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2020-05-07 國器紀錄片

2020年4月4日隨著北鬥三號系統、也是北鬥導航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抵達四川群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最後衝刺階段的序幕開始被拉開,屆時全球最為成熟的定位系統除了美國的GPS外,就數中國歷經數十年打造的北鬥導航。自2007年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後,時隔近13年預計將於本月內發射的第五十五顆北鬥衛星,將實現北鬥工程的全線竣工。而此時距離第五十四顆北鬥衛星的升天僅僅過去了不到兩個月,北鬥衛星的密集發射讓人感到頗為震撼。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出品|國器

北鬥全球導航的最後一顆衛星已運抵西昌發射場直待5月內升空

實現全球組網的五十五顆北鬥衛星主要是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構成,而此次即將發射的第五十五顆北鬥衛星就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目前這顆北鬥衛星已經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測試試驗、總裝和推進燃料的加注階段,只待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裝載就緒後便可發射升空。隨著2020年北鬥全球系統的組建完成,其將助力我國衛星導航產業格局的初步完善,對於中國衛星導航國際化進度意義重大,而根據規劃在本年度北鬥的預計應用規模將超過4000億。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我國投資20多億與歐美合作開發導航系統受挫後開始轉向北鬥

細數全球四大導航系統分別為美國GPS、中國北鬥導航、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和歐洲各國共同研發的伽利略導航。自1993年開始組建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是早期佔據衛星頻段最好的導航系統之一,其於2007年發射的20多顆通信衛星組網完成後便投入了運營,但由於後期投入維護和升級資金的短缺,格洛納斯陷入了僅有10多顆衛星運行的窘境。而中國早期在衛星導航領域基礎薄弱,2003年在投入超20多億與歐盟聯合開發伽利略導航受挫後,便開始將導航系統的重點放到北鬥的自主研發上。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近20年中國北鬥從有源定位向無源定位、從國內向全球範圍導航邁進

從2000年北鬥一號系統的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開始,由於採用用戶終端需要向衛星發射定位信號的有源定位方式,並且僅需這兩顆衛星便可以實現定位功能,但其短板就是定位的精度僅為100米左右,覆蓋的範圍僅局限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而於2012年北鬥二號系統的組網,中國北鬥實現了覆蓋範圍從國內向亞太區域的跨越,由於採用了在用戶終端便可定位計算的無源定位,其定位精度也實現了10米以內,這也標誌著中國製造的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實現了自主創新。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北鬥採用Ka頻段中速星間鏈路是結合了我國自主導航的創新和特色

但中國導航系統的雄心並不局限在亞太地區,2017年年底由長徵三號乙一次性搭載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標誌著中國開始進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新時代。由於我國採用了Ka頻段中速「星間鏈路」,實現了衛星和衛星之間數據聯繫,不需要在地面建站便可以實現國內定位的衛星與海外的衛星相連,在地面通信站與衛星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也具備強悍的抗幹擾能力。北鬥三號系統上具備的中國特色與創新,將導航與通信相結合,是中國導航從亞太區域向著全球範圍邁進的基礎。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2020年北鬥全面組網後將帶動上中下遊北鬥產業高達4000億的應用規模

在2020年北鬥導航全球組網的格局全部完成後,其將帶動軍用、民用兩大領域的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這種新興的產業也被稱之為北鬥產業。北鬥產業主要包括通信天線、北鬥晶片、傳感器和板卡等硬體設備研發生產的上遊產業鏈,手機、車載導航等行動裝置導航定位終端的中遊產業鏈,以及下遊產業鏈分布的採集、監測和遠程調度的數據環境分析,主要是指北鬥導航在各行業的適用系統研發和全天候的運營服務。可見北鬥產業的商業化和國際化對於我國來說受益無窮。

最後一顆衛星西昌就位!北鬥工程終迎全線竣工,將於本月發射升空

根據規劃截至到2020年年底中國北鬥在高科技行業要達到80%的市場份額

早在2013年我國就北鬥產業的未來提出了早期規劃,截止到2020年年底,中國北鬥要達到60%的市場貢獻率,而在高科技等重要行業則要達到80%,使其擺脫對美國衛星導航GPS的依賴。除了在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拓外,在海外導航市場也應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隨著北鬥衛星的終端設備中通信定位最為關鍵的部件——北鬥晶片實現40納米級的突破後(目前已經達到28納米級),使北鬥導航的商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也有利於我國掌握衛星導航的智慧財產權,對於國產導航系統的產業發展助力極大。

相關焦點

  • 北鬥最後一顆衛星明天發射,預計北鬥航天板塊明日開盤領漲
    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的收官之年,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預計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6月16日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據了解,今年5月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點火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升空的背後
    今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伴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服務範圍從中國擴展至全球。對很多出口產品來說,有北鬥二號、北鬥三號兩套系統同時提供服務,在全球的使用體驗、穩定性、可靠性及市場競爭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北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我們是否可以不再使用GPS
    北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後,我們確實可以不再使用GPS了,只不過要循序漸進。北鬥衛星成功升空就在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這是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也是北鬥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他們在紅軍「彝海結盟」之地,安營紮寨開啟探索宇宙的新長徵——從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入軌,到我國首次行星探測遨遊天際;從探月工程連戰連捷,到北鬥導航衛星全部發射成功;從我國第一枚低溫燃料運載火箭首飛,到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成熟運用……五十載追夢奮鬥,半世紀向天圖強。
  • 西昌發射場氣象條件滿足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要求
    西昌發射場氣象條件滿足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要求 時間:2020 西昌發射場氣象條件滿足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要求 新華社西昌6月15日電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5日最新的氣象預報,西昌發射場氣象條件滿足北鬥三號衛星發射要求。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新華社西昌12月30日電(黃國暢、王玉磊)「天問」「嫦五」出徵,「北鬥」「高分」收官,「長五B」「長八」首飛……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以18發的高密度發射次數,繼2018年、2019年後連續第3年位列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 「天團」主力全部就位 兩顆「北鬥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12月16日,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12月16日,2019年北鬥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順利結束。隨著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順利落子於北鬥「大棋盤」的中圓地球軌道,北鬥三號在該軌道上規劃的24顆衛星已全部到位,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正式完成。  什麼叫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北鬥三號為何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這次發射又有何意義?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供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北鬥組網,靜待此星。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6月16日推遲執行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相關技術問題已排除,任務重新啟動,6月23日擇機發射。
  • 《開講啦》邀請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第一次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 ,2020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本期節目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每一顆北鬥衛星的發射出徵都...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 王國平11月22日,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論壇中提到,「都說55顆北鬥衛星是從四川發射升空的,實際上是59顆星,這其中還包括了4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他說,每一顆北鬥衛星的發射出徵都離不開我們四川省的大力支持。攝影 王晉朝四川是北鬥追星夢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是我國五大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聚集區之一。
  • 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 發射成功!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
    北鬥港——西昌,歡迎您!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今年5月最後一次!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在即,2020年北鬥收官之戰!北鬥系統北鬥一號系統1994年—2003年,北鬥雙星系統,為中國服務。,2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執行43次北鬥發射任務,成功發射4顆試驗衛星在內的54顆北鬥衛星,成功率達100%,中國的北鬥從西昌走向太空,走向亞太,走向全球,西昌也成為文明世界的「北鬥港」
  • 2020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時間:幾月幾號幾點
    6月23日消息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李國利、楊欣)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推遲後,重新發射的窗口確定為6月23日9時43分。6月22日消息我國重新啟動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6月16日推遲執行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相關技術問題已排除,任務重新啟動,將於6月23日擇機發射。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50年來,「北鬥」在這裡組網,「嫦娥」從這裡奔月,「風雲」自這裡升空……中國科技,中國航空!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
  • 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在國慶來臨之際,西昌發射場完成了歷時2個多月的改造工程。   總臺央視記者王曉丹:今年以來,西昌發射場已經執行了8次發射任務,從7月中旬開始,這裡展開了全面的系統改造工程,對包括發射塔架、加注、供電、供氣、通信等多個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改建,為後續高密度的發射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 最後一顆北鬥衛星下月發射,徹底打破美太空霸權
    前段時間,中國剛發生了大事,那就是成功發射了北鬥第54顆衛星。而這顆衛星在發射後也成功進入到了軌道,在那時候,距離北鬥組網成功也只有一步之遙,當時就傳出消息,最後一顆衛星打算在五月份發射。由於疫情的問題,很多人都擔憂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是否會推遲,不過讓我們激動的是,終於有確實的消息傳來,最後一顆北鬥衛星將會下個月在西昌發射中心發射,到時候長徵三號火箭將會載著北鬥衛星升空,將徹底打破美國在太空上的霸權,同時也讓各國看到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速度!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冕寧,當一顆顆衛星發射升空人們記住了西昌,發射場地其實在冕寧
    在大家的認知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在西昌境內,其實它的發射場地行政隸屬應該在冕寧。衛星發射場位于冕寧縣澤遠鎮封家灣。目前中國衛星發射中心共有四個:分別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和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 為「北鬥」保駕護航,西昌發射中心觀北三系統建成後展開熱議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召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信站全體人員觀看了現場直播,大家群情振奮、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接續奮鬥,努力創造更多中國奇蹟。 20載春華秋實,隨著今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