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許久的旅程,當能成行的時候,是最開心的。臺灣之旅,是我想了很久,卻未能前行的地方。然而,就在今年,卻意外的跟小夥伴們一起前往,一路的感受寶島臺灣的風情!
我們的第一站是野柳地質公園,而且是個晴朗的午後。淡藍色的海水,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石頭,總吸引著我們。
由於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xùn)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
野柳地質公園風景區分三個大區:第一區女王頭、仙女鞋、乳石等。 第二區豆腐巖、龍頭石等,第三區海蝕壺穴、海狗石等。
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很多遊客就是奔著女王頭而去,所以在「女王頭」前面修了一條小路,並且標記了合影的位置。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話說,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形狀很像。
我們一路欣賞,一路拍攝,今兒與各位好友分享一些照片,讓我們感受野柳地質公園的奇特與美妙。
▲2:海邊長出一些植物,翠綠的點綴著。而遠處的巖石上,有不少遊客走來。
▲3:午後,海水有些涼,可遺憾的是這裡不能下水,不過沒有圍欄,而是用紅色的油漆塗一條線,遊客不能越線。
▲4: 海邊長出的石頭,很可愛,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到處都是。
▲5: 這也許就是歲月痕跡吧!看著這些石雕,我總感覺它們是有生命的。
▲6:坑坑窪窪的
▲7:仿佛這是一條路,不過的確是有流水,一直流到大海。
▲8: 像燭臺嗎?還是像什麼呢?
▲9: 這算是老薑嗎?
▲10: 就在石頭裡凸出來一個個。
▲11: 一個一個,很好玩,不過不能靠近。
▲12: 姜石
▲13: 坑坑窪窪的感覺。
▲14: 大蘑菇
▲15: 又是一個大蘑菇,哈哈!
▲16: 喜歡這裡,藍天,海水,還有一幫可愛的小夥伴。
▲17: 有陽光就是好,瞧瞧石頭都是燦爛的。
▲18: 凹凸不平的巖石。
▲19: 在狩獵的鳥兒。一直在留意水中的魚兒,根本沒把我們遊客放在眼裡。
▲20:感受,這一刻的寧靜。
▲21: 看見了吧,那一條條紅線。
▲22: 藍色的海灘,一直延伸到遠方。
▲23: 偶爾聽見海濤的聲響。
▲24: 終於來到了女王頭跟前,怎麼也得多拍幾張。小夥伴說她像埃及豔后。這麼一說,還真有點像呢。只可惜它只有20年的歲月了。要是在國內,估計得給她的脖子上支架了,而這裡沒有,只是用石頭圍著一圈,遊客不能過去撫摸她。
PS:行車路線以及門票:
1、淡水客運(在淡水捷運站前搭車→往基隆,在野柳站下車) 約每30分鐘一班車。
2、國光客運(臺北西站搭車→往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路經忠孝東路、聯合報→ 在野柳站下車)
約每20分鐘一班車。
3、基隆客運(基隆火車站旁搭車→往金山,在野柳站下車) 約每15分鐘一班車。
4、在野柳站下車後,便可看到明顯的指標,並請步行約十分鐘前往野柳地質公園。步行途中,會經過保安宮及野柳國小,野柳地質公園即位於野柳國小的隔壁。
5、國光客運由臺北西站發車後,會繞臺北市區蠻長一段路,費時較久。建議可直接至忠孝東路四段的聯合報大樓斜對面國光客運站牌搭車。
6、臺北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20分,票價約95元。聯合報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票價85元。
門票:50新臺幣
開放時間:
淡季(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07:30~17:00
旺季(5月1日至9月30日)07:30~18:00 (假日延長至18:30)
地址: 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港東路16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