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2020-12-05 騰訊網

《流浪地球》雲集了科幻片與災難片的元素,在春節檔電影裡一枝獨秀,顯然,它的宏大而壯闊的場景,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放飛體驗,是它能夠在電影片場勝出其它幾部影片的關鍵原因。

在三D觀影條件下,《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並不是非常突出,整個電影的三D感覺總體質量平平。尤其是電影鏡頭切換過頻過密,鏡頭敘事顛三倒四,人物站位相當的混亂,導致人物面容難以看清楚,敘事流暢度看的真叫人著急,但這並不影響整個電影裡的震撼性的鏡頭帶給視覺性的強烈衝擊力。

如果要給電影裡的震撼性鏡頭列出一個排行榜,主要參考量是它的難度係數、新鮮係數與真實係數,那麼電影裡的巨大的地球發動機無疑排名第一。

影片開始部分,當不羈少年劉啟與他的看不出來像兄妹情深的妹妹朵朵走出地下城,來到地面上的時候,電影追隨著人物的視線,展現了地球被遷移出正常軌道之後凋敗殘破的景象。

連初中生的朵朵,也沒有見過氣壯山河的地球發動機,可見,我們觀眾是多麼的幸運,比電影裡的地球中的大多數芸芸眾生更能見識到匪夷所思的地球發動機的宏偉場景。

電影也在朵朵的驚訝之後,把鏡頭從地面拉升,用一種標準的好萊塢電影裡司空見慣的快速上切鏡頭,來展現了從地面的一片雪野、到各個山體上的挖掘機的鏟石作業、最後再沿著發動機的巨大的壁壘,而凸現出烈火熊熊的地球推進式發動機的火紅的噴火場面。

這堪稱是電影裡的最震撼人的鏡頭。

而在小說裡,同樣被予以突出描寫的地球發動機,也先聲奪人地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

不過,電影裡,把地球發動機改了一下,改成了「地球推進式發動機」,而還有一個更為巨大的建在赤道上的「轉向發動機」,才是真正的巨無霸。

電影這樣設置,顯然是為了結尾部分點燃木星段落,還需要這個能夠引燃木星的「轉向發動機」出場而特意作了改動的。

但小說裡對地球發動機的描寫足以讓人目瞪口呆,驚心動魄。而與電影不同的是,小說裡在描寫地球發動機的時候,是通過主人公的親身經歷去感受的,而不是電影裡一個「上帝視角」(又叫蒼蠅視角)在那裡捷速上拉。、

其實,小說裡描寫的那種仰視地球發動機而襯託出的人類的渺小,更具有一種視覺上的壓抑感與震撼力。

而電影顯然沒有給予人物以一種仰視的視角,去觀看地球發動機的龐然大物的巨大壓力感。

而這正反映出電影裡對人物動機的設置一直處於不明朗的狀況。

從電影裡的設定來看,劉啟如此之年齡,並沒有機會來到地面之上,所以朵朵說他是一個騙子。那麼,劉啟來到地面上的目的是什麼 ?

電影裡說他是迴避父親的回來,但他開著一個車子,開到濟寧地界,然後準備讓妹妹從補給站回去,那麼,他躲父親就是開著車子到處流浪?

躲避父親,使他遇上了一支救援隊,參與了杭州救援,失敗之後,又遇上了另一支救援隊,前去印度尼西亞參加巨無霸「轉向發動機」的救援。從電影的邏輯來看,劉啟是茫無目的的四處漫遊,但卻處處撞到電影裡的關鍵核心行動,成為拯救地球的核心人物,為什麼命運如寄予他這個厚望?其實這背後的因素,就是我們中國人都濫熟的道理,這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樣,劉啟就像一個天賦神與的命定拯救地球的上帝之子,他之所以擔當了這一重要的使命,僅僅是因為他是天上的太空人劉培強的兒子,有了這樣的血統,那麼,劉啟註定要出行,要走出地面,要碰到需要他助一臂之力的救援隊。

所以,《流浪地球》的故事邏輯存在著一種非常明顯的尷尬,劉啟從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一種拯救地球的動機與責任擔當,但是一步步地,有一種神啟般的力量,推進著他,走到了拯救地球的前沿,而這種力量,根本不是由故事自然而然地發展而來的,恰恰是編導強行塞給人物的。

試想一下,如果劉啟帶著妹妹不是來到濟寧這個電影導演的故鄉,那麼,會不會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碰到王磊的救援隊,那麼會不會在開往杭州的過程並且救援失敗之後,再碰到李一一的救援隊?

從電影的設置來看,如果沒有劉啟靈機一動,用一個中學生就能想像出來的氫氣與氧氣混合能夠產生爆炸波的偉大設想,那麼,地球撞擊木星是必然的結局了。

幸好,劉啟比以色列的科學家還要聰明,還要執著,還有堅守著付諸行動,於是,他的一次偶然出來的流浪,拯救了流浪的地球。

用偶然的一次巧合,來集中了所有的最需要的資源,最後奠定了必然的結果,這是故事編寫的最大的忌諱,而《流浪地球》恰恰頂著這個忌諱,把一次偶然的遭遇,寫成了一次必然的頌歌,可以看出《流浪地球》在編寫劇本時的底氣不足,技巧不多。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中國本土製造的科幻片,有其篳路藍縷的貢獻,但是我們還要看到,電影在鏡頭運用、人文內涵上與好萊塢的科幻片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精神內涵上,我們不得不說,《流浪地球》這種僅僅是憑藉著一個聳人聽聞的搬遷地球的創意而敷衍成篇的故事中,更多的是一種諸類俗套故事的集大成,並沒有對人性的深刻部分作出藝術化探討,這一點,我們與《星際穿越》中通過一個連環套的架構來探討了父女情感的深層肌理,明顯處於一種浮皮潦草的狀態,隱含著的是中國電影向來疏缺的對人性刻畫的頑症痼疾。這一點,才是決定一部影片真正藝術質量的關鍵。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因為父親的離開和選擇,劉啟一直認為是父親導致了母親的死,所以十分痛恨自己的父親,甚至在一家三口的照片裡他都把父親的腦袋上套了個窟窿,朵朵是一個不愛上學的問題少女,故事就發生在地球臨近木星的這段時間。在觀影過程中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人物的臺詞欠缺一些推敲,有些煽情部分的臺詞容易引起觀眾的尷尬。可以說《流浪地球》在劇本推敲上還是有些漏洞,不過綜合素質還是蠻高的,並沒讓大家失望,不完美肯定是有的,有瑕疵,才真實,才有進步的空間嘛。
  • 如果你是《流浪地球》裡的劉啟,你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感悟?
    許多人認為《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災難電影的裡程碑,但我覺得並不是「裡程」而是「起點」, 這是「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大片」,以西方科幻電影為殼,融合「家為主題、對故土的眷戀」等東方特色為核心,可以說極具代表性。
  • 流浪地球結局是什麼意思?地球被成功拯救了嗎?
    拯救地球和人類的行動究竟有沒有成功,影片中向大家展示的浩瀚宇宙令人嘆為觀止,發生在未來的科幻劇情讓大家觀看的時候欲罷不能,同時吳京、屈楚蕭、趙今麥等實力派演員的主演讓電影更有看點。電影劇情介紹這部電影主要圍繞拯救地球這一行動展開,故事發生在未來,那個時候太陽即將毀滅,一直圍繞著太陽轉的地球將會受到波及,很有可能跟著太陽就此毀滅。為了保住地球和地球上的人類,科學家們決定展開拯救人類和地球的計劃,為此科學家和太空人們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一、生存環境危在旦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因太陽老化,人類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宇宙生存環境,一萬臺「行星發動機」!歷經兩千五百萬年!移居地下城!因為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這也是整個影片核心思想之一:團結。
  • 流浪地球有彩蛋嗎?流浪地球結局什麼意思
    1.製作團隊《流浪地球》的製作團隊雖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作品證明了實力確實是頂尖的水平,之所以值得我們驕傲,歸根結底,它是一個中國故事,它由中國的團隊完成。落地生根,結出了自己的東西,在同級別的戰場上對抗,片中劉培強指給俄羅斯看的艙門上,有我們熟悉的一句英文。這是過去中國製造的承接,也是未來中國製造的宣告。
  •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時間:2019-02-13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超出小編預期的好看,特效 ,場面宏大,故事充滿想像力。
  • 再一次點燃木星拯救地球!《流浪地球》加長版定檔11月26日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的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今日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11月26日感恩節上映。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大年初三帶著孩子們到電影院看《流浪地球》,本來想看另一部適合兒童看的動畫電影的,但是考慮到自己不滿3歲的兒子可能對動畫片也沒有超過20分鐘的耐性(除了小豬佩琪能連續看2個),所以就選擇了據說是國產首部災難科幻片的《流浪地球》。
  • 值得一看,生不逢時,《流浪地球》重映卻只剩鋪墊第二部的作用
    根據介紹,在《流浪地球》藍光「大禮包」裡,包含240頁劇本,120頁畫冊含劇照、幕後、分鏡、概念圖;導演+製片評論音軌,BD-50正片碟+BD-25花絮碟。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則親自全面監督設計及選紙印刷,同時還擁有杜比全景聲+獨家花絮。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到過有關《流浪地球》的刪減總結。
  • 與原著比起來,《流浪地球》到底硬在哪裡?
    《流浪地球》豆瓣評分達到8.0分,與同檔期的《瘋狂的外星人》相比高出1.5分。有趣的時,《流浪地球》除了大咖吳京之外,其餘的像劉啟、韓朵朵的飾演者都是新人,他們都是毫無流量的新人。劉啟的父親作為航天員,幼小時便與兒子分開,兒子一直與姥爺住在一起。後來,姥爺又救了一個小女孩,並把女兒的名字給了她,這個小女孩以韓朵朵的身份生活在劉啟的世界裡,他們像兄妹,他們是一家人。
  • 《流浪地球》加長版有什麼區別 什麼時候上映能看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11月26日正式上映。這是包含了「心創作」、「心剪輯」、「心視效」、11分鐘新內容全「心」版本的《流浪地球》。
  • 地球快要滅亡了,我們帶著地球流浪,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今天,藍醉兒就帶著大家重溫一遍《流浪地球》的經典。2019年大年初一的賀歲片,電影《流浪地球》官微正式宣布,該電影成為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的國內票房已經突破40億,並且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飛公司(Netflix)宣布,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即將上映。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流浪的地球》將把這場競爭帶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可以說是太陽系之外。一個字:哇!」   也許世界人民都習慣了科幻片裡經歷滄桑的與拯救地球的,都是美式符號和美式英雄,一次次科幻災難都是發生在紐約、華盛頓,自由女神像也一次次的被毀掉,但是最終,拯救世界的都是西方英雄們,但是,這一次,輪到中國人拯救地球。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裡所有的人物共享了一個超級人設,那就是拯救地球,細微到某一個角色時,則非常模糊了,於是所有人都屏蔽了個人情感和特質,一心一意的拯救地球,表情都是一樣的。角色劉啟在心智上應該比墨菲要成熟很多(電影也是這麼表現的),但他帶著妹妹出走地下城,影片給出的理由不夠充分,到底為什麼帶著妹妹去作死觀眾一頭霧水,可以勉強認為劉啟的心大,對地面惡劣的環境缺乏應有的認知,於是就想作一把,不作不死,這樣的因果關係不應該用在主情節上。無論如何,這就是典型的為了推動故事發展而讓角色變愚蠢的一種表現。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流浪地球》:只能算作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電影
    這一點不一樣,想像奇特大膽,反應了中西方文化屬性的不同,確實值得稱讚。最後還是要表揚,中國的電影特效水平提高了,氣勢磅礴,場面恢弘,確實讓人震撼和耳目一新。《流浪地球》不一定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但絕對是開拓者,裡程碑式的著作。除此之外,還是要說說,為啥我認為它還是好萊塢式電影。雖然很多人說這是中國風的科幻電影,祖孫三代的航天事業,集體主義,鄉土情結。
  • 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原標題: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流浪地球》火了!筆者作為一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享受影片之餘,陷入深深思考,認為《流浪地球》或許能夠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3點啟示。 啟示一,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 《流浪地球》特別版來啦!包含劇組的「心意」
    說起去年火爆的中國科幻冒險電影,我們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主要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最終票房達到了46.54億,是2019
  • 《流浪地球》火了!中國軍事科幻片還會遠嗎?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好評如潮。有觀眾表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的一頁。  《流浪地球》主要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危機;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了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地球流浪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 百億影帝再次出手,《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科幻電影未來
    在不久前剛落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影片《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榮獲「最佳影片獎」,此次金雞最佳影片落戶《流浪地球》是中國影人對於該片極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之作,《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以後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