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大學畢業,40歲讀完碩士,後成為多校教授

2020-12-03 騰訊網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錢氏家訓》

少有人知,「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是吳越王錢鏐的第33世孫。

錢家有635字的家訓,在這個家訓影響下,錢氏家族人才輩出,錢學森是最為如今的世人所熟知的。人

們大抵知曉錢學森「走到哪都抵五個師」這句話的產生背景,也了解他的艱難回國路。

科學與政治的糾葛,幾乎構成了他一生的主線。

身為錢學森之子的錢永剛與他關係如此緊密,又怎會逃離開時代的漩渦呢?錢學森回國使我國的原子彈發射至少推進20年。但若他沒回國,其子錢永剛也不會直到34歲才上大學,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了。

錢永剛曾說:「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兒子,可能得到的更多一點。」

那艘改變命運的郵輪

錢學森於1911年出生於上海,自小便成績優異。23歲時,他自國立交通大學畢業,又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庚款留美學生。彼時的中國科技較為落後,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先後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還成了大科學家馮·卡門最得意的弟子,與其一起建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

錢學森在美國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空氣動力學、火箭、飛彈等,由於其確有真才實學,成就斐然,他一直做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1947年,他和女高音歌唱家蔣英結婚。次年,便生下了長子錢永剛。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和夫人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中國效力,遭到美國

阻攔、抄家、拘留……

最終,在我國領導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錢學森才攜家人在1955年登上一艘郵輪。

彼時人們只在意錢學森的回歸,卻少有人注意錢學森在甲板上跑來跑去的一雙兒女——7歲的錢永剛和5歲的錢永真。這艘船改變了錢學森的命運,改變了我國飛彈和火箭的發展歷程,也將錢永剛的人生導入另一個軌跡。

回國後,錢學森將自己在美國的多年經驗和所學知識全部奉獻給了中國的國防事業。

他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功臣,也是我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還獲得了我國科研人員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因感念其奉獻,他逝世後,享國葬禮。國家還在人民大會堂為其舉辦「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錢學森的庇佑和連累

但是

錢永剛生在1948年,剛回歸時才7歲,可謂是和新中國一起成長的。他經歷了我國成立初期的陣痛。

1966年,他正好18歲,可成績優異的他像所有學生一樣,都沒有學上。

他索性抓住一個機會,參軍入伍,在部隊做技師、技術助理員,也算沒有完全丟下數理化。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錢永剛因著出身受到了點「特殊照顧」。他表現第一時,怎麼也入不了黨,被調走後,連裡表現第二的人入了。

其人生像這樣幾乎停滯十年。

直到恢復高考了,錢永剛心有不甘,便重新參加高考。最終,

他考上了大學,但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畢業時卻已經34歲了。

當時同班同學中,最小的學生比他小了整整十歲。

當時中國的計算機科學並不發達,錢永剛便和其父親錢學森一般赴美留學,進入父親曾就讀過的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錢永剛是免試入學的,這和錢學森還有點關係。

不是說錢學森為兒子打過招呼,而是當時

他剛從美國監獄出來的時候,加州理工學院的院長曾主動鼓勵他,讓他為了兒女而奮鬥,承諾他們可以免試進入加州理工學院。

錢永剛直到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此後一直從事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還在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清華大學等高校做兼職教授。

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看出,

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錢永剛是處處受其父錢學森的蔭蔽的。

他也說過自己沾了父親的光,不用為了謀生東奔西跑,還能有「看閒書的自由」。

不過,錢永剛曾喟嘆,

若有如果,如果當時父親沒有回國,他的人生沒有停滯十年,學業也不會這麼折騰。

但錢永剛也只是發發牢騷,他知道人生沒有如果,對如今的生活也很知足。

父親的回國使得中國有了強有力的國防,他能在站起來的新中國從事熱愛的職業,發揮自己的所學所得,為國盡一份力,已然足夠。

孩子眼中的不稱職父親

有人曾問過錢永剛對於錢學森的評價,他表示,

父親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不假,人們可以挖掘他的真事,可以敬仰他,但不可以杜撰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強行感動,不然,經不起時間的檢驗。

這是從錢學森的社會身份來評價的。但是從家庭方面,錢永剛卻表示,

父親這個角色他做得不太稱職。

錢學森曾說,如果他有時間,能每周給錢永剛出道題,以使兒子將來絕對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將來為社會和國家做更多貢獻。但是

他食言了,因為他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全部奉獻給了國家,不得不對孩子有所虧欠。

「錢學森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這個評價得到了錢家一家,包括錢學森本人的認可。

他們雖然心懷遺憾,卻每每一笑而過。「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這句錢氏家訓時時刻刻迴蕩在他們耳邊,讓他們能為了國家,為了大家,忍下小家的這一點委屈。

不過,錢學森雖然更多地將自己的精力放在國家的國防事業上,沒有刻意教導自己的孩子,

潛移默化中對他們其實也有著言傳身教。

1957年,錢學森曾因優秀的成果獲得一萬塊獎金。那個年代,這絕對是筆巨款。但是錢學森姓錢卻不愛錢,他將這些錢換成了計算尺,捐給了大學。

這筆錢是錢學森的科研獎金,他卻將之捐出,為中國的科研培養人才。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錢學森對名利其實並不看重。

如果看重的話,他當時也不會義無反顧地放棄美國的優渥生活,回到中國進行篳路藍縷的建設了。

在這種親身示範之下,錢永剛對名利也不太在意。

他覺得人只要能對社會和國家有用,實現價值,年年都有小進步,便很幸福。他對兒子也是如此,並不強求他像錢學森一樣成為偉人,只希望他人生之路走得順心點。

《錢氏家訓》中,關於個人的教導和《禮記·大學》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它沒有強調每個人都要成為偉人,成為萬戶侯。

如錢學森一般生於戰火中的偉人先輩們委屈小家,為國為民奮鬥,砥礪前行,所圖的便是後人不用犧牲什麼,不用都成為偉人、英雄。

後人只需按部就班地生活著,能在崗位上安穩地為國做力所能及的貢獻,這便是他們最大的期望。

總之,

世上最現實的就是時間一去不回頭,正如當時錢學森為了建設新中國,不回頭地離開條件優渥的美國一樣。世上更沒有如果,所以,錢永剛只能既受到父親的庇佑,又受到父親的連累,做個40歲的碩士畢業生,不會得到更多。

正如錢學森不在乎名與利一般,受到父親言傳身教的錢永剛也不在於名與利。而

有的時候,名與利這種東西,恰恰是無心栽柳柳成蔭的。正如當時錢學森放棄美國的名與利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之後會有「中國飛彈之父」的榮光。而這樣的人越多,中國崛起越有希望。錢學森算一個,錢永剛算一個,接下來還有誰呢?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的人生路
    然而,當說起錢永剛,人們卻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就去參軍了,一直到34歲才重新考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最後投身教育事業,擔任多所大學教授。無學可上的錢永剛提出了從軍的想法,希望換一種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很快這個想法得到錢學森的支持,錢學森告訴兒子,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種,沒有人規定未來的道路一定要往哪裡走。就這樣,16歲的錢永剛毅然輟學,投身從軍之路。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未畢業去參軍,34歲考進大學,現狀如何?
    當新中國成立以後,無數海外學子紛紛回國效力,而遠在美國的錢學森得知這一消息以後,也準備立刻回國。但沒想到這一舉動受到了美國的多番阻攔,最後在國家的幫助下,後來被譽為「兩彈元勳」的錢學森才得以順利回國。錢學森的兒子名叫錢永剛,當他隨著父親返回國內以後,正好趕上國內發生了一些特殊事件,學校紛紛停課,所以錢永每天在學校的生活也非常無聊。之後偶然遇見部隊來學校招兵,覺得念書沒有出路的錢永剛便決定參軍報效祖國。而錢學森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對於兒子的決定也十分支持,於是錢永剛在高中沒畢業時便離開家開啟了自己的軍人生涯。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7歲回國學漢語,34歲考上大學,如今怎樣了
    當時他的兒子錢永剛只有七歲,因為在美國長大的緣故,錢永剛並不會說中文,可他學習語言能力特別強,不久便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都說虎父無犬子,了解過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之後,便覺得此言不虛。而錢永剛的經歷,和父親錢學森的一生同樣坎坷。
  • 34歲大學畢業的錢永剛: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兒子,可能得到的更多
    可以說沒有錢學森,中國原子彈、飛彈起碼要推遲20年才能發射。他對中國原子彈、飛彈的研究成果備受世人推崇。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卻因為他的原因34歲才上大學,直到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錢永剛曾經對別人幽幽的說:如果不是因為錢學森,也許他自己能得到更多東西。
  • 錢學森唯一兒子:沒讀高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如今近況如何
    大家對中國的科學家錢學森並不陌生吧!他對新中國貢獻是最大的。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之父,更是我國飛彈之父,為我國原子彈的研發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錢學森為中國作出的貢獻他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錢學森歷經千辛萬苦,周總理為了他幾度談判周旋,終於換得錢學森一家橫跨遠洋得以回國。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人生中的榜樣有若干個,我父親是其中一位
    提起父親錢學森,錢永剛最常說的兩個字就是榜樣。七歲走上回家之途,少不經事的錢永剛無法理解其中的千辛萬難。聚少離多,錢永剛何曾不對父親心懷怨言?長大才知道自己身邊不苟言笑的父親有多偉大。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這個人就是錢永剛教授,面對鏡頭,他說:「人生中的榜樣有若干個,我父親是其中的一位。」錢永剛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沒有他父親那麼偉大,但是也在中國學術界中十分有名氣,他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回國後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的研發工作。
  • 34歲大學畢業的錢永剛:如果我不是錢學森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已然變得十分強大,當然這些離不開每一個優秀人才的貢獻,錢學森這位科學家大家應該都認識吧,他就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了巨大的貢獻,當時海外留學的他自己在美國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聽到祖國的召喚之後,他便棄美歸國,他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之敬佩,而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對自己父親的看法卻有所不同,34的他曾表明如果自己不是錢學森的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錢學森實驗班!校長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
    錢學森實驗班!校長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2020年11月19日,單縣一中校長趙瑞率劉洪波、都德華、趙峰等校領導,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就有關「錢學森實驗班」掛牌等工作進行了商討。
  • 錢學森歸國後,他的子女什麼地位?有點心酸但個個是棟梁
    提到錢學森,只要是國人就沒有一個不尊敬他的,他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因為有他,才有我們今天的生活,眾所周知,錢老是我國飛彈之父、航天之父、自動化控制之父,他的回國,讓我國飛彈、原子彈發射至少推進了20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子女怎麼樣了?他選擇回國,對他們又有什麼影響?
  • 錢學森兒子為何能免試進入加州理工學習?只因校長當年的一個承諾
    大家都知道「火箭之王」錢學森,卻很少有人了解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34歲才上了大學,40歲才拿到了碩士學位,但是他認為人生沒有如果,如今自己過得還是挺好的。錢永剛生於1948年,當時錢學森已經當上了教授,他也是當時美國最年輕的教授。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離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自小錢學森就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與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23歲畢業於國立建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後赴美留學,想繼續深造將來為國家建設出力。之後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類專業,25歲就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 東方網專訪錢學森長子:父親教我如何看待名利錢權
    在「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之際,東方網記者專訪了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教授,他深情回憶了父親給予自己的人生教導。    跟隨父親一同登上回國遊輪異常興奮    時光回溯到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帶著妻子蔣英及兒子錢永剛、女兒錢永真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啟程回國。那一年,錢永剛7歲,妹妹錢永真5歲。
  • 錢學森子女現在何在?兒子:沒有沾父親「光」,家教都靠身教
    都說虎父無犬子,身為兩彈元勳的錢學森唯一的兒子,他曾經高中輟學去參軍,到了34歲才上大學,如今現狀怎麼樣了?錢永剛是錢學森老先生的長子,1948年出生於美國,1955年跟父親錢學森一起回到了祖國。十八歲那年,國內動蕩不安,學校基本上都處於停課狀態,錢永剛在學校待了一陣子,根本什麼也學不到。
  • 錢學森之子,高中沒畢業,卻因校長一承諾,免試進加州理工學習
    ——錢學森1935年,錢學森赴美留學時,中國的科技發展很差,新中國還沒有成立。懷揣報國之志的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刻苦學習。他獲得了航空和數學的博士學位,1947年,作為一名中國人,他成功地成為了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的主任。近十年來,錢學森在美國的研究和學習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新中國也在蓬勃萌芽。
  • 錢學森之子談家風:如沐春雨潤無聲
    一位40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這是小學語文教材《錢學森》一文對半個多世紀前錢學森返國途中的一段描述。「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名字,烙印般刻在幾代人的腦海中。其科學成就、學術思想、精神風範和人格魅力,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 羅藤學府朱源院長受邀參加全國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
    11月26日,由全國錢學森班工作聯盟(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和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在鄭州四中開幕。羅藤學府朱源院長受邀前往鄭州參加了本次工作論壇,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 錢學森家族後繼有為,唯一兒子任職上海交大,侄子榮獲諾貝爾獎
    有這麼一位近代科學家,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年輕的教授。只有錢學森能夠做到這一點,他的名字至今都不會被我們所遺忘,當年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回國夢,還曾經被關進了美軍監獄,為此也是遭受了各種不公平待遇。
  • 錢學森夫婦教育子女,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極具智慧
    錢學森夫婦有一兒一女,兒子錢永剛,1955年跟隨父母從美國回國時年僅7歲,女兒錢永真回國時5歲。錢永剛18歲時,遇上十年動亂,後參軍入伍,直到34歲時才有機會考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1988年,錢永剛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畢業,獲得碩士學位時,已經四十歲。
  • 虎父無犬子,錢學森兒子是我國著名教授,女兒也曾海外留學
    恢復高考以後,錢學森的兒子也參加了高考,對於自己孩子的高考,錢學森非常關心,多次打電話鼓勵自己已經三十歲的兒子錢永剛。高考結束後,錢永剛完全不像考前那般焦慮,反倒是渾身輕鬆,因為他知道自己在考場中發揮不錯。
  •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的兒女現在境況如何?
    錢學森當年回國之後,在我國的衛星、飛彈、火箭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當年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才從美國輾轉多方回到中國,這中間究竟經歷了多少磨難? 使我們現代人很難想像的,所以說錢學森是一位非常讓人敬佩的科學家。當然更令人敬佩的是錢學森面對美國優厚的條件沒有屈服,而是毅然決然攜妻兒回國,報效祖國,而我們今天不說錢學森,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錢學森的後代子女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