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能源新觀察: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 減少採暖地區燃煤消耗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1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清潔取暖並不是簡單的「一刀切」式的「煤改電、煤改氣」,而是對煤炭、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統籌謀劃。近年來,一些地區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在減少燃煤消耗、提高區域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成效。

  什麼是淺層地熱能?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主任郝愛兵介紹,淺層地熱能指的是地下200米以淺,儲存在巖石、土壤中或地下水裡的熱能。可供暖,也可製冷,「這個熱能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地球內部的熱和太陽輻射的熱兩相平衡的結果。在地下10餘米至200米以淺的範圍內,溫度基本是恆定的。」

  近期,國家能源局方面指出,總體來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面積比例低,僅佔約三分之一,且發展緩慢。

  而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截至目前,我國337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可開採資源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相當於全國用於供暖製冷總能源消耗的60%以上;可實現建築物供暖製冷面積320億平方米,相當於現狀總面積的2倍以上。

  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李寧波介紹:「北京地下的溫度大概在14至16度。冬天把這部分通過熱泵機組、壓縮機提升,變成高品位熱能供室內供暖,夏天再把室外的熱放到地下,從地下換出涼來,為室內降溫。」

  據郝愛兵介紹,北京市海澱區北清路一產業園採用這種技術,相比於傳統的煤電,全年供暖製冷成本節省一半,「它的供暖製冷一平方米在16、17元,而北京集中供暖大概是一平方米27、28元。」

  目前,隨著我國多年的產業發展和技術攻關,通過地源熱泵技術的淺層地熱能應用已經突破了成本瓶頸。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以及雄安新區建設都在規模化使用淺層地熱能資源。但同時,郝愛兵也指出,目前淺層地熱能利用的關鍵是城市地下空間及資源的利用,這需要多部門間的協同合作以及監測體系的建立。

相關焦點

  • 淺層地熱能供暖在北京農村應用的調查
    根據主席關於清潔供暖的指示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必須推動綠色產品和生態服務的資產化,讓綠色產品、生態產品成為生產力,使生態優勢能夠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的相關精神,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促進北方採暖地區燃煤減量替代的通知》。
  • 地熱能供暖將在南方供暖發揮重要作用
    該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是下一階段地熱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曹耀峰進一步指出,地熱能在夏熱冬冷地區規模化供暖製冷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夏熱冬冷地區涉及的16個省市中,中深層地熱資源年可開採量約11.8億噸標煤,長三角城市群2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資源年可開採量約1.4億噸標煤。
  • 能供暖能製冷 探秘淺層地熱能是如何做到的
    能供暖能製冷 記者探秘淺層地熱能如何做到既要藍天又要保暖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記者劉飛 見習記者王雪潔)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了治理京津冀大氣汙染,預計到2018年底還會有不少地區的農村居民實現清潔取暖;
  • 北京大力發展淺層地溫
    據專家測算,北京平原區按 6900平方千米計算,每年可開採淺層地溫能的資源量相當於1.4億噸標準煤,為2003年北京供暖能源消耗的11 00萬噸標準煤的12 倍。目前,我國供暖、製冷和生活熱水消耗的能源,主要來自於煤、油、氣等一次性能源的燃燒,不僅造成能源利用的浪費,而且還會汙染環境。
  • 20萬平方米供暖僅需兩口井,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近日,記者在河南多地採訪了解到,在供暖需求不斷增長和環保約束不斷加碼之下,隨著新技術的突破,一種利用地熱能供暖的新型清潔供暖方式正在各地大力推廣。  那麼,這種利用地球內部熱能作為「天然大鍋爐」的新型供暖方式能否走進千家萬戶,破解供暖的環保之困?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地熱開發助力能源轉型
    而現在的採暖方式則是要通過燃燒煤炭、油料、天然氣、生物質、垃圾等能源品種來滿足採暖需求,燃燒就會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並形成對地球的汙染。電力也可以用於採暖,但是中國電力主要來源於燃煤熱電廠,只有少量部分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當前力推的煤改電,還是存在系統性汙染。而煤改氣,因中國本土氣源不足,要動用巨額外匯到境外購買LNG或管道氣,能否買得到、運得回、用得起,都存在變數。
  • 地熱開徵資源稅引爭議 地熱供暖事業如何做大做強?
    如北京市一般用途的地熱水稅率為每立方米8.5元,消耗型地熱水(如溫泉、洗浴等)為每立方米30元,回灌型為每立方米1元;河南省消耗型地熱水每立方米12元,回灌型每立方米1元;河北消耗型地熱水每立方米30元,回灌型每立方米2元;浙江、江蘇等南方地區則不區分用途,每立方米地熱水分別徵收3元、10元。
  •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上,徐錠明、汪集暘等專家們認為,洛陽市作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要加大對地熱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因地制宜,採用以淺層地熱能為主,多種能源相結合的「地熱+」供能形式,逐步解決冬季取暖問題和大氣汙染防治問題;統籌規劃、多規合一,加大技術研發、推廣力度,出臺清潔供暖專項扶持政策,科學實施一批地熱開發項目,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 北京2022年清潔供暖8%靠「地熱」 化石能源將少耗近百萬噸標準煤
    化石能源少消耗約100萬噸標準煤熱泵系統是一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供暖方式,它能把蘊藏於地表的淺層地熱能、再生水餘熱等低品位熱源,採集提取後用於建築的供熱和供冷。《實施意見》表示,加快熱泵系統應用,將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有利於推動由天然氣、外調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結構向低碳能源結構轉變。
  • 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透露:「十三五」將新增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米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綠色引領創新發展合作共贏」。與會院士專家將圍繞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綠色清潔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裝備升級和高效利用等議題進行研討,助推全球特別是中國地熱能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 地熱供暖與地熱能供暖 區別大不一樣
    穩重所提的地熱供暖,專指狹義的地熱供暖室內。    地熱能供暖包括地熱井供暖和地源熱泵。地熱井供暖利用的是地下深層有溫度的熱水,提取出來,供給建築物使用。地源熱泵,則包括供暖、製冷兩種作用,它利用的是地下恆定的溫度,以水為媒介,將地下的熱量或冷量導入地上,為人們提供建築溫度所需。
  • 淺層地溫能:等待深度開發的綠色能源
    這個會議結束的當天,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正式授牌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淺層地溫能為研究和推廣對象的國家學術機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在授牌儀式上說,淺層地溫能資源是一種分布廣泛、儲量巨大、清潔環保、可以再生的新型能源,它的利用和開發已經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 「十四五」地熱供暖加速發展 「地熱+太陽能」多能互補備受期待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近日,陝西、山東、河南等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加快地熱能供暖產業布局,行業內認為, 「十四五」期間,我國地熱能供暖市場將集中釋放。多能互補的發展理念自地熱能「十三五」規劃發布以來,國內地熱產業迎來了一系列新機遇,但目前我國地熱發展仍然面臨產業發展不協調、管理制度不協調、扶持政策不充分等問題。
  • 一線大咖說|可持續的地熱供暖如何做?
    從當前北京地熱供熱/供冷應用情況來看,截至2018年底,淺層地熱能供熱面積達到5218萬平米;深層地熱能供熱面積為336萬平方米。以淺層地熱能為主的土壤源熱泵,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但城區建築密度高,打井用地非常緊張;而深層地熱能尚處於試點開發階段,工程建設審批流程尚未完全明確。
  • 洛陽:挖掘地熱能源 發展清潔供暖
    5月31日,李寧波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我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結合我市的地熱資源稟賦,為我市開發利用地熱、發展清潔供暖等建言獻策。   嘉賓講述:  我認為洛陽具有發展地熱資源的天然優勢:地下水資源豐富,地熱資源儲藏量大,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 地源熱泵供暖與鍋爐供暖哪個好【詳細介紹】
    作為一項新的能源利用技術, 地源熱泵 興起於歐美,流入國內還是近兩年的事情。目前,地源熱泵系統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流行,長江以北武漢、蘇淮一帶已使用比較多。地源熱泵系統無需鍋爐房、不用冷卻塔,不燃煤、不燃氣、不燃油,與常規空調和採暖系統相比,地源熱泵節能在50%左右。
  • 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地熱能供暖可以這麼簡單
    與任何一個北方居民住宅一樣,屋內的溫暖如春和室外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但不同的是,這個小區的供暖來自一種新型的清潔供暖方式——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俗稱「乾熱巖供暖」。近日,記者在陝西省採訪時了解到,陝西西鹹新區和西安市的部分地區已開始推廣乾熱巖供暖。
  • 力諾瑞特推廣太陽能與淺層地熱相結合的採暖方式
    製冷快報 冬季建築採暖一直是寒冷的冬日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尤其是當下集中供熱消費逐步走高,卻又存在收費不合理、熱能浪費的問題。然而隨著節能減排觀念的日益深入,太陽能、地熱能等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建築中的應用,太陽能採暖、淺層地熱採暖都成了當前普遍受歡迎的節能環保的建築採暖形式。力諾瑞特重點研究推廣的太陽能與淺層地熱相結合的採暖方式則更好的發揮了二者的優勢,開闢了更加節能環保的建築採暖形式。  淺層地熱能分布廣、儲量大,不但可以滿足供暖需求,同時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 河北「匆忙」關停地熱井,燃氣鍋爐可緊急填充冬季供暖缺口
    據河北省地熱專家估計,今年該省面臨關停的地熱井保守量達到1000眼,所涉及供暖面積高達5000—6000萬平方米,其中不乏供暖面積達到數百萬平方米的區域。為按時完成年度關停任務,目前,河北地熱井的關停時間表進入倒計時,力度空前。
  • 全面了解地熱能
    增加能源供應和來源途徑、改善能源結構,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途徑。而作為新型能源的地熱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它具有低成本、可持續利用和環保等其它能源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點。可以說,大力推進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對於解決日趨嚴重的全球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 什麼是地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