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投資集團助力「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2021-01-07 瀟湘晨報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省招標集團、市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海絲一號」是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衛星、國際首顆C波段輕小型SAR衛星,也是我省第一顆衛星。該衛星可用於為全球變化背景下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的遙感反演、海洋災害監測、洪水監測和地表形變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持。海絲星座還包括2021年上半年即將發射的「海絲二號」多光譜水色小衛星。

此次衛星發射項目,是由省招標集團和市投資集團合資成立的三明新基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與廈門大學共建海洋大數據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依託廈大院士專家團隊的研發力量,立足福建,面向東南沿海,為海洋漁業、海洋監管、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生態環境等提供基礎數據服務,提供海上溢油監測、漁船監管、非法捕撈、特定目標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助力「數字福建」「生態福建」「海上福建」「十四五」新基建建設。

下一步,市投資集團將藉助省政府支持衛星應用產業發展的機遇,搶佔先機,佔領衛星數據資源的制高點,通過衛星數據的採集研發和推廣應用,按照企業化運作的商業模式,不斷開拓市場,提高企業盈利水平。目前,市投資集團正積極對接武漢大學,依託武大院士專家團隊的科研力量,策劃研製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通過發射低軌道商業衛星組成星座,與海洋衛星一道形成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中心。同時,積極引進衛星智能製造相關產業落地三明,培育產業鏈,構建「遙感衛星+」產業融合應用生態圈。(投資集團供稿)

【來源:三明市國資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衛星  是為了在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最新消息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雷達在太空中不斷地向地球發射信號並從接收到的信號中獲取信息。那麼合成孔徑雷達是什麼呢?它就像一臺「相機」。然而它不是一臺普通的「相機」。當海絲一號掃過特定區域時,它會不斷地運動,運動的同時又對某一特定目標進行拍攝,獲取一系列的影像。這些影像還只是半成品,海絲一號還會對這些影像進行「數字」合成,最終獲得高清的遙感影像。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當海絲一號掃過特定區域時,它會不斷地運動,運動的同時又對某一特定目標進行拍攝,獲取一系列的影像。這些影像還只是半成品,海絲一號還會對這些影像進行「數字」合成,最終獲得高清的遙感影像。 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快速低成本發射和衛星模塊化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全球微小衛星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期,發射數量逐年大幅增長。
  • 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福建招標集團等聯合推出的海絲一號衛星應急圖像協助聯合國抗震救災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等單位根據海洋科學研究與遙感應用市場需要提出需求、天儀研究院等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2020-09-15 2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
  •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
  • 我國在黃海海域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新華社青島9月15日電(李國利、朱霄雄)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志芬籤署發射任務書。2020年9月12日13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張衡一號衛星發射圓滿成功
    2018年2月2日下午,張衡一號衛星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貴陽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4月26日12點42分,被命名為「貴陽一號」的高光譜衛星,與組成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的另外四顆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十一號遙四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發射形式成功飛向太空。
  • 「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9日11時56分,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二丙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以下簡稱「巴遙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送入預定軌道。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至此該院已出口17顆國際衛星。
  • 我國在海上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火箭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
  • 「吉林一號」發射成功!
    (攝影:才揚 設計:王晨曦)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
  • 「吉林一號」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
  • 「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探月工程一期——「嫦娥一號」衛星於2007年10月成功發射,準確進入預定環月工作軌道,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科學探測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嫦娥一號」衛星達到了「一年壽命」的技術要求,共獲得1.37TB的有效科學數據。
  •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Emma Chou • 2019-08-31 09:36:43 來源:前瞻網
  • 海上升「利箭」!三大優勢保障衛星發射成功
    央視網消息:15日上午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經過約10多分鐘飛行,火箭成功將9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