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剛落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影片《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榮獲「最佳影片獎」,此次金雞最佳影片落戶《流浪地球》是中國影人對於該片極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之作,《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以後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有「百億影帝」之稱的吳京,近幾年在影視圈可謂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此次作為主演及出品人的身份加盟影片《流浪地球》,是他的又一次睿智之舉。《流浪地球》不負眾望,以46.55億的票房,穩坐了國內票房排行榜第二把交椅,同時也刷新世界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認識,把中國電影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導演執導。影片把時間定格在2075年,主要講述了在太陽毀滅之際,人類提出了「流浪地球」的逃亡計劃,後經歷種種困難,最終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影片把背景設立在太陽毀滅之際,人類為了得以存活踏上了流浪之旅。在這個大的災難背景下,並沒有顯現出人類的慌張,反而親情、友情這條線索十分突出。影片中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他們是家庭的一分子是社會的一員,他們非常普通也非常渺小。但是當災難來臨時,他們卻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英雄氣概,他們為了親人能更好地活下去,為了地球可以永存,他們不怕困難與艱險,與天鬥與地鬥,表現出了中華民族不服輸的英勇鬥爭精神。
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始終高於個人利益。影片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十分鮮明地塑造了劉培強這一人物形象。他在兒子四歲時,便離開了他,作為一名太空人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使命,他只能舍小家為大家,踏上了「流浪地球」計劃的旅程。對於兒子的虧欠劉培強是十分愧疚的,但是這是他的工作所在,也是他的職責所在。影片結尾時,為了兒子可以有更好的未來,為了地球可以永遠運轉下去,劉培強用生命做火把點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那一刻他與兒子之間的隔閡全都釋然了。
98年洪水、非典事件、汶川地震等,在各種災難面前,中國人始終沒有屈服,正是憑藉這股韌勁,才有了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影片中面臨地球即將毀滅的噩耗,中國人始終沒有屈服,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應對,劉啟最終想出了引爆木星拯救地球的想法,但是各國人員都忙於逃命,最初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幫助,劉啟一行人,憑藉中華民族特有的韌勁以及不服輸的精神,獨自去實踐著自己的想法。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
《流浪地球》是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希望能有更多電影人以此為標杆,為影迷們奉上更多「中國攝製」的科幻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