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餘曉潔、邱學雷)國防科工局29日發布了由高分二號衛星拍攝的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圖像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這顆衛星將在國土資源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交通設施監測、林業資源調查、災區恢復重建等諸領域廣泛應用。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公布 600公裡高空看清西直門(圖)
2014年9月30日 北京 昨天下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公布了我國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北京西直門融合影像展露出別樣風姿。這是高分二號自8月19日成功發射以來,首曬「成績單」。截至昨天,高分二號衛星已完成在軌工程測試,正在進行參數調優和定標工作。其間,已生產1A級標準產品19287景,覆蓋面積超過976萬平方公裡。
-
我國成功發射首個民用高分光學業務星座,委遙感衛星二號項目交付
3月31日11點22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高分一號02、03、04星發射升空。隨後,三顆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外,高分一號02、03、04星還可與目前在軌的高分一號01星共同構建陸地資源調查監測業務星座,將全球覆蓋周期縮短至11天、重訪周期縮短至1天,應急情況下可對目標區域進行數小時級重訪觀測,對同一地區快速拼接成像。
-
中國將向委內瑞拉在軌交付"委遙二號"遙感衛星
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委內瑞拉科技與創新部籤署《關於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項目的協議》,中方將向委方在軌交付一顆遙感衛星、配套的地面測控、接收和數據處理設備以及相關培訓和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亞米級超大幅寬光學遙感衛星「紅旗一號-H9」
1月15日10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紅旗一號-H9」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紅旗一號-H9」衛星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性能光學遙感衛星,這顆衛星不僅創下了在亞米級解析度下幅寬最大的世界紀錄,而且也是該公司首次研發的「噸」級大衛星,技術上實現新突破。
-
高分三號開啟微波遙感時代
高分三號開啟微波遙感時代 原標題: 高分三號衛星於8月10日發射升空,於15日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成為繼高分一號、二號、四號等衛星在軌工作之後,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又一位「天眼」神探。這位「天眼」神探上的天線有15米長,兩個大「翅膀」展開後,整個衛星的長度達18米,是我國第一顆大尺度、大翼展衛星。如此設計是為了實現衛星功能性能的需要,這個「大傢伙」將在太空一展它的看家本領。
-
Satellogic成功發射10顆亞米級遙感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Satellogic衛星公司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十星」的方式,通過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10顆NewSat系列亞米級遙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亞米級光學遙感衛星發射成功,土地確權、農作物估產更精準
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我國即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遙感衛星,期待!
2020年4月24日,這是我國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大連理工大學傳來捷報,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將於明年完成發射,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閃亮的高光時刻!據了解,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目前全世界的遙感衛星中,沒有一顆能在它之上。這科衛星重量僅有21kg,卻能夠達到優於1m的解析度,這個實力放眼全球是同重量級別的遙感衛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
「高分四號」成功發射:我國遙感衛星進入新時代
作為我國以及世界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高分四號的成功發射,將迎來高低軌遙感衛星協同工作的時代。 高分四號可見光空間解析度為50米,相比高分二號亞米級的解析度雖然略有遜色,但它最大的本領不在於看得有多清晰,而是在於對同一區域進行短時間內的多次快速成像。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告訴記者,「它的時間解析度特別高,對同一地區重複觀測時間間隔可達到分鐘級。」
-
高分衛星家族再添丁 將打破國外亞米級遙感圖像壟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7月3日11時10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成為我國又一顆重要的遙感衛星,打破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高分多模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抓總研製,是我國首顆亞米級民用解析度並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胡喆)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猶如觀看一幅幅「3D大片」。
-
亞米級的高分十一號衛星,將助力我國建立更精準的對地觀測系統
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一號02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於2013年4月26日發射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首顆衛星——高分一號衛星,這是一顆涵蓋了高空間解析度、多光譜與寬覆蓋相結合的光學遙感等關鍵技術的高分衛星,也宣告著正式開始組建該系統。從2013年至今,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也在不斷的完善,高分衛星也從最初的高分一號衛星發展到了如今的高分十一號衛星,對地觀測效率也大幅的提高。
-
全球首顆亞米級超大幅寬光學遙感衛星「紅旗一號-H9」成功發射
> 北京時間2020年1月15日,「紅旗一號-H9」——全球首顆亞米級超大幅寬光學遙感衛星成功發射
-
突破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衛星高分七號上崗!應用超乎想像
據了解,高分七號衛星於20高分系列衛星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各領域、各部門重要的數據和技術支撐。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航天局昨天(10日)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有媒體把它稱作:從太空上拍攝的「3D立體大片」。11月3日成功發射後,這部大片的「攝像」高分七號搭載的主要載荷從11月5日開始,就在軌開機工作下傳數據了。
-
解析度可達亞米級 高分九號05星發射成功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多功能試驗衛星、天拓五號衛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中國衛星成為高端出口新「名片」
10月9日,我國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委內瑞拉遙感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我國出口衛星,並不僅是提供一顆衛星這麼簡單。」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副部長王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際上,衛星製造商與火箭製造商往往分屬不同公司。而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兩者兼有,為我國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奠定了基礎。王敏介紹,除了衛星產品,我國還能提供發射服務,以及地面測控站等硬體設施建設、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等一整套方案。
-
3分鐘遙感衛星知識入門
如果非要說清楚衛星遙是什麼,那首先還是需要從遙感技術說起。4月24日發射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截止2018年底,我國已成功發射500餘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如今,依然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有289顆,未來10年,中國還將發射超過3600顆衛星。
-
中國亞米級測繪衛星升空,可太空拍攝「3D」立體大片
據中國動力火箭技術研究院的3日消息:11月3日11:22分,由中國長徵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中國高分七號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此次發現還實現了一箭4星,包括高分七號、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和天儀十五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