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

2021-01-0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印發《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的函,詳情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林草局辦公室,能源局、鐵路局、民航局綜合司: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的規定,我部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現印送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使用。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0年11月6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部內抄送:督察辦、綜合司、法規司、生態司、水司、海洋司、大氣司、氣候司、土壤司、固體司、國際司。

《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的規定,以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加強重大決策科學論證、風險評估」「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的要求,為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提供可操作的技術路徑,制定本指南。

1. 適用範圍

本指南主要適用於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組織制定產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稅收和補貼政策、價格政策、貿易政策等經濟、技術政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開展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其他政策制定過程可參照執行。

2. 技術流程

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流程見圖 1。

3. 政策分析

通過解析政策要素和回顧既有政策影響,識別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政策內容。

圖 1 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流程

3.1 政策要素解析

梳理經濟、技術政策的目標、內容、措施及利益相關方。識別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政策內容。

3.2 回顧性分析

分析該領域經濟、技術政策已顯現的生態環境影響,識別造成這些生態環境影響的政策內容。針對新制定的政策,對涵蓋相關內容的現行政策進行回顧性分析。針對調整類的政策,對原有政策進行回顧性分析。

3.3 符合性分析

分析經濟、技術政策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的符合性。

4. 生態環境影響初步識別

基於政策分析結果,識別政策生態環境影響的方式和類型,判斷是否可能引發重大生態環境影響。

4.1 分析政策生態環境影響作用方式

分析政策生態環境影響作用方式,判斷政策是直接影響生態環境,還是通過影響生產行為或影響消費行為間接作用於生態環境。

4.2 識別政策生態環境影響

從環境質量、生態保護、資源消耗、應對氣候變化等四個方面識別政策可能存在的生態環境影響(推薦性指標參見附錄 A)。

4.3 判斷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

根據政策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程度,判斷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如存在重大不利影響,要針對產生影響的主要方面開展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如不存在,可不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推薦採用矩陣分析法、檢查表法、專家評估法等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示例參見附錄 B)。

5.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對識別出的重大不利生態環境影響進一步深入分析,確定影響範圍,開展生態環境影響具體分析、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

5.1 確定政策生態環境影響範圍

時間維度上,開展全生命周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應考慮政策實施的全過程,確定是否存在長期影響。空間尺度上,應考慮政策實施後受到直接影響及間接影響的區域,分析政策是否在特定時段對特定區域產生影響。重點分析政策的區域性和流域性生態環境影響,涉及邊境地區的政策應考慮跨界生態環境影響。

5.2 生態環境影響具體分析

綜合考慮政策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作用方式和受影響區域特點,分析政策對受影響區域可能造成的直接、間接和累積影響及其影響範圍和程度(參考附錄 C),其中累積性影響是指政策的某一影響長期累積或與其他影響共同作用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5.3 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

分析政策內容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如政策作用對象界定不明確、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態環境風險。分析政策執行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如執行中斷、選擇性執行、過激或消極執行等)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態環境風險。對存在不確定性風險的經濟、技術政策可進行跟蹤分析,根據政策實施所導致的生態環境影響,及時提出優化調整建議。

6. 保障措施及制度分析

梳理政策及配套政策包含的保障措施、政策相關的行業保障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分析現有保障措施及制度在增強政策有利生態環境影響或者減輕政策不利生態環境影響方面的有效性。

7. 結論與建議

在結論與建議中應明確以下內容:

(1)政策是否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

(2)政策實施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影響及其範圍和程度;

(3)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風險;

(4)建議優化的政策內容,建議重點加強的保障措施。

附錄 A

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指標

(推薦性指標) 

 註:1.本表為推薦性指標,在使用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補或調整指標;

2.生態環境影響應同時考慮政策實施區域和可能受政策影響的其他區域。

附錄 B

生態環境影響初步識別(示例)

註:1.本表中二級指標可在附錄 A 中選取指標,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補或調整指標;

2.推薦採用專家打分法對不同政策內容產生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判斷,「+」表示有利影響,「-」表示不利影響,「/」表示不產生影響;「3」「2」「1」分別表示重大影響、中等影響、輕微影響,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分值。

附錄 C

生態環境影響具體分析(示例)

註:1.本表中二級指標可根據生態環境影響識別結果在附錄 A 中選取指標,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補或調整指標;

2.政策造成生態環境影響的方式包括直接影響生態環境或通過影響生產行為、消費行為間接作用於生態環境;

3.政策影響區域包括政策實施區域和可能受政策影響的其他區域。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就《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 生態環境部:《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無機化學工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排汙單位自行監測工作,現批准《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無機化學工業》《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 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指南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第三條規定的企業範圍中,納入生態環境部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管理系統的、上一年度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信用等級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組織實施,其他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由各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組織實施。支持和鼓勵未納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規定範圍內的企業,自願申請參加環境信用評價。
  • 生態環境部就《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指南(試行)》答問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指南(試行)》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指南》的背景、意義、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指南》出臺有哪些背景和意義?
  • 生態環境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
    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土壤函〔2019〕826號)。》《關於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組織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解決農村突出水環境問題,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編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 新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的通知。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特點將報告表分為汙染影響類和生態影響類,配套制定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汙染影響類)(試行)》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生態影響類)(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自2021年4月1日起實施。
  •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負責人就《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紡織印染工業...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紡織印染工業、鍋爐、製藥工業、農藥製造工業、化肥工業、製革工業、農副食品加工工業-製糖工業、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澱粉工業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等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為深入了解指南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和特點、實施重點和意義,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對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問:源強核算技術指南出臺有何意義?當前汙染源源強管理的總體工作進展如何?答:源強核算技術指南是服務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技術支撐。
  • 2018年環境環保政策、法律、技術導則等匯總文件
    《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環辦法規[2018]46號)2.《企業拆除活動汙染防治技術規定(試行)》(公告78號)3.《國家先進汙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公告 2018年 第5號)4.《飲料酒製造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公告2018年第7號)5.
  • 生態環境部: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池工業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有關單位:為落實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排汙單位自行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有色金屬工業-再生金屬》《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電池工業》和《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橡膠和塑料製品》三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編制完成標準徵求意見稿。
  • 生態環境部就《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鍍工業》等五項標準有...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鍍工業》等五項標準有關問題答記者問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鍍工業》《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農副食品加工業》《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平板玻璃工業》《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農藥製造工業》
  •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的基本要求、技術路線,以及標準文本和相關 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本標準是對《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的修訂。本標準首次發布於 2004 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南京市環境監測中 心站;2010 年第一次修訂,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和江 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六、環境保護措施分析   (1)分析汙染控制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2)分析生態影響防護、恢復與補償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3)制訂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第 9 號)   二、規範性文件   8.關於公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試行)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試行)內容及格式的通知(環發〔1999〕178 號)   9.關於印發《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規劃的具體範圍(試行)》和《編制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的規劃的具體範圍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方向
    12月29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總結回顧2020年重要生態環境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2019年生態環保政策大盤點!
    16、關於發布《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紡織印染工業》等八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完善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指導和規範固定汙染源源強核算工作,生態環境部批准《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紡織印染工業》《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鍋爐》《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製藥工業》《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 生態環境部: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橡膠和塑料製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有關單位:為落實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排汙單位自行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有色金屬工業-再生金屬》《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電池工業》和《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橡膠和塑料製品》三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 生態環境部:《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石油煉製工業》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石油煉製工業》。全文如下:汙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 石油煉製工業Technical guidelines of acing method for pollution source intensity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 HJ 982—2018 2019-01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已先後在長江沿岸(成都、長沙)和廣東、天津等省市多次舉辦平臺的線下技術成果推介活動,覆蓋工業行業、農業面源、城鎮生活、黑臭水體治理、水體生態修復等汙染控制以及水環境管理等方面。四、生態環境部加快建立項目環評信用監管體系為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深化環境影響評價領域「放管服」改革,2019年9月20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將於11月1日施行。
  • 生態環境部:《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聯繫人: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項贇電話:(020)85545707(兼傳真)郵箱:xiangyun@scies.org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員村西街七號大院(郵編:510655)聯繫人:生態環境部 劉世錚電話:(010)66556218(兼傳真)附件:1.徵求意見單位名單2.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
  • 生態環境部:取消汙水處理廠汙泥含水率的強制要求
    《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三)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原環境保護部令第11號)1.將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託運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技術單位編制放射性物品運輸的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書。」2.將全文中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印發內容...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環辦環評〔2020〕33號)。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內容及格式修訂的背景、修訂思路、編制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