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37:風暴潮預報有哪幾類

2020-11-26 中國網


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

 

246.自然界中的「碳吸收池」可以大量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其中最重要的兩大「碳吸收池」是什麼?

雖然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自然也有它獨特的機制以減緩這種趨勢。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兩大「碳吸收池」是海洋和森林。

247.哪些情況可造成海洋石油汙染?

(1)油船碰撞翻沉造成海上溢油;(2)海上鑽井和採油造成的事故性溢油;(3)沿岸石油企業發生溢油事故;(4)油輪清洗和壓艙水排入海洋。

248.風暴潮主要有哪兩類?

風暴潮分為由颱風引起的颱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等引起的溫帶風暴潮。颱風風暴潮多見於夏秋季節,其特點是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溫帶風暴潮多發生在春秋季節,夏季也有時發生,其特點是:增水過程比較平緩,增水高度低於颱風風暴潮。

249.風暴潮預報有哪幾類?

風暴潮預報分為三種:風暴潮消息、風暴潮預報、風暴潮警報。風暴潮消息一般在風暴潮影響沿岸最嚴重時刻的前24~36小時發布。風暴潮預報一般在12~24小時內發布,修正前已發布消息中的內容。風暴潮警報的時效一般在6~12小時之內。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48:貝類分為哪幾類
    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 310.海洋貝類(軟體動物)有多少種?貝類(軟體動物)是動物界中的第二大類動物(節肢動物是第一大類),目前已記載的有13萬種以上,但其中不少已經滅絕,成為化石種類。貝類中的大多數為海產,海洋貝類是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的一大種族。
  • 海洋節展風採 青島市第四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
    近日,由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財經日報社、小海米編輯部承辦的青島市第四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決賽在青島出版集團成功舉行。  作為青島市2017年中小學海洋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知識競賽以「提升海洋強國意識,築牢海洋強國根基」為主題,旨在響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配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青島市打造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提升廣大中小學生的海洋意識,為培養未來的藍色人才奠定基礎。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1:海洋技術可以分為哪幾類
    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1.海洋技術可以分為哪幾類?海洋技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類:海洋觀測技術與設備,它包括海洋調查船、潛水器、海洋環境資料浮標、海洋遙感技術、海洋學觀測儀器;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它包括海底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技術、海底礦物資源開發技術、海水資源開發技術和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它包括海洋工程作業船、水下工程技術與設備、潛水技術、海洋環境保護技術、航海與導航定位技術等。
  • 中學生競賽知識點:極地|第二屆海洋知識競賽_網易新聞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兩大「碳吸收池」是海洋和森林。247.哪些情況可造成海洋石油汙染?(1)油船碰撞翻沉造成海上溢油;(2)海上鑽井和採油造成的事故性溢油;(3)沿岸石油企業發生溢油事故;(4)油輪清洗和壓艙水排入海洋。248.風暴潮主要有哪兩類?風暴潮分為由颱風引起的颱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等引起的溫帶風暴潮。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13:世界上最大的客輪是哪艘
    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 74.中國唯一專門從事海洋技術研究的機構是哪一個?1965年成立的海洋技術研究所,隸屬於國家海洋局,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海洋技術研究的研究所,其研究重點是海洋環境監測技術。
  • 第四屆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舉辦
    近日,由校團委、黨委研工部、實驗室安全與條件保障處、黨委學工部主辦,動科學院承辦的第二十屆金秋科技文化藝術節之第四屆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決賽在北繡山活動中心大廳舉行。希望老師和同學們在此次安全知識競賽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實驗室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共同為學校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比賽歷時50天,開展了線上答題、線下考試、線下有獎競答、實驗室安全視頻製作等多項活動,累計吸引超過6000人次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與其中,來自20個學院的500餘支隊伍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與複賽的筆試篩選,共有8支隊伍挺進決賽。
  • 風暴潮「下線」!國家海洋預報臺解除風暴潮警報
    今天(19日)9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風暴潮警報解除。19日白天,預計渤海沿岸仍將有30到70釐米的風暴增水,但不會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本次溫帶風暴潮警報解除,特此通報。(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內容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 《現代風暴潮預報技術及應用》出版發行: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參考
    原創 於福江 等 著 國家海洋預報臺我國風暴潮災害預警工作從1970年開始,經過5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現已建立了從上至下完整的風暴潮預警業務體系,並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風暴潮預警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2020年第12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
    、宣傳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平臺,全國海洋知識競賽自2008年設立以來,已成功舉辦11屆。央視網作為今年競賽的媒體支持方,在富媒體產品形態的創新和傳播上具有豐富經驗,擁有良好用戶口碑。而本次海洋日所搭建起的全國海洋知識競賽平臺,不僅是其產品生產力的集中體現,更展示出央視網在海洋垂直領域布局實踐的優勢與實力。下一步,央視網將參與更多的國內外海洋事務宣傳,為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 國家海洋預報臺:9月我國海域大浪和風暴潮過程較為頻繁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9月份颱風仍然十分活躍,主要影響南部和東部海區;溫帶氣旋活動減少,冷空氣過程開始增多,對北部和東部海區影響較大;大浪以上過程和風暴潮過程仍然較為頻繁。具體海況如下:風暴潮預報:預計9月份我國沿海將有2~3次颱風風暴潮過程,可能會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其中災害性過程將有2次左右。
  • 風暴潮預警!大連重要氣象預報
    風暴潮預警!大連市海洋預報臺2020年6月22日15時發布風暴潮消息受出海氣旋影響,預計6月23日夜間至24日,大連南部和西部沿岸將出現一次溫帶風暴潮過程。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市海洋預報臺第一時間向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發送了風暴潮消息。
  • 我國主要海洋災害之一——風暴潮
    風暴潮是我國最主要的海洋災害之一,從北向南所有海域都有發生風暴潮的條件,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風暴潮發生的空間範圍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之間,持續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破壞力較大,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海洋災害。在我國歷史上,風暴潮曾被稱為海溢」、「海侵」。
  • 中學生競賽知識點:海洋技術|第二屆海洋知識競賽_網易新聞
    1.海洋技術可以分為哪幾類?37.怎樣開採可燃冰?可燃冰開採的最大難點是保證井底穩定,使甲烷氣不洩漏、不致引發溫室效應。 「可燃冰」的開採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熱激化法,就是通過一些方法將可燃冰加熱,使其溫度升高,從而使水合物分解而開採;第二種是減壓法,即採用物理方法給可燃冰減壓,達到使之分解的目的;第三種是注入劑法,就是往可燃冰中加一些化學試劑,將「冰」轉化成氣。
  • 南海熱帶低壓登陸海南,海洋預報臺再發風暴潮、海浪藍色預警
    南海熱帶低壓登陸海南,海洋預報臺再發風暴潮、海浪藍色預警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2018-08-10 16:0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學生競賽知識點:物理水文|第二屆海洋知識競賽_網易新聞
    幾乎所有的海洋現象都與海水的溫度有關,海上有些軍事活動也受到海水溫度的影響,海水的溫度對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有影響,掌握海水的溫度還可提高魚的捕獲量。87.根據海水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海水有哪三層結構?海水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總的來說是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 第二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閉幕
    圖為第二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閉幕會現場。劉曉林 攝 劉曉林 攝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1月15日,第二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圓滿結束。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中華全國總工會經濟技術部部長常毅民在競賽閉幕式上致辭,並為獲獎選手和代表隊頒獎。國家氣象中心馬學款獲個人全能一等獎。
  • 第12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總決賽在海口成功舉辦
    中國日報11月26日電(記者 趙磊)日前,第12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大學生組總決賽在海南省海口市落下帷幕。來自廈門大學姚程成、鹽城師範學院李天森、浙江工業大學龐思晨同學獲得「南極獎」「北極獎」和「大洋獎」。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2)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24小時應急值班,市海洋預報臺做好風暴潮的監測和預警報,向市防指提供風暴潮影響期間沿海驗潮站天文潮位表;局辦公室、局應急保障中心、市海洋漁業技術中心、市海洋預報臺根據職責發送防禦風暴潮預警信息。
  • 第三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閉幕 沈曉農要求持續推進預報...
    會議現場   莊白羽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 莊白羽 通訊員閆一銘報導  1月11日,第六屆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三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在京圓滿落幕  沈曉農表示,此屆預報技能競賽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預報員掌握理論知識、預報技能的現狀,展現了預報員隊伍的良好精神風貌,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預報員隊伍,奠定了良好基礎。預報員培訓工作必須常抓不懈,技術練兵不能鬆懈。  沈曉農指出,一是要認真做好預報技能競賽的總結工作。
  • 第十二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大學生組總決賽落幕
    11月23日,第12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大學生組總決賽在海南省海口市落下帷幕。來自廈門大學的姚程成、鹽城師範學院的李天森、浙江工業大學的龐思晨分獲「南極獎」「北極獎」和「大洋獎」。 據悉,本次競賽以「保護海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題目側重海洋生態保護知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