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2020-12-05 街角一帥瓜

每年春節檔期,都是讓影迷精神分裂的時期。因為此時既佳片雲集,也爛片泛濫。在今年這個北方人紛紛到南方去看雪的季節地域邏輯混亂時期,卻有一股清流,讓眾多段子手和影迷們不淡定了。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星際旅程危機四伏、兇險連綿,流浪地球時代的人們捨生忘死,最終化險為夷。

關於科幻,這絕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看似簡單的命題,我們的論據卻基本都是好萊塢的大片。《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黑客帝國》等,看得我們膽戰心驚。老外們在玩「科幻」的時候,我們還始終在戰爭片、武打片、愛情片的小巷裡「巷戰」。有關專家從技術層面解讀說,《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片的開山之作,難怪春節檔期出現了票房井噴。據說,這部影片,自2015年便開始籌拍,導演連續過了4年沒有假期的生活,編劇的劇本寫了100多萬字;後期製作,更是耗費了相關人員無數的大腦細胞。幾經打磨、華麗綻放,與以往過程科幻片的小之作不同,《流浪地球》中巨大的發射器、混沌的末日景象無不令人震撼,由此,影片成為國產片中的精品。

關於拯救地球,這稱得上是人類的共識。人類對前途的恐懼感,是一種通感。「為什麼沙漠沒有綠洲?為什麼星星不再閃爍?為什麼花兒不再開了?為什麼世界沒有了顏色?為什麼我們知道結果?為什麼我們還在揮霍?」搖滾歌手譚維維的一曲《給你一點顏色》,曾經深深震撼了我們。因為地球,人類的家園,經過自然界的演化,尤其是人類近百年來的過度開發,至今已經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保護地球是人類的責任。近日,美國宇航局衛星數據顯示,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是中國貢獻的。人類自30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後,在物競天擇的進化過程中,面臨一次次致命危機。未來世界裡,影片中吳京扮演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等人,為了拯救地球,不辭遠離親人,不計個人名利,甚至不惜犧牲個人生命。這種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與魂。這不由讓我想起魯迅先生有一句很走心的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關於彩蛋,這是觀眾普遍關注的意外驚喜。今年的電影中的各種彩蛋,讓觀眾大呼過癮。《流浪地球》不但沒有例外,而且讓人意外。最大的彩蛋,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竟然客串。行家說,這也是正常,因為歐巴馬是這個電影的原著作家劉慈欣的鐵桿粉絲,從情從理上都不為過。而我感覺其中的彩蛋,則是與眾不同。這部電影中的背景,主要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但由於導演是山東濟寧人,所以影片中出現了大量以濟寧N3派出所為背景的情節,讓家鄉人濟寧人直呼,這是給這座前世繁華今生沉寂的三線城市植入了一個價值過億的硬廣告,一如當年的小品讓鐵嶺成為「大城市」;而我的祖籍就是山東濟寧,看著大屏上震撼的濟寧N3派出所的場景時,我正坐在濟寧市某家電影院的座位上;這部電影首映是在農曆正月初一,那一天恰是我兒子的生日,坐在影院中的是我們父子兩人。

《流浪地球》,國產片中的大片、科幻片中的大片,看了,驚悚一時;不看,遺憾一生。

(張學志,如涉版權,請予聯繫)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在三D觀影條件下,《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並不是非常突出,整個電影的三D感覺總體質量平平。尤其是電影鏡頭切換過頻過密,鏡頭敘事顛三倒四,人物站位相當的混亂,導致人物面容難以看清楚,敘事流暢度看的真叫人著急,但這並不影響整個電影裡的震撼性的鏡頭帶給視覺性的強烈衝擊力。
  • 快速讀懂《流浪地球》原著,電影裡沒有展現的,很震撼~
    近期電影《流浪地球》火了,截至今日票房已經達到24億,可以說中國人終於拍出了屬於自己的科幻片。雖然臺詞和表演有點尬,但僅就故事創意和視覺震撼,稱得上良心之作,糖醋L君看了電影後和大家聊一聊原著小說《流浪地球》。它於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雜誌的中篇小說,2018年11月23日,榮獲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後來被收進了劉慈欣的一些中短篇小說集。
  • 《流浪地球》觀後感:聊聊電影情節以外的感受
    今年目前已經看了《大黃蜂》《白蛇緣起》《大人物》《飛馳人生》《流浪地球》《天下無賊》《瘋狂外星人》這7部電影,前4部已經寫了影評,後三部還沒有寫,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對於這部電影,我想寫寫故事情節以外的感受。萬萬沒有想到。剛開始我完全不看好《流浪地球》,導演郭凡的名字我從未聽說過,他曾經執導的兩部作品也很普通。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這部影片自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憑藉強勢的口碑,有笑點亦有淚點的劇情,票房一路逆襲,目前票房已突破24億元,單日票房已位列春節檔首位,各方均認為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 《流浪地球》觀後感,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這部電影之前,我們的文化中,有著厚重的歷史和人文,這部電影之後,我們的文化中,將會擁有星辰大海!這是我在看完《流浪地球》後,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的理性思維。電影海報《流浪地球》和諸多西方世界拯救地球的電影的不同,是我們中華人文精神和價值的體現
  • 百億影帝再次出手,《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科幻電影未來
    在不久前剛落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影片《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榮獲「最佳影片獎」,此次金雞最佳影片落戶《流浪地球》是中國影人對於該片極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之作,《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以後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6日上映 全新渲染震撼來襲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6日上映 全新渲染震撼來襲時間:2020-11-25 11: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6日上映,全新渲染震撼來襲 近日,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宣布定檔11月26日重映。
  • 流浪地球火爆刷屏 科幻電影終極意義是「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流浪地球》火了,與《流浪地球》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王元卓給自己女兒手繪的6張講解圖。   未來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朱延生)「這部電影讓我學會並記住了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認真堅持不放棄。」這是一名看完電影《流浪地球》的小學生寫的觀後感。
  • 電影《流浪地球》特效厲害,畫面精緻,看完讓人熱淚盈眶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電影,就衝著是劉慈欣的原著,就非常值得看,他的想像力,他的格局真的是太大了。看了電影,感覺非常震撼,畫面,特效,宇宙,地球,木星,空間站,比之前看過的那些國際大片我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小編今天就對這部電影談一些自己的觀點。
  • 《流浪地球》遭惡意差評:難道吳京就不配拯救地球嗎?
    還有一些人為黑而黑,比如這位觀眾,他是這樣評價《流浪地球》的。同樣的科學錯誤到了《星際穿越》,統統都可以包容,雙標起來令人發中指。似乎在崇洋媚外的人眼裡,這些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缺點:不是外國人拍的;拯救地球的不是外國人;對白說的不是英語。
  • 流浪地球結局是什麼意思?地球被成功拯救了嗎?
    拯救地球和人類的行動究竟有沒有成功,影片中向大家展示的浩瀚宇宙令人嘆為觀止,發生在未來的科幻劇情讓大家觀看的時候欲罷不能,同時吳京、屈楚蕭、趙今麥等實力派演員的主演讓電影更有看點。電影劇情介紹這部電影主要圍繞拯救地球這一行動展開,故事發生在未來,那個時候太陽即將毀滅,一直圍繞著太陽轉的地球將會受到波及,很有可能跟著太陽就此毀滅。為了保住地球和地球上的人類,科學家們決定展開拯救人類和地球的計劃,為此科學家和太空人們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這裡面很講究集體呀。裡面提到一個飽和式救援。是中國不可以了嗎 不是說只有中國拯救了世界 是中國參與了拯救地球,並且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鏡頭恰恰在中國這裡啊 認為是個人英雄主義只是因為你無腦而已 ,這裡面的科幻感在中國已經進步很大了好嗎?有進步就應該鼓勵呀!!我們不應該給敢於吃螃蟹的人掌聲嗎?
  • 能看到希望就不是流浪——《流浪地球》觀後感
    過年在家呆著心裡癢得很,我知道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已經被拍成了電影,而且網絡宣傳造勢兇猛 ,導演郭帆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吳京的名號那是家喻戶曉的,加上他從加入演出到最後索性成了投資人的轉變成了最大的宣傳噱頭,著實讓人期待的很。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電影《流浪地球》靠什麼在科學技術界圈粉無數?
    因為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在大年初一公映。影片還沒上映,原作粉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科幻迷們也紛紛聲援支持……網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國內喜歡科幻的人這麼多,《流浪地球》可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大家能不沸騰嗎?
  • 再一次點燃木星拯救地球!《流浪地球》加長版定檔11月26日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的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今日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11月26日感恩節上映。
  • 當地木距離逐漸縮短之後——《流浪地球》觀後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看電影」已經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而今年有一部電影值得大家期待——那就是收割一片好評的《流浪地球》。昨日陽光明媚,天氣甚好,終於閒下心準備直奔影院,開始期待已久的科幻之旅。其中,令人尤為歡喜的是電影票只花了16元錢。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中國的科幻電影在過去並非一片空白,不過在科幻大片的意義上,在能夠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裡,《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正因苦盼良久,也才有了這篇喜出望外後的溢美之詞。
  • 《流浪地球》:只能算作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電影
    隨著一連串的主意他們動情的號召全世界救援隊,經歷生死考驗和各種有驚無險的場面,讓地球推進器火焰迸射了6000公裡,可惜就差了那麼一點,最終又是吳京出場,以悲情的方式,放棄火種計劃,拯救現有的地球人民,帶著空間站終於引爆木星,拯救了地球。接下來,開始了一百代人的流浪計劃。這就是故事大概,這個和原著相去甚遠,下文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