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旗飄揚 下半年高密度發射任務拉開戰幕

2020-09-22 我們的太空

號角連營烽煙起,戰鼓催徵馬蹄急。

初秋時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各參試單位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凝聚起了牢記囑託、接續奮鬥、再創奇蹟的磅礴力量。

時光回溯,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的雙重考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以航天發射任務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全體科技人員「向疫戰、向天行」的使命擔當,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兩個萬無一失」「兩個全面勝利」。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精益求精高質量開展任務(歐翔 攝)

直面大戰大考,黨旗在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必須防控,任務不能暫停。決不能讓疫情影響國家重大發射任務!」疫情初始,該中心黨委就樹立「非常意識」、進入「戰時狀態」,多次召開黨委常委會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專題研究疫情防控形勢,及時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緊前籌措各類防疫物資,動態完善發射場區管理、疫情報告、測溫消毒、隔離觀察等26條常態化防控措施,精心做好宣傳教育、輿論引導、心理疏導、人文關懷等工作,疫情防控實現「零疑似、零感染」目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山溝裡、海島上,在火箭吊裝、測試、加注等工作現場,中心黨委領導蹲住一線,認真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任務,親切看望慰問科技人員。

黨旗在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一線高高飄揚。疫情發生以來,中心許許多多的黨員主動放棄休假時間,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他們設立「黨員先鋒崗」、劃分「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突擊隊」,猶如一顆顆螺絲釘緊緊地鉚在自己的崗位上,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用任務成功報效祖國,用成功為祖國加油。

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因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5日晚,發射場工作人員在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場區任務指揮部連夜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推遲發射,做好「歸零」工作。

燃料加注,極其危險;燃料洩出,比加注危險百倍。危急時刻,中心經過反覆研究後迎難而上,經過7天連續奮戰,終於成功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最大規模常規推進劑洩出任務,並再次進行了燃料加注,確保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44次發射100%圓滿成功向祖國和人民交上優異的答卷。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廠房進行消毒(焦黃鑫 攝)

矢志航天報國,凝聚「向疫戰、向天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活思想具有突出的外源性,思想政治教育須密切關注外部的影響。當前疫情特殊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介紹,今年以來,科技人員一直承壓作戰、連續作戰、堅守作戰,不免會產生擔心恐慌、焦慮憂慮、厭煩抱怨等思想傾向。

為此,中心在疫情發射初期,及時編印《疫情防控手冊》,普及病毒防治知識,清除科技人員思想疑慮和心理恐慌;在對膠著對壘時期,採取微信推動、懸掛橫幅、張貼海報等形式,重點宣講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凝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高度關注麻痺思想、厭戰情緒、鬆勁心態,以黨委名義發送《致全體人員及廣大親屬的嘉勉信》和《抗疫「金句」》,制定嚴明疫情防控紀律規矩「十個嚴禁」,教育引導大家充分認清拐點尚未到來、戰鬥仍要繼續。

此外,中心還以「抗疫一線、發射一線、家在湖北、家庭困難、長期隔離」等5類人員為重點,廣泛開展思想互助和交心暖心活動。「中心黨委發來的節日慰問信,是我們收到的最特別的禮物。」三八婦女節當天,堅守在任務一線的女工程師張瀅捧著慰問信和鮮花,感到特別暖心。

學習老先輩,勇攀新高峰。今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從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問鼎蒼穹到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中心航天人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以及黨中央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和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賀電的政治熱情轉換成再奪成功、再創奇蹟的無窮動力。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進行電纜檢查(王玉磊 攝)

西昌、文昌兩場密度空前,繼續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2020年2月20日5時7分,伴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發射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E星、F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迎來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戰告捷,用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全國人民戰「疫」加油鼓勁。

「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中心的首次發射時間,是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次航天發射,這是一次疫情之戰,更是一次信心之戰。」面對疫情防控和兩場高密度任務挑戰考驗,中心黨委充分認清關鍵任務在中心、巨大責任在中心、重大風險在中心,科學處理一個黨委、一個機關與兩個發射場、兩套人馬的關係,持續強化雙指揮長制和各級組織機構作用發揮,在兩個發射場區指揮部下分別成立疫情防控組,科學統籌疫情防控下的人員定崗、廠房分配、射後恢復等各項工作,為保證按時發射、安全發射、成功發射提供了有力支撐,奪取了疫情期間航天發射首勝和疫情初期連續勝利。

面對嚴峻質量形勢和發生的「三誤」問題,堅持眼睛向內、刀刃向己,紮實抓好質量整頓,組織質量教育專題授課,積極做好「五個深刻檢討反思」「五個再」的工作,常態開展「學、議、講、查、比」群眾性質量活動,中心科技人員承壓作戰、長期作戰、堅守作戰,連續奪取長五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重大任務勝利,大漲國人士氣,彰顯制度優越。

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到明年3月底前,中心還將執行嫦娥五號、長徵八號等11次航天發射任務,西昌平均半個月一發,文昌多個國家級重大工程相繼展開,兩場並行,密度空前,發射能力逼近極限,常態處於飽和狀態。」中心主任張學宇介紹說。


來源: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王玉磊 黃國暢 曹耀瀾編輯:麻雨潔

相關焦點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啟新一輪高密度任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王玉磊、黃國暢)我國12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這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
  • 高分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新一輪高密度任務首戰告捷
    2020年10月12日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也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據悉,此次長徵十一號發射是該中心第二次執行固體運載火箭發射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年度高密度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責任重大、意義重大。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新華社西昌12月30日電(黃國暢、王玉磊)「天問」「嫦五」出徵,「北鬥」「高分」收官,「長五B」「長八」首飛……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以18發的高密度發射次數,繼2018年、2019年後連續第3年位列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新華社西昌12月6日電 題:滿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黃國暢、王玉磊、何習果冬日的川西大涼山腹地,暖陽高照。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荔枝軍事
    12月6日11時58分,伴隨著一陣撼天動地的巨響,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23天再傳捷報,接連取得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4戰4捷。   據悉,此次任務是高分衛星專項系統建設的收官之戰,是中心年度高密度發射任務衝刺階段的關鍵之戰,更是西昌航天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檢驗之戰,責任重大,意義重大。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當好高密度發射任務「總調度」
    伴隨著衛星準確入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外宣布:我國首個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組網發射任務取得開門紅。此刻,在發射場測試發射指揮大廳的邢朝和他的團隊終於放鬆了緊繃著的神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處處長邢朝介紹說。中心計劃處擔負著發射任務計劃協調、組織指揮、質量跟蹤,問題處置等一系列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巨大,其他部門都稱邢朝和他的團隊為高密度發射任務的「總調度」。
  • 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原標題: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丨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今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50年來,我國成功發射了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其中有9顆是從西昌奔向太空的,目前仍有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觀測能力,綜合性能達世界先進水平。    誰又曾想到,這個中心在1984年第一次執行發射任務時,請的是當地老農和彝族同胞上山幫忙觀測天氣。1997年第一次發射風雲衛星時,卻又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推遲。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明年將遷至海南文昌(圖)
    該次展覽首次展出在文昌即將開工建設的新一代火箭發射場設計模型圖,該發射場將於二零一四年投入發射作用。圖為航天火箭模型。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預計5年後海南文昌將發射首顆衛星,西昌基地只承擔應急發射任務曹英學是西昌精英旅行社的董事長,最近一段時間他成了「空中飛人」,穿梭在文昌與西昌之間。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 【發射場上】文昌市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闞遠志 鄭懷周 廖宸) 3 從校服到工作服 他們的追夢路寫滿了詩意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許平平和胡學平,是大家公認的一對神仙夫妻,他們雙雙紮根大涼山,奮戰在航天測發一線的關鍵崗位。
  • 習近平總書記2021新年賀詞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引起熱烈反響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簡稱「中心」)組織西昌、文昌兩場科技工作者同步收聽觀看直播,感恩共克時艱,禮讚偉大成就,共同迎接2021年新年到來!地面設備站西昌測量站1月1日,大山巍峨,寒風凜冽,中心西昌發射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正在準備航天發射任務的地面設備站航天工作者,在學習習主席2021年新年賀詞後,熱血澎湃、激動不已。新年賀詞中,習主席點讚了航天事業。
  • 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丨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
    在國慶來臨之際,西昌發射場完成了歷時2個多月的改造工程。總臺央視記者 王曉丹:今年以來,西昌發射場已經執行了8次發射任務,從7月中旬開始,這裡展開了全面的系統改造工程,對包括發射塔架、加注、供電、供氣、通信等多個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改建,為後續高密度的發射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 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原標題:「用成功為祖國加油」——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新華社西昌3月10日電(李志勇、史曉龍)9日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傳捷報,北鬥衛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而對於低溫燃料保障團隊來說,過程一波三折。
  • 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