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2021-01-09 蘭蘭的悅讀筆記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

圖片來自網絡

1

小說開篇詳細地介紹了太陽、地球目前的情況以及人類的處境。這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太陽即將走向生命的終點,人類為了活下去,逃離太陽系,於是在地球上安裝了許多大功率的發動機。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

2

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答案是「死亡」。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在童年時代,死亡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太陽與恐懼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3

「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利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從離開太陽繫到抵達新的家園,地球流浪的時間將長達一百五十代。像「我」一樣參與流浪的第一代人,是看不到希望的。他們每天活在沒有盡頭的絕望與恐懼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崩潰。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希望顯得尤為可貴。

「在我眼中,世界就是由廣闊的星空和向四面無限延伸的冰原組成的,這冰原似乎一直延伸到宇宙的盡頭,或者它本身就是宇宙的盡頭。而在無限的星空和無限的冰原組成的宇宙中,只有我一個人。雪崩般的孤獨感壓倒了我,我想哭。我拼命地趕路,名次已無關緊要,只是為了在這可怕的孤獨感殺死我之前儘早地擺脫它,而那想像中的彼岸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蒼茫的天地中,只要你一人存在。你迫切地希望找到一個依靠,不管他是一個陌生人,還是一隻狗,甚至只是一隻匆匆飛過的小鳥,可是什麼都沒有!你找不到任何生命的氣息,只能無力地面對天地之間只有你一人的事實。孤獨、絕望、恐慌將使你無處可逃。

「親愛的,痛苦呀恐懼呀這些東西,也只有在活著時才能感覺到,死了,死了什麼也沒有了,那邊只有黑暗。還是活著好,你說呢?」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痛苦地活著好,還是乾脆地死了好?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何在?《流浪地球》的人們活在恐懼和痛苦之中,「夾邊溝農場」的人們活在飢餓和疾病的折磨之中,不管面對什麼苦難,他們都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其實,與那些真正不幸的人相比,我們是何其幸運!然而在現代社會,有多少人因為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而選擇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是我們自己,看輕了自己活著的價值!

4

小說的最後,當地球真正開始無依無靠的流浪時代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了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萬物沐浴在它溫暖的光芒中。固態的空氣融化了,變成了碧藍的天。兩千多年前的種子從解凍的土層中復甦,大地綠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孫子孫女們在綠色的草原上歡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銀色的小魚······我看到了加代子,她從綠色的大地上向我跑來,年輕美麗,像個天使······」這是「我」對未來美好的幻想,是支撐所有人在冷漠、遼闊的宇宙中流浪的希望!

人的一生,最長不過百年,只是時間長河中的一瞬。和宇宙相比,人類微小得像塵埃。在短短的一生中,「我」和地球一起在宇宙中流浪。在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候,「我」依然懷抱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雖然「我」自己不能看到那一天,但是我仍在心中不斷地祈禱著那一天的到來。

5

劉慈欣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說既有一般科幻小說的未來感,又具有十足的中國特色。和其他科幻小說不同的是,當地球面臨毀滅的危機時,人類不是獨自逃離,而是選擇帶著地球一起走!

小說的第一章中,借著地球派和飛船派的爭論,小星老師進行了一番關於「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說明,告訴我們越複雜的生態系統越穩定,抗風險的能力也越強,裡面的生物存活的時間也就越久。這似乎可以作為人類為什麼要帶著地球一起走的一個原因。

但是,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因為作者深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的結果。在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中,故土難離!人們很難徹底放棄自己的家,隻身遠離。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當然不能拋棄它!

6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在人類逃離太陽系之後,民眾壓抑已久的絕望點燃了內心的狂熱,終於爆發了叛亂。

當外在的危險暫時解除的時候,人類也有了精力和時間去關注生存之外的事情。他們用業餘的望遠鏡在遙遠的宇宙中觀測太陽情況,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太陽還和以前一樣,是人類光明和溫暖的源頭,「流浪地球」竟然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是一個巨大的騙局!於是戰爭爆發了。

叛亂的人們堅信自己是為了全人類而戰,一步步推翻了聯合政府,最終審判了5000名最後的「地球派」。他們為勝利歡呼,為太陽歡呼!突然,一片耀眼的白光使一切戛然而止。世界靜止了。人們的希望驟然跌倒了谷底:太陽爆炸了!太陽死了!他們真的沒有家了!

地球從此開始了流浪!人類開始了流浪!我們的心開始了流浪!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上,你能看到多少流浪的心
    相比較電影情節而言,除了大家喜聞樂道的北京交通委的提醒標語外,我能看到的是,這座未來的流浪星球上,一顆顆流浪的心。電影開場是中國農曆春節,這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而在電影當中,這個萬家團聚的日子,學生在教室裡上課學習,而其他的人則在大街小巷玩耍嬉鬧,一個流浪的星球的人們似乎並沒有被星球的變化和危機所影響打擾。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一、生存環境危在旦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因太陽老化,人類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宇宙生存環境,一萬臺「行星發動機」!歷經兩千五百萬年!移居地下城!因為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這也是整個影片核心思想之一:團結。
  • 《流浪地球》:人雖流浪,但心猶在那熟悉的地方
    地球資源被開採殆盡,太陽急速老化膨脹,短時間內整個太陽系都會被太陽吞沒,那個時候地球將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轉化這一危機,世界上的所有科學家經過激烈的討論,開啟了一個代號叫「流浪地球」的計劃,為了生存,為了後代,地球上所有人集地球之力想要帶地球掙脫太陽系的吸引力,飛出地球。
  • 流浪地球,為啥不是流浪月球?
    電影《流浪地球》大獲成功。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地球流浪了,月球怎麼辦?但地球如果沒了月球的引力束縛,自轉開始加快,有多快呢,你想像不到的快,地球的白天將會只有8個小時,在這瘋狂的旋轉下,然後生物都無法生存下來,因為轉速這麼快,地球上開始出現颶風和大風暴,它們將摧毀一切,高大的植物將被連根拔起。那麼將地球停轉的發動機將會需要更大的馬力來讓地球停止轉動。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 《流浪地球》加長版上映
    原標題:《流浪地球》加長版上映 11月23日,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發布定檔海報,26日,該片正式上映。
  • 流浪地球刪減片段大全 流浪地球小說結局人類成為流浪孤兒?
    【《流浪地球》回「始發地」成都,主創大喊「雄起」!】今天,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主創團隊來到成都,導演郭帆和主演屈楚蕭、Mike隋在博納影城鹽市口店與觀眾見面。這是影片上映後的第一站路演,選擇了「科幻之都」成都,同時,19年前,《流浪地球》原著小說也是首次刊發在成都的科幻雜誌《科幻世界》上。
  • 北京文化出品的《流浪地球》發布「心」重映定檔海報
    北京文化出品的《流浪地球》發布「心」重映定檔海報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成功的國產科幻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引燃了中國人久違的科幻熱情,至今仍人回味無窮。  此前一直有消息說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化出品的《流浪地球》將要復映加長版,最近加長版的復映時間終於定了,據電影流浪地球官微介紹,#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 將於11月26日重磅回歸。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最近《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就為一個新增11分鐘的內容就來一個再度上映,然而觀眾卻並不買單,畢竟這一做法讓人感覺是想錢想瘋了。去年大年初一的片子今年拿來重新放映,就算是免費估計也沒多人願意去看了。即便是打著收益全捐的旗號也沒多少人願意買票觀看。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相比於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乘坐飛船逃亡的設定,《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不得不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不僅如此,《科幻地球》還火到了國外。這怕是中國科幻電影第一次被這麼怒贊吧!《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的是在太陽不斷膨脹,地球即將毀滅之時,地球聯合政府決定將地球移離毀滅之地,從而開啟了一個延續數世紀的移民新太陽系的徵程。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而現在地球又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將和木星相撞後毀滅。一切都是徒勞了,「都回家吧,最後七天時間,和你們的親人在聚一聚,抱一抱。」不,我們還有辦法,我們還能救回地球。
  • 《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在三D觀影條件下,《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並不是非常突出,整個電影的三D感覺總體質量平平。尤其是電影鏡頭切換過頻過密,鏡頭敘事顛三倒四,人物站位相當的混亂,導致人物面容難以看清楚,敘事流暢度看的真叫人著急,但這並不影響整個電影裡的震撼性的鏡頭帶給視覺性的強烈衝擊力。
  • 現實版的「流浪地球」!宇宙中神奇的流浪行星!
    早在很久以前科學家就推測過流浪行星的存在,但直到2011年,科學家才利用重力微透鏡法第一次證實了流浪行星的存在。根據推測,銀河系中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大約是銀河系恆星數量的兩倍之多。PSO J318.5-22行星流浪行星的作用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流浪行星是否圍繞恆星進行公轉,有什麼實際意義?首先,流浪行星的存在完善了人類對宇宙,尤其是對銀河系的認知。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火到了北美
    作為當前中國最賣座的科幻大片和社交媒體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流浪地球》也火到了北美。隨著該片5日同步在美國29座城市的部分影院上映,這部普通話原聲配英文字幕的影片吸引了以華人為主的大量北美觀眾,部分影院的黃金時段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景象。「這部影片相對於以前的中國科幻電影的確是一個很大進步。」記者在影院遇到的華裔觀眾高女士在觀看影片後這樣評價《流浪地球》。
  • 年初三流浪地球單日票房近1億 劉慈欣流浪地球內容簡介
    2019年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的點映即收穫了超高口碑,大年初一上映之後,僅兩天就已突破4億元,且後勁十足,大有「逆襲」之勢。在春節檔上映首日即在淘票票獲得9.3的高分,豆瓣評分也是8分以上,在十餘部影片中遙遙領先!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在今年春節檔被拍成電影上映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但在電影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注意到了這些細節: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