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英國作家摩根·羅伯遜寫了一本名為《徒勞無功》的小說,他在書中這樣寫道:有一艘配備了當時力所能及的一切華貴設施的豪華巨輪,從英國首航駛向美國,巨輪上滿載著有錢的乘客,人們盡情地在這艘巨輪上歡呼、享受,但就在首航途中,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因撞上冰山,最終沉沒,這艘巨輪的名字叫做泰坦號…...
誰也不曾想到,在14年後,這個悲慘的故事竟成了現實!只不過故事的主角從「泰坦號」變成了「鐵達尼號」。1912年4月14日,世界上體積最大、設施最為豪華的客運輪船鐵達尼號在首航途中,因撞擊冰山導致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於次日凌晨2時20分沉入大西洋底,船上承載的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超過1500人因此次事故而喪生,僅有333具遇難者遺體被打撈尋回。
而對於本「不該沉沒」的鐵達尼號,後人眾說紛紜,無形中給鐵達尼號沉沒背後的原因添了些許色彩。到目前為止,關於該沉船事故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 根據對鐵達尼號殘骸的研究,有專家發現,建造鐵達尼號的工程師為了增加船體鋼的強度加入了大量的硫化物,導致船體鋼的韌性大減,即在-40℃~0℃的溫度下,船體鋼會變脆,導致船體鋼發生了災難性的「脆性斷裂」,而在正常情況下,鋼只會在-70℃~-60℃的溫度下才會變脆。
2、 根據專家小組對鐵達尼號船殼上的鉚釘分析發現,船殼鋼板的鉚釘含有很多玻璃渣粒,這使得固定船殼鋼板的鉚釘異常脆弱,很容易發生斷裂。因此該專家小組斷定,在鐵達尼號撞擊冰山時,鉚釘斷裂導致船殼解體最終沉沒大西洋。
更有疑心者聲稱鐵達尼號沉沒背後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來自英國的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在一次電視臺採訪時,向全世界披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加迪諾和牛頓稱:那些死於鐵達尼號的1523名遇難者其實並非死於「天災」,而是一場陰謀不幸的犧牲品。據二人所說,當初沉沒的並非鐵達尼號,而是它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英國白星公司為了向保險公司騙取巨額保險費而布下的一個「局」。
而事實上,這個陰謀論並沒有太多人相信,因為鐵達尼號與奧林匹克號雖然外觀極為相似,但內部構造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例如鐵達尼號的側舷走廊和奧林匹克號不一樣,前者是開放式,後者是半開放式。
由於當時鐵達尼號是以航速23節在大西洋行駛,且沉沒時也未在航線上留下任何位置信息,這導致我們在鐵達尼號出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找到該船殘骸,直至1985年才被人意外發現。
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既然發現了殘骸,為何不打撈起來研究導致該船沉沒的真正原因呢?事實上,不是專家不進行打撈工作,而是專家在經過多次水下調研後發現,鐵達尼號經過長時間海水的侵蝕,很多部位都受到了嚴重的細菌蠶食,無論是船體還是內部,都已經變得異常脆弱了,任何外力的接觸都有可能讓鐵達尼號這艘曾在世界「曇花一現」的豪華巨輪徹底消失。
而在去年8月份,有一隻探險隊深潛至鐵達尼號殘骸部分調查時發現,殘骸受腐蝕嚴重,估計到2030年,這艘船就可能會迎來他的末日,徹底消失。
如今,鐵達尼號殘骸已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專家可以為它做的,只有通過攝影為這艘豪華巨輪留下最後的影像,並設法儘量減緩海水對它的腐蝕,以影像的形式將鐵達尼號的「面容」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