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逛超市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真空包裝的食品,這些食品的包裝袋的封口常常都比較難打開,這是因為食品的密封性好,隔絕了食物與空氣之間的接觸,這樣的食物更利於儲存,不容易變質。
科學家常常做一些實驗的時候,需要真空的環境,他們就會把空氣抽走,其實很多科學家也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太空環境的模擬,很多人就會慣性思維,認為真空環境等於太空環境,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兩者還是存在差異的。
真空的環境一般指完全沒有空氣,而太空中的環境比較複雜,並不是完全真空的,太空中還有很多其他物質成分,而且掏空的環境十分惡劣,它的溫度極低,已成為高寒的環境,平均溫度為零下270.3℃。另外太空中有強輻射,太空中的各種天體會向外發出輻射電磁波,許多天體還向外輻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線,這些輻射對於人類也是有極大的危害的。
倘若人類暴露在太空中,那麼他的壽命可能只有十幾秒鐘,由於太空是一個高真空的環境,氣壓和我們的平常生活的氣壓會很不同,做一個真空試驗就可以知道了,將一杯水放入真空環境中,水的沸點是100℃,可是在真空環境中它也會沸騰。這就很好地告訴我們,倘若太空人不穿太空衣,暴露在太空下,他的體液也會沸騰、膨脹。而且太空溫度很低,人類沒有防護服的保護,會瞬間失去知覺,太空的高輻射也會灼燒人類的皮膚,甚至會腐爛。
人類暴露在太空環境中還是很恐怖的。這也是有真實案例的,1965年,在NASA的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心,發生了一次真空艙太空衣洩露事件,曾經有一名被試者不幸暴露於近似真空下的環境,他保持知覺的時間只有14秒,他的太空衣的條件大概沒有達到極強的真空,15秒後當人們開始給真空艙重新加壓時,被試者開始恢復知覺,不過後來被試者報告說他能感受並聽到空氣洩露出去,他在失去知覺前最後的記憶是舌頭上的水開始沸騰。
不過現在的科學技術很發達,人們基本不會在太空中發生意外,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