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相機,大家想到的無非是單眼相機、單電相機、長焦機、卡片機、三防機等等相關名詞,甚至認為相機就應該是如此分類,不過絕大多數人只會記得單反畫質好,單電體積小,長焦拍得遠,卡片很廉價,三防相機不怕水等等,至於這些名字下邊隱藏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所以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講講相機怎麼分類。
相機百千臺 你知怎分類
其實相機的分類本身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怎麼重要的事情,但是分類背後藏著一個重要的含義,那就是每個分類其實都對應著某種特點以及他們的消費人群。比如購買單反的人往往會追求高速度與高畫質,購買長焦機的人往往是第一臺相機用戶,購買三防機的用戶往往是旅遊愛好者等等。
茫茫然諸多的參數 對於剛開始接觸相機的你不鬱悶嗎
所以說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相機本身是怎麼分類的,而這些分類背後的參數又對大家有多少影響,當然最關鍵的在於了解分類對於我們選購相機能有多少的參考價值。下面進入我們的正文部分。
畫幅大小分 畫質都看他
雖然相機擁有各種各樣的指標,不過絕大多數用戶對於相機最關注的指標就是畫質,而與相機的畫質指標最息息相關的就是畫幅。由於目前的相機已經全面進入了數碼化,所以說畫幅實際上就是傳感器的尺寸。
這一次我們不講數據 只是通過一張簡單的圖讓大家直觀的感受到面積差異有多大
目前傳感器尺寸可以從大到小簡單的分為以下幾類:中畫幅(傳統的120相機畫幅,目前最大隻到645的尺寸),全畫幅(這裡特指135全畫幅),APSC畫幅(有時候叫做半幅,大概為全畫幅的1/1.3-1.6),4/3畫幅(包括M4/3,對角線為135全畫幅的一半),1寸(尼康1、索尼RX100),2/3-1/1.8寸(高端小尺寸DC),1/2.3-1/2.5寸(普通小型數位相機),1/2.8-1/3.2寸(用於少數相機和高端手機),1/4寸(用於低端手機和體積極其受限的設備)。
上圖為645相機拍攝 下圖為1/2.3寸小DC拍攝 就算像素完全相同 細節差異也是極其明顯的
在傳感器技術水平相似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確定越大的畫幅成像質量越好(雖然中畫幅有一些CCD遺留問題導致高感不佳,但是低感絕對是遠超135),如果你比較看重畫幅,那麼選擇APS以上級別的畫幅最好,因為APS是與小DC、手機拉開明顯差距的最小畫幅。
上圖為全畫幅單反拍攝 下圖為1/1.7旗艦DC拍攝 暗光環境下畫質差距仍然是極大的
當然在這些畫幅當中也存在著不少的變數,比如中畫幅相機相機就擁有56×42mm、56×36mm、48×36mm、44×33mm,36×36mm多種尺寸,APS也有28×21mm、24×16mm、22.5×15mm、21×14mm。不過由於歷史和外部鏡頭適配,他們一般會放在一起考量。隸屬於同一個畫幅體系的產品,也會遵循畫幅越大畫質越好的原則,不過不會有大的變動。
所以說如果您非常注重畫質,那麼在其他條件都能承受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儘可能大的畫幅的新品,基本可以保證儘可能多的畫質。
取景方式分 單反由此來
然後我們來說說取景方式,實際上單眼相機這一名詞就是從取景方式上得來的。不過隨著數位相機的迅速普及,取景器也迅速朝著全電子化方向發展,所以說目前絕大多數相機在取景方式上分類已經被簡單的電子化佔領了。所以說目前的市場格局,取景方式可以簡單的分為兩類——光學取景器相機和電子取景器相機。
單反結構示意圖 ①鏡頭 ②反光鏡 ③快門帘 ④底片 ⑤對焦屏 ⑥聚焦透鏡 ⑦五稜鏡 ⑧取景器
在光學取景器裡邊最常見的就是單反結構,單反使用一塊放置在鏡頭與膠片間的鏡子把來自鏡頭的圖像投射到對焦屏上。大部分單鏡反光相機通過目鏡觀察五稜鏡反射來的圖像,但也有其它形式的取景器,例如俯視取景器。在所有的光學取景器裡邊,單反是科技程度最高的,最簡單直觀的,單反結構還可以給我們高速對焦系統,同時視差很小,所以單眼相機才能成為目前光學取景相機的絕對主流。
除了單反還有旁軸取景器,不過目前採用真旁軸取景器的數位相機只有徠卡M系列,富士X系列的混合取景器以及小DC的旁軸取景器只能做到取景(少數產品會有外接單獨購買的取景器),但是卻沒有合焦顯示等非常重要的信息(包括混合取景器也是欠缺很多東西的),所以這類取景器只能用於廣角鏡頭拍攝大場景,否則無論是對焦還是取景都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再加上旁軸取景器本身存在很多機械難題,所以旁軸相機已經不是主流。
旁軸相機的取景示意圖 由於不經過鏡頭所以視差無法避免
還有一類機背取景相機,也屬於光學取景器,此類設備往往是大畫幅座機,只能在三腳架上拍攝,使用成像的位置取景,然後在拍攝前再安裝上數碼後背。當然這種相機完全是給商業攝影師準備的,普通顯然不需要考慮了。
最後來說說電子取景器,其實廣義的電子取景器包括機背的屏幕以及小窗式的取景器,這2者沒有本質的區別,只不過會帶來持握姿勢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索尼的αXX系列相機雖然採用了與單反非常相似的外觀,但是本質上還是電子取景器相機,只不過這臺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單反性質的對焦系統,所以他擁有高速的對焦,但是同時卻沒有使用光學取景器。
電子取景器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無論是屏幕還是小型的EVF
總的來說,單反式取景器最大的優勢就是帶來了最為直接的觀察體驗,同時還帶來了較為高速的對焦能力(包括電子取景器的索尼αXX),而電子取景器則能夠快速觀察到與拍攝結果十分接近的效果,但是往往會帶來一定的延遲,這就要看你的互相取捨了。
特殊規格分 購買取向強
然後我們來說說一些常見的小型DC特殊規格分類方式,比如:長焦機、三防機、3D相機、廣角機、超薄機、自拍機、高速機、旗艦DC甚至還有什麼高爾夫球機。這些分類雖然看起來很業餘,但是對於購買卻帶有非常直觀的導向作用。
目前長焦機最大擁有50X光學變焦 可以輕鬆的拍到滿月
長焦機,顧名思義就是帶有一定程度長焦的相機,目前小DC長焦可謂是非常常見,一般來說只要變焦倍率大於10X都可以算是長焦機。長焦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拍攝到非常遠處的物體,尤其是一些大於35X的產品可以拍攝到月亮,不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長焦機的對焦速度都是很慢的,諸位朋友就不要指著他去拍攝運動物體了。
三防機幾乎每個品牌都會有,特點就是擁有一定強度的防水防塵功能,這類相機最大的好處就在於他完全不害怕環境限制,也許會附帶GPS,甚至可以潛水拍照。當然了這類相機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成像方面的東西往往比相同價位的相機略差,但是如果你經常出去玩,這的確是個好選擇。
三防相機最大的好處就是極強的防護性能 不怕任何艱難環境
3D相機可以算是目前的一種潮流,很多普通相機都會附帶3D功能,此外還有富士推出了一些相當專業的雙鏡頭雙傳感器相機,這類相機可以拍攝下真實度非常高的3D照片,不過這類相機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非常不利於分享照片,所以除非你特別喜歡3D,或者你身邊有很多人喜歡這個,3D的價值真心不大。
在2012年,幾乎沒有相機會說我沒有廣角,就算是最差勁的產品,也會有一個等效28mm的廣角,所以說現在再說相機有沒有廣角更多指的是擁有24mm以上的廣角。更大的廣角可以幫助我們拍攝下更廣闊的場景,無論是出遊還是室內都要方便很多。不過現在廣角機這一概念已經基本上遠離我們而去了,畢竟在一個全民皆廣角的時代,你一臺相機沒有廣角好意思嗎?
卡西歐的TR系列相機是一臺完全依靠理念取勝的產品
超薄機還在做的廠商已經不多了,主要特點是機身採用一體式設計,使用潛望式鏡頭(也有少數使用伸縮鏡頭),後部主要使用觸控螢幕操控(也有部分使用按鍵操控)。這類相機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一點縫隙就可以塞進去,而且往往非常漂亮,適合那些希望隨時攜帶相機的朋友。
自拍機可以說是一個新興起的概念,領頭的就是卡西歐的TR系列(TR-150、TR-100、TRYX),此外還有三星的MV系列(MV900F、MV800),索尼的NEX-5R、NEX-F3,這類相機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翻轉屏以及諸多機內處理功能,非常適合女生一個人拍攝自己的大頭照。
尼康P7700保留了強操控以及7X變焦的特色
高速機其實是少數幾個品牌主打的概念,比如尼康1,卡西歐ZR系列,這類相機擁有非常高的連拍速度、對焦速度、快門速度,但是畫質方面相比傳統的大底片單反/無反還是要差一些。不過對於喜歡抓拍的用戶來說,能有這樣一臺相機還是蠻方便的選擇。
旗艦DC其實並不能算是一類產品,不過人們往往特指一些操控與畫質都還比較不錯的產品,這類產品往往使用1/1.7寸甚至更大的傳感器,擁有比較齊全的按鍵,無論價格還是畫質都要比普通的小相機強得多。目前市面上關注度比較高的旗艦DC包括佳能G15、佳能S110、尼康P7700、索尼RX100、三星EX2F、富士X10、富士XF1、奧林巴斯XZ-2,這類相機可以說是在體積與性能之間找到了一個被大多人認可的平衡點,所以總體銷量都還不錯。
卡西歐JE10完全屬於外觀取向的產品
此外還有一些小分類,比如卡西歐的高爾夫球專用相機,超迷你的卡西歐JE10,主要都是針對一些非常個性化的產品。了解這些分類可以讓你花最小的時間成本買到符合自己心意的相機,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專業級別分 其實最噱頭
最後我們還是來談談很多人都愛說的東西,那就是級別。目前有非常多的消費者喜歡把相機尤其單眼相機分為入門級、性能級、準專業級、專業級,的確這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這種分類方法更多的只是和價格相對應,而沒有和用途對應起來。
佳能EOS-1D X固然性能超強 但是對於注重便攜性的消費者來說就是個大考驗
比如說某位消費者他希望擁有一臺拍攝風光畫質儘可能好的相機,他本身預算還是很富裕的,那麼他應該選擇什麼?佳能EOS-1D X?尼康D4?雖然他不差錢,但是很顯然這些非常專業的單眼相機更多的是為新聞記者所準備,他更應該選擇準專業級別的尼康D800e才能保證儘可能牛逼的畫質效果。
所以說對於購買第一臺相機的消費者來說,你提出這臺相機夠不夠專業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等同於問我的錢包夠不夠厚。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專業只是一種讓你多掏錢的噱頭,也許你並不需要高像素,也許你也不需要高感,也許你只需要簡單的拍拍,也許正是那些不夠專業的產品才能讓你拍的開心。
小尺寸的無反光板相機裡邊也有不少擁有高畫質的產品 值得我們選擇
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為止了,希望通過講解相機分類幫助到大家買到自己想要的相機,我們ZOL數碼影像頻道稍後也會繼續我們的相機大百科,一切目的都只為了幫您買到和自己心意的相機。
其實相機的分類是個蠻模糊的東西,了解相機的分類也只是了解相機的第一步,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了解了相機分類對於購買什麼產品的確有著很強的指導價值,所以說這也是個值得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