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趙冬浣
提起蟑螂,相信有很多鄭州市民會認為,鄭州沒有蟑螂,這些討人厭的小蟲子只會在南方城市出現。然而,現實情況卻並不是這樣,在鄭州恆大名都小區內,有不少業主都在為屢禁不止的蟑螂而煩惱。
那麼,這些蟑螂是哪兒來的?其有什麼危害?又該如何防範?
32層居民樓「鬧」蟑螂,這些小蟲子哪兒來的?
近日,有多位家住鄭州市恆大名都小區的業主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稱他們小區2號樓一直在鬧蟑螂,而且是從1樓到32樓都有蟑螂出沒,幾乎每個業主家裡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蟑螂,最多的業主家裡有上百隻,甚至有時候白天也能看到。
其中一位業主說,他們一家人是住進這個小區後,才第一次見到蟑螂,也算是看個「稀罕」!但讓他們實在無法忍受的是,他們住的幾乎算是頂層,還能見到蟑螂,這泛濫的也太厲害了吧!
9月22日上午,為了解具體情況,記者趕到該小區採訪時,通過2號樓多位業主得知,因有不少業主實在難以忍受蟑螂所帶的煩惱,他們已於前幾天聘請專業除蟲公司進行滅殺,這幾天已很少看到蟑螂身影。
那麼,這些蟑螂是什麼品種?它又是哪兒來的?採訪中,記者通過一位業主提供的聯繫方式,聯繫上了一位曾給該棟居民樓除蟲的工作人員。
據這位工作人員稱,恆大名都小區的蟑螂,95%以上是德國小蠊,另外約有5%是黑胸大蠊、美洲大蠊。這些蟑螂都屬於外來入侵品種,不是「國產」蟑螂。
這些外來蟑螂很可能是隨著快遞包裹、或其他東西進入居民家中,於居民家中繁殖後,再通過管道入侵到另一戶居民家裡。「外來品種蟑螂百分百是從外帶回來的,不可能無故在家滋生!」
屢禁不止,為何蟑螂「獨鍾」該小區居民樓?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一個情況,恆大名都小區2號樓的蟑螂並非只是此次「鬧騰」!在前幾年,該小區2號樓和5號樓就已經開始出現蟑螂,而且還是屢禁不止!
一位2號樓業主說,他們從搬進該小區後,就不斷地在家裡、或樓道看見蟑螂,而且每年都有,有不少住戶年年都會進行滅殺,但還是屢禁不止!
同時,據該小區物業一工作人員稱,自從發現居民樓裡有蟑螂後,他們也曾聯繫過專業除蟲公司進行滅殺,並隔三岔五在樓道噴灑滅蟑藥劑, 可效果並不好,還是不斷有居民反映蟑螂問題!
那麼,為何這些外來蟑螂會「獨鍾」該小區的居民樓?
對此,據上述專業除蟲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就像他剛說的,這些外來蟑螂在一戶居民家中繁殖後,會通過管道進入另一戶居民家中。而該小區有些業主家裡做了除蟑,有些沒有做。做除蟑的業主家裡蟑螂多,可能會跑到其他家裡,從而繼續繁殖滋生,導致蟑螂屢禁不止!
此外,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也曾表示,有不少業主將鞋櫃放在門口走廊裡。這些鞋櫃後邊的死角很難噴灑滅蟑藥劑,這也可能是導致樓道裡蟑螂不斷的原因之一。目前,他們物業也在與專業除蟲公司溝通,看看是否能夠「根治」!
德國小蠊蟑螂有哪些危害?業主該如何防範?
在今年8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曾《家中突現「小強」,毒不死才知是「外來種」!》為題,報導了鄭州市民李女士家中,突然發現美洲大蠊蟑螂,並在多次除蟲無果後,才知道這種外來美洲大蠊蟑螂是隨著快遞進入家中,其身上還攜帶多種致病菌和蟲卵。
那麼,恆大名都小區所遭遇的德國小蠊蟑螂有哪些危害?
據鄭州某害蟲防治中心的張經理告訴記者,德國小蠊是分布最廣泛,也是最難治理的蟑螂。由於其很早就在鄭州出現,且數量遠遠超過「國產」蟑螂,他們圈裡已默認其為本地蟑螂,目前他們滅除的蟑螂有95%都是德國小蠊。
德國小蠊除了盜食、汙染食物、損壞衣物、書籍,破壞電腦等精密儀器,造成經濟損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傳播大量疾病。由於德國小蠊適應性強、繁殖快,易產生對化學殺蟲劑的抗藥性,因此防治難度很大。
張經理說,要防止德國小蠊泛濫,最重要是保持家中環境衛生,及時打掃衛生間和下水道,清理垃圾,家中不留衛生死角,其次是早發現早殺滅。
連結:
德國小蠊屬姬蠊科。全身呈暗淡黑色,翅膀超過腹部末端。前胸背部上有2條直行、平行的黑色帶紋。成蟲體長12-15毫米。在一般室溫條件下,每年繁殖2-3代,性活潑,產卵多,生活史短,因此非常難於消滅,是家庭、食堂、飯館、醫院的廚房以及火車的餐車、輪船的配膳間內主要害蟲。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