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島屋頂的太陽能光伏。
11月21日,港麗城小區趙女士家中暖意融融,大人小孩身著單衣褲,赤腳穿著拖鞋——來自能源島的暖流源源不斷地送至家中。目前,綜改示範區已建起7座能源島,今冬實現零汙染供熱面積700萬平方米。
位於正陽街的科技創新城1號能源島,綠化帶旁便可看到一對採灌綜合井,一口為出水井,一口為回灌井,井深分別為2600米和2700米。「通過鑽取中深層地熱井,將地層裂隙中的地熱水輸送至能源島內,能源島內的換熱系統提取地熱水中的熱能,再將低溫地熱水回灌至地層裂隙中。這樣的地上、地下封閉式換熱系統,實現只取熱不取水,為地面建築物提供永續、綠色的熱源。」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綜改區公司董事長辛瑞江介紹,「整個過程零汙染、零排放,水資源零損失。」通過地熱能梯級利用技術,75℃的地熱水,最終降至5℃,百分之百回灌,實現了地熱資源開發與保護並重。
據了解,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能源島70%的供熱採用地熱能,剩餘30%的供熱採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相變儲熱等新能源技術,還配置了兩臺冷凝熱回收鍋爐作為調峰備用熱源,多能互補,比傳統供熱的單一熱源更具穩定性。
唐槐園區能源島項目,通過地熱能替代了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三研究所3臺150噸的燃煤鍋爐。項目共鑽成深層地熱井12口,新建和改造換熱站12座,是全國第一個深層地熱能集中供熱站,實現供暖面積65萬平方米。該項目於2015年10月投產運行,5年來運行平穩、安全。
綜改示範區的能源島,依舊在快速「擴軍」。在「創新綠城」項目工地,一臺鑽機正在作業。一個月的時間,這裡便能建成一座供熱面積達40萬平方米的小型能源島。
辛瑞江表示,綜改示範區科技創新城核心區、瀟河產業園區、武宿綜合保稅區都是公司的特許經營範圍,規劃供熱總面積2億平方米--在治理大氣汙染行動中,地熱能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統計,按照能源島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計算,相當於替代20噸的燃煤鍋爐40到50座,每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1萬噸、二氧化硫1.02萬噸、氮氧化物0.49萬噸、煙塵0.45萬噸,環境效益與植樹造林1000公頃相當。
短評
要溫暖 也要藍天
冬季供暖,一頭關乎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雲,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每到秋冬季,太原便為霾所困——除了不利的擴散條件,冬季取暖所帶來的汙染排放,也是霧霾的元兇之一。綜改示範區的實踐告訴我們,溫暖過冬與藍天白雲,並不是對立關係。承載著先行先試、改革創新重任的綜改示範區,為我市乃至我省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利用更為清潔、高效、穩定、安全的地熱能,協同推進霧霾治理、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調整。
據統計,我省的大同盆地、忻州盆地、晉中盆地、
運城盆地、臨汾盆地,都擁有大型地熱田,可回收地熱資源折合標煤約1.4億噸,即使只取用五分之一,就可實現約12億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其中,太原市共發現8個地熱田,面積586平方公裡,可採地熱水總量近10億立方米,可利用總熱量折合標煤569.74萬噸,是全國所有省會城市中地熱資源最好的城市之一。
要讓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綠色集中供暖的福利,同時緩解冬季大氣汙染這一事關百姓呼吸的「心肺之患」「呼吸之痛」,地球送給我們的「禮物」,當好好利用。
來源:太原日報
【來源:太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