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影帝再次出手,《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科幻電影未來

2020-12-04 張柯樟

在不久前剛落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影片《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榮獲「最佳影片獎」,此次金雞最佳影片落戶《流浪地球》是中國影人對於該片極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之作,《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以後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有「百億影帝」之稱的吳京,近幾年在影視圈可謂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此次作為主演及出品人的身份加盟影片《流浪地球》,是他的又一次睿智之舉。《流浪地球》不負眾望,以46.55億的票房,穩坐了國內票房排行榜第二把交椅,同時也刷新世界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認識,把中國電影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導演執導。影片把時間定格在2075年,主要講述了在太陽毀滅之際,人類提出了「流浪地球」的逃亡計劃,後經歷種種困難,最終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影片把背景設立在太陽毀滅之際,人類為了得以存活踏上了流浪之旅。在這個大的災難背景下,並沒有顯現出人類的慌張,反而親情、友情這條線索十分突出。影片中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他們是家庭的一分子是社會的一員,他們非常普通也非常渺小。但是當災難來臨時,他們卻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英雄氣概,他們為了親人能更好地活下去,為了地球可以永存,他們不怕困難與艱險,與天鬥與地鬥,表現出了中華民族不服輸的英勇鬥爭精神。

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始終高於個人利益。影片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十分鮮明地塑造了劉培強這一人物形象。他在兒子四歲時,便離開了他,作為一名太空人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使命,他只能舍小家為大家,踏上了「流浪地球」計劃的旅程。對於兒子的虧欠劉培強是十分愧疚的,但是這是他的工作所在,也是他的職責所在。影片結尾時,為了兒子可以有更好的未來,為了地球可以永遠運轉下去,劉培強用生命做火把點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那一刻他與兒子之間的隔閡全都釋然了。

98年洪水、非典事件、汶川地震等,在各種災難面前,中國人始終沒有屈服,正是憑藉這股韌勁,才有了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影片中面臨地球即將毀滅的噩耗,中國人始終沒有屈服,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應對,劉啟最終想出了引爆木星拯救地球的想法,但是各國人員都忙於逃命,最初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幫助,劉啟一行人,憑藉中華民族特有的韌勁以及不服輸的精神,獨自去實踐著自己的想法。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

《流浪地球》是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希望能有更多電影人以此為標杆,為影迷們奉上更多「中國攝製」的科幻大片。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6天破20億,吳京是拯救中國電影的希望(專欄)
    地球遭遇災難我們應該怎麼辦?丟下地球逃之夭夭還是一起解決困難,拯救地球?這是個現實問題。是啊,中國的科幻作品一直是個軟肋,拿得出手的更是寥寥無幾,是軟肋就要想著法去客服。今天《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單從這點意義就很深遠了。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地球即將「墜入」木星,宇宙危機四伏,流浪地球時代中的人們只能挺身而出共同戰鬥,既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這裡面很講究集體呀。裡面提到一個飽和式救援。不過在結局裡中國是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啊。但是這個時候你不用自己的國家,你用其他國家又會有人噴她,你們想怎麼樣呢?是中國不可以了嗎 不是說只有中國拯救了世界 是中國參與了拯救地球,並且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鏡頭恰恰在中國這裡啊 認為是個人英雄主義只是因為你無腦而已 ,這裡面的科幻感在中國已經進步很大了好嗎?
  • 《流浪地球》:只能算作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電影
    本文作者:十月昨晚去看了這部被許多中國明星以及美國某明星推薦的,號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電影《流浪地球》,據媒體報導,這部電影春節5日內斬獲15億元票房。再加上劇本是改編自於2015年獲得法國雨果文學獎劉慈欣的著作。這足以讓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去看看。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在《流浪地球》之後,《拓星者》《上海堡壘》《明日戰記》等多部科幻電影都在進展當中。相對於之前科幻電影導演們對於市場反應的不確定,《流浪地球》的成功已經為後來者們探索了前路。3月2日,「三聲·新青年沙龍 」邀請了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騰訊影業副總裁陳洪偉,科幻作家郝景芳,科幻冒險片《拓星者》導演、影評人張小北,未來事務管理局「局長」(創始人)姬少亭,電影製片人關雅荻,共同探討中國科幻影視的發展。《流浪地球》的成功,正在迅速捲起一股科幻影視熱潮。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作者 / 魏建梅「中國科幻(電影)在今天終於啟航了」——在1月20號《流浪地球》舉辦的「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的超前觀影現場,大劉含淚說道。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軟肋。自三年前《三體》被宣布啟動以來,人們似乎看到了科幻電影的曙光,「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時代起點也一直被大家呼喊著,盼望著。
  • 《流浪地球》後,中國科幻電影再出發,首次正面對抗外星文明
    說起中國的科幻片,肯定是繞不過年初大火的《流浪地球》,很多影迷看完之後,都在感慨:什麼時候能再次看到這樣用心的國產科幻片?青石想說的是,或許這樣的科幻片不會讓我們等太久。拯救地球的故事。而他也確實做到了勇於嘗試,《上海堡壘》是國產電影第一次將科幻與戰爭結合;第一次呈現與外星文明的正面對抗;首次讓未來戰爭發生在中國。這不僅是導演對自己在電影類型上一次挑戰,也是他為中國科幻電影事業多砌了一塊磚。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當「小破球」一路向前並成功「出海」,中國科幻電影也終於在世界科幻電影市場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帶著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科幻外衣下的「中國心」「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正如影片中MOSS的這句話,《流浪地球》貫穿始終的正是與理性所對抗的東方式情感邏輯。當末日即將來臨,地球面臨危機,人類如何自處?
  • 《流浪地球》改變中國科幻,卻被另一部電影改回去了?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便憑藉好劇本、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還有給力的特效,成功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未來末日環境下的地球。《流浪地球》的成功中我們能夠看到,視覺特效是表象,達到標準水平基本就夠用。獨有的中國風內核,才是引發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中國的科幻電影在過去並非一片空白,不過在科幻大片的意義上,在能夠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裡,《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正因苦盼良久,也才有了這篇喜出望外後的溢美之詞。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裡程碑,從此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元年啟程...」 等等的華麗詞彙,在此大聰就不多複述了。毫無疑問,今年開年春節檔熱度持續升溫的《流浪地球》,包裹著國人太多的期望。但無論如何解構,大聰依然認為《流浪地球》是今年,乃至中國電影發展以來,國產電影工業水準的又一個新臺階,即使這部電影能看出偶爾的彎路和試錯,但我依然希望影片大賣,這樣可以讓中國科幻有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 他叫做「中國科幻電影之光」,《流浪地球》,有家族跑路
    可以說,粉絲和科幻小說都很滿意,我認為這部電影更適合小夥伴們和想像力,我相信有些人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部電影,是的,是《流浪地球》,如果我們把這張膠捲和好萊塢膠捲作比較,肯定有差距,從肉眼可以看出,但每部電影之間都有一個間隙,相信一定有機會及時趕上你!在我看之前,我的朋友圈已經清楚地分析了這齣戲,像「中國科幻電影之光」這樣的詞是最謙虛的表達方式。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 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領銜主演,講述太陽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一事。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2019 年春節,中國誕生了首部現象級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票房已達 5.53 億,即將破 6 億。 與其同期上映的電影有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韓寒執導的《飛馳人生》,還有周星馳執導的經典 IP 續作《新喜劇之王》。在這樣一個激烈的競爭之下,《流浪地球》在 2 月5 日當天斬獲了 1.9 億票房的好成績。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