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12-08 騰訊網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

目前,圓明園馬首銅像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國家文物局對正覺寺的安防和消防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使得馬首在正覺寺展出具備了安全的前提,馬首在圓明園有特殊的意義,畢竟獸首是從這裡被割下分散在各地,至今都沒有聚首。

馬首銅像回到了圓明園,那麼其實十一個獸首現在在哪裡呢?在此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十二生肖獸首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流失海外的?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其鑄造材料是紅銅,十二生肖獸首是由郎世寧設計的,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製作。郎世寧接到乾隆設計的任務的時候,認為海晏堂是西式建築,可以設計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這個想法報告給乾隆以後,乾隆認為這有傷風化,不適合中國人思維和風俗,命令郎世寧重新設計,於是郎世寧結合中國的民俗文化,設計了十二生肖坐像噴泉。

十二生肖是噴泉,但又不是單純的噴泉,海晏堂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臺階下面有一個大型噴水池,十二生肖坐像就在這裡左右呈八字排開,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當時中國清朝的計時單位是時辰,一晝夜有十二時辰,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 這算得上是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水力鍾。

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後流落四方,牛首、猴首、虎首於2000年由保利集團花費近3000萬港元拍回,豬首是2003年澳門愛國人士何鴻燊斥資700萬港元買回,這四個獸首目前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鼠首與兔首由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捐贈中國,收藏於國家博物館,馬首也是何鴻燊於2007年以6910萬港元價格買回,後捐贈給國家。

龍首、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均未現世,但據可靠消息,龍首現在收藏於臺灣,短期內不會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十二獸首回家之路可謂艱難,大多數都需要拍賣回來,從目前來看,馬首的6910萬港元可以說是天價了,那麼為什麼100多年前的圓明園十二獸首會如此高的價格呢?難道他們的藝術價值真的有這麼高嗎?

其實十二生肖獸首的價格是被認為的炒作上去的,獸首首次在海外出現是上世紀80年代,1985年,一位美國古董商在加利福尼亞州一處私人住宅內無意中發現了圓明園馬首、牛首和虎首銅像,這位古董商敏銳的發現了其中可利用的價值,於是以每尊1500美元的價格買下這三個獸首。

其後這個古董商先後在紐約和倫敦拍賣會上拍賣,最高的成交價是馬首,僅為25萬美元,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是卻無法與2007年的6910萬港元的天價相比。

由於這是中國的文物,而且只是100多年前的,其藝術價值基本是符合其價格的,這個改變發生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或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與國外的聯繫越來越多,外國賣家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2000年4月底和5月初,在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現身,這一下引起了中國人的關注,同時也將這三個獸首與圓明園聯繫到一起,這種拍賣流失文物做法,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這當然也是外國賣家想達到的目的,於是中國保利集團參拍,以774.5萬元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元港幣競得猴首,而虎首則以1544.475萬港幣成交,這一下就將獸首炒到了很高的價格。

其後才有了何鴻燊分別以700萬港元和6910萬港元買下豬首和馬首,豬首是美國收藏家轉讓給基金會,價格大概也在700萬港元左右,兔首和鼠首最後被皮諾家族買下,價格應該也不低。

通過這個價格上漲的過程,不難發現,十二生肖獸首之所以是天價,主要還是外國集團的商業炒作,而且利用的是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如果十二生肖獸首不是出自圓明園,或者圓明園沒有毀壞的話,這些獸首是炒不到這樣的天價的。

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儘量通過其他手段促成獸首的回歸,但也無法避免拍賣這條路,希望十二生肖獸首能夠儘早聚首。

相關焦點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正覺寺位於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的正南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因北牆外的一條小河擋住了瘋狂的火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所以,正覺寺成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隨著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目前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而這些製作精美的獸首也可以從側面顯示出當時圓明園的宏大瑰麗,讓人不禁為之神往,那麼圓明園的整體布局究竟是怎樣的,這些獸首又有著怎樣的地位呢?由此可見,圓明園的主體在建設的時候,無論從整體規劃還是景點設計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無上佳作。不過其中卻似乎沒有西方園林的影子,那麼富有西方藝術特色的獸首當時又在哪裡呢?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馬首的百餘年流離史,歷經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新中國的誕生,直到今天百年民族復興夢想近在咫尺。這塊華夏文明瑰寶的曲折故事告訴我們,它身上所系的,從來都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數量十分龐大。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家,聊聊圓明園馬首那些事
    截至2019年11月,已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又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當天,「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說起圓明園,那承載的卻是沉甸甸的歷史。在圓明園眾多珍寶中,最出名的要數十二生肖銅首了。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
  • 圓明園馬首回歸!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這就是圓明園獸首,也被叫做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今天回歸的馬首就是其中之一。 12 個銅像原本是用作西洋水法噴泉機關,由來自義大利的宮廷洋畫師郎世寧協同來自法國的水法設計師蔣友仁共同設計,並由當時宮廷造辦處的工匠們採用精煉的紅銅用心打造而成。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誰燙的
    13日,觀眾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參觀圓明園馬首銅像(右) 新華社發近日,馬首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馬首回歸圓明園:我們與它們的相逢,便是使命!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圓明園的歷史記憶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    北大專家給它做X光檢查    經過100多年的顛沛流離,此前,澳門居民何鴻燊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給國家文物局,馬首銅像將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後,回歸圓明園管理處。這兩天,不少到博物館親眼看過馬首銅像的網友在網上發帖稱,馬首銅像很時髦,「你看馬首的鬢毛,那個髮型不就是現在很流行的『泡麵卷』嗎?」那麼,這麼時髦的「髮型」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專家揭秘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馬首,回家了!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七尊已回國 狗首真假難辨
    而隨著海外流失文物歸國潮起,如果加上近期回歸的鼠首和兔首,迄今已有七尊獸首回到祖國的懷抱。    十二生肖獸首現在哪裡  目前,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具體在哪裡呢?它們又有著怎樣的漂泊經歷呢?法國皮諾家族其後購入這兩尊獸首,2013年4月26日宣布將向中國無償捐贈,隨後在北京舉行了回歸儀式。  5、龍首:或藏身臺灣  收藏地:傳在臺灣  回歸日期:無法確定  漂泊歷程:據媒體報導,中國臺灣收藏家王度2009年接受電視訪問時透露,下落不明的龍首現在臺灣。王度說,龍首在上世紀80年代狀態良好。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參觀者在展廳內觀看馬首銅像。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
  • 闊別160年,馬首今日入藏圓明園
    人民網 韋衍行攝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韋衍行)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微話題】十二獸首既是噴泉又能報時,圓明園沒通電如何做到準時...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現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中。經歷了榮光、炮火、多番易主的曲折經歷,除了馬首,目前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豬首6尊獸首也都已經回歸。這七尊歷經滄桑輾轉的獸首,仿佛靜靜地訴說著它們的故事。 十二生肖獸首為何物?
  • ...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龍頭」
    獸首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在的海晏堂水力鍾,代表了清末科技水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噴水系統,而是將東方的時辰和生肖,融合西方的噴泉和計時,是一個中西方文化完美交融、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想要知道現在的時辰,只要看哪只動物在噴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