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世界上第一顆大氣和陸地綜合高光譜觀測衛星發射成功

2021-01-07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鄒維榮、邱學雷 等

高分專項高分五號衛星成功發射

滿足環境監測需求 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軍報記者太原5月9日電(邱學雷、李瀟帆、記者鄒維榮)2018年5月9日0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蓄勢待發。李志勇 攝

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為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高分五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設計壽命8年,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這6大載荷「神器」讓高分五號衛星練就了「火眼金睛」。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李志勇 攝

高分五號衛星與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衛星有所不同。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高分五號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則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通過對大氣汙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物理要素的監測,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汙染狀況。同時,高分五號衛星還可對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探測,為我國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可靠的高光譜數據。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李志勇 攝

高分五號衛星譜段範圍寬、光譜解析度高,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觀測。其中,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的可見光譜段光譜解析度為5納米,相當於一張紙厚度的萬分之一。衛星探測手段豐富,具有高光譜/多光譜對地成像觀測、多角度觀測等探測手段,是國內探測手段最多的光學遙感衛星,工作模式多達26種。此外,該星定標精度高,星上載荷光譜定標精度達0.008波數,為國內衛星之最。就像一把尺子是否準確需要標校一樣,高精度定標是高光譜衛星定量化應用的基礎,是衛星探測信息準確不失真的重要保證。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李志勇 攝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是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於2010年批准啟動實施。自立項實施以來,高分專項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取得了諸多成果。高分專項的實施大幅度提升了我國民用遙感衛星技術水平,使低軌衛星空間解析度由實施前的最高2.1米提高到0.8米,地球同步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在衛星數據應用方面,高分專項突破了數據遙感政策、共性關鍵技術、數據與資源共享、服務創業平臺等方面的管理技術瓶頸,為衛星數據應用和推廣掃清了障礙。目前,高分衛星數據已在20餘個行業、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相關部門主體業務不可或缺的手段,有力支撐了各級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在國際合作方面,高分專項成為中國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新名片,為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實施、金磚五國遙感衛星星座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多任務小衛星星座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直指蒼穹。李志勇 攝

高分五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衛星和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發射和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共同承擔地面系統數據接收及處理相關任務。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示範應用。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74次發射。

為中國航天點讚!

▋作者:鄒維榮、邱學雷、李瀟帆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實現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
    近日,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1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多譜段集成紅外探測器為核心器件的高分五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國家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中最有應用特色的高光譜能力形成。用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 我國成功發射高光譜解析度衛星「高分五號」
    新華網太原5月9日電(劉丫 童植)5月9日2時28分,高分專項中唯一一顆實現高光譜解析度的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五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的成功發射是實現高分專項形成「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我國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
  •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可探測大氣汙染物
    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為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
  • 「高分家族」添丁 「天眼」監測大氣汙染——揭秘中國高分五號衛星
    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標誌著國產衛星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再上新臺階。高分五號衛星實現了哪些先進項技術突破?對中國衛星遙感技術有什麼影響?
  • 中國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國內首顆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它將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設計壽命為五年。高光譜業務衛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了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目前,這類衛星大多為軍方發射,民用類較少,主要用於大氣、海洋和陸地探測等。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空間解析度世界最高
    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將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專項(高分專項)稱為創新工程、「天眼」工程和應用工程。通過系列高解析度衛星的發射,到2020年形成我國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陸地、大氣、海洋對地觀測能力。高分專項由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實施。高分四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 美國:中國發射最強高光譜成像衛星 能測隱形戰鬥機
    美國《大眾科學》雜誌1月26日報導稱,中國準備發射世界上「最強大的高光譜成像衛星」,而且這種所謂的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甚至具有監視飛彈發射井和飛彈本身的能力。目前,中國已將該技術應用於各種太空平臺,包括「嫦娥」探月任務、「天宮」和HJ-1高光譜小衛星的對地觀測任務等。此外,中國還正利用安裝在各種飛行器上的高頻譜成像設備開展許多工作,如環境監測、石油勘探、減災防災和農作物估產等。
  • 比輻射計助力高光譜遙感技術發展
    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解密「高分五號」衛星:環境保護再添「天眼」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環境保護再添「天眼」(關注)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
  • 細數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多軌道實現全球覆蓋
    此次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大氣與陸地綜合高光譜觀測衛星。使我國實現了世界範圍內的零突破,可謂意義重大。事實上,我國的高分系列衛星全部是世界領先水平的對地綜合觀測衛星。接下來,我們來一一介紹一番。
  •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8月6日12時01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高分九號04星和清華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4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 高分衛星居然發了這多?他們都是幹嘛用的(2)
    2015年12月29日成功發射,和其他衛星都不同,它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專注於觀測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對特定區域甚至可以進行分鐘乃至秒級別的觀測。在災害防護、資源複查、農作物估產方面特別在行。2018年5月9日發射,是世界上第一顆同時對陸地和大氣進行綜合觀測的衛星,它的設計壽命高達8年,是中國設計壽命最長的遙感衛星。高分五號一共有6個載荷,分別是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解析度探測儀、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和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
  • 【國際在線】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主要是對我們國家以及周邊大氣雲層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為天氣預報,短期氣候預測,以及災害天氣監視,提供服務。」  據了解,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突破了高精度圖像定位與配準、微振動測量與抑制等20餘項核心關鍵技術,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高分五號衛星參數介紹 高光普解析度高達0.5納米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
  • 我國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開啟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新篇章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劉飛)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將5米光學業務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該星可有效獲取寬幅高光譜及多光譜數據,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衛星觀測體系,並將與後續系列衛星組網,形成全球領先的業務化對地光譜探測能力。
  • 中國又一衛星升空 刷新精度記錄!蔡英文將無處可藏
    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中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搭載了六大「神器」: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解析度探測儀、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
  • 風雲四號衛星如何獲取高光譜大氣探測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靜止軌道上以紅外高光譜幹涉分光方式探測大氣垂直結構的精密遙感儀器。通過該探測儀,我們成功獲取了全球首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作為第一次露出真容的大氣高光譜圖,應該如何解讀圖像和展開數據應用呢?這非常值得探析。
  • 剛剛發射成功 我國海洋觀測衛星網絡又添「新兵」
    ,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衛星搭載的AIS艦船自動識別系統具備全球船舶識別的能力,DCS分系統可以接收、存貯和轉發海域中的浮標測量數據,有效提高數據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