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
本片根據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75年人類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的故事,經過多次觀看,我將影片故事發展分為以下幾個情節階段。
一、生存環境危在旦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
因太陽老化,人類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宇宙生存環境,一萬臺「行星發動機」!歷經兩千五百萬年!移居地下城!因為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這也是整個影片核心思想之一:團結。影片剛一開始,採用倒敘的方法,在「流浪地球計劃」提出之前,簡單介紹劉培強劉啟父子,也為影片後來父子情感發展埋下伏筆。影片剛一開始的特效就將觀眾的眼球牢牢抓住了,新穎的故事情節更是吸引我們繼續往下觀看。
二、木星引力致發動機熄火,全球動員開啟救援
影片主人公劉啟偷拿外公的駕駛證從地下城偷跑出來,此時的地球行至木星附近,受木星引力影響,部分發動機熄火,全球引發諸多災難。聯合政府發起全球最高動員,派遣救援隊,重啟發動機。劉啟等人和車輛陰差陽錯地被徵用於救援,協助救援隊運送「火石」前往杭州一號發動機救援。
三、救援任務艱難進行,犧牲只為更多人活下去
影片在救援任務中,以中國救援隊CN171-11救援隊為主,作為整個救援任務的縮影,展示了救援過程中的種種艱難、感人的場景。途中有遭遇地震、塌方等災害的描述,也有救援途中感人橋段的展示。韓子昂推開劉啟自己埋在塌方下、剛子為了火石選擇自己下墜,他們的犧牲,只為了更多的人活下去。 可最後杭州地下城被巖漿吞沒、救援任務失敗,不得不讓觀眾感到惋惜痛心,幸運的是經過全球救援隊努力,行星發動機全部重啟,可地木距離仍在不斷縮短,這是一次註定徒勞的撤離!國際空間站播報最後結果,影片故事情節曲折發展,當我們感到一切希望都沒有的時候,劉啟一行人發現最後的希望。
四、最後的希望,引爆木星
「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鬥,點燃木星,救回我們的地球!」我相信韓朵朵的這段全球播報,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這也是影片的又一個核心的思想:希望。當所有撤退的車輛調轉車頭返回蘇拉威西三號發動機「指揮中心」救援時,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全人類面對災難時緊緊抱在一起的團結。並且傳達給我們一個信念,只要有希望就去嘗試,哪怕同歸於盡總比坐以待斃要好!整個影片還有一核心思想:犧牲。駕駛「領航者」空間站衝向木星的李培強、接通電線的老何、掩護他人撤離的王磊……面對生存危機,人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很多人選擇了犧牲,只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去!
雖然這是一部科幻片,可是從影片的情感上而言,卻給我們展示了諸多情感思想:團結、犧牲、奉獻、希望等,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吸引人的特效,前所未有的場景,曲折的故事情節,豐富鮮明的人物塑造,還有諸多人性的光輝!影片多處讓我們落下眼淚。此外,這部影片讓諸多國人感慨,這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不再是美國人,中國人也可以拍攝出科幻大片。影片傳達給我們的,是當今中國科幻影片製作的成效進步,是國力的日益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