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爆刷屏 科幻電影終極意義是「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2020-11-29 未來網

《流浪地球》火了,與《流浪地球》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王元卓給自己女兒手繪的6張講解圖。

  未來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朱延生)「這部電影讓我學會並記住了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認真堅持不放棄。」這是一名看完電影《流浪地球》的小學生寫的觀後感。

  據「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消息,截至2月17日,電影《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突破了37億元。而《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9分,在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的觀眾評分達到7.8分。

  圖片截至IMDb

  《流浪地球》火了,與《流浪地球》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王元卓給自己女兒手繪的6張講解圖。在看完電影後,王元卓的女兒表示沒看懂,於是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王元卓為女兒手繪6張講解圖介紹《流浪地球》裡科學知識。

  圖片來自微博。

  在講解圖中,不僅有核聚變反應等專業詞彙,部分還有對應的英文。王元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可能第一遍我講完之後,她從這幾頁紙裡面能夠真正記住和理解的,我覺得不超過30%。其實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提高和知識點的儲備,就是值得的。」

  「科普教育不僅僅只面向青年人和孩子,也包括成人。」王元卓在微博上說:「衷心希望《流浪地球》能夠在更多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有朝一日可以開花結果。」

  王元卓希望,能夠有更多有能力人投入到科普教育中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

  與王元卓有同樣感受的還有網友「靈珠」,2月15日,帶著自己十歲的孩子看完電影,「孩子大讚好看,一路上都在跟我交流太陽,地球,木星的關係,雖然我都聽不懂他在說些什麼,可看他的興致那麼高,我就覺得這部電影看的一點不虧,讓我的孩子對於科學觀有很大的改觀,就覺得值一看,這票不虧。」

  「moss的紅色光點,劉培強在休眠艙裡的掙扎,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而之後喊的『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來自原著中最高執政官對反叛軍的話……」高中生「摩羯周」在豆瓣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流浪地球》電影的彩蛋分析。

  在電影中人工智慧moss宣告,地球將無可避免要撞上木星的時候,日本司機用日語說喝一碗味增湯、吃白米飯,俄國人犧牲自己把劉培強推向控制艙,運輸車裡蓋著一張美國國旗……直到最後,所有的人都跑回來幫忙頂「撞針」。

  「摩羯周」認為,這根本不是一部所謂的愛國電影,而是全人類對自我的拯救。那些好萊塢大片中個人英雄式的愛國主義不會出現。

  王志(化名)是劉慈欣的忠實粉絲,記者發現在他的朋友圈裡,早在2016年的時候,他就把原著看完了。「《流浪地球》應該是這本集子裡面我最喜歡的一篇了,原本也是衝著這一篇才買的書」。

  與原著相比,王志認為,科學與科幻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這部電影或許能夠激發其孩子們對科幻作品的興趣。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籤名。 王志供圖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在其微博上曬出了小粉絲觀影后的感受。「流浪地球很精彩,我長大之後想當一名太空人」。並表示,「這才是科幻片的現實意義和終極意義。」

  圖片截自微博。

  演員吳京也表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束縛自由的並非地心引力,而是想像力創造力。掙脫束縛,飛向自由——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幻的種子。」

作者:朱延生 編輯:未來網新聞安鑫

相關焦點

  • 書評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如果你愛看科幻電影,那你一定會喜歡《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家娃喜歡星辰大海,那你一定要給他買《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也對浩瀚宇宙感興趣,那更不能錯過《科幻電影中的科學》。2019年看完《流浪地球》後,他給女兒們的手繪《流浪地球》知識講解圖火爆全網,受到上億網友關注,他也被譽為「硬核科學家奶爸」。
  • 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對《流浪地球》的深層剖析
    截至2019年2月13日,電影《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績已達27.5億元, 躋身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6名,僅次於《戰狼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美人魚》和《我不是藥神》。至此,原本被影迷們認為是「神仙打架」、難分難解的2019年「賀歲檔」,在硝煙散去之後,只剩下被稱為「開啟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電影《流浪地球》一騎絕塵。
  • 爸爸為女兒繪製《流浪地球》講解圖 網友:播下了科幻的種子
    電影《流浪地球》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科幻熱潮,不少小朋友可能在電影結束之後依然處於雲裡霧裡的狀態。而廣州日報官博今天分享了一組手繪的講解圖,並表示這是網友為自己的女兒製作的,引發了眾多評論和轉發。有網友評論:「這恰恰是《流浪地球》的價值所在,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幻的種子。」
  • 《流浪地球》火爆,這8部星際科幻電影同樣不可錯過
    這個春節除了吃喝玩樂,是不是也被《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刷屏(flood the screen)了?作為中國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為了2019春節檔的王炸,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那麼《流浪地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小天來給大家劇透一下(並沒有)。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流浪地球》劇照《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和差評形成尖銳對立。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價值觀,抑或是專業編導,以及演員的表演和人設,都陷入了褒貶不一的評論混戰。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 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領銜主演,講述太陽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一事。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流浪地球》:只能算作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電影
    本文作者:十月昨晚去看了這部被許多中國明星以及美國某明星推薦的,號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電影《流浪地球》,據媒體報導,這部電影春節5日內斬獲15億元票房。再加上劇本是改編自於2015年獲得法國雨果文學獎劉慈欣的著作。這足以讓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去看看。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不過,寧浩對《流浪地球》的意義顯然比他的龍套角色重要得多——正是他把劉慈欣這部中篇小說的電影版權給了導演郭帆,而在《流浪地球》上映的同時,他的科幻喜劇《瘋狂的外星人》也登陸了院線。直到2019,賀歲檔第一天過去,《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喜提票房榜前兩位,後者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達到了難得的8.2(截至發稿前)。其實,在點映階段,《流浪地球》就已經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大家再次搬出了「科幻元年」,以《流浪地球》為這個已然淪為笑柄的期待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 電影推薦丨除了《流浪地球》,這8部星際科幻電影同樣不可錯過!
    這個春節除了吃喝玩樂,是不是也被《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刷屏(flood the screen)了?作為中國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為了2019春節檔的王炸,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那麼《流浪地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小天來給大家劇透一下(並沒有)。
  • 《流浪地球》火了,電影中的這些科學奧秘我們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今年的春節賀歲檔,出現了一匹黑馬,就是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的《流浪地球》。 這部由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歷時4年與觀眾見面。 為了打造這部科幻電影,劇組做了大量的功課,整部電影對太空、航天、機械等有著豐富的表現。
  • 《流浪地球》火爆!看懂這部電影中的軍事元素
    昨天下午2點多,國產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布,電影票房已突破30億元。這部電影在春節檔票房廝殺中一騎絕塵,成為這個春節最火的話題之一。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大家要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不容易複製的,最重要的還是正心正念地回到創作本身的規律上,不要過分追求盛行的電影類型,如果你能在專注的電影類型中做到極致,是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的。」
  • 《流浪地球》帶起科幻風潮,本土科幻小說的春天來了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科幻成為出版界C位出道的典範——電影《流浪地球》口碑爆棚、票房大賣,也因此帶動了一股科幻小說熱潮。一批新近亮相的國內中青年作家科幻小說紛紛登上熱銷榜,原本小眾的本土原創科幻文學迎來新春氣象。
  • 《流浪地球》火了!電影中的這些科學奧秘,我們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今年的春節賀歲檔,出現了一匹黑馬,就是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的《流浪地球》。  這部由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歷時4年與觀眾見面。  為了打造這部科幻電影,劇組做了大量的功課,整部電影對太空、航天、機械等有著豐富的表現。  很多人看完電影後表示,不相信這是中國拍的。很多人看完後依然意猶未盡。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流浪地球》:理科生的科幻世界文科生真的不懂!
    對於一個「偽」科幻迷來說,沒有什麼比買上一張電影票更能向對科幻電影致敬以及表達大學時代就深埋心底對大劉的崇敬之情,更何況《流浪地球》是春節檔既賣座又叫好的影片,在朋友圈收穫如潮好評,被譽為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種極具裡程碑式的評價這些年真是鮮有。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振發興舉,國安業興,是廣大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美好希冀,中國科幻電影也正走向這樣的道路。截止2月7日,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7億,獲得了廣大影迷的眾口稱讚,有網友認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必將成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之作。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