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家,聊聊圓明園馬首那些事

2020-12-04 豫章大都督

文/豫章節度使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英法聯軍焚掠,十二生肖銅獸首被侵略者掠奪而去,從此下落不明。百年跌宕,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中國再度從谷底爬升而起。截至2019年11月,已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又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當天,「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圓明園馬首銅像

馬首前世:圓明園中海晏堂

包括馬首在內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曾經佇立於圓明園海晏堂。海晏堂,建於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唐人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有云:「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者,黃河也;晏者,平靜也。故而,「河清海晏」一詞,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因此,「海晏堂」之名,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含義。

圓明園海晏堂

海晏堂階前設計了一個大型的噴水池,水池左右便是呈扇面八字排開的噴水裝置。這組裝置由義大利籍傳教士、大清宮廷畫師郎世寧領銜設計。最開始的水龍頭是一群西洋裸體美女,但乾隆皇帝覺得「這可不大和中國的風雅」,因此改為了十二生肖的人身獸面銅雕。從此,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十二生肖銅獸首,每晝夜都會隔一個時辰(2小時)依次從口中輟流噴水,正午時刻,還會一齊噴水。故而此物亦被稱作「水力鍾」。

郎世寧

據考證,生肖銅像雕刻精細,他們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這些青銅生肖雕像,每個高50釐米,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亦是中西合璧的上乘之作。其中,馬首生肖銅像,位於噴水池左方,排列第三。其造工精美,栩栩如生。無論是眼神,還是張口,亦或是微伏耳形等姿態,都自然逼真。同時,馬首銅像毛髮的刻畫也是纖毫畢現,細緻動人,其鬃毛的自然鋪疊和流利的條理更是一絕,這在其他獸首上是很難見到的。此外,在十二銅獸首中,馬首銅像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十二時辰中,唯有午時馬首銅像噴水時,十二銅像才會同時噴水,呈現出眾獸齊噴的壯觀景象。

然而,有著十二生肖銅獸首「水力鍾」的海晏堂,連同整個圓明園,甚至整個大清乃至中華並不「河清海晏」。大清皇帝故步自封,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大潮。1840年6月,英國人從海上用炮艦撞開了東方古老帝國的大門。1842年8月29日,大清帝國被迫與英國人籤訂《中英南京條約》,接受屈辱條款。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圓明園斷壁殘垣

14年後的1856年,英國人又從海上來了。這次,他們拉上了法國人。兩個「強盜」沿海路一路北上,在天津大沽口登陸,一直打到大清帝國首都北京城下。大清皇帝鹹豐帝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避難。英法聯軍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並洗劫了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其中,包括馬首銅像在內的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銅獸首就慘遭兵燹,被英法聯軍割掉,劫掠而去,從此流落海外。

馬首今生:顛沛流離終回家

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百年沉淪。同時,包括馬首在內的十二生肖銅獸首也顛沛流離、幾經輾轉。20世界80年代末,馬首銅像再度現世,並在美國紐約舉行首次公開拍賣儀式。而在此前的1980年,也就是圓明園被焚毀120周年的時候,猴首和豬首已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馬首銅像被拍賣的消息很快傳至國內,但限於改革開放剛剛不久,國家財力不足,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人只得忍著恥辱,打碎牙齒往肚裡咽。最後,馬首銅像由中國臺灣寒舍藝術中心董事長王定幹購買獲得,後來王將銅像轉售予寒舍主人蔡辰洋,直至2007年重新拍賣。

國家文物局獲悉這次拍賣消息後,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香港蘇富比公司對此也給予積極配合。當年9月20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刻花6910萬港幣拍下馬首銅像,並表達了捐獻給國家的意願。不過,限於當時的實際情況,馬首銅像一直在港澳地區展示。

何鴻燊與馬首銅像

2019年10月31日,何鴻燊與國家文物局一起舉行了捐獻儀式,正式捐獻馬首銅像給國家。同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為更好踐行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文物保護國際共識,國家文物局經與何鴻燊協商一致,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歸原屬地。2020年12月1日,這件闊別祖國160年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並被置於圓明園正覺寺的中間。馬首銅像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2014年底,著名藝術家江在勳創作墨玉雕塑作品《馬首是章》,並題詞。其中言道:「圓明之園,羅馬拱門,親親之寶,廢墟殘骸,勿忘國恥!文明古國,朗朗升起,當今中華,巍然屹立,世界東方!」

十二生肖其餘獸首今何在?

在國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有包括馬首、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其中,豬首銅像由何鴻燊於2003年出資購買後送歸國家。但是,另外五尊銅獸首,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目前,七尊回歸祖國的獸首銅像回歸時間和收藏館所如下:

2000年,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斥資3300萬港幣購得虎首、牛首和猴首銅像。這三件圓明園獸首銅像現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藏家同意將豬首轉讓給該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向該基金捐款人民幣600餘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其後轉贈保利集團,現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這也是目前唯一以公益方式回歸的圓明園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

2007年,何鴻燊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並宣布捐贈國家。該獸首銅像目前已回歸原屬地,由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國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現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此外,其餘的蛇首、雞首、狗首、羊首、龍首銅像至今依舊下落不明。2018年12月曾有疑似圓明園龍首銅像現身海外拍賣會,但其真偽仍存疑。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十二尊已回七尊這十二生肖獸首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他們是研究清代中期皇家藝術和皇家生活的重要物證。同時,這十二生肖銅獸首,背後還背負著中華民族洗刷百年恥辱的偉大決心。他們的陸續歸來,是中華民族終於洗刷百年國恥、再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再度重回世界之巔的見證。相信,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剩下五尊十二生肖銅獸首也終將物歸原主。期待十二生肖銅獸首再度團聚於中華大地的那一刻!

歡迎點讚轉發關注三連哦!我是豫章節度使,與我一道品茶說歷史,煮酒論英雄。

相關焦點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2020-12-02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時隔160年,圓明園馬首銅像今日回家了! 銅像的身軀是石雕的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和身軀之間中空連接噴水管,每晝夜12個時辰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12個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場面極為壯觀。 160年裡,它們經歷了什麼?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圓明園的歷史記憶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 160年的重逢!馬首回歸圓明園:我們與它們的相逢,便是使命!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參觀者在展廳內觀看馬首銅像。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
  • 圓明園馬首回歸!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誰燙的
    圓明園馬首銅像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近日,馬首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是什麼原因讓離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
    我想各位小夥伴們,肯定是或多或少有所聽聞,百餘年流失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件事情了吧,小編聽聞後是激動不已呀,要知道這件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了。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一件事。說起來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也是時候該回歸到它的原屬地了。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文物流失在海外160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十二件銅獸首的鑄造及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說到十二件銅獸首,那堪稱是圓明園文物中的極品。
  • 闊別160年,馬首今日入藏圓明園
    人民網 韋衍行攝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韋衍行)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馬首,回家了!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馬首「髮型」引發熱議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專家揭秘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從皇家私藏到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馬首銅像的故事既是一個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也是一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契機。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匠師們精心製作,既揉合了東西方審美,也體現了我國宮廷匠師極高的工藝水準。
  • 160年後,駿馬「歸園」
    今天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12月1日,馬首銅像在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陳列展出。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2月1日,一名媒體記者在展廳內拍攝馬首銅像。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12月1日,馬首銅像在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陳列展出。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2000年5月2日,中國保利集團以1544.475萬港元在蘇富比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卯兔現狀2013年4月26日,法國的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決定將所購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兔首無償送交中國。辰龍現狀圓明園十二生肖——龍首,為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之一,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
  • 160年來第一件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施雨岑、羅鑫)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12月1日回歸故園。國家文物局當天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宣告這匹「駿馬」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 圓明園馬首「體檢報告」出爐 為我國傳統失蠟鑄造工藝復原提供寶貴...
    來源:南方日報11月13日,國家文物局已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其是首尊回歸圓明園的獸首。南方日報記者15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經初步研究分析,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製作工藝值得深入研究發掘,為我國燦爛的傳統失蠟鑄造工藝復原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同時,研究人員在馬首內壁發現了可能是水垢的白色殘留物,推測和其作為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