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嵌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飾以琉璃,飾以黃金,飾以脂粉。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
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但知道它的珍貴,卻無法想像它的模樣,也許是網上調侃的那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也許是圓明園殘存的圖景和當年著實相去甚遠。
兒時的我無法真切地觸及這個民族記憶的悲痛,也不能理解圓明園文物回國的感動。但國家的悲喜和人民都是想通的,正如《圓明園》紀錄片所說:「也許任憑我們的大腦如何聯想,都難在那滿目滄遺、斷壁殘垣中,尋找300年前的偉大,絢麗的華服只有在親眼目睹後,才回讚嘆她的完美,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就再現了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歷史也將在這絢麗的洪流中更加的驚豔!」
不幸的未和最初的你相遇,不幸的還沒有能力為你盡力,但有幸認識你,有幸遇見你,是我們這個年代難得的運氣。
現在圓明園十二生肖之一馬首正式回歸圓明園,又是我們的幸運。160年的相離,現在能幻想出原本模樣的圓明園之後,我能感觸到馬首歸家的感動和可貴。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獲悉圓明園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消息,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
何鴻燊先生得知相關情況後,出資搶救流失文物,結束了馬首銅像百餘年的離散漂泊,並於2019年11月,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2020年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到現在為止,圓明園十二生肖已經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但文物回歸的遙遙徵程還遠沒有大獲成功,每一代的中國人,請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勿忘國辱、勿忘歷史、勿忘使命!
百年歷史,馬首還在,歷史和時光卻早已流逝,但不該不能隨著時間離開地抹去地是記憶——圓明園的歷史不是從1860年開始的!圓明園不僅是一部中華的屈辱史,圓明園應是讓國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萬園之園」。
不能忽視萬園之園的輝煌和珍貴,不能忘記百年前中國的落後和屈辱,是我們和圓明園闊別百年的承諾,是我們當今相逢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