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2021-01-1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美媒稱,尋找地外生命,是人類最激動人心的嘗試之一。與之相關的所有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中,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理清頭緒:在人類所居住的太陽系外,越來越多的星球正在進入我們的視線範圍。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


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連個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沒找到。那麼,大家到底都在哪呢?


在英國《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中,來自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這樣一個可能性:或許我們周圍星球的所有生命體早已經歷了繁盛和消逝——它們來了,然後又走了。


這並非是新觀點。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唱的便是這個觀點:蒼穹浩瀚,時間無限,因而任何生命形態(無論是智能還是其他形式)想要和我們碰面都不容易。這是費米悖論的標準答案。費米悖論指的是宇宙中近似地球的星球無數,而近似人類的生命體卻不見蹤影這對矛盾的存在。


新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生命形態在進化過程中通常相當脆弱,它們往往無法順利度過初始階段,在「嬰兒期」就夭折了。


換言之,或許在太陽系其他行星上,曾經存在過各種微生物生命形態,而它們都只是曇花一現,沒有機會進化成為智能生命體。


你可以將之歸咎為氣候變化,而實際情況是早期有機體無法改變所在星球那變幻莫測的氣候。


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阿迪蒂亞·喬普拉說:「處於初始階段的行星環境大都不穩定。要想創造一個宜居星球,生命體需要對水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進行調控,以保持星球表面溫度的穩定。」


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生命,離不開早期微生物對地球氣候所起到的穩定作用,而在距離我們不遠的、有著相同巖石結構的金星和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任何生命體都未能做到上述這一點。


該論文寫道:「星球誕生初始,面臨著或炙烤或冰封,大氣構成變化多端,要想將一個原始潮溼多山的星球打造成宜居星球,或許就好似試圖駕馭一頭狂野的公牛。大多數生命都敗下陣來。」


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命名為「蓋亞瓶頸」。他們指出,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太空探測器和太空人們就只得去尋找那些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了。壞消息是,我們不太可能找到什麼外星恐龍的骨頭。


喬普拉說:「人類為何尚未發現外星人蹤跡這個謎題或許和生命或智能起源的可能性並無太大關係,倒是和行星表面反饋循環出現快速生物調節之罕見有著較大聯繫。」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純理論而已。或許地球是中了宇宙彩票的贏家,而人類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得以進化的生命形態,亦或許智能生命就存在於宇宙深處的某個地方。蒼穹浩瀚,時間無限,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答案。



遇到外星生命如何應對? NASA:立即避開


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2015年12月7日引述美國媒體報導稱,關於太空人該如何對待外星生命,美國太空總署制訂一項處理規則,不過,這並不是符合大眾心中所想的「外星人」,而是太空中的「外星微生物」。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查理·博登表示,NASA不會制訂對待具有高度文明「外星人」的標準方法,因NASA科學家認定太空中不太可能會遇到類似人類的高等生命個體。


不過,外星微生物是可能的,博登說,NASA要太空人儘量避免接近可能存在外星微生物的地方,因他們不希望微生物的生存環境,被某些人為因素所幹擾。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說好的「地外約會」呢……小編好不甘心。歡迎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連個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沒找到。
  • 外星生命到底以何種生命形式存在,為何以地球生命形式去探索宇宙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以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逐漸的增多,放眼其他星球,總有許多人認為一定有外星人存在,因此也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外星迷。可是截至今日,我們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存在,所以在廣袤的宇宙中,人類可能是非常孤獨的。可是很多人都發出了疑問,為什麼我們要以地球的標準去評判生命的存在形式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為何以地球的標準尋找外星生命。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自從人類產生了關於外星生命的想法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類。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作為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開始探索地外生命,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70年了,仍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難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嗎?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堅持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 宇宙中或充滿了外星生命 但很多過早夭折了!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年來,天文學家發現大量系外行星,同時發現宇宙中廣泛存在著地球體積大小的宜居行星,銀河系宜居行星數量可達到百億至千億顆,但為什麼迄今為止科學家仍未探測到其它地外生命呢?搜尋地外生命是新一代望遠鏡和太空任務的主要勘測目標,但是外星生命的搜尋工作是否樂觀呢?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一些行星可能存在生命形式,但是它們「較早地夭折」。
  • 探索宇宙中的生命奇蹟,地球上的生命到底從何而來!
    木星是巨行星的引力,就能夠吸引一切,衝向地球的小行星或流星,讓它們改變軌道,從而起到保護地球的作用。原因就是這些巨行星巨大的引力也能夠吸引小行星和彗星保護地球,免受行星撞擊之災,所以這些巨行星能夠保護地球。這些小行星彗星撞擊地球,也會導致生命的滅絕,就像恐龍一樣永遠地消失了。65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大多數恐龍因此而滅絕,恐龍滅絕就是因為木星沒有完成它的使命。
  • 美媒:地球最早生命或是紫色的 外星生命也可能是紫色的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美媒稱,外星生命也許是紫色的。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1日報導,這是一篇新研究論文的結論。該論文暗示地球上的最早生命可能擁有薰衣草的顏色。達斯薩爾馬說,外星生命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茁壯成長。他說,「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數千顆新的太陽系外行星,並且正在開發」從這些行星反射出的光線中「觀察表面生物特徵的能力」。他說,已經存在探測太空中的綠色生命的方法,但科學家也許還需要開始尋找紫色的生命。
  • 在實驗室裡能探索外星生命?
    實際上,宇宙中真的存在泰坦星,它是環繞土星運行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顆,不僅如此,泰坦星還被不少人稱為「另一個地球」。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有大氣層的4顆巖石星球之一(另外3顆為地球、金星和火星),而且泰坦星上還有液態甲烷構成的湖泊和河流。液態甲烷在整個泰坦星上,起到了類似地球上水的作用,它們不斷地蒸發到空中,冷卻成甲烷雲,然後形成甲烷雨,回到湖泊和河流,構成了完整的循環系統。
  • 特稿:地球細菌禍害外星生命?
    特稿:地球細菌禍害外星生命?月返回地球、彗星、火星、宇宙塵埃這些「天外來客」將給人類帶來對宇宙認識的新知識,探測器踏上陌生的外星球帶給人類的是宇宙探索的驕傲,對外星空生命的探索將給人類帶來新的希望。
  •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我們應準備好接受可能不存在外星生命的事實,這也是我們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科學依據。冒著被人侮辱的危險,我敢肯定,在這段歷史中混雜著人類的弱點,那就是當發現外星生命的機會可能來臨前,我們或許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認知還不夠清晰。
  • 科幻巨製《星際探索》美爆,不止探索太空,還探索了生命的答案
    《星際探索》無疑是今年最重磅的科幻大片,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科幻作品。聊《星際探索》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知道,《星際探索》還入圍了今年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影片能入圍充滿文藝氣息的老派歐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說明《星際探索》不會像主流科幻動作片一樣,成為面對所有觀眾需求那種爆米花爽片,甚至可能還會有些意識流,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範。
  • 外星生命是存在的,只不過在進化初期夭折了
    天文學家在恆星周圍發現了許多行星,其中在可居住帶與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也屢見不鮮。那麼在這茫茫宇宙,我們是否是獨立存在?事實上,尋找外星生命已經成為下一代太空任務的聖杯。人們積極探索火星和更遙遠的外太空,迫不及待地尋找外星小夥伴。但是,在尋找外星人這件事上,我們是不是很傻很天真呢?
  • 三體架構宇宙有諸多問題,閉塞人類聯繫外星生命,可能是巨大錯誤
    ,而且這種研究和探索,局限在一些衛星和機械設備,所以人類對於宇宙的真實接觸,確實是少之又少,美女小倩的下面關於【三體】和人類的探討,就是自己對於宇宙和人類科學技術的一種探索,因為個人知識有限,朋友們可以多多的批評指正。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只是滄海一粟,因為宇宙浩瀚,人類非常渺小。關於外星生命是否在宇宙這個問題一直很令人好奇。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雖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毫無疑問,外星生命必然存在於宇宙之中。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嗎?這在科學界可以說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謎,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總有那麼多東西是你無法想像的,就像科學家以前宣布的宇宙中最可怕的聲音,普通人是聽不到的。所以關於外星生命在宇宙中的問題,宇宙毫無疑問肯定是有外星生命。
  • 到底要不要繼續搜尋外星生命呢?
    、未知的世界,人類都有興趣去追尋和探索,推動人類尋找外星生命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的好奇心,我們需要通過尋找外星生命更加深刻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更加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質,人類一直對自己從哪裡來充滿著好奇和疑問,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 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會有外星生命嗎?
    迄今為止,人類還未曾在地球之外的其他天體上發現外星生命——無論是低級形式的生命,還是智慧生命。但個人認為,外星生命在很大概率上會存在,因為宇宙的環境允許地球生命存在,也就完全有可能允許外星生命存在,只是人類現在還沒有能力探測到而已。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問題,蓋亞假說給出答案,人類應放棄探索
    眾所周知,最早獲得探索太空能力的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但由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更勝一籌,因此美國在太空探索上創造了比蘇聯更多的成就。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在航天方面和美國相提並論。對於美國熱衷於探索太空的原因,外界的說法莫衷一是。有的說法認為,美國是為了搶在其他國家前面探索其它星球,並進行地外能源的開發。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問題,蓋亞假說給出答案,人類應放棄探索
    有的說法認為,美國是為了搶在其他國家前面探索其它星球,並進行地外能源的開發。而有種說法聽起來更加高尚一些,他們將美國的登月、探測火星等星際探索行動的動機歸結為探索人類的宜居地。那麼,美國已經開展太空探索長達六十多年,他們是否在太空中發現了宜居星球甚至是外星生命呢?
  • 宇宙裡的生命之歌
    宇宙中還有外星生命嗎?科幻小說的作者往往會給出肯定的回答,並在他們的作品中大膽暢想星外文明的樣子。比如,《三體》將宇宙描述成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擁有智慧文明的星球都像是黑暗中的獵人。我們無法預測彼此的文明程度,最明智的做法便是不要暴露自己的坐標,接收到外星人的信號時「不要回答」。
  • 放棄尋找外星生命吧!蓋亞假說:人類已是宇宙最後一代文明
    但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人類探索太空都是有私心有目的的,就比如說,美國曾經花費15億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核動力的火星車「好奇號」。這是人類史上耗資最高的一輛火星探測車,美國宇航局將其發射到火星,為的就是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 美媒: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或來自於彗星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美媒稱,科研人員知道,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在地球早期就已出現,但他們仍在試圖弄清具體發生過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彗星是數十億年前把磷等關鍵物質帶往地球的宇宙信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月15日報導,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維克託·裡維利亞說:「大約40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生命得以形成的過程。」為了確定磷是如何到達地球的,科學家們需要重新追蹤它穿越太空的旅程。兩個工具促成開展這一搜索: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阿爾馬)和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