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邁入新時代,高分五號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

2020-12-01 上海觀察

我國高分專項中唯一一顆實現高光譜解析度重要使命的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五號,5月9日發射升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作為國際首臺同時兼顧寬覆蓋和寬譜段的高光譜解析度成像遙感儀器,對複雜地物、環境具有突出的識別和分類能力,它將使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再上新臺階。

光譜解析度越高,譜段數越多,對目標光譜細節特徵的展示越充分

 

提升遙感信息質量,填補當前國際空白


高光譜成像技術是指在寬的光譜範圍內獲取觀測對象一定數量觀測點連續精細光譜輻射信息的一種手段。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為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高光譜成像集觀測對象的幾何、輻射和光譜信息於一體,把傳統上的相機、輻射計和光譜儀的能力集於一身,在合適的空間範圍和光譜範圍內,以足夠的光譜、空間和輻射解析度,定量地獲取觀測對象的組成成分和結構信息,同時獲取觀測路徑上大氣等外在因素的相關信息。高光譜成像技術的這些顯著特點,使得其對複雜的觀測對象具有突出的識別和分類能力。


高分五號衛星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在提高性能指標的同時,大幅改善圖像清晰度,著力消除圖像光譜的畸變,配置了豐富的定標手段以確保數據的高精度和高穩定性。自2005年美國Hyperion(幅寬7.5Km,空間解析度30m,波段數220個)高光譜相機停止工作以來,目前國際上星載短波紅外高光譜數據獲取基本處於空白。高分五號衛星的發射成功,不但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獲取的手段,尤其大幅提升了高光譜遙感圖像的質量,將極大地推進和提升國際上高光譜成像遙感應用的發展水平。

 

寬幅寬譜圖譜合一,實現國際領跑


作為「高分五號」衛星六大主載荷之一,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是國際首臺同時兼顧寬覆蓋和寬譜段的高光譜相機,在60Km幅寬和30m空間解析度下,可以獲取可見光至短波紅外(400~2500nm)光譜顏色範圍裡,330個光譜顏色通道,顏色範圍比一般相機寬了近9倍,顏色通道數目比一般相機多了近百倍,其顏色寬度的精細化程度相當於一張紙厚度的萬分之幾。藉助衛星在705Km軌道高度上的飛行,相機每90分鐘左右從南極到北極繞地球一圈,一天繞地球近15圈,可以對地球上任何區域進行觀測,通過衛星側擺可以對地球上同一個區域一周內重複觀測一次。相機一天可獲取330個60Km寬40000Km長的高光譜成像條帶,為建立全球典型地物圖譜資料庫提供豐富而高質量的數據源,將極大提高對全球陸地環境生態資源等的探測能力。與國際上經典的高光譜相機相比,該載荷幅寬提高8倍,光譜數增加近百個,信噪比提升近4倍;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際上當前發展的高光譜相機比較,其綜合性能和主要技術指標可保持5年以上的國際領先水平。

 

滿足環境資源監測需求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上海技物所研發團隊提出了基於視場倍增遠心成像和凸面光柵大平場度低畸變分光的高光譜成像方案,歷經10年的技術攻關,突破了小F數大視場低畸變遠心成像、大平場度超低畸變精細分光、在軌高精度光譜輻射定標、大規模高幀頻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等關鍵技術,完成了高光譜相機原型樣機、工程樣機、電性產品、鑑定產品、發射產品的研製。憑藉從基礎機理到部件攻關再到整機集成的「全創新鏈」雄厚科研實力,實現了相機從核心晶片到整機關鍵部件的自主研發。科研團隊從機載MAIS、OMIS和PHI等高光譜成像儀器的研製成功到現在高分五號衛星高光譜相機發射成功,已有近40年的歷程,幾代人的努力和夢想終成現實。


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可用於觀測葉綠素、藻膽素、木質素、植被細胞和含水量、水體懸浮物、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強吸收帶、冰雪粒大小、地表礦物成分、巖石類別和油氣滲漏等。將有力提升我國在環境、生態、資源、農業、林業等多個領域遙感監測方面的能力,助力美麗中國和富強中國的建設,使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再上新臺階,走在國際前列。

相關焦點

  • 比輻射計助力高光譜遙感技術發展
    、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的探測與識別,能夠應用於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有力提升了我國在環境、生態、資源、農業、林業等多個領域遙感監測方面的能力,將助力美麗中國和富強中國的建設,使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再上新臺階,走在國際前列。
  • 我國成功發射高光譜解析度衛星「高分五號」
    「高分五號」的成功發射是實現高分專項形成「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我國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先進配置,多項突破「高分五號」衛星系統總指揮蔣光偉介紹,「高分五號」配置了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等6種先進載荷,設計壽命8年,運行於太陽同步回歸軌道,平均軌道高度705公裡。
  • 「高分家族」添丁 「天眼」監測大氣汙染——揭秘中國高分五號衛星
    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標誌著國產衛星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再上新臺階。高分五號衛星實現了哪些先進項技術突破?對中國衛星遙感技術有什麼影響?
  • 我國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開啟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新篇章
    5米光學業務衛星為我國空基規劃中的重要型號,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並對該業務衛星工程建設負總責,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為項目法人,直接負責工程建設管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承擔衛星和運載火箭研製。
  •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可探測大氣汙染物
    李志勇 攝軍報記者太原5月9日電(邱學雷、李瀟帆、記者鄒維榮)2018年5月9日0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既測霧霾又辨水汙染 凌晨升空的「高分五號」堪稱「汙染剋星」丨政解
    「高分五號」未來的主戰場是環境監測和生態保護,利用這顆衛星,我國將實現飲用水源地汙染源監測、地質環境調查與監測、農業和林業精細遙感、全球溫室氣體起源分析等,功能多元,堪稱「汙染剋星」。高光譜遙感可謂「遙感界的一場革命」「高分五號」也是全球首顆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何為高光譜衛星?
  • 高光譜技術高在哪(關注)
    這臺神奇的儀器就是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研發的高光譜掃描儀。高光譜遙感為何有如此的超能力?除文物檢測修復外還有哪些應用?我國在高光譜遙感領域的研發水平又如何?中科院遙感地球所高光譜遙感研究室主任張立福介紹說,高光譜遙感的特點是能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的光譜區間連續成像,傳統的彩色相機只能記錄紅綠藍三個通道的影像,且每個通道的帶寬很寬,而高光譜成像所記錄的通道數量可以達到數百個,且光譜通道很窄,解析度很高,其光譜探測範圍遠遠超過了人類肉眼的感知範圍,能夠探測人眼無法看到的大量信息,提高人們對自然和物質的認識。
  • 解密「高分五號」衛星:環境保護再添「天眼」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環境保護再添「天眼」(關注)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
  • 高分五號衛星參數介紹 高光普解析度高達0.5納米
    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高分五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高分五號「火眼金睛」怎樣煉成?多達26種工作模式
    高分五號「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中國高分家族再添一員大將。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一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高分五號。來自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的消息顯示,此舉有望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汙染狀況。高分五號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
  • 世界上第一顆大氣和陸地綜合高光譜觀測衛星發射成功
    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蓄勢待發。李志勇 攝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
  • 「委遙二號」開啟我國遙感衛星出口「亞米級」時代
    人民網北京10月9日電(趙竹青)今天中午12時13分,我國成功發射了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簡稱「委遙二號」)。據了解,該星解析度優於1米,開啟了我國遙感衛星出口「亞米級」時代。 「委遙二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製,是我國向委內瑞拉出口的第二顆遙感衛星。
  • 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編者導讀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  那麼,高光譜遙感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它不像多光譜遙感中根據顏色的差異來分辨目標,而是根據譜段光譜曲線的形態來分析目標是什麼。光譜分析是人類藉助光認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如果說肉眼光學成像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光譜分析則能獲取物質的成分信息。  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張兵研究員介紹,高光譜遙感能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範圍內連續光譜成像,不僅光譜探測範圍超過了肉眼的感知,還能連續記錄數百個光譜波段。
  • "開扒"高光譜遙感技術 帶你穿雲透霧火眼金睛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波段其光譜解析度高達納米(nm)數量級,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點,光譜通道數多達數十甚至數百個以上,而且各光譜通道間往往是連續的,因此高光譜遙感又通常被稱為成像光譜遙感。  在電影《地雷戰》中有一個情景:民兵埋地雷的時候,用樹枝進行掩蓋,讓埋藏地雷的地方看起來和周圍一樣;還有的乾脆把鞋脫了,輕輕地壓一個鞋印,以迷惑敵人。
  • Imec即將震撼展示首款短波紅外(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相機
    打開APP Imec即將震撼展示首款短波紅外(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相機 佚名 發表於 2018-02-15 14:16:00
  • 【北京日報】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  那麼,高光譜遙感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它不像多光譜遙感中根據顏色的差異來分辨目標,而是根據譜段光譜曲線的形態來分析目標是什麼。光譜分析是人類藉助光認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如果說肉眼光學成像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光譜分析則能獲取物質的成分信息。  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張兵研究員介紹,高光譜遙感能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範圍內連續光譜成像,不僅光譜探測範圍超過了肉眼的感知,還能連續記錄數百個光譜波段。
  • 我國首次實現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
    近日,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1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多譜段集成紅外探測器為核心器件的高分五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國家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中最有應用特色的高光譜能力形成。用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 天宮一號高光譜成像儀成果介紹
    由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負責承擔高光譜成像儀的短波紅外和指向反射鏡兩部分設備)和長春光機所共同研製的高光譜成像儀在實驗中獲得大量寶貴的數據,這些數據廣泛應用於國土資源、林業、農業、油氣、礦產、海洋、城市熱島、大氣環境探測、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搭載的高光譜成像儀是目前我國空間解析度和光譜綜合指標最高的空間光譜成像儀。
  • 【中國科學報】擦亮高光譜遙感這雙慧眼
    神奇的遙感  據張兵介紹,高光譜遙感能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範圍內連續光譜成像,不僅光譜探測範圍超過了肉眼的感知,並能連續記錄數百個光譜波段。因此,肉眼甚至普通的光學遙感不能識別的地物,這項技術都能夠更好地分辨出其內在的物理、化學特性,甚至是物質的分子和原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