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發現「太空動物」 可在真空中生存(圖)

2020-12-07 手機鳳凰網

可以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的動物——緩步類,也被稱作水熊

科學家發現水熊是第一種倖存於太空的動物

雖然1-2毫米大小,它們卻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

《美國科學報》9月8日報導,近日,歐洲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的動物——緩步類,也被稱作水熊。不僅僅是太空,它們中的一部分還可以同時在真空和太陽輻射條件下生存,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雙重嚴酷條件下存活的動物。

幼蟲的身體只有0.5毫米長

人類、大猩猩和犬類都可以在太空生存,但僅僅是幾分鐘。幾分鐘後,這些動物肺內的空氣開始膨脹,血液中的氣體開始變成泡泡,嘴裡的唾液也開始沸騰。

但是,相對低等的菌類、地衣類植物則可以在太空中長期生存,地心引力的缺失和強烈的溫差對它們的生活沒有多大影響。緩步類動物的體形很小,在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幼蟲的身體只有0.5毫米長,成熟後也只有1.5毫米。它們分布在地衣類、苔蘚類植物、土壤、山頂和4000米的深海中。鑑於它們生存的苔蘚類植物環境很容易乾燥,在沒有溼氣的情況下,緩步類動物也能存活10年以上。除此之外,緩步類動物還對太陽紫外線具有高度的抵抗能力。

為了測驗緩步類動物的太空生存能力,瑞典克裡斯蒂安斯塔德大學的生態學家英厄馬爾-榮松和同事們進行了試驗,將兩種不同的苔蘚緩步類動物和它們的卵放在歐洲航天局2007年9月發射的foton 3無人太空實驗艙上。foton 3無人太空實驗艙在距離地球表面258千米的高空繞地運行,這些緩步類動物則完全暴露在太空環境中10天。在實驗中,有一部分樣本沒有受到太陽輻射,另外一些則完全浸泡在UV-A和 UV-B輻射下。

在太空環境中生活很好 和在地面上沒多大區別

德國科隆-波爾茲宇宙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參加本次研究的天體生物學家之一彼得拉·雷特貝格說,「我們發現,這兩種緩步類動物在太空環境中都生活得很好,和在地面上沒有多大區別。但是遭受太空環境和太陽輻射雙重考驗後的樣本,存活率很低。」 實際上,當最終被放回水中的時候,暴露在太空環境和太陽輻射雙重考驗下的緩步類動物只有10%存活了下來,並且,所有的幼蟲都沒有孵化出來。但是,榮松說,「儘管如此,這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種在雙重暴露下,仍然有樣本存活的動物。」雷特貝格推測,可能是緩步類動物的外層,即皮層,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太陽輻射。

相關焦點

  • 水熊,迄今唯一可在真空生存的動物(圖)
    水熊,迄今唯一可在真空生存的動物(圖) 2008年09月16日 15: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太空中袖珍生物——水熊   中新網9月16日電 《澳門日報》刊文,介紹了迄今為止唯一可以在真空及強烈太陽輻射的惡劣環境下生存的動物
  • 人類如何進化才能在太空中生存?
    其實,就連在地球本身,也存在著一些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但是我們生存了下來。當我們的祖先發現他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時候,他們鼓起勇氣來到他們不熟悉的陌生環境去尋找更宜居的地方。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血液中流淌著他們無畏的血統。可是與此同時,我們為食物和享樂而分心,我們被捲入戰爭,手足相殘,我們好像忘記了我們熱衷探索的本性。
  • 科學家發現:一種原始生命可在太空生存
    ,直到出現地球現在的物種和人類。這個實驗是由日本的一組科研團隊做的,而這個發現也為生源說提供實驗支持。不是說地球的生命就一定是外來品種,至少這種可能的機率現在看來是增大了。國際空間站除了對地球進行各種拍照以外,主要還承擔空間實驗,來研究外太空失重、以及真空、輻射下對生物生長的影響。
  •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2019-05-14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5月14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4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一枚保存有豐富化石類群的緬甸琥珀中,發現罕見地史前海洋生物菊石。這是古生物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菊石,為揭秘1億年前熱帶海濱生態環境打開新的窗口。  該研究成果於當天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地球要暴露了 人類首次連續向太空目標發信號
    據報導,發送的無線信號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網友在網上留下的文字信息或照片,另一部分是用二進位編碼編寫的有關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地球的相關介紹等。  第一條信息將在18年後抵達  當然,發往外太空的信息可沒有像發簡訊那麼簡單。
  • 地球上也有能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世界上比人類生存力還強的生物其實有很多,像是最知名的水熊蟲,可以適應任何極端環境,從零下272度低溫一直到115度高溫、暴露在高劑量輻射下、遊蕩在有機溶劑中,對它而言都不是問題,還是地球上唯一已知能在外太空存活的動物,對科學家來說根本就是無敵的存在。
  • 一個細菌球在太空中生存了3年
    這些無畏的微生物是Tanpopo任務的一部分,是最終返回地球的樣品,該任務是日本天體生物學實驗,研究了太空環境對簡單生物的影響。如果微生物能夠長期暴露於真空中而倖免於難,這將對有爭議的被稱為「泛紫羅蘭」的理論產生重大推動作用,該 理論表明生命在小行星,彗星和太空塵埃之間的行星間飛行。
  • 能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被發現,水熊蟲體內原來含有發光物
    我們都知道宇宙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各類輻射可以在一瞬間就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的人類給摧毀,按照正常理解來說,是不可能有生物能夠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活的,不過萬事無絕對,通過實驗,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中生活的生物,並且這種生物還來自地球,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生物的體內還隱藏著一種神秘的發光物體
  • 人類在太空中不穿太空衣,真的會爆炸嗎?來了解一下吧!
    人類在太空中不穿太空衣,真的會爆炸嗎?來了解一下吧!哈嘍大家好!很開心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我們曾經仰望星空,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你有沒有想像過太空是什麼樣子的?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太空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神秘的探索,太空也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嚮往。據統計,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共有22名太空人在航天事故中犧牲,我們都知道在太空中必須要穿戴太空衣,如果不穿太空衣或者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話,人會怎樣呢?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背後的故事:太空人帶著2公升的液體,九死一生
    太空行走是人類邁向太空的關鍵一步,在沒有太空艙的保護下,人類穿著一件太空服,直接面對高溫、低溫、宇宙輻射、真空等一系列的極端環境,稍有差錯,將會萬劫不復。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背後的故事。
  • 人類未來在太空生活是啥樣? "月宮365"模擬太空生存
    人類未來在太空生活是啥樣?  人類未來在太空中的生活會是什麼樣?零下六十多度的火星地表,空氣稀薄,在沙丘和礫石組成的紅色荒漠中,幾塊孤零零的太陽能電池板供應著一座恆溫恆溼的實驗站。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利用火星土壤和人的排洩物在艙內種植土豆,燃燒聯氨生成水,維持站內水和空氣的循環。他計劃通過種植僅存的12顆土豆,度過等待救援的400多天。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8日早7點38分,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sopacewalk)開始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兩位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克裡斯蒂娜·科赫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她們的太空漫步之旅。這是今年以來國際空間站的第8次太空漫步。
  • 動物定義或將改寫,首次發現無氧也能生存的生物
    在我們的認知中,動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植物雖然能夠製造出氧氣,但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在呼吸作用的同時,氧氣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說明了只要是生物,都需要氧氣來進行呼吸作用,為自身提供能量,而且人類在探索外太空時,也是根據該星球有沒有氧氣來判斷是否適合生命的生存,然而今日這一理論獲將要被改寫了,原因就是以色列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無氧也能存在的多細胞寄生生物,這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太空為什麼是真空的?
    太空是幾乎完美的真空,布滿了一個個宇宙空洞。簡單來說,這要怪引力。但要真的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就需要花些時間來了解什麼是真空——以及什麼不是真空的。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完全真空的呢?家用吸塵器能有效地將你地毯中的灰塵和汙物吸走。但是太空的真空恰恰相反。真空在定義上是指完全沒有物質。太空幾乎是絕對真空的,並不是因為吸力,而是因為幾乎是空的。這種空無導致了極端的低壓。雖然我們無法在地球上模仿太空的空無,但是科學家能夠製造出極端低壓的環境,被稱為「局部真空」。
  • 太空為什麼是真空的?
    太空是幾乎完美的真空,布滿了一個個宇宙空洞。簡單來說,這要怪引力。
  • 在太空中生存一年!這種生物的強大生命力,連水熊蟲都得服氣
    但是根據目前的觀測結果,至少在太陽系內地球以外所謂最宜居的地方,也遠比這些極端環境要更加惡劣,無法允許地球生物生存。尤其是在太空中,沒有了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更是危機四伏。我們曾經發文介紹過,一個人如果暴露在太空中,大概15秒就會失去意識。即使他能夠在這段時期被救回來,這十幾秒內暴露在宇宙輻射之中,恐怕也會因此而死亡。那麼,地球上真的沒有生物能夠在太空中存活嗎?也不是。最近,一種名為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細菌向我們證明,地球生物同樣可以擁有生存在太空中的能力。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
    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但我們生活的空間卻並不空,地球引力是罪魁禍首。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它不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家用吸塵器可以有效地將地毯上的汙垢和灰塵吸出來。吸塵器使用差壓產生吸力。但太空的真空正好相反。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的?
    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簡而言之,地心引力是罪魁禍首。但是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根據定義,真空是沒有物質的。太空幾乎是絕對的真空,不是因為引力,而是因為它幾乎是空的,這種空導致了極低的壓力。
  • 這些動物進入太空啦,它們能存活嗎?
    這些動物進入太空啦,它們能存活嗎?真空環境沒有氧氣,交替熾熱高溫和冰冷溫度,強輻射足以毀壞人類的骨骼。如果沒有太空服,人類幾秒鐘時間就會失去知覺,那麼在動物身上會是什麼樣的呢?貓法國發射過貓進入太空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約3500年。1963年10月18日,法國首次發送一隻貓進入太空,近期,伊朗政府表示,計劃2014年初發送一隻波斯貓至太空。
  • 地球生物也能在太空中生活:細菌在國際空間站外成功生存3年
    雖然人們一直嚮往著太空生活,但目前也只能依託國際空間站長久駐留在太空中。但是一些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卻能夠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在太空中生存數年。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微生物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來自地球的一些細菌能夠在太空中生存數年,說明一些星際旅行可能會將生活帶到其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