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很可能來自外星?科學家發現:一種原始生命可在太空生存

2020-09-03 歆琳科普

雖然進化論告訴了我們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揭示了物種多樣性的來源,但是關於地球上生命最初的起源一直都是個謎。

不過也有很多的理論猜想,從大的方面來講主要有兩個:本地起源說和生源說。

本地起源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地球的生命是在我們這顆星球上獨立出現的,跟宇宙空間中的其他星球沒有任何關係,地球上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

生源說即地球上的生命是由來自外太空的生物體的播種,也就是說在宇宙空間中本身就存在生命的種子,它們來到地球以後才開始了地球生命的進化,直到出現地球現在的物種和人類。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宇宙中的生命就十分普遍了,而且我們和它們就有共同的祖先,基因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雖然我們很早就在外太空的隕石、以及遙遠的星際氣體雲中發現了由碳、氫、氧組成的有機分子,甚至是像胺基酸、嘌呤等一些大的有機分子長鏈。

這些物質都是構成生命的基礎,但生源說一直都不怎麼被科學界重視,大部分人還是認為地球的生命就是起源於地球,獨立出現、獨立進化。

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一直認為生命無法在外太空生存,就算一些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也很難在外太空低溫、乾燥、低壓、高輻射的環境下長時間的漂流來到地球。

所以生源說就顯得有點不可能了。

不過生命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奇蹟和不可思議,尤其是而近來的一個研究發現一種細菌可以通過抱團的方式獲得保護在外太空存活長達3年的時間。

這個實驗是由日本的一組科研團隊做的,而這個發現也為生源說提供實驗支持。不是說地球的生命就一定是外來品種,至少這種可能的機率現在看來是增大了。

國際空間站除了對地球進行各種拍照以外,主要還承擔空間實驗,來研究外太空失重、以及真空、輻射下對生物生長的影響。

所以日本研究團隊的生物實驗也一直是在空間站進行的,從2015年到2018年,研究人員將不同的細菌暴露在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艙的外面,來觀察它們的生存能力。

但是結果都不盡人意,細菌雖然不宏觀意義上的大型生命堅強,但是時間長了它們也架不住外太空的乾燥,然後脫水,最主要的是它們的DNA就被輻射破壞。

但在2018年的時候,研究團隊在地球的高層大氣中發現了一種漂浮的細菌,於是它們將在地表上空12公裡收集了這種細菌Deinococcal。

這種微生物有一個特點它們喜歡扎堆聚集在一起,往往會形成肉眼可見1毫米的球狀體,這樣的結構能夠保護它們來抵擋太陽的紫外線。

12公裡以上的位置雖然不是太空,但那裡的環境也跟地表截然不同,寒冷、低壓、缺氧、輻射,所以研究人員就認為這種細菌很特殊,應該能在太空生存,只是它們去不了。

上圖就是電子顯微鏡下綠色的耐輻射球菌。

所以研究人員就將這些細菌帶到了國際空間站,按照不同的厚度將其塗抹在實驗板上,並將實驗板保留在試驗場的外面。

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

研究人員將這些細菌樣本帶回實驗室,並為其補充水分,進行檢測。發現那些厚度小於0.5毫米的細菌已經被乾燥和輻射完全摧毀了。

而那些厚度在半毫米以上的樣本其中有大約4%的細菌依然活著。主要原因是,這些存活的細菌外層細菌死亡時,其殘骸為裡面的細菌提供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層,這個保護層可以防止輻射、和水分的丟失。

因此研究人員計算出像這樣大約半毫米的細菌球至少可以在地球軌道上生活15-45年的時間。而且這些細菌所形成集合往往要比半毫米大很多,一次它們存在百年也不是問題。

結果還表明像是1毫米的微生物球體可以在地球軌道以外的空間存活長達8年的時間。因為在地球軌道以外沒有磁場的保護輻射會更強,高能宇宙射線也會更多。

不過8年的時間也遠遠超過了從火星到地球的時間。

這項研究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上。

那麼這次的發現為何對生源說有極大的幫助呢?以前我們認為微生物想要穿越宇宙空間來到地球非常困難,至少它要被保護、或者冰封在隕石中,以避免死在途中。

但是現在看來,這完全是多此一舉,微生物自身就可以進行空間旅行。

還有一個問題是,微生物如何從一個世界達到另外一個世界?並它們可沒有火箭。其實也很簡單,在太陽系的歷史上隕石撞擊行星的事件常有發生。

有些較大隕石的碎片會濺落到外星球,當然撞擊導致的一些塵埃、微粒、甚至是細菌也就被送往太空直到被其他星球捕獲。

例如,我們在地球上就發現過月球隕石,這就是撞擊月球以後將月球表面的巖石濺落在了地球。月球離我們很近,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

火星其實也可以,因為我們在地球上就發現了火星隕石。下圖ALH84001火星隕石的微觀視圖。

這塊隕石是在1984年的南極洲被發現的,1996年通過研究人們認為這塊隕石有微生物存在的跡象,表明了火星上在遠古時期可能存在生命。

雖然它給出的證據不那麼確切,但是這塊隕石的發現激起了人類對外星生命的好奇,尤其是對火星生的好奇。

這塊隕石能來到地球正是因為發生在數千萬年前的一次撞擊,這塊原本屬於火星的石頭被拋向了太空,在宇宙漂泊了1700萬年,最後被地球捕獲。

所以說地球和火星之間雖然相隔甚遠,和其他的星球也一樣,但是在它們彼此之間其實也在發生著物質交換,畢竟地球每年要從太空捕獲數萬噸的塵埃威力。

所以說這次的研究表明,地球的生命起源於外星球也是相當有可能的,微生物可以在太空中自己旅行。

也更加說明了,生活可能就生活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的地表之下。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隕石中有了重大發現!外星生命很可能遍布整個宇宙太空!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在隕石中有了重大發現!外星生命很可能遍布整個宇宙太空!如果說人類所生存的地球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那麼可能就是生命了。雖然如今的人類已經科技發展到一定的高度了,可以去探索宇宙太空中的這些未知之謎,但是很顯然人類並沒有在太空探索當中得到什麼。
  • 外星文明會存在嗎?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可能真的來自外星球
    太陽系、地球誕生時間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我們地球生命起源也有數十億年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想揭開太陽系起源、地球生命起源等問題,似乎不大可能了,因為我們沒法回到數十億年前看一看這個起源的過程。既然我們地球出現了生命起源,那外星球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出現外星生命呢?如果外星球沒有生命起源,那假設有太空人回不來地球,而是飄到外星球,是否能夠為外星球帶去生命起源呢?
  • 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科學家有新發現
    在國際空間站負責日本「Tanpopo」實驗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外星生命可能會在鄰近的行星間跳躍。研究人員發現,至少0.02英寸厚的微生物群落——比一張紙還薄——就能夠抵抗太空中的極端寒冷和高輻射水平。
  • 科學家猜測:外星生命可能可以在恆星內部中生存
    人類是否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的問題,目前來看短時間內不會有確定的答案。 不過在1961年,天文學家弗蘭克 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一種估計地外文明數量的方法,即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這個方程式根據不同的變量,確定人類是否有可能找到外星智慧生命(或者被其發現)。
  • 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
    有粉絲問觸手君,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外星生命?然道生命存在的形式不能是多種多樣的嗎?是,宇宙如此廣大,其可觀測直徑達到930億光年,幾乎無邊無際,地球在宇宙中連一個細胞,一個分子,一個原子都算不上。
  • 地球生命來自於外星?細菌在太空環境的存活實驗也許能證明
    這一最新發現可能會支持「宇宙生命論(或有生源說)」:即小行星為地球上的生命播種的觀點。耐輻射球菌是一種極端微生物,能夠在冰凍的低溫、電離輻射、紫外線和脫水中存活。正如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上的這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細菌也能在惡劣的外層空間條件下生存下來。在國際空間站外的一個面板上呆了三年之後,乾燥的異常球菌(又稱耐輻射球菌)樣本居然又復活了。
  • 細菌能在太空中存活3年的意味:莫非地球生命真的可能來自外星?
    日本進行的一項太空實驗顯示,某些類型的細菌可以在太空存活 3 年。這挑戰了人們對生命的存在需要嚴苛條件的假設,並且支持了「泛種論」假說——該假說認為,地球的生命可能起源於隕石攜帶的微生物。研究成果發布在了《微生物學前沿》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太空生命!在67P彗星上發現氧氣,它是外星生命的標誌嗎?
    科學家們掃描宇宙尋找生命跡象,在遙遠的67P彗星上發現了分子氧,這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命名為67P的切裡奧莫夫-赫拉西門科太空巖石不僅含有水和碳氣體,還含有氧氣。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由歐洲航天局羅塞塔太空探測器上的儀器所完成的。
  • 地球生命來自哪裡?空間站一項實驗或許告知:地球生命來自太空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雖然說進化論告訴我們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但是卻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卻一直是個謎,或者存在巨大爭議,對於生命起源的爭議無非兩種,一種是本地起源說,另一種則是生源說。,正經八百的地球生物,和其他星球、隕石等並沒有任何聯繫,而生源說則是恰恰相反,地球生命並不是地球本土特產的,而是來自於其他星球、隕石等傳播到地球上的,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支持者。
  • 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要歸功於「太空糖」
    但有一種理論認為,基於RNA的生命先於基於DNA的生命出現,後者最終取代前者作為遺傳物質的主要存儲空間。 這個被稱為RNA世界假說的想法引起了爭議。該理論的問題之一是,我們尚不清楚在生命起源前的地球上,RNA是如何自發形成的。這裡,就是默奇森隕石上的太空糖,以及另外兩顆富含碳的隕石,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問題的地方。
  • 終於發現外星生命證據了!距地球僅40公裡
    -韋恩萊特教授便試圖說服科學界相信他在地球同溫層發現外星生命。現在,這位引發爭議的科學家又聲稱發現新證據,證明地外生命就飄浮在距地球25英裡(約合40公裡)的太空。他指出這些生物在DNA檢測中呈「陽性」,體積是從地面升入這一高度的顆粒體積極限的6倍。
  • 外星生命有譜?隕石發現古老有機分子,或證生命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個無解的謎團,雖然生命出現在地球的時間被科學家推算出是38億年前,但是至今仍無法確定地球上第一個生命體是怎麼「從無生有」?這裡面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原本只存在非生物化學過程的地球又是如何在過去幾十億年裡孕育呼吸、會奔跑、會思考的生物體?有科學家懷疑其中的奧秘可能在隕石上。
  • 科學家聲稱,這張圖片是外星生命的證明
    最近由科學家小組發現的一個發現,聚焦了許多人認為是發現的第一個外星生物。這是外星人存在的確切證據嗎?   這個最近的發現可能有助於回答人類的一個熱切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目前科學無法提供答案。   39億年前,生命出現在地球上。這個事件在時間的沙礫中迷失了,為我們在我們稱之為家的淡藍色點上的存在提供了基礎。沒有那些原始的單細胞生物,我們今天就不會在這裡,不知道它們來自哪裡。
  • 科學家發現「吃」空氣生存的細菌 有助於發現外星生命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了一種能夠在極端環境下通過「吃」空氣生存的細菌,或將對地球碳匯預算和發現外星生命帶來幫助。每一種生物都需要從某處獲取能量賴以生存。而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幾年前在南極洲發現了一種細菌,它們依靠空氣生存。
  • 木衛二上發現的紅色紋路科學家推測:可能與外星生命有關?
    在遇到外星生命之前,人類要到太空旅行多遠新的發現表明外星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接近,在離地球不到五億英裡的地方,伽利略號探測器正在研究一棵被稱為歐羅巴的衛星,它的上面有一種奇怪的紅色紋路,看起來像鐵鏽,但也很像某種粘液,我們在地球上見過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也有著紅棕色的色素,那麼這種顏色會不會是由微生物提供的呢
  • 外星生命不一定是「人」,科學家:也許其他稱呼更適合它們
    廣袤的宇宙中,不僅存在著人類這一高級生命,可能還有其他高等生物。外星生命不一定是人類,這是肯定的,人類只是地球上才存在的一種生物,因為人類是基於地球大氣環境、主要成分、重力場等環境因素而形成的,所以人類適合地球生存。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都是紫色的
    研究人員還指出,外星生命也可能採用這種生存機制。所以,除了在太空中探測綠色生命,科學家也許還需將目光轉向紫色的外星生命。Alien life might be purple.外星生命也許是紫色的。他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說,「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數千顆新的太陽系外行星,並且正在開發從這些行星反射出的光線中觀察表面生物特徵的能力」。他說,科學家已經有辦法探測太空中的綠色生命,但或許他們還需要開始尋找紫色的生命。
  • 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
  • 科學家:太陽和恆星內部可能存在奇異的外星生命
    天體物理學的最新進展告訴我們,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在宇宙中是常見的,地球生命的基本構件在宇宙中也到處都是,但我們至今仍未找到確鑿的證據,表明地球之外有生命。於是很多人懷疑,生命的定義是否過於苛刻了?難道只有和我們相似的生命才能被叫做生命?也許外星生命和地球生命迥然不同。
  • 超強細菌被發現,能在太空中存活3年,或能佐證外星生命遍布宇宙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地外生命,但是過去50多年的探索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真正的地外生命。即使如此,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並非是宇宙中的特例,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在宇宙中比比皆是,因此地外生命還是有存在的可能性。該論文指出,來自日本東京藥科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有一種細菌能夠在太空環境中生存長達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