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啟新一輪高密度任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王玉磊、黃國暢)我國12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這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來,「北鬥」在這裡組網,「嫦娥」從這裡奔月,「風雲」自這裡升空……中國科技,中國航空!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
-
發射成功!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
北鬥港——西昌,歡迎您!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今年5月最後一次!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在即,2020年北鬥收官之戰!北鬥系統北鬥一號系統1994年—2003年,北鬥雙星系統,為中國服務。北鬥二號系統2004年—2012年,北鬥區域系統,為亞太服務。北鬥三號系統2009年—2020年,北鬥全球系統,為全球服務。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
-
關鍵1分鐘,保駕衛星「太陽翼展開」
衛星發射時太陽翼處於摺疊狀態,星箭分離後才會打開,並在衛星飛行過程中不斷調整方向,使太陽電池對準太陽,為整星工作提供能量。相較於以往同步軌道衛星太陽翼展開需要幾十分鐘,此次發射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由於飛行時序等不同,星箭分離後短短1分多鐘就能實現太陽翼的完全展開。其中,遠望3號船負責監視太陽翼捕獲、展開全過程,為這短暫而又關鍵的1分鐘保駕護航。海上測控,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
科技知識-與北鬥三號有關的科技常識
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總結下與「北鬥」有關的科技常識吧:一、從哪裡來——我國的四大衛星發射中心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任務成功率達到100%。
-
科技知識:與北鬥三號有關的科技常識
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總結下與「北鬥」有關的科技常識吧:一、從哪裡來——我國的四大衛星發射中心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任務成功率達到100%。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用成功為祖國加油
3月9日19時55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傳捷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穩穩地將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送入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今年是北鬥全球組網收官之年。這次成功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航天發射以來,取得的又一次勝利。對於低溫燃料保障團隊來說,過程一波三折。液氮液氧生產廠房建成投入使用已滿24年,部分設備老舊,故障率高。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旗飄揚 下半年高密度發射任務拉開戰幕
時光回溯,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的雙重考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以航天發射任務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全體科技人員「向疫戰、向天行」的使命擔當,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兩個萬無一失」「兩個全面勝利」。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新華社西昌12月30日電(黃國暢、王玉磊)「天問」「嫦五」出徵,「北鬥」「高分」收官,「長五B」「長八」首飛……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以18發的高密度發射次數,繼2018年、2019年後連續第3年位列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圓滿完成任務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操縱遙杆火箭起飛後,西昌衛星發射中貴陽觀測站雷達組天伺饋崗位操作手緊握遙杆
-
細數西昌航天逐夢蒼穹的「北鬥」記憶
2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了北鬥導航系統所有衛星的發射任務,從「北鬥一號」的服務中國到「北鬥二號」的服務亞太,再到「北鬥三號」的全球組網,西昌航天成長壯大的每步堅實足跡都鐫刻著一段特殊的「北鬥」記憶,凝聚著中心技術部一支系統工程師團隊的努力付出,見證著發射場綜合測發能力的一次次躍升,更記錄著航天人忠誠使命和築夢太空的一次次輝煌。
-
第54顆北鬥衛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
原標題:戰疫情下的又一次成功航天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北鬥三號衛星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3月9日19時55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
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 成都造「北鬥」裝備驚豔亮相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後,我國首次舉辦的大型衛星導航交流盛會。年會共吸引3000餘位代表參會,來自國內衛星導航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優秀人才,圍繞衛星導航當前熱點話題、核心技術以及社會關注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這也是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 任務推遲5天後,西昌航天人艱難地創造了低溫燃料二次加注並發射成功的世界航天史新紀錄。同時,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標誌著我國繼美國、歐盟之後,成為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及地區。 21年後,中心執行風雲二號系列收官星H星發射任務時,中心氣象系統不僅接受的氣象信息增加了上百倍,還將數據處理時間縮短了30%,大大提高了對暴雨範圍、強度等的預報精度。
-
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原標題:「用成功為祖國加油」——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新華社西昌3月10日電(李志勇、史曉龍)9日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傳捷報,北鬥衛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而對於低溫燃料保障團隊來說,過程一波三折。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個中心又接連發射北鬥一號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隨著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部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世界航天發展史上的中國速度。「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北鬥母港,共有59顆北鬥衛星從這裡飛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