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的重逢!馬首回歸圓明園:我們與它們的相逢,便是使命!

2020-12-03 小鹿天下事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嵌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飾以琉璃,飾以黃金,飾以脂粉。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

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但知道它的珍貴,卻無法想像它的模樣,也許是網上調侃的那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也許是圓明園殘存的圖景和當年著實相去甚遠。

兒時的我無法真切地觸及這個民族記憶的悲痛,也不能理解圓明園文物回國的感動。但國家的悲喜和人民都是想通的,正如《圓明園》紀錄片所說:「也許任憑我們的大腦如何聯想,都難在那滿目滄遺、斷壁殘垣中,尋找300年前的偉大,絢麗的華服只有在親眼目睹後,才回讚嘆她的完美,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就再現了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歷史也將在這絢麗的洪流中更加的驚豔!」

不幸的未和最初的你相遇,不幸的還沒有能力為你盡力,但有幸認識你,有幸遇見你,是我們這個年代難得的運氣。

現在圓明園十二生肖之一馬首正式回歸圓明園,又是我們的幸運。160年的相離,現在能幻想出原本模樣的圓明園之後,我能感觸到馬首歸家的感動和可貴。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獲悉圓明園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消息,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

何鴻燊先生得知相關情況後,出資搶救流失文物,結束了馬首銅像百餘年的離散漂泊,並於2019年11月,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2020年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到現在為止,圓明園十二生肖已經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但文物回歸的遙遙徵程還遠沒有大獲成功,每一代的中國人,請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勿忘國辱、勿忘歷史、勿忘使命!

百年歷史,馬首還在,歷史和時光卻早已流逝,但不該不能隨著時間離開地抹去地是記憶——圓明園的歷史不是從1860年開始的!圓明園不僅是一部中華的屈辱史,圓明園應是讓國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萬園之園」。

不能忽視萬園之園的輝煌和珍貴,不能忘記百年前中國的落後和屈辱,是我們和圓明園闊別百年的承諾,是我們當今相逢的使命!

相關焦點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2020-12-02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時隔160年,圓明園馬首銅像今日回家了! 清代乾隆25年,也就是公元1760年時,乾隆皇帝下令在長春園內修建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歐式園林景觀,由三朝元老洋畫師郎世寧(義大利人,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設計長達50餘年)主持設計,海晏堂便是出自他之手。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家,聊聊圓明園馬首那些事
    截至2019年11月,已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又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當天,「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圓明園的歷史記憶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而過了外朝區,便是圓明園的園林主體了。這一部分在當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中九州區作為皇帝和妃嬪的寢宮所在地,是景色最為集中的區域,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大多數都集中在這一區域。這個區仿照我國地勢,營造出西北高東南低的整體布局,並將九座小島建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它們便代表著大禹劃分的九州,有一統天下的含義。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馬首的百餘年流離史,歷經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新中國的誕生,直到今天百年民族復興夢想近在咫尺。這塊華夏文明瑰寶的曲折故事告訴我們,它身上所系的,從來都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數量十分龐大。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參觀者在展廳內觀看馬首銅像。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
  • 圓明園馬首回歸!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是什麼原因讓離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
    我想各位小夥伴們,肯定是或多或少有所聽聞,百餘年流失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件事情了吧,小編聽聞後是激動不已呀,要知道這件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了。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一件事。說起來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也是時候該回歸到它的原屬地了。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文物流失在海外160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十二件銅獸首的鑄造及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說到十二件銅獸首,那堪稱是圓明園文物中的極品。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誰燙的
    13日,觀眾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參觀圓明園馬首銅像(右) 新華社發近日,馬首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
  • 闊別160年,馬首今日入藏圓明園
    據悉,《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文物局、中共海澱區委、海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承辦。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即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 160年後,駿馬「歸園」
    今天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12月1日,馬首銅像在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陳列展出。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2月1日,一名媒體記者在展廳內拍攝馬首銅像。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12月1日,馬首銅像在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陳列展出。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馬首「髮型」引發熱議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北大專家給它做X光檢查    經過100多年的顛沛流離,此前,澳門居民何鴻燊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給國家文物局,馬首銅像將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後,回歸圓明園管理處。
  • 160年來第一件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施雨岑、羅鑫)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12月1日回歸故園。國家文物局當天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宣告這匹「駿馬」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2000年5月2日,中國保利集團以1544.475萬港元在蘇富比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卯兔現狀2013年4月26日,法國的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決定將所購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兔首無償送交中國。辰龍現狀圓明園十二生肖——龍首,為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之一,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
  • 160年來第一件!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施雨岑、羅鑫)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12月1日回歸故園。國家文物局當天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宣告這匹「駿馬」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專家揭秘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