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2021-01-13 騰訊網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

圓明園的歷史記憶

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叫做雷金玉,是清朝建築世家樣式雷的第二代傳人。圓明園最初是康熙賜給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已初具規模。雍正時期對圓明園進行了擴建,完成了基本的格局。乾隆時期,又在圓明園的周圍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萬春園),即圓明三園。嘉慶、道光時期,主要對圓明三園進行拓建和裝飾,使之愈發恢弘瑰麗。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來聯軍佔領了圓明園,並在園中瘋狂劫掠金銀財寶和藝術珍品,很多帶不走的就直接破壞毀掉,園中大約150萬件的奇珍異寶被搶走,英軍將領額爾金更是下令放火燒毀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

1990年,八國聯軍入侵,再次火燒圓明園,一些偏僻之處、水中景點等建築又遭掠奪焚劫。同時,一些匪徒也趁火打劫,將園中的建築、林木、磚石等拉走販賣。

清朝滅亡後,民國軍閥們又將圓明園殘餘的地磚、瓦片、地下的銅管道、水中的太湖石等材料拉走,作為修建其它建築的材料,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

日本侵華時期,大力推動農業耕種,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將廢墟中的圓明園變成了水田。

至此,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面目全非,這座世界名園,轉眼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現在,圓明園僅存殘垣敗壁,但從遺留的建築和老照片上,也能窺見盛年之景。

有人疑問,為何不重修圓明園?因為它見證了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是人們銘記屈辱歷史的最直觀的教科書,告誡後人勿忘歷史,吾輩自強。

十二銅首回歸記

乾隆年間,在長春園興建了一座歐式園林,俗稱西洋樓,由十幾個建築和庭園組成,著名的十二生肖獸頭銅像,就是在西洋樓中的海晏堂。

十二生肖獸首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融合了東西方藝術風格。銅首由紅銅製成,外表色澤深沉、內涵精光,歷數百年風雨而不鏽蝕。更有報時功用,依每日對應時辰順序噴水,唯每天的午時十二噴泉同時噴湧,展現了乾隆時期極高的工藝水準。

英法聯軍入侵時,十二生肖獸首被割掉帶走,身體則不知去向。目前,十二生肖銅首中,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以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2000年,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現身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引起中國社會各界對拍賣流失文物的憤慨。後來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以高價競拍成功,目前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3年,美國收藏家同意將豬首銅像轉讓給專項基金,何鴻燊向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600餘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這是唯一沒有拍賣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歸的銅像,目前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7年,蘇富比拍賣公司發布消息稱,將以「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再度引起公眾譁然。何鴻燊二度出手,在拍賣會舉行前以6910萬元港幣購得馬首銅像,並宣布捐贈國家。

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強行上拍鼠首、兔首,即便在中國外交部交涉下和民眾的反對聲中也沒有撤拍。後來,我國著名收藏家蔡銘超以3149.12萬歐元的高價拍下了這兩個銅首,但事後他卻拒絕付款,因為他認為既然銅首是中國遺留下來的文物,就不能夠被買賣。這項舉動雖有不妥,但也成功拖延了兩個銅首拍賣的進程。後來在2013年,法國皮諾家族,也就是佳士得拍賣行的大股東,將流拍的鼠首和兔首銅像買下並無償送交中國,目前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有消息稱,龍首被收藏在臺灣。也有報導說,2018年法國巴黎一家拍賣行拍賣過龍首,事實真相不得而知,但龍、蛇、羊、雞、狗5尊銅首一直不知所蹤。也許真的像電影《十二生肖》中演繹的一樣,這些銅首被遺忘在大洋中的某座小島上了……

題外話:成龍在拍攝《十二生肖》時,為了最大程度接近原品,建立了由文物學者、藝術家、權威電影美學大師、傳統精造製作工藝師組成的工作小組,耗時4年左右,製作了仿真度90%以上的「新十二生肖獸首」,並將一套捐贈給了圓明園,每一件作品的底部都有中國書畫大師黃永玉所題「十二生肖」的字樣。

歷經跌宕,終將回歸故裡

從藝術價值上來說,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僅是一般性的歷史文物,並不能反映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積澱,但它所承載的民族感情,遠比實際價值更大,這是國人始終對他們念念不忘的原因,也是近年來流失文物拍賣價格不斷高漲的原因。因此,我們要冷靜理智對待拍賣流失文物的問題,莫要讓人覺得我們「人傻錢多」!

銅首流失海外,是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鴉片戰爭後百餘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在國外所有知名博物館中,中國藏品共計有160餘萬件,包括其他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在內,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國文物總數在1700萬件以上,數量超過中國本土博物館與民間的收藏量。

不過,在文物收藏的同時,也要警惕文物造假。

文物造假自古有之,現代社會更是文物造假、高仿的鼎盛時期。尤其是近年來收藏潮的興起,假文物製造在全國遍地開花。電影《十二生肖》就向觀眾展示了文物造假的很多手段,如書畫作品臨摹仿造、宣紙裁開、瓷器做舊等。這些假文物通過拍賣公司、古玩店鋪等源源不斷流入市場,不僅造成假貨泛濫,也讓文物收藏業遭遇誠信危機。

為了防止假冒,很多收藏品公司、拍賣行、司法鑑定機構會為古董文玩頒發專門的鑑定證書,並在證書上粘貼防偽標識,其中特徵加密智能識別防偽標識功能更是別具一格,不僅無法假冒,用手機就可以鑑別,而且還能顯示古董文物的相關信息和鑑定者的相關資料,相當於給每件文物頒發了一張唯一的又不可偽造的數位化「身份證」,有力地防止了贗品的泛濫。

近年來,在政府及相關人士的努力下,很多文物以不同的形式回歸祖國,這不僅是民心的力量,更是國家強盛的鼓點,也願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相關焦點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家,聊聊圓明園馬首那些事
    截至2019年11月,已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又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當天,「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2018年12月曾有疑似圓明園龍首銅像現身海外拍賣會,但其真偽仍存疑。160年前,積貧積弱的中國正處在內憂外患、積貧積弱時期,國土被踐踏、文物遭掠劫,被焚毀的圓明園就是對這段沉痛歷史的無聲訴說。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時隔160年,圓明園馬首銅像今日回家了! 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160年的重逢!馬首回歸圓明園:我們與它們的相逢,便是使命!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這是紀錄片《圓明園》裡的一段解說詞。圓明園,一個刻在所有中國人心底的名字,無法抹去、無法遺忘。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圓明園時知道了它是已有缺憾的美,長大些知道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恥辱和遺憾。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子鼠現狀2013年4月26日,法國的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決定將所購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送還中國。醜牛現狀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以774.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誰燙的
    13日,觀眾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參觀圓明園馬首銅像(右) 新華社發圓明園馬首銅像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近日,馬首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圓明園馬首回歸!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從皇家私藏到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馬首銅像的故事既是一個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也是一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契機。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匠師們精心製作,既揉合了東西方審美,也體現了我國宮廷匠師極高的工藝水準。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專家揭秘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綜合新華社、央廣報導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回歸故園。國家文物局當天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宣告這匹「駿馬」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近日一則有關圓明園文物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那就是曾經流落海外的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馬首回到了圓明園展出,這是我國回收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件大事。圓明園作為中國皇家園林的代表,其曾經是清朝皇室休閒辦公的重要場所,連嘉慶皇帝都是在這裡出生的。
  • 闊別160年,馬首今日入藏圓明園
    人民網 韋衍行攝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韋衍行)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
  • 是什麼原因讓離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
    我想各位小夥伴們,肯定是或多或少有所聽聞,百餘年流失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件事情了吧,小編聽聞後是激動不已呀,要知道這件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了。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一件事。說起來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也是時候該回歸到它的原屬地了。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文物流失在海外160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十二件銅獸首的鑄造及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說到十二件銅獸首,那堪稱是圓明園文物中的極品。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國寶歸國難,細數流落海外的國寶紫砂壺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今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馬首捐贈者何鴻燊先生,於2003年出資購買的豬首銅像也送歸國家。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鼠首、兔首、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共7尊獸首回到國內。▲ 《國家檔案》圓明園獸首截圖令人遺憾的是,仍有5尊獸首流落在外。
  • 流浪160年,我回來了
    回歸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新華社)我,流浪了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今天終於回家了。我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一個噴水龍頭。那時候的圓明園,山擁水復,雕欄畫棟,是世人眼中「理想與藝術的典範」。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在獲悉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準備把我拍賣,即向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圓明園馬首銅像是中國近代被劫掠的珍貴文物,不贊成公開拍賣,希望能以適當方式回歸。公司表示理解,並開展了積極斡旋。2007年,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斥資6910萬港幣,把我買了回來,並宣布捐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