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視野 家用廣角數位相機使用指南

2020-12-01 泡泡網

更大視野 家用廣角數位相機使用指南

2007年06月20日 08:48作者:趙雷編輯:趙雷

    廣角功能是相機最為重要的性能之一,深得資深攝影人的喜愛;但是對於新人來講,其突出的功能優勢比較難以理解,在拍攝中亦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在此,編者就廣角的原理、廣角的藝術魅力來與初涉攝壇的朋友進行交流,同時還將就廣角機的選購提出建議,希望對於初涉攝壇的您能有所幫助,也希望對您攝影 的提高能有所裨益。

    在攝影領域,「廣角」的概念源自鏡頭技術中「焦距」的運用。因此,要更好的理解「廣角」及其特性,還需從焦距談起。

一、焦距與視角 

    現實生活中,人眼觀察景物是有一定視野範圍的。只有當物體處在我們的視野範圍之內我們才能清晰地看到它。目光所及的景物範圍為「視野」或「視野範圍」。視野範圍與視點間形成的一個假想的錐體為視角。當物體透過攝影鏡頭在膠片上結成影像,形成畫面,畫面的所有可見部分組成了攝影鏡頭的視野範圍,這個視角與鏡頭的景角是相重合的。短焦距攝影鏡頭視角廣,影像小;當焦距達到28mm我們則稱其為「廣角」。

二、焦距與影像放大率 (影象大小)

    攝影鏡頭的焦距與視角、視野成反比,與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即焦距越長視角越窄,視野範圍越小,該攝影鏡頭所拍下的景物空間範圍越小,越狹窄,景物所成影像越大。反之,焦距越短,視角越寬,視野範圍越大,所拍景物空間範圍越大,越廣闊,景物所成影像放大率小。即在同一拍攝點,針對同一景物(拍攝距離不變)進行拍攝,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所拍攝的景物範圍小,而影像放大率大(即視角大),用短焦距攝影鏡頭拍攝時,所獲景物範圍大,而影像放大率小,故此,短焦距攝影鏡頭又稱廣角攝影鏡頭(WIDE--ANGLE PHOTOGRAPBY)。攝影師在拍攝點不變的前提下,為了獲得預期的拍攝範圍(景別)和影像放大率,可通過選用適當焦距的攝影鏡頭來實現。下面是用理光RR730在同一距離採用不同焦段獲得的影像放大率對比:同一位置,不同焦段對同一景物的拍攝廣角端成像越小。

   

三、焦距與拍攝距離

    攝影師在拍攝時,針對同一被攝主體,如想獲得相同的影像放大率,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所需要的拍攝距離(攝影機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不同。當被攝景物的影像放大相同時,攝影鏡頭的焦距與物距成正比。即焦距越短,拍攝時所需拍攝距離越近,相反,當使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時,如獲得相同的影像放大率,需要的拍攝距離就越遠,故此,長焦距攝影鏡頭又稱作遠攝鏡頭(TELEPHOTO).如果135照相機拍攝身高為1.60米的人物的橫幅照片,並使其全身剛好充滿所攝畫面的高度,用50mm的鏡頭拍攝時,物距為3.4米;而用焦距值為100mm的鏡頭拍攝時,所需拍攝距離為6.8米,用200mm鏡頭拍攝時,物距為13.6米,多於此距離時,人物將不能充滿所攝畫面的高度,比此距離近時,又會將人物身體的一部分出了畫外。

    攝影師在拍攝時,如果拍攝距離被限制不能自由選擇,而欲想獲得預想的影像放大率時,可通過選擇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來完成。如拍攝空間較狹窄,被攝主體離攝影師很近的場合,宜選用廣角攝影鏡頭拍攝,這樣既能拍到預想的影像放大率,又能獲得較大的景物空間範圍。相反,如被攝主體距攝影師較遠(即較大的拍攝距離),無法到達跟前時,可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以使在畫面上獲得較大的影像而又不至於使畫面空間範圍太廣。

四、焦距與透視

    人眼所見到的景物都是處在不同的空間位置、彼此又有一定距離間隔的物體所構成。而每個物體又是具有各自的立體形態和輪廓形狀。我們攝影畫面是在二維的平面中表達三維的空間,不僅要表達好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關係,同時還要表達好物體本身的立體形態。如何讓人的眼睛通過觀察攝影畫面來正確判斷原來景物之間的空間關係和立體形態,是擺在我們攝影師面前的首要任務,進而我們可以突破人眼的視覺感受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

    當我們站在筆直的馬路上極目向遠處眺望時,離我們越近的汽車感覺體積越大,越遠則越小;同時馬路的寬度也隨著馬路的距離而愈來愈窄,隨著馬路的延伸,兩側彼此逐漸靠攏、集中、最後匯聚於地平線上的一點消失。另外,我們還不難發現:馬路上我們越近的路燈,顯得燈數越少、越稀疏,越遠的地方越密集,並且燈杆越遠,顯得越矮小,最終向視平線方向收斂、靠攏、會聚,成為一點直至消失。總之,在生活中,我們從某一位置觀察相同大小的物體,由於距離和位置的不同,其表現出的大小不同,這種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疏遠密的視覺現象稱為線條透視現象。當我們人眼觀看在攝影畫面上結成的影像時,我們是通過各物體之影像間透視關係和遮擋關係,在頭腦中想像從而判斷被攝景物所處的真實空間和物體的真實面貌,在二維平面上產生了三維空間感和物體的立體感。當所攝畫面中相同物體的影像放大率相差懸殊時,影像的透視關係越強烈,我們就認為二者的間隔距離越大、彼此越遙遠,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越強,反之則會認為二者的距離近,空間縱深感就越弱。

    影響畫面空間縱深感的因素除了線條透視規律外還有空氣透視規律,在此不再詳述,而決定線條透視的因素也較多,本文從拍攝距離,鏡頭焦距及畫面景別等三方面之間的關係來討論焦距與線條透視之間的關係。

1、物距與線條透視

    由影像放大率得知 ,被攝景物中處於不同空間位置的物體,因其物距不同,影像放大率不同。物距越近,影像放大率越大;物距越遠,其影像放大率越小。顯然,在同一膠片上拍攝景物,處在不同空間位置上的物體因各自的影像放大率不同,形成了「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而且各物體的不同部位之間也具有一定的透視關係。如用仰角拍攝高樓時,由於樓的高處和低處距鏡頭的距離不同,產生了相應的透視效果,使其具有了與人眼的正常視覺效果相接近的造型效果。所以,物距是決定影像透視關係的主要因素。

2、被攝主體影像放大率不變時,焦距與透視關係。

    已知:當被攝主體在畫面中的影像放大率不變時,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拍攝,所需物距不同。攝影鏡頭的焦距越長,物距越應增大,後景物距與前景物距之比值將縮小,近處景物的影像放大率明顯縮小,而遠處景物的影像放大率明顯增大,這樣前、後景物間的影像放大率 的差別便縮小,均向被攝主體的放大率接近。相反,攝影鏡頭的焦距越短,物距需減小,後景物距與前景物距之比值明顯增加,這樣,前後景物間的影像放大率的差別增大。而所攝畫面的透視效果強烈與否取決於前、後景物影像放大率的差別。所以,當被攝主體在畫面中的影像放大率不變時,短焦距攝影鏡頭所攝畫面透視效果明顯,空間縱深感強,而長焦距攝影鏡頭所攝畫面則減弱透視,空間縱深感不強,好似把景物擠壓在一起。
3、拍攝距離相同時,焦距與透視關係。

    在同一拍攝點,針對同一景物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拍攝到的畫面,由於物距不變,景物透視關係相同,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的畫面只是把短焦距攝影鏡頭所拍畫面中的局部(或被攝主體)放大而已。但由於短焦距攝影鏡頭視角廣,能把被攝主體周圍更寬闊的景物納入畫面,而更重要的是納入更多的放大了的前景,這使觀眾能從畫面中聯想到更多層的景物,於是寬廣的空間範圍,豐富的景物層次使人們在主觀上感覺該畫面的空間非常廣闊而深遠,有強烈的空間視覺效果,並給人以畫面透視效果好似增強了的錯覺。因此,要想得到強烈的透視效果,必須選擇具有物距差的多層景物,物距越近透視效果越顯著。

五、焦距與景深

    當我們把焦點對準被攝體的某一點,該點影像最清楚,在焦點的前後空間裡的各個點,影像應像。因此,在調焦距離前後一定範圍內的其他物體影像,雖然不是最實的,但也不算最模糊,那麼,對焦目標前後的這個清晰範圍叫景深。 景深的存在使鏡頭具有真實再現視覺感受的能力。使畫面該是虛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視覺分辨力並不高,在一定距離內,我們的視覺就把它看成是清晰的影具有虛實對比關係,這是突出主體、製造空間感不可缺少的手段。

    影響景深的因素通常有鏡頭焦距、物距和光圈。當物距和光圈不變時,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而當鏡頭焦距和物距相同時,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鏡頭焦距值和光圈值不變時,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綜上所述,廣角由鏡頭理論焦距延伸而來。廣角鏡頭就是覆蓋了較短焦距的鏡頭,它根據焦距越短視野越寬的成像原理,採用較短的焦距獲得更為寬闊的視野,從而在一張照片裡容納更多更為廣闊的景物。因此,概括來說焦距短、視場角大、影象小及拍攝景物範圍廣是它的最大特點。同時,廣角鏡頭還具有超比值的渲染近大、遠小的特點,有誇張前景的作用。在攝影中可充分利用其所創造的特殊透視關係,來誇大景物的縱深感,突出所強調的主體部分,從而達到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宏偉壯觀的藝術效果,也因此而深得資深攝影人員的喜愛。

    對於市場上大部分熱銷的數位相機而言,其廣角焦段一般在35-38mm之間。而真正的廣角數位相機其實就是鏡頭焦距涵蓋了28mm廣角的產品。由於28mm的廣角視野要比數位相機上最常見的35mm、38mm的廣角更寬,28mm廣角視野是76度視角, 而35mm則只有62度, 因此可以產生很獨特的視覺效應,容納更寬廣的場景。這也是為什麼消費者更看好28mm廣角數位相機的原因。廣角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拍攝廣闊的範圍,具有將距離感誇張化,對焦範圍廣等拍攝特點。 使用廣角時可將眼前的物體放得更大,將遠處的物體縮得更小,四周的圖像容易失真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廣角還能使圖像中的任意一點都調節到最適當的焦距,使得畫面更加清晰,也可以稱之為完全自動對焦。

    眾所周知,理光一直都是家用高性價比便攜型廣角數位相機的「鼻祖」, 從當初G3/G4 wide到現在的RR/R/GX等系列產品,28mm廣角都是其最大賣點。下面是我們用理光相機拍攝的兩組照片對比,在欣賞廣角拍攝魅力的同時,也希望讓您對廣角的認識有所提高。

    顯而易見,在同一位置,廣角拍攝可以容納更多的風景,相片層次更明顯,景深更大。

    經過小編的介紹和照片的比較,相信讀者對廣角相機原理和功能作用都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因為廣角鏡頭的焦距較短,景深較長,拍出的照片遠近都很清晰,所以比技適合於抓拍一些來不及從容對焦的活動,比較適宜拍攝大場面的新聞照片及在室內拍攝家庭生活照片等,在風光攝影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攝影鏡頭,可以說他廣角功能是家庭中最為實用的功能之一。那麼,對於那些想選購廣角DC的朋友,究竟要注意那些問題呢?

    首先,由於數位相機存在感光器件較小的特性,但是為了達到較大的廣角,鏡頭的物理焦距都很短,所以廣角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畸變。因此,在選購時,一定仔細觀察廣角下的畸變。儘量選擇那些畸變較輕的機器。

    其次,由於28mm廣角拍攝下鏡頭的視角很大,很容易遇到逆光或側逆光的情況,如果相機鏡頭抗眩光能力不好,則會在照片上出現難看的光斑,甚至會出現衝光現象。因此,在選擇機器時儘量選擇衝光防範措施比較全面的機型。

    最後,在廣角拍攝時容易出現的紫邊、色散等情況也是選購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在此,筆者對理光DC做一下重點推薦,如果喜歡廣角性能的朋友理光DC是一定要重點考慮的哦。

    身為家用高性價比便攜型廣角數位相機的「鼻祖」,理光對廣角的研究可謂極具前瞻,對於廣角相機的設計也最為透徹。首先,理光產品不僅僅全系列產品都採用了28mm的廣角設計;而且對於畸變和衝光的處理極為完善。譬如理光GRD,作為一款針對廣大攝影迷的便捷專用DC,它不僅採用了28mm定焦廣角麗彩光學鏡頭,而且外型時尚且極具個性, 擁有強大的專業功能, 更能豐富你的個人創作空間。最為關鍵的是特別設計的鍍膜鏡頭能有效的緩解眩光、紫邊等,配合專門研發的像差校正功能讓畸變更為輕微難辨。當然了,喜歡功能強大的廣角DC的話,那理光R系列更能滿足您的需求了。在擁有同樣優秀的28mm廣角功能的同時,理光R6、R5等都擁有7.1倍的大變焦、1cm的微具拍攝功能,而最高為ISO1600的感光值、光學防抖功能……幾乎擁有消費相機的所有高級功能,而最為關鍵的是,它們不僅都小巧輕便而且美觀時尚,從而鑄成了不朽的理光系列數位相機。現在理光旗下活躍的R5、R6、GRD、GX100也是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焦點產品。在不斷的研發創新中理光將給用戶創造全新的精彩體驗!

相關焦點

  • 市面主流數位相機缺點大曝光
    這樣大家往往會在許多看似無懈可擊的優勢下對某款數位相機產生絕對的嚮往,而當買回來用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手中的機器存在著眾多讓人難於接受的缺點。在3#zhPoint#15消費者日前夕,今天向大家簡要分析一下市面幾款流行的數位相機的優點和缺點,當然主要的還是缺點,希望大家能夠明明白白消費,抱得適合自己的數位相機回家。
  • 新手玩數碼單眼相機,必須知道這三種相機鏡頭,鏡頭的作用與特點
    大家好,數碼單反鏡頭按照焦距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標準、廣角和長焦三種。根據需要運用不同的鏡頭,可以拍攝出不同境界的照片。光圈:F1.8 快門速度:1/20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50mm2.廣角鏡頭廣角鏡頭又被稱為「短焦距鏡頭」,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135單眼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 mm,視角為60°~84°;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 mm,視角為94°~118°。
  • 個性圖章 奧林巴斯SZ-20數位相機_奧林巴斯數位相機_廠商動態...
    數位相機的設計開發通常有兩條路徑:一是走綜合性能的路線,拼的是綜合能力;二是走個性化的路線,比拼的是獨特的個性化功能。顯然,將1600萬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影像傳感器、12.5倍光學變焦鏡頭、雙重防抖鏡頭、「魔術濾鏡」(Magic Filters)、1080P全高清視頻拍攝等集於一身的奧林巴斯SZ-20數位相機走的是個性化道路,意圖通過獨特的性能贏得消費者的心。
  • 攝影新手使用數位相機,別忽略了鏡頭的這些知識!
    首先來介紹鏡頭的五個硬知識光圈大小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光圈的大小用f值來表示,f值越小代表光圈就越大,進光量也很多,光圈越大,對鏡頭製作要求的質量就越苛刻,f2.8的光圈已經是變焦鏡頭的極限了,而某些定焦鏡頭,光圈可以做到f1.2甚至更大,光圈越大,越有利於獲得明亮的畫面,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拍攝,大光圈更是獲得高畫質的保障
  • 數位相機中白平衡的使用
    在數碼攝影中,要達到準確的色彩還原,解決相機不能正確識別各種不同性質的光源顏色的問題,必須正確設置白平衡,數位相機有自動進行白平衡的,也有手動進行的。自動白平衡雖然方便,但準確度有限,所以,現在的數位相機除了自動白平衡之外,還有多種預定義的白平衡。
  • ...大氣金色相機盤點(全文)_徠卡數位相機_數碼影像導購-中關村在線
    好吧,下面我們看看其它相機有沒有金色的吧,這絕對是這個秋天最炫民族風,滿城盡帶「黃金甲」啊!變種土豪鏡頭「雞」:索尼QX10  索尼QX10是索尼最新發布的一款變種鏡頭機,這款造型特異的「變種雞」,非常適合土豪富二代使用,該機造型看似僅僅一個鏡頭,沒有機身屏幕,也沒有模式撥盤等操作界面。
  • 戶外裝備之數位相機在外的使用
    蜂鳥網首頁 > 技法學院 > 行攝無限 > 正文 戶外裝備之數位相機在外的使用
  • 數位相機的未來走向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力圖進軍消費市場的功能,著眼於家用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比如可以讓攝影師以獨特的方式進入照片中。此前,我們也介紹過幾款新型相機,比如可以先拍照後對焦的 Lytro 。還有,史丹福大學最近研發出可自行編程的相機「Frankencamera」,意味著相機也在向開源的路線並進,為更多有想法的用戶提供了可自行定製的相機開放平臺。
  • 數位相機如何做白平衡?
    光譜中性的白色物體因反射了全部的可見光譜,所以數位相機把它作為調定的標準,在進行手動白平衡調整時,白平衡機制會試圖把一定範圍內除了純白色以外的其它色調調製成純白色,如果這個部分是黃色,它會加強藍色來減少畫面中的黃色色彩,以求得更為自然的色彩。數位相機只要在拍攝白色物體時正確還原物體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樣的照明條件下正確還原物體的其他色彩。因此稱為白平衡調整。
  • 相機大百科 從相機的分類來看技術特點
    ,使用成像的位置取景,然後在拍攝前再安裝上數碼後背。    在2012年,幾乎沒有相機會說我沒有廣角,就算是最差勁的產品,也會有一個等效28mm的廣角,所以說現在再說相機有沒有廣角更多指的是擁有24mm以上的廣角。更大的廣角可以幫助我們拍攝下更廣闊的場景,無論是出遊還是室內都要方便很多。不過現在廣角機這一概念已經基本上遠離我們而去了,畢竟在一個全民皆廣角的時代,你一臺相機沒有廣角好意思嗎?
  • 88條術語必讀數位相機參數術語說明
    家用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在10倍~22倍,能比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東西。使用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19.數字變焦即digital zoom,實際上是畫面的電子放大,把原來ccd影像感應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處理手段做放大,將ccd影像感應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將畫面放大到整個畫面。
  • 新型雙筒數碼夜視儀選購指南
    解答:雙筒數碼望遠鏡與傳統的雙筒望遠鏡比較來說就是多了拍照錄像、數碼變焦的功能,可以說數碼望遠鏡是數位相機與望遠鏡的結合體,兼有拍照錄像數碼變焦及望遠的功能。既可以當作望遠鏡來使用,又可以當作簡單功能的數位相機或者錄像機來使用,是望遠鏡類目中衍生出的一類新的高科技產品。常見問題二:雙筒數碼望遠鏡與數位相機有什麼區別?
  • 廣角+15倍變焦 奧林巴斯SP-600UZ上市
    泡泡網數位相機頻道4月1日 奧林巴斯新款低端長焦SP-600UZ今日上市,這款相機採用1/2.33英寸1200萬像素的CCD傳感器,使用一塊2.7英寸23萬像素的LCD顯示屏,相機感光度範圍是ISO 80-1600
  • 數位相機的初步了解
    有了數位相機,就不再需要膠捲,不再需要衝洗,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可供計算機處理的圖像。現在,數位相機已經成為數字圖像處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謂數位相機,是一種能夠進行拍攝,並通過內部處理把拍攝到的景物轉換成以數字格式存放的圖像的特殊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不同,數位相機並不是用膠片,而是使用固定的或者隨拆卸的半導體存儲器來保存獲取的圖像。
  • 老司機才用過 盤點被時代遺棄的相機技術(全文)_佳能數位相機_數碼...
    >    對於鏡頭相機來說,最初的目的是方便,但是其實,在手機上使用相機模塊,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不僅體積和大小不好被控制,而且數據的傳輸也是一個大問題,例如索尼QX1,使用的是APS-C畫幅傳感器,與A5000相同,而且還可換鏡頭!
  • 數位相機工作原理是什麼 數位相機工作原理介紹【詳解】
    數位相機工作原理  與傳統相機相比,傳統相機使用「膠捲」作為其記錄信息的載體,而數位相機的「膠捲」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與相機一體的,是數位相機的心臟。感光器是數位相機的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技術。數位相機的發展道路,可以說就是感光器的發展道路。
  • 數位相機的工作原理
    數位相機也被稱為數字相機。數位相機可以說是更廣義的電子影像處理技術中的一類,其光學成像系統和常規的照相機並無差別,然而影像記錄的方式卻完全不同。常規相機使用的是化學光感材料,而數位相機使用的是一組光電耦合器件(CCD)。
  • 單眼相機是什麼 單眼相機入門教程【詳解】
    數碼單眼相機就是使用單鏡頭反光新技術的數位相機,該項新技術英文縮寫是SLR(Single Lens Reflex),該技術就是在相機中的毛玻璃的上方安裝了一個五稜鏡,並且以45°角安放在膠片平面的前面,這種稜鏡將實像光線多次反射改變光路,將影像其送至目鏡,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也使取景範圍和實際拍攝範圍基本上一致。
  • 18x光變+28mm廣角 松下推出無敵長焦王FZ18
    果然不出眾人所料,今天松下火山爆發式的發布了一款極具有震撼力的長焦機型FZ18,該機擁有目前最為先進的18倍光學變焦徠卡鏡頭,且鏡頭史無前例的具備28mm廣角。憑此得天獨厚的技術,FZ18稱得上是目前第一款18倍光變+28mm廣角的長焦霸王機。  相比前任機型FZ8,FZ18改進之處主要表現在像素水平、鏡頭以及最高ISO值上,這些「突破」非常具有實質性意義。
  • 普及在即 6000元以下數碼單反全指南
    然而沒過幾年,現在我們能買到的數碼單眼相機已經比許多膠片相機還要便宜,再加上幾乎為零的拍攝成本,問題已經不是拍多少數碼照片,而是買不買數碼單反了。  入門級數碼單反以低廉的價格降低了嚴肅攝影的門檻,有一定追求的攝影愛好者可以不那麼在意機身成本而享受數碼攝影的樂趣。甚至不必成為攝影發燒友,僅僅追求更高畫質或者更大的照片尺寸,數碼單反也是值得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