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160年,我回來了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回歸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新華社)

我,流浪了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今天終於回家了。

我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一個噴水龍頭。那時候的圓明園,山擁水復,雕欄畫棟,是世人眼中「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在海晏堂階前,有一個大型噴水池,水池左右有十二個呈扇面八字排開的噴水裝置,就是我們十二個小夥伴。

我們由西方傳教士、大清宮廷畫師郎世寧設計,身穿袍服,頭部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代表十二生肖。

每隔一個時辰,我們依次從口中輟流噴水,晝夜不息。正午時刻,還會同時噴湧,那景象壯觀又浪漫。可惜,今天的人們再也看不到了。

海晏堂大水法歷史照片

1860年之前,我們一直盡忠職守地噴水,記錄著皇家生活的漫長光陰。突然有一天,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在圓明園大肆劫掠之後,放了一把火,毀掉了這萬園之園。

《圓明園舊跡圖》中收集的被毀之後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局部(新華社)

我們十二個獸首小夥伴從此失散,身首異處,流落海外。有的被賣來賣去,有的音訊全無,有的據說還成了私人花園裡的擺設。

我們的祖國母親,卻一直對我們念念不忘。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在獲悉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準備把我拍賣,即向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圓明園馬首銅像是中國近代被劫掠的珍貴文物,不贊成公開拍賣,希望能以適當方式回歸。公司表示理解,並開展了積極斡旋。

2007年,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斥資6910萬港幣,把我買了回來,並宣布捐贈國家。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在國家文物局積極溝通協調下,何鴻燊先生決定將我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幾經討論,圓明園綺春園正南邊的正覺寺,成了我最終的落腳之地。

今天,我終於回到了我最初的家。在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正式將我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160年來,我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我已回家,而其餘十一個小夥伴今何在?

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了祖國懷抱。

2000年,牛首、虎首、猴首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所屬保利藝術博物館購回,存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猴首銅像

2003年,豬首被何鴻燊先生出資從美國收藏家手中購回,並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豬首銅像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向中國無償捐贈鼠首和兔首。

兔首銅像

2013年6月28日,弗朗索瓦·皮諾在捐贈儀式上為獸首揭幕。當日,皮諾先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儀式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現在,我們已有七個小夥伴回家。然而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依然下落不明。

其實,我們沒有多麼神秘,就是十二個噴水龍頭。有人說,我們最大的價值是見證了罪惡。歷經百年風雨,我們成為了承載歷史、文明、民族感情的文物。而作為一個文物,最好的歸宿,就是回到母體。

這次歸來,我的身份變化了。我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歡迎大家來圓明園正覺寺看我,從我精煉紅銅、栩栩如生的樣貌裡,你定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輝煌。

(新華社)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我流浪到了五十億年後,見證了太陽的死亡
    我流浪到了五十億年後,見證了太陽的死亡 我乘坐時光機 流浪到五十億年後 身體跌落在乾涸僵硬的土地上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而現在地球又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將和木星相撞後毀滅。一切都是徒勞了,「都回家吧,最後七天時間,和你們的親人在聚一聚,抱一抱。」不,我們還有辦法,我們還能救回地球。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16年後還能用英語翻譯《長恨歌》
    >東莞時間網訊 (記者 付碧強)7月15日凌晨,流浪東莞16年的陳穎在家人和大學同學的陪伴下回到了武漢。16年後母子再次相見,那是一個怎樣感人的場面呢?陳穎弟弟說,老母親見到哥哥非常高興,隨後就大聲地哭了起來。 對老母親的哭泣,和5月份與弟弟相見時大哭一樣,陳穎只是很平靜地說:「老娘,老娘,你別哭,我回來就好了」。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本片根據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75年人類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的故事,經過多次觀看,我將影片故事發展分為以下幾個情節階段。
  • 《流浪地球》背景設定太未來,1953年的吳孟達演99年出生的韓子昂
    《流浪地球》是一部極具未來感的電影,太陽的爆炸將會威脅地球存亡,全球人類制定了讓地球逃離太陽系的計劃,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流浪地球》到底是什麼年代的故事,答案來了,電影背景設定在2075年。《流浪地球》核心角色是韓子昂,劉啟,韓朵朵,Tim,以及CN171-11小隊成員們,在這些人中,只有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曾經見證過沒冰封前的地球,因為他的出生設定是1999年。1999年這條時間線是與現實接軌的,韓子昂住過高樓大廈,見過藍天綠樹,經歷過生態破壞後肆虐的海難,也住過陰暗的地下城。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 《流浪地球1》太狠把吳京變成了煙花,2023年要怎麼復活他?
    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憑藉精彩的劇情,過硬的科幻效果,拿下46.5億票房,成功為中國電影界開啟了科幻元年。這麼傲人的成績不拍第二部豈不是可惜了。於是流浪地球2被提上了日程。確定會在2023年的春節檔播出。但是光官宣沒用啊,現在連一劇之本還不知道在哪裡。最近導演郭帆發了一則製作人兼編劇貢格爾扎耳撓腮的圖片。
  • 《流浪地球2》定檔,吳京:我不是點木星的時候被炸沒了嗎?導演你個...
    《流浪地球2》一個交代啊?看來不僅是影迷們對《流浪地球2》十分期待,劉老先生也同樣期待呢。粉絲們都表示很想知道第二部的主角是誰,豬欣能夠肯定的告訴你:吳京還會參演《流浪地球2》,至於是什麼身份的話還未揭曉。
  • 流浪地球破20億,大家都說吳京老婆「旺夫」?
    尤其是《流浪地球》這部科幻大片,絕對是朋友圈的刷屏之王。據說在三線城市,1張黃金時間段電影票已經炒到了160元!但是,《流浪地球》一鳴驚人,成為了今年賀歲檔最大的一匹黑馬。原來謝楠一直是劉慈欣的粉絲,這次會投資《流浪地球》,也離不開謝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吳京在一段訪談裡說,《流浪地球》讓他想起自己拍《戰狼》時,豪賭一切也要圓夢的心情。那種心情是怎麼樣的呢?
  • 大劉:"《流浪地球》電影比我想像得逼真"
    時光網訊 「我知道已被忘卻,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但那一刻要叫我一聲啊,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當鮮花又掛上了枝頭。地球,我的流浪地球。」12月19日,電影《流浪地球》發布「創想特輯」,特輯中影片原著兼監製劉慈欣老師以第一人稱視角為我們口述了想像成為影像的感受,帶領我們走進了影片幕後,恢弘的空間站、精密的太空艙、別有洞天的地下城、鐵甲洪流般的運載車悉數呈現。《流浪地球》將於2019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冒險之旅即將啟程。
  • 《流浪地球》為什麼沒鄭州?
    《流浪地球》裡,北京、上海、杭州依次出鏡,濟南和濟寧也露了一把臉,甚至連新疆喀什都閃現了。  為什麼沒有我大鄭州呢?  畢竟,要說建造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鄭州的條件可是十分合適呢!  按照電影的時間線,2030年,聯合政府公布「流浪地球」計劃,2034年開始建造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  地球停轉後,不僅氣候災難頻發,地表溫度也將降到零下80多度。人要想活下去,只能抽籤進入地下城。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劉德華驚喜亮相
    劉開珞先生也在現場動情表示:「我從電影的第一幀看到最後一幀,我已經看過很多遍《流浪地球》,但今天再次回顧依然感動,我也熱淚盈眶,一部好電影給心靈的震撼,不會因為時間而變化。」隨著大銀幕的開啟,一張帶著《流浪地球2》片名與「2023年大年初一」字樣的海報正式曝光,現場瞬間被點燃。郭帆導演親自認證,電影《流浪地球2》正式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併用三個「新」引發大家的猜想:「我們的新劇本已經基本構思完畢,接下來開始嘗試一個新的製作流程,還會有更多新的技術使用。」
  • 萊西祖孫三代養蜂人 160餘畝養殖區釀造「甜蜜事業」
    作為家族第三代養蜂傳承人,1995年出生的王志新和父親都是採蜜人,他們住在深山,與蜂「共舞」,投資70餘萬元建立了佔地160餘畝的中華蜜蜂養殖區。祖孫三代靠養蜂讓自己的日子「甜」了起來,通過「合作社+生態自然區+蜂農養殖生產」的方式,父子倆帶動村民致富,提高了周邊蜂農的收入水平。
  • 《流浪地球》破20億 楊宗緯獻唱推廣曲《星》
    電影《流浪地球》進入上映第七日,口碑票房雙豐收,截止11日00時,影片票房累計突破20億,成績喜人。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後,除了燃爆的特效大場面,帶著地球去流浪的新奇故事設定外,全片最讓人關注的就是蘊含在其中的濃濃親情,無論父與子還是祖孫隔代情都讓許多觀眾感動到潸然淚下。
  • 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各位看官,我是新晉小編鄧帥,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流浪地球的劇情還是很好懂的,因為太陽急速老化,人類生存面臨威脅,人類必須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不得不說大劉的想法真的很瘋狂,在一般科幻邏輯來說都是逃離地球,但是他卻想著帶著地球一起跑,怎麼跑呢?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答案是「死亡」。「我」出生在「剎車時代」。在童年時代,死亡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太陽與恐懼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 大學生為何會流浪街頭16年?讀書不應眼高手低,教育不該急功近利
    可是這些年,流浪中的大學生卻也不少。16年前,他時年25歲與家人道別,滿懷高興前往四川某醫科大學領取畢業證書,卻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之後音訊全無。 家裡的父母為尋找這位學醫大學生,父母眼中的優秀者,導致母親精神出現問題,父親也曾想過自殺。誰也沒有想到,曾經讓家人驕傲的天之驕子,卻成為了街頭的流浪漢。
  • 淘氣電影日爆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吳京回歸出演?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流浪地球2》要來了!導演郭帆在《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金雞獎展映後宣布《流浪地球2》啟動拍攝並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影片概念海報也隨之曝光。    現場還曝光吳京錄製的一段VCR,他透露自己會繼續出演《流浪地球2》,「我點木星的時候不是被炸沒了嗎?我怎麼回來的?」
  • 看完流浪地球 我發現一個關於手機的大BUG
    圖源:豆瓣    我在看完本片後也被片中呈現的科幻世界所震撼,但是在細節上,我卻發現了《流浪地球》有一個極大的BUG年生人(比我還小~)。韓子昂的手機是個大BUG    由於吳孟達試驗的姥爺韓子昂1999年生人,是名副其實的90後,所以在《流浪地球》為了烘託人物情感,仍然安排韓子昂使用我們目前常見的觸屏手機刷抖音,先不說在2070年還有沒有抖音,就算是有,也不會50年沒有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