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原來你是這樣的「快響利箭」
自2015年長十一火箭首飛以來,已成功將51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小衛星發射需求,火箭院推出了「太空班車」、「太空專車」和「太空順風車」等多樣化快捷服務。在此次任務中,火箭研製隊伍為了滿足用戶一次發射九顆衛星實現軌道面部署的要求,充分發揮長十一火箭最大運載能力,與衛星廠商一體化協同設計,研製了新型高效的複合材料衛星適配器,通過結構總體布局優化實現了從最多發射7顆衛星到發射9顆衛星的轉變。
-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9月15日上午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
-
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與常規在陸地進行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三大優勢。
-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
其實,這是長徵十一號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去年6月5日,我國用長徵十一號海遙一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一次試驗性海上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射向固定,海上發射選擇的發射海域和發射點一旦得到驗證,後續可以固化下來。由於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比較頻繁,且陸地發射殘骸落區選擇越來越困難,海上發射的成功實施將進一步突顯軌道適應性更強這一優勢。
-
發射場是所有衛星成功發射的保障!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升空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吳煒琦從地理位置、建設年代、設施設備等方面為大家科普了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四大衛星發射場的區別有很多觀眾並不知道作為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一個中心建設、管理、使用著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對此,吳煒琦笑說「一個『昌』字是兩個『太陽』
-
撥雲瞰海,海洋二號C衛星發射成功
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星是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對海洋強國建設、防災減災能力提升、開展海洋科學研究、解決全球變化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 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發射 」衛星 是為了在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最新消息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與常規在陸地進行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三大優勢。一是海上發射為火箭運載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條件。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
-
揭秘「一箭九星」:為啥要到海上發射?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據火箭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介紹,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比較頻繁,且陸地發射殘骸落區選擇越來越困難,海上發射的成功實施將進一步突顯軌道適應性更強這一優勢。據了解,自首飛以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已連續取得八次陸地發射和二次海上發射圓滿成功,創造了十戰十捷的佳績,展現出了「快響利箭」在商業發射中高可靠性和靈活多樣的發射能力。
-
碧海之上,再踏問天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于吉松攝黃海海域,天高雲淡,碧波萬裡。9月15日上午,碧海藍天間,德渤3號自航駁船在海風中微微擺動,被譽為「快響利箭」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靜臥在甲板上。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的我國第二次海上發射進入倒計時。2019年6月5日12時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7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首次海上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小知識
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與常規在陸地進行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三大優勢。 一是海上發射為火箭運載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條件。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
-
陸地那麼大,為什麼還要去海上發射?
今天上午9時23分,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在黃海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與常規在陸地進行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三大優勢。 一是海上發射為火箭運載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條件。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中新網黃海「中華復興」號客滾船9月15日電 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長十一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
-
長十一火箭 一箭九星發射成功
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33秒,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10次發射、第2次海上發射,也是山東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發射。
-
市投資集團助力「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省招標集團、市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揭秘「快響利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
該型火箭被譽為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的「快響利箭」。火箭院專家介紹,固體運載火箭雖然運載能力相對液體運載火箭較小,但其最大的優勢在於燃料被提前固化在火箭內,接到發射指令後,從測試到完成發射僅需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能較好地完成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後的應急通信及遙感觀測等任務。
-
長徵11號在黃海海域發射,實現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該型火箭被譽為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的「快響利箭」,技術特點相較其他運載火箭有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