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 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工作, 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的基本要求、技術路線,以及標準文本和相關 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是對《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的修訂。

本標準首次發布於 2004 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南京市環境監測中 心站;2010 年第一次修訂,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和江 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有:

——標準名稱修改為《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

——增加了「正確度」、「定量方法」、「定性方法」術語定義,調整了「準確度」術 語定義;

——刪除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工作程序的有關要求;

——增加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路線;

——細化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特性指標確定的要求和方法;

——增加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比對的技術要求;

——完善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驗證的技術要求;

——完善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文本及編制說明的內容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 A 為規範性附錄,附錄 B~附錄 E 為資料性附錄。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 廢止。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 2020 年 12 月 25 日批准。

本標準自 2021 年 4 月 1 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
    本標準規定了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一般性原則、內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可參照使用。   本標準是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T 2.2—93)的第二次修訂,次修訂版本為《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 2.2—2008)。
  • 《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發布 7月1日起施行
    《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發布 7月1日起施行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國家環保標準《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於近日發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本標準為首次發布。詳情如下: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規範和指導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工作,現批准《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本標準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kjs.mee.gov.cn/hjbhbz/)查詢。   特此公告。   生態環境部   2018年9月30日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
  • 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
    第五章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第二十六條為監測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物排放情況,開展達標評定和風險篩查與管控,規範布點採樣、分析測試、監測儀器、衛星遙感影像質量、量值傳遞、質量控制、數據處理等監測技術要求,制定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第二十七條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包括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生態環境監測儀器及系統技術要求、生態環境標準樣品等。
  • 2018年環境環保政策、法律、技術導則等匯總文件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 169-2018)(2019年3月1日起實施)6. 《國家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945.1-2018);《國家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945.2-2018)7.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發布 2019...
    本標準於 1993 年首次發布,本次是第一次修訂,主要修改內容有:——修改了標準名稱,由《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面水環境》修改為《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調整、完善了術語和定義;——修改、完善了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據,簡化了水汙染影響型建設項目評價等級的判定依據,增加了水文要素影響型建設項目評價等級的判定依據;
  •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發布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發布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標準名稱、編號如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130-2019)該標準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查詢。自標準實施之日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130-2014)廢止。特此公告。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標準修改單
    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網消息,按照《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和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修改了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規定,並修改完善了相應的配套監測方法標準
  • 生態環境部: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電池工業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有關單位:為落實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排汙單位自行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有色金屬工業-再生金屬》《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電池工業》和《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橡膠和塑料製品》三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編制完成標準徵求意見稿。
  • 生態環境部: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橡膠和塑料製品
    聯繫人:生態環境部秦波電話:(010)66556810聯繫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楊偉偉、秦承華、夏青電話:(010)84943214傳真:(010)84943136GB 31572 合成樹脂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 37822 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HJ 2.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91.1 汙水監測技術規範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該考試設《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四個科目。參加四個科目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考試;免試部分科目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考試。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當前正處於汙染防治「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要實現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的目標,需要加大力度破解重汙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系統防範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對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業務拓展、技術研發、指標核算、標準規範制定、信息集成與數據分析,進一步提升監測與技術支撐的及時性、前瞻性、精準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土壤環境學習時刻 · 導則規範⑩|《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
    《土壤環境管理》彙編文獻共分四大部分24個章節,分別為:《政策文件》、《管理辦法》、《管控標準》和《導則規範》。以下按四大部分內容逐章逐節介紹給大家。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 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制定本技術指南。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針對《辦法》出臺的背景、意義和作用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問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我部將通過衛星遙感手段開展重點區域臭氧前體物遙感監測,篩選VOCs治理重點關注區域。充分運用走航監測、手工採樣監測以及VOCs溯源分析等手段,確定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以及物種名錄、行業名錄、排放環節。堅持依法治汙。
  • 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選派技術骨幹參加新版GB/T1.1標準宣貫培訓
    新版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已於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是各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標準制定活動需掌握的一項基礎標準,對指導各類標準制修訂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生態環境部明確醫療廢水監督性監測採樣頻次和分析方法有關問題...
    生態環境部近日公開了《關於醫療廢水監督性監測採樣頻次和分析方法等有關問題的復函》。復函指出,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問題的復函》(環函〔2010〕90號)和《關於火電廠氮氧化物監測方法有關問題的復函》(環科函〔2015〕3號)的相關內容,新發布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與排放標準指定的監測方法不同,但適用範圍相同的,原則上也可用於該汙染物的監測。
  • 生態環境部:《固定汙染源廢氣 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技術規範(徵求...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前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制定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