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子錢永剛:7歲回國學漢語,34歲考上大學,如今怎樣了

2020-10-20 阿旺讀書

提起錢學森,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為我國科技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最著名的成就便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作為"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無疑是成功的。

毛澤東曾說:"美國人把錢學森當成5個師,在我看來,對我們說來錢學森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由此可見,錢學森在毛澤東心中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毫無理由的,錢學森現在能擁有如此至高無上的榮譽,也是因為他之前為之付出的努力。

為了學習到先進的航天知識,他赴美留學,並成為世界級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本應學成歸來,可美國看到了錢學森的能力,不願意放他回國,以各種理由將他囚禁在美國。

錢學森一心歸國,想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帶回來,幾經周折,經過周總理的多次談判和11名美國飛行員俘虜作為交換,錢學森終於得以重回祖國懷抱。

隨他一同回國的,還有他的妻子和一雙兒女。當時他的兒子錢永剛只有七歲,因為在美國長大的緣故,錢永剛並不會說中文,可他學習語言能力特別強,不久便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都說虎父無犬子,了解過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之後,便覺得此言不虛。而錢永剛的經歷,和父親錢學森的一生同樣坎坷。

高中輟學去參軍

錢永剛七歲隨父親歸國後,很快便適應了國內的環境,還迅速學好了普通話。

上到高中的時候,學校正顧著鬧革命,根本學不到什麼知識,所以錢永剛毅然決然的選擇輟學去參軍。

作為父親的錢學森一向支持兒子的決定,這次也不例外。

錢學森對於這個唯一的兒子,一直都是讓他自由發展的,他認為,只要是兒子認為對的事,就可以讓他朝著那個目標去放手一搏。

他是一個好公民,也是一個好父親。而錢永剛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上學時認真學習知識,輟學後參軍也會腳踏實地的磨練自己。

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進入軍隊,並沒有因為他父親的身份得到特殊照顧,反而,還因為父親的身份讓自己一直得不到重視。

這對於一個渴望為祖國發光發熱的青年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在當時,大家對於知識分子的家庭都是以一種批判的態度,所以在錢永剛這裡也是一樣,以他的能力和表現,早就可以評五好戰士,他在軍隊裡,一直都是第一名,可他遲遲沒有得到認可。

如果是普通的工農家庭,他早就可以入黨了,可因為知識分子家庭的關係,他入黨比別人困難的多,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那時的他,在軍隊裡一直被區別對待,本早早就能成為黨員,作為第一名的他,要是部隊發展黨員,那個名額非他莫屬,卻因為身份特殊,部隊裡遲遲沒有發展黨員。

最後,部隊將錢永剛調到了其他地方,把黨員的資格給了當時的第二名。

這樣的事情,換誰心裡都不好受,可他在部隊裡受到的委屈,也從來沒有和父親提過,因為他知道,父親曾經也經歷過一段不太順利的時光。既然是自己選的路,那就要咬牙走下去。

34歲考上大學

錢永剛從來沒有想過他的人生會有什麼變化,那時候"文革"正熱火朝天,他從沒想過會有結束的一天,而人生總是充滿驚喜和意外,高考終於恢復了。

儘管那時的錢永剛已經快三十了,可他還是決定要參加高考。

那時的他,已經離開學校很久,對於學校的知識,已經十分生疏了,可他對知識的渴望燃起了他高考的決心,他的人生本來可能就那樣了,可現在機會來了,他要用盡力氣把握住。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在34歲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系。通過自己無休止的學習,又在40歲的時候考上了加州理工大學。

34歲對於普通人,已經大學畢業很多年了,可錢永剛在那個年紀剛剛考上大學

人生本就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規定幾歲必須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只要是對的事,任何時候能做到就不算晚。

錢永剛作為錢學森唯一的兒子,一直被人和他的堂兄弟相比較,在美國的時候,他們還經常來往。他的堂兄弟都沒有離開美國,他們一位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另一位是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這樣光鮮的榮譽,是許多人觸不可及的,或許在大眾眼裡,他的堂兄弟比他優秀太多,但事實上,人和人是沒有辦法比較的,錢永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每一步同樣走的堅定踏實。

或許他沒有別人那些光環,但他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他的經歷都將是他寶貴的財富。

結語

作為錢學森唯一一個兒子,錢永剛高中就輟學去參軍,直到34歲終於考上大學,有人說如果當時他沒有回國的話,或許發展的會比現在更好,可人生沒有如果,現在的錢永剛,建館、出書、辦展,因此結交了許多好友,也過的十分充實。

作為計算機行業的佼佼者,也在許多高校上擔任客座教授,現在的生活也是十分滋潤的。

生活中,總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或許這些事情我們無法決定,但萬物發生皆有例可循,或許正是這些不可控的因素,將我們引導到屬於我們的康莊大道。無論怎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在生活的答卷上填寫的內容都不同,我們的世界因此絢麗多姿。經常聽人說,你要在三十歲以前結婚,結婚後就應該立即生孩子。

可這樣看似尋常的事情是毫無邏輯的。人生是自己的,任何一個年長的老道的人,都無法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

做你認為對的事,這樣才算是為自己而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年少有為固然讓人眼前一亮,可晚成的大器才更長久。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唯一兒子:沒讀高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如今近況如何
    大家對中國的科學家錢學森並不陌生吧!他對新中國貢獻是最大的。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之父,更是我國飛彈之父,為我國原子彈的研發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錢學森為中國作出的貢獻他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錢學森歷經千辛萬苦,周總理為了他幾度談判周旋,終於換得錢學森一家橫跨遠洋得以回國。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大學畢業,40歲讀完碩士,後成為多校教授
    而 身為錢學森之子的錢永剛與他關係如此緊密,又怎會逃離開時代的漩渦呢?錢學森回國使我國的原子彈發射至少推進20年。但若他沒回國,其子錢永剛也不會直到34歲才上大學,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了。 錢永剛曾說:「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兒子,可能得到的更多一點。」
  • 34歲大學畢業的錢永剛: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兒子,可能得到的更多
    錢永剛與錢學森的命運之船錢學森,1911年生,科學家還是動力學家,是「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可以說沒有錢學森,中國原子彈、飛彈起碼要推遲20年才能發射。他對中國原子彈、飛彈的研究成果備受世人推崇。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卻因為他的原因34歲才上大學,直到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錢永剛曾經對別人幽幽的說:如果不是因為錢學森,也許他自己能得到更多東西。
  • 34歲大學畢業的錢永剛:如果我不是錢學森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已然變得十分強大,當然這些離不開每一個優秀人才的貢獻,錢學森這位科學家大家應該都認識吧,他就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了巨大的貢獻,當時海外留學的他自己在美國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聽到祖國的召喚之後,他便棄美歸國,他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之敬佩,而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對自己父親的看法卻有所不同,34的他曾表明如果自己不是錢學森的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的人生路
    然而,當說起錢永剛,人們卻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就去參軍了,一直到34歲才重新考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最後投身教育事業,擔任多所大學教授。5歲的妹妹錢永真隨父親錢學森、母親蔣英終於登上了這艘號稱「改變了中國科技發展進程和錢學森命運」的「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未畢業去參軍,34歲考進大學,現狀如何?
    錢學森在國內從事科研工作時,我國的經濟發展還較為落後,所以也不能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但是不管條件多麼簡陋,錢學森始終沒有放棄過,並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錢學森在回國時也將自己的一雙兒女帶回了中國——錢永剛、錢永真,但由於平時的工作很忙,錢學森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這對於錢學森而言,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離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2009年10月份錢老不幸離世,舉國哀痛,那他留下的一雙兒女如今怎樣了呢?應運而生的英雄錢學森,1911年生於上海,世界著名科學家,曾獲 「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 錢學森兒子為何能免試進入加州理工學習?只因校長當年的一個承諾
    大家都知道「火箭之王」錢學森,卻很少有人了解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34歲才上了大學,40歲才拿到了碩士學位,但是他認為人生沒有如果,如今自己過得還是挺好的。錢永剛生於1948年,當時錢學森已經當上了教授,他也是當時美國最年輕的教授。
  • 錢學森回國的選擇,改寫了兒女的命運,他們如今過得怎樣?
    錢學森,作為我國的科制之父,更是火箭之王,還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科學家。正是因為有了錢學森的回國效力,這才使得我國的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20年, 可以說,他回國的這個選擇對我國來說有著倒巨大的作用,與此同時,錢學森的這個選擇,同樣也改變了兒女的命運。也讓不少人都十分關心,他的一雙兒女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錢學森的親兒子錢永剛,受到父親的特殊教育,現狀如何?
    要說在科學家裡響噹噹的人物,不得不提起一個名字,他就是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為我們的國家研製出了飛彈和原子彈,為中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個兒子叫做錢永剛,因為有著如此偉大的父親,所以錢永剛的一生也算是在父親光環籠罩下度過,算是非常普通的一生。
  • 錢學森子女現在何在?兒子:沒有沾父親「光」,家教都靠身教
    都說虎父無犬子,身為兩彈元勳的錢學森唯一的兒子,他曾經高中輟學去參軍,到了34歲才上大學,如今現狀怎麼樣了?錢永剛是錢學森老先生的長子,1948年出生於美國,1955年跟父親錢學森一起回到了祖國。十八歲那年,國內動蕩不安,學校基本上都處於停課狀態,錢永剛在學校待了一陣子,根本什麼也學不到。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父親從未要求我要考100分,但他有一個大遺憾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一家(錢學森、妻子蔣英、兒子錢永剛和女兒錢永真)終於踏上了回國的海輪。為了這一天,錢學森足足等待了五年時間。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官方給的評價是,「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 錢永剛分享父親錢學森小故事:都是我一生的財富
    圖為在全國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做「錢學森的故事」主題報告。 闞力 攝中新網鄭州11月27日電 (記者 闞力 李超慶)「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誰敢和我比」、「這可不成,得給他們補補課」……從國內的學生時代,到海外求學,再到歸國工作,錢學森的每一個小故事,在錢學森兒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眼裡都是一生的財富。
  • 錢學森為何要放棄美國高薪回國,他有哪些貢獻?死後子女現狀如何
    在這個小小的遊戲中,錢學森很快就成為了箇中高手,因為他折的飛鏢總是能飛得又快又遠。於是老師就請錢學森來講解其中的奧秘。錢學森說道:「我的飛鏢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我也是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後改進的。1955年,剛剛回國的錢學森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時,時任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飛彈?」錢學森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中國人,中國人怎麼不行了!」陳賡聽後,大笑說道:「好!要的就是你的這一句話」。正是錢學森這簡短而有力的一句話,卻打開了中國飛彈新世界的大門。
  • 14歲天才考上中科大,破世界難題拒美回國,打破錢學森之問
    大家都聽過這位科學家的名字,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為我國原子彈的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錢學森不僅在中國科技界有著卓越的貢獻,對中國教育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貢獻。錢學森曾經針對中國的教育提出這樣的疑問,這個疑問被世人稱為錢學森之問。這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中國這些年來培養不出來新一代的年輕人才?難道中國真的沒有新一代的年輕人才了嗎?
  • 錢學森之子,高中沒畢業,卻因校長一承諾,免試進加州理工學習
    在被困美國期間,錢學森與當時的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惺惺相惜。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加州理工學院校長給錢學森的不只是一把炭火,更是希望的燎原之火。校長全力以赴為錢學森籌集了一萬五千美元的保釋金,錢學森得以越獄,但仍受到美國各路特務的監視和通訊竊聽。在美國,錢學森沒有被打敗,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鑽研科學。
  • 東方網專訪錢學森長子:父親教我如何看待名利錢權
    在「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之際,東方網記者專訪了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教授,他深情回憶了父親給予自己的人生教導。    跟隨父親一同登上回國遊輪異常興奮    時光回溯到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帶著妻子蔣英及兒子錢永剛、女兒錢永真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啟程回國。那一年,錢永剛7歲,妹妹錢永真5歲。
  • 錢學森之子談家風:如沐春雨潤無聲
    一位40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這是小學語文教材《錢學森》一文對半個多世紀前錢學森返國途中的一段描述。「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名字,烙印般刻在幾代人的腦海中。其科學成就、學術思想、精神風範和人格魅力,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人生中的榜樣有若干個,我父親是其中一位
    提起父親錢學森,錢永剛最常說的兩個字就是榜樣。七歲走上回家之途,少不經事的錢永剛無法理解其中的千辛萬難。聚少離多,錢永剛何曾不對父親心懷怨言?長大才知道自己身邊不苟言笑的父親有多偉大。錢永剛1948年出生,當時的父母還在美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在錢永剛一歲的時候,錢學森蔣英聽聞了新中國成立的好消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國報效祖國,參與祖國建設。1950年,錢學森夫婦帶著尚還幼小的錢永剛和妹妹想要搭乘輪船回國,卻在碼頭上被美國政府人員逮捕,他們誣陷錢學森的行李中有美國國家機密。
  • 錢學森家族後繼有為,唯一兒子任職上海交大,侄子榮獲諾貝爾獎
    只有錢學森能夠做到這一點,他的名字至今都不會被我們所遺忘,當年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回國夢,還曾經被關進了美軍監獄,為此也是遭受了各種不公平待遇。>而我們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兒子錢永剛,或許已經被歷史所遺忘,最令人難以想像的是,34歲才正式考上大學,40歲的時候就順利拿到了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