有些鋪張浪費,大興土木修建了有著「萬園之園」美名的圓明園,豪華程度令人咋舌。    圓明園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萬園之園毀於一旦,裡面的珍寶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能帶走的全帶走了,不能帶走的全部就地砸碎了,堅決不願意把這些好東西再留在中國
  • 圓明園:中國人揮之不去情結 近代史關鍵詞(圖)
    《1860:圓明園大劫難》 (法)伯納·布立賽 著  當代文化視野下的圓明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在當代文化的進程中,載著沉重歷史記憶的圓明園一向是文藝家和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和不惜筆墨反覆描畫的對象。
  • 圓明園「水下森林」如何建成?經多年水生態修復,北京原生物種回來了
    湖水清澈,水草招搖,數不清的小魚嬉戲其間。秋日的圓明園,處處閃爍水的靈動和秀麗。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池淨水得來不易。「俗話說,『流水不腐』。但北京是一座水資源緊缺的城市,圓明園的水只進不出,缺乏流動性,極易爆發水華。」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郎世寧接到乾隆設計的任務的時候,認為海晏堂是西式建築,可以設計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這個想法報告給乾隆以後,乾隆認為這有傷風化,不適合中國人思維和風俗,命令郎世寧重新設計,於是郎世寧結合中國的民俗文化,設計了十二生肖坐像噴泉。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計劃將其修復時,意外發現50000多件文物
    很多無法帶走的大件古董更是寧願當場砸碎,也不留下來,最後放了一把大火,將圓明園全部燒毀,以掩飾他們的罪惡。曾經精美絕倫的東方瑰寶圓明園,就此在世界上消失了。 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從建成起就只有皇室中人才有資格使用,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裡面長什麼樣子。英法侵略者的一把大火,不止燒毀了圓明園的建築,還將圓明園的設計圖紙也一併燒毀了。
  •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為何圓明園重建引爭議,問我吧!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
  • 圓明園應不應該重建?為什麼?
    殘破的圓明園價值遠遠大於重建的圓明園。中國建築的美,自東向西,從南到北,已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了,一座曾經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有它只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並不遺憾。完整的圓明園或許能讓我們領略中國精湛園林技藝之美,但是美的存在很多,讓大眾認可的美也很多,雖然再也感受不到在清朝150年創建和經營下,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完整圓明園的震撼,但廢墟之上的圓明園,更加能夠讓我們的民族凝聚在一起。
  • 世界難題中樞神經修復項目在煙臺啟動
    ,中樞神經修復難上加難,全球尚無相關產品問世。10月1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脊髓損傷及腦損傷再生修復生物材料產品的研發」在煙臺開發區啟動,這一世界性難題有望像冰山一樣融化。    據了解,該項目由煙臺正海生物牽頭,聯合國內8家知名科研單位協同創新。主攻以生物再生材料為核心重建神經再生微環境的關鍵技術產品研究,引導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分化,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 1900年代的圓明園:慈禧曾挖材料建頤和園,1900年被清軍自己洗劫
    1900年代詹布魯恩拍攝了一組圓明園殘跡照片,這是離1900年圓明園再次遭到破壞後最近的照片記錄。可以看到很多建築框架還在,經過民國後,建築殘骸就大為減少了。圓明園方外觀遺蹟,這張照片拍攝時候方外觀兩邊樓梯的西洋石橋還在,照片拍攝不久,樓梯就被拆毀,西洋石橋被燕京大學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