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衛星升空 刷新精度記錄!蔡英文將無處可藏

2020-12-04 易評天下

國防科工局公布的高分二號亞米級解析度衛星圖,斑馬線清晰可見

北京時間5月9日2時28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

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中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

高分五號衛星搭載了六大「神器」: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解析度探測儀、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

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為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高分五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設計壽命8年,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這6大載荷「神器」讓高分五號衛星練就了「火眼金睛」。

藉助上述設備,高分五號衛星可獲取從紫外到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解析度星載遙感數據,對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及巖礦類型等地物目標,以及大氣汙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環境和氣象要素進行綜合探測。

高分五號衛星與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衛星有所不同。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高分五號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則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通過對大氣汙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物理要素的監測,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汙染狀況。同時,高分五號衛星還可對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探測,為我國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可靠的高光譜數據。

高分五號衛星譜段範圍寬、光譜解析度高,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觀測。其中,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的可見光譜段光譜解析度為5納米,相當於一張紙厚度的萬分之一。衛星探測手段豐富,具有高光譜/多光譜對地成像觀測、多角度觀測等探測手段,是國內探測手段最多的光學遙感衛星,工作模式多達26種。此外,該星定標精度高,星上載荷光譜定標精度達0.008波數,為國內衛星之最。就像一把尺子是否準確需要標校一樣,高精度定標是高光譜衛星定量化應用的基礎,是衛星探測信息準確不失真的重要保證。

高分專項全稱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是中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自2010年啟動以來,已成功發射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1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等多顆衛星。

2018年,除發射高分五號衛星外,中國還將發射高分六號衛星,並與在軌衛星組網觀測。

高分系列是中國最先進的偵察、遙感衛星,其用途遠不止民用和科研。高解析度、多工作模式,將能夠有效觀測陸地和海上重要軍事目標,為解放軍提供有效的信息情報支持。如果用於對臺目標觀測,將真正做到「分毫畢現,一切盡在掌握」。

正如長劍-10巡航飛彈有能力在數百公裡之外,精準穿過大樓窗戶打擊目標一樣,高分系列衛星構建的一整套精度極高的太空偵察體系,將有效威懾蔡英文等島內「心懷不軌」的政客。

相關焦點

  •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
  • 中國首發!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將於2017年年底升空
    「珞珈一號」即將升空,我們可以看見發自太空的大橋晚景啦!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透露,由武漢大學多名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有望在今年年底發射。據悉,「珞珈一號」將主要用於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包含01星和02星,其中01星將在今年底發射。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帶來什麼改變,為何蔡英文對此忌憚不已?
    作者:八月 隨著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升空,中國獨立自主建設的全球第四個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完美收官,將為全球帶來精準定位和導航服務,已經足以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並肩而立,並駕齊驅。
  • 把「中國精度」刻在每一個戰位
    日前,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球組網,意味著北鬥導航實現「國內、區域、全世界」的「三級跳」,有能力在更大範圍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務。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楊志遠 攝精度,是北鬥的一個關鍵詞。
  • 谷歌地圖衛星升空 解析度提高至50釐米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谷歌地圖衛星升空 解析度提高至50釐米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恐怕為時尚早,因為一種新型探潛裝備——德拜探測器即將推出,它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目前對潛艇最具威脅的探測裝備一是聲吶,二是磁異探測儀。聲吶是針對潛艇的聲學特性,利用潛艇發出或反射的聲波,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聲探測裝備。而磁異探測儀是針對潛艇的磁場特性,通過潛艇帶來的周圍磁場變化,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非聲探測裝備。
  • 衛星的「亮」讓天文臺「無處可躲」
    「所有光學和紅外觀測站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天文學家Anthony Tyson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而在美國國家光學紅外天文學研究實驗室天文學家Connie Walker看來,「任何緩解措施的組合都無法消除其影響」。旨在為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衛星目前有數百顆。
  • 3小時2連發,快舟和長徵火箭搭載多顆衛星順利升空
    2019年11月13日11:40,命名為「快舟·我們的太空號」的快舟一號甲遙十一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接著11月13日14:35,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5顆寧夏一號衛星(又稱鍾子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外星人無處可藏了,中國天眼真厲害!霍金的警告怎麼辦?
    其實各國把目光都轉向了中國,因為中國在科技領域上,進入了新的階段,有著中國天眼那麼大的工程。這個工程的建立和投放使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別把所有的希望都投放於這個工程上。中國天眼的使用以來,並沒有讓世界人失望,發現了很多驚奇的現象,捕獲到了一些信號信息。
  • 記錄再次被刷新!SpaceX用六手火箭成功發射第11批星鏈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21,SpaceX又進行了一次發射任務,成功將第11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是的,馬斯克再次刷新了火箭復用記錄!毫無懸念的,這枚獵鷹九號在本次發射後又被成功回收,接下來還可能再次投入使用,繼續刷新紀錄。
  •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2020年4月4日隨著北鬥三號系統、也是北鬥導航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抵達四川群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最後衝刺階段的序幕開始被拉開,屆時全球最為成熟的定位系統除了美國的GPS外,就數中國歷經數十年打造的北鬥導航。自2007年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後,時隔近13年預計將於本月內發射的第五十五顆北鬥衛星,將實現北鬥工程的全線竣工。
  • 被「人」打臉根本不叫事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被衛星打臉
    中國臺灣網9月20日訊 臺灣軍方19日在屏東縣九鵬空軍基地舉行一系列飛彈射擊演習。據島內媒體報導,臺軍當日相繼展開「神鷹」、「天馬」與「雷霆」實彈操演,射擊包括拖式2A飛彈164枚、雷霆2000火箭彈297枚、56枚地獄火飛彈、8枚剌針飛彈。然而,昨日臺軍演習中,各種「插曲」、「橋段」接連發生。當地居民由於不滿軍方影響生計,遂上遞陳情書。
  • 中國天基紅外戰略飛彈預警衛星剛剛升空,歷經三十年剛剛突破
    中國天基紅外戰略飛彈預警衛星最近央視軍事頻道報導了國防科大一名教授的先進事跡,透露了中國天基紅外戰略飛彈預警衛星剛剛升空,歷經三十年剛剛突破,2017年成功發射!成為全世界第三家擁有此衛星研發能力的國家。
  • 記錄再次被刷新!SpaceX用七手火箭發射第16批星鏈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5日10:13,SpaceX又進行了一次發射任務,成功將第16批60顆星鏈衛星送上太空。本次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大亮點:1.本次發射使用的是一枚七手獵鷹9號火箭,刷新人類火箭復用記錄。毫無懸念的,這枚獵鷹9號火箭第一級在發射後再次被成功回收,有望繼續刷新記錄,距離十次復用目標更進一步。
  • 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順利升空 成都技術實現「天地對話」
    相關報導:  「墨子」入軌 中國領跑量子太空競賽  揭秘首顆量子衛星四川研發團隊 80後佔多數製圖楊仕成華西都市報記者探訪量子衛星地面望遠鏡系統研發團隊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已順利升空。衛星升空後,如何跨越時空距離,和地面望遠鏡找到彼此?地面設備又如何精準捕捉衛星信號,實現天地間對話?
  • 遙感三十號衛星探測範圍大有文章,美潛艇將無處遁形
    據光明網最新報導,日前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誌著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組網任務完成,中國建成了首個低軌衛星星座。據悉,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他把衛星定軌精度精確到釐米
    每一顆衛星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軌道,每一位衛星測控專家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軌道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是個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國家的核心機密。李濟生一生都在尋找各種最佳的計算方法,把衛星定軌精度從2公裡提高到100米、1米,乃至目前的釐米級,為中國衛星鋪設了一條最精密的軌道。
  • 中國衛星解析度0.1米,導航精度3釐米,美國還有太空優勢嗎?
    相比在2018年7月31日發射的高分十一號衛星,02星是一顆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採用橢圓軌道,遠距離地面像元解析度可達亞米級,近距離解析度可到分米級,準確來說就是0.1米。 該星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在防災減災、國土資源普查發揮重要作用。將與高分十一號衛星01星實現在軌組網,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網酒泉8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 喻菲 王聰 楊春雪  中國16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 外星人再也無處可藏了,中國天眼真厲害,霍金的警告怎麼辦?
    其實各國把目光都轉向了中國,因為中國在科技領域上,進入了新的階段,有著中國天眼那麼大的工程。這個工程的建立和投放使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別把所有的希望都投放於這個工程上。中國天眼使用以來,並沒有讓世界失望,發現了很多驚奇的現象,捕獲到了一些信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