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熱血沸騰!全國矚目! 它就是 ▼▼▼ 廈門大學!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高亮 攝)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去年廈大曾經成功發射一枚火箭 都是為了科學研究 其中 『』海絲一號」衛星 是為了在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最新消息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市投資集團助力「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省招標集團、市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剛剛發射成功 我國海洋觀測衛星網絡又添「新兵」
,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屆時,我國將擁有全球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觀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一系列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的觀測,為我國海洋防災減災、氣象、交通及科學應用等提供信息支撐,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觀測網,提高我國海洋衛星體系的國際地位。 我國作為海洋大國,2019年的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到9.0%。
-
又一顆以國家級新區命名的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升空!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10月26日,天啟6號(「青島西海岸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該星座由38顆衛星組成,計劃將於2021年底全面部署完成,將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全球萬物互聯提供必須的網絡通信保障,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我國第四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
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2020年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我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助力打造海洋動力環境觀測網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又一顆高軌衛星高分十三號發射成功
小編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注意到消息,一顆高軌遙感衛星高分十三號在中國西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顆高軌道遙感衛星是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火箭飛行一定時間後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此次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火箭實驗室歸來:成功發射一顆100千克重的衛星
7月的重大事故發生之後,火箭實驗室的發射頻率大大降低,停滯了約1個月時間,才再次重啟了發射任務,發射一顆100千克重的商業衛星。這顆雷達商業衛星,是一顆對外公開的商業衛星,可以在多種天氣環境下,提供地球的高質量圖像,搭載的雷達可以探測到地表0.5米以下的區域,從而提供額外的地下監控和災難預警。
-
我國長徵4B火箭發射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部署成功,我國海洋探測又添...
周一,中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新的海洋觀測衛星,長徵4B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本次任務發射成功,部署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代表了第二代海洋觀測和監視衛星,該計劃於2007年2月獲得國家航天局批准,用於全天候測量海洋動態和環境參數。
-
一顆成功的偵察衛星
這是第一顆銀河輻射和背景衛星(grab-1)的備份,這是世界上第一顆成功的偵察衛星。Grab-1由海軍研究實驗室(NRL)建造,於1960年6月22日發射升空,作為一項高度機密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獲取蘇聯防空雷達的數據,供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用於制定電子對抗措施和最有效的轟炸機航線。這顆衛星還攜帶了測量太陽輻射的儀器,這是一個被稱為solrad的非保密和公開承認的項目的一部分。
-
俄成功發射一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新聞—科學網
據俄羅斯國防部3月24日消息,俄當天成功用「聯盟2-1B」火箭將一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送入軌道。
-
剛剛,一顆戰略級衛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迎來高密度發射
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該衛星是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其在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遙感衛星技術水平,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
-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近段時間以來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航天發射密度之高前所未有。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我國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形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為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海洋災害預警、海洋維權執法和海洋科學研究提供服務。
-
「貴陽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4月26日12點42分,被命名為「貴陽一號」的高光譜衛星,與組成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的另外四顆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十一號遙四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發射形式成功飛向太空。
-
「科幻世界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記者 程怡欣)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由我市新經濟企業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製的「科幻世界號」AI衛星(星時代-8)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