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就《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2020-12-02 中國水網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針對《指南》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實施重點等問題,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發布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指南》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重要舉措。《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為貫徹落實上述規定,「十三五」以來,我部組織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針對區域、產業和城鎮化等領域的典型政策開展了環境評價研究,同時借鑑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世界銀行和相關國際組織制定的政策(戰略)環境評價技術指南等,探索形成了適用於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技術方法、內容框架和成果要求,在此基礎上編制形成《指南》,可以為經濟、技術政策的制定者在分析政策的生態環境影響方面提供參考。

  問:《指南》的定位是什麼?

  答:《指南》是推動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影響的技術指引文件。《指南》列舉了適用的政策類型,提出了一般性分析程序和技術路線,提供了推薦性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政策制定部門在開展環境影響分析工作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補或調整指標體系,選擇或創新技術方法。

  問: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作用是什麼?

  答:經濟、技術政策關係到一個國家、地區或部門長期發展前景,影響涉及時間跨度大,空間範圍廣,影響類型多樣,政策執行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多,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的重大影響。《指南》從環境質量、生態保護、資源消耗、應對氣候變化等四個方面構建了較為全面的指標體系,政策制定部門可通過全面梳理重點識別,判斷政策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針對具有潛在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的政策內容,分析其影響範圍和程度,預警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風險,通過優化政策內容、完善保障措施和制度,從源頭降低生態環境影響,防控生態環境風險。針對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改善環境質量的政策內容,通過提高保障措施和制度的有效性,推動政策落地實施。

  問: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是否涉及新增行政程序?

  答:根據《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的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修)定相關政策時應在決策啟動階段開展環境影響和環境效益等分析預測的要求,政策制定主體應將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工作融入政策制定過程。本《指南》僅提供技術指引,不增加行政程序。

  問:《指南》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答:《指南》包括七部分內容。一是確定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適用範圍;二是確定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工作流程;三是提出政策分析內容及步驟,即政策要素解析,相關政策回顧性分析,政策與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的符合性分析等;四是提出「初步識別」的內容及推薦方法,建議從環境質量、生態保護、資源消耗、應對氣候變化四個方面梳理政策生態環境影響,推薦採用快速、定性分析方法識別政策是否存在重大生態環境影響;五是提出「影響分析」的內容及推薦方法。推薦採用列表法分析政策直接、間接及累積性生態環境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結合不確定性分析預測存在的生態環境風險;六是提出保障措施及制度分析的內容和步驟;七是明確結論與建議。

  問:《指南》推薦採用哪些技術方法?

  答: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範圍廣,影響產生的邏輯鏈條長,執行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多,難以定量分析。同時,一些政策出臺的周期短、時效性強,需儘快判斷其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或風險,為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支撐和保障,因此《指南》推薦採用快速、定性方法開展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在生態環境影響初步識別階段,結合推薦性指標體系採用矩陣分析、檢查表、專家分析等方法,判斷政策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在環境影響分析階段,結合政策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作用方式和受影響區域特點,採用列表法分析政策對各受影響區域的直接、間接、累積性影響及生態環境風險。鑑於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尚無普遍實踐,開展工作過程中可根據政策類型、政策內容和管理需求合理選擇或創新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方法。

  問:《指南》發布後將重點推動哪些後續工作?

  答:一是組織開展試點研究,形成案例庫。目前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處於初步推廣階段,下一步將選取典型省份、典型政策領域作為試點推動開展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工作,在試點基礎上逐步完善技術方法體系,建立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案例庫。二是持續開展專題研究,提供更為完善的技術支撐。根據政策類型及政策內容不同,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作用機制不同,影響類型和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基於本《指南》提出的一般性程序、技術路線和推薦方法,後續將進一步組織開展專題研究,分析政策生態環境影響機制,研究制定針對不同領域和政策類型的技術路線,提出適用於各分析環節的技術方法,為推動決策機構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更好考慮對生態環境影響提供技術保障。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印發《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的函,詳情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林草局辦公室,能源局、鐵路局、民航局綜合司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2020〕63號,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出臺的背景、編制思路、環評管理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印發內容...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環辦環評〔2020〕33號)。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內容及格式修訂的背景、修訂思路、編制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加強重點...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環辦環評〔2020〕36號,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出臺的背景、編制思路、管理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2021〕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目的、總體思路、重點舉措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問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答: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
  •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負責人就《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紡織印染工業...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紡織印染工業、鍋爐、製藥工業、農藥製造工業、化肥工業、製革工業、農副食品加工工業-製糖工業、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澱粉工業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等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為深入了解指南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和特點、實施重點和意義,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對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問:源強核算技術指南出臺有何意義?當前汙染源源強管理的總體工作進展如何?答:源強核算技術指南是服務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技術支撐。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暫行辦法》起草的背景目的、起草過程和原則、主要思路、具體制度和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制定《暫行辦法》的背景和目的是怎樣的?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公告〔2020〕51號,以下簡稱《登記指南》),《登記指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登記指南》修訂的背景、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登記指南》的修訂背景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針對《名錄》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名錄》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 《關於全面禁止進口...
    SMM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針對《公告》出臺的背景和意義、主要內容、注意事項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公告》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李幹傑說,生態環境部的基本職責定位是「監管」,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者職責,重點強化生態環境制度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和督察問責四大職能:  制度制定,即統一制定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規劃和標準,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定自然保護地體系分類標準、建設標準並提出審批建議等;  監測評估,即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評估生態環境狀況,統一發布生態環境信息;  監督執法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針對《辦法》出臺的背景、意義和作用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問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針對《名錄》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名錄》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答:《名錄》是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和關鍵依據。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洋生態環境司柯昶司長、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王菊英副主任,向大家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先通報近期我部的幾項重點工作。此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了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就是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價、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政問責,明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裁判員」和「運動員」,形成「一主多輔」格局,即生態環境部統一監督管理,有關職能部門、地方黨委政府、行業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將有效解決生態環境保護「九龍治水」,尤其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五龍治海」的問題。
  • ...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2020〕63號,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出臺的背景、編制思路、環評管理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問出臺《通知》的背景是什麼?答:我國是煤炭生產與消費大國,根據相關資料,截至2019年,我國原煤產能超過50億噸,產量達到38.5億噸。隨著能源結構調整和去產能政策的實施,煤炭消費比例逐步降低。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出席發布會並介紹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有關進展。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及時發布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就「兩個正面清單」,生態環境部提出,要總結評估「兩個正面清單」實施情況,研究推進相關改革舉措制度化,繼續精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企業恢復性生產和發展。進一步壓縮環境影響評價、廢棄物海洋傾倒等許可事項辦理時間。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考試大綱中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即要求能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熟悉即要求能夠理解並簡單應用,了解即要求具有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廣泛知識。考試大綱中有關法律、法規及導則、標準的考試內容均為現行法律法規和導則標準中的相應內容。   近期,根據最新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規、政策和標準,生態環境部對考試大綱進行了第十四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