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馬首「泡麵卷」誰燙的

2020-11-25 環球網

13日,觀眾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參觀圓明園馬首銅像(右) 新華社發

圓明園馬首銅像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近日,馬首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北大專家給它做X光檢查

經過100多年的顛沛流離,此前,澳門居民何鴻燊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給國家文物局,馬首銅像將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後,回歸圓明園管理處。這兩天,不少到博物館親眼看過馬首銅像的網友在網上發帖稱,馬首銅像很時髦,「你看馬首的鬢毛,那個髮型不就是現在很流行的『泡麵卷』嗎?」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何鴻燊先生捐贈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利用可攜式X螢光光譜儀、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顯微照相、相機微距拍照觀察等方法進行了分析檢測,希望了解馬首的材質、鑄造工藝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

成分分析結果表明,馬首使用的材質為含微量鉛鋅的紅銅。銅含量達到98%左右,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鐵和鋅。紅銅的熔點達到1083℃,澆鑄需在較高溫度下進行,使用紅銅的原因當是為了呈現紫紅色的效果。

渾鑄而成纖毫畢現

工匠紋飾手法千變萬化

馬首「X光片」顯示,馬首除了頸部前下方可見數個鋦釘外,其他各個部位都無明顯的分鑄焊接痕跡,由此可知馬首系渾鑄而成,頸部和臉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頭都應為一體鑄造。馬首頂部的鬃毛更是曲線流暢,纖毫畢現,下部可見一明顯的銅梗將一部分鬃毛撐起,造成懸空效果。但頂部鬃毛和馬首並無明顯分界,由此可知鬃毛和馬首也是整體一次性鑄造成型。據此判斷,整個馬首都是使用精密鑄造方法——失蠟法一次鑄造而成。

為了研究馬臉部汗毛和頂部鬃毛的製作方式,研究人員進行了表面翻模的顯微觀察,採用可塑材料對臉部、耳部等翻模,然後在超景深顯微鏡下進行微痕觀察。

在對眼部細節翻模後,可以看出整體線條圓潤,臉部的細小毛髮也是鑄造出來的,而非刻畫形成。仔細觀察,線條並不連貫,且並不十分平行,與在蠟等柔性材料上刻畫效果類似,說明預先在蠟模等軟性材料上進行了雕刻,然後再鑄造成型。

馬首頂部鬃毛也是如此,整體線條柔和圓潤,其中可見一凸起部分鬃毛。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做蠟模時不小心所致,由於僅有1毫米左右長度,因此並未引起注意,這也說明蠟模是手工製作的,如此精細逼真製作,紋飾手法千變萬化,說明制模工匠的技藝精湛,顯示出器物的等級頗高。

馬首內壁水垢

印證「十二生肖噴泉」說

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單眼相機的微距功能對器物內壁細節進行了拍照觀察,內部觀察結果再次確證馬鬃毛是鑄造而成,鬃毛的分層現象清晰可見。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內壁附著了不少白色殘留物,形態上看可能是水垢等沉澱物,這表明該器物內壁有可能和水長期接觸,使用過程中在內表面沉積了一層水垢,水垢的形成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資料顯示,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據介紹,除馬首外,多年來,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還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據新華社、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專家揭秘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正覺寺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家,聊聊圓明園馬首那些事
    截至2019年11月,已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又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當天,「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近日一則有關圓明園文物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那就是曾經流落海外的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馬首回到了圓明園展出,這是我國回收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件大事。圓明園作為中國皇家園林的代表,其曾經是清朝皇室休閒辦公的重要場所,連嘉慶皇帝都是在這裡出生的。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百年輾轉,多番易主,馬首的歸家路經歷了多少崎嶇?它的夥伴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呢?馬首和它的夥伴們 馬首的家原本在圓明園海晏堂,得名於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在獲悉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準備拍賣圓明園馬首銅像後,即向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圓明園馬首銅像是中國近代被劫掠的珍貴文物,不贊成公開拍賣,希望能以適當方式回歸。 當年9月,馬首銅像在香港被愛國企業家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成功收回。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圖源國家博物館官方微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  本報訊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4年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掠奪珍寶,並一把大火將其焚毀,用來以水報時的十二生肖銅像也一併被切割後擄走。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從皇家私藏到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馬首銅像的故事既是一個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也是一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契機。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匠師們精心製作,既揉合了東西方審美,也體現了我國宮廷匠師極高的工藝水準。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圓明園的歷史記憶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 圓明園馬首回歸!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馬首回歸圓明園:我們與它們的相逢,便是使命!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
  • 圓明園馬首「體檢報告」出爐 為我國傳統失蠟鑄造工藝復原提供寶貴...
    來源:南方日報11月13日,國家文物局已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其是首尊回歸圓明園的獸首。南方日報記者15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經初步研究分析,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製作工藝值得深入研究發掘,為我國燦爛的傳統失蠟鑄造工藝復原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同時,研究人員在馬首內壁發現了可能是水垢的白色殘留物,推測和其作為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賭王捐贈馬首亮相圓明園,生前多項善舉獲網友誇讚
    馬首回家是大事,昨天馬首重歸圓明園,網友們又再度重溫了一遍,賭王的善心之舉,其實除了馬首之外,賭王還捐贈過豬首和其他文物,而他生前的心願之一,就是十二獸首能全部回國,複習完賭王的愛國義舉後,網友們紛紛感嘆老先生是真
  • 長發齊根燙小卷,怎樣燙才能不顯老還時尚?
    這是一種傳統而經典的髮型,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燙這樣的齊根起卷的髮型了。但是日本這種齊根燙的小捲髮卻異常的火爆,有人說這是過時的髮型,有人說時尚就是少部分人說好,接著被大多數人認可……其實吧,這種滿頭小卷的髮型,也是很洋氣的。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說起圓明園,那承載的卻是沉甸甸的歷史。在圓明園眾多珍寶中,最出名的要數十二生肖銅首了。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
  • 闊別160年,馬首今日入藏圓明園
    人民網 韋衍行攝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韋衍行)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國寶歸國難,細數流落海外的國寶紫砂壺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今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馬首捐贈者何鴻燊先生,於2003年出資購買的豬首銅像也送歸國家。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鼠首、兔首、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共7尊獸首回到國內。▲ 《國家檔案》圓明園獸首截圖令人遺憾的是,仍有5尊獸首流落在外。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參觀者在展廳內觀看馬首銅像。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