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人民眼·本期聚焦·抗戰記憶)

2020-12-06 人民網國際

  圖為嘎麗婭。

  矗立在綏芬河的嘎麗婭雕像。
  本報記者 袁 泉攝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漸漸傳開。

  8月11日,她走進黑龍江綏芬河日軍要塞勸降。

  她是嘎麗婭·瓦西裡耶夫娜·杜別耶娃,身上流淌著中俄兩國的血液,人們習慣叫她張嘠麗婭,大人疼愛地叫她嘎拉。

  8月11日,嘎麗婭的母親菲涅和弟弟張樹烈目送她離開,再也沒能等到她回來……

  那一年,嘎麗婭17歲。

  2009年,嘎麗婭「重生」。

  綏芬河市民用青銅為她塑起一座雕像。雕像就立在她最後上山的地方。她站在6米高的基座上,花崗巖形如石崖,嶙峋峭立。熔巖流出石縫,火焰在她身後升騰,化為雙翅,凌空招展。那火焰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她揮舞著臨行前媽媽送她的新頭巾……

  雕像的基座上鐫刻著:「我們的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給綏芬河市民回信中的一段話。

  這段話以中俄雙語刻寫,孩子們的小手就能撫摸得到。

  一條盛滿抗戰記憶的路

  循著嘎麗婭最後的足跡,記者踏上通往天長山要塞的山路。天長山就在城北,但對於綏芬河,那是一個巨大的謎,人們肅然相對,卻知之甚少。

  南起吉林琿春,北至內蒙古海拉爾,在曾經「滿蘇」「滿蒙」近5000公裡的國境線上,日本關東軍當年築起龐大而隱秘的軍事工事,進可攻,退可守,隨時準備對蘇開戰。

  綏芬河位於國境前沿,是黑龍江省東南扼守中東鐵路的國門。1903年鐵路通車,才誕生綏芬河這座城市,才發展起沿線的哈爾濱等城市。14處日軍要塞群中,10處分布在「滿蘇」東部邊境,綏芬河僅30餘公裡的國境線就築有3處要塞,由日本關東軍3支國境守備隊固守。

  山上極靜,大塊雲團浮動在陽光中,山林一時明亮,一時又陡然陰晦。當年嘎麗婭上山的路還在,已不能行車,那是關東軍用砂石夯築的路基。當年的灌木叢,變成滿山次生林,橡木、紅松比手腕還粗。沒路就趟枯草,窸窸窣窣。

  接近山頂,有兩棵對稱的老榆樹,有人稱這裡「榆樹門」,是天長山要塞的主要入口,是嘎麗婭最有可能到達的區域。戰爭恍如昨天剛剛結束,不時可見破碎的脛骨、頭蓋骨、肋骨。多年來,這裡挖掘出大量遺物、遺骸,手章、槍械,女人的荷包、孩子的鞋底……

  在剛剛解凍的山間行走,一股細微的腐臭似乎揮之不去。草中有炸毀的工事,混凝土壁竟達3米多厚,堅如巖石。各式地堡密密麻麻,露出槍眼炮口,巷道窄軌相連,四通八達。

  經查史料,築壘正面約40公裡,縱深35公裡,地下工事難以統計。

  當地百姓說要塞「只見過勞工進去,沒見過出來」。所謂勞工,基本是戰俘,穿著破爛軍裝,用悶罐車一列列運進山。由於戰備不用炸藥開山,全靠人力一錘一鎬開鑿巖石,夯築堡壘。

  1934年日本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籤發「關作命第589號命令」,全面啟動邊境要塞修築。東寧要塞留有狼狗圏遺蹟罪證,勞工屍體餵狗,並已經發現勞工萬人坑。侵略者盤踞中國東北14年,苦心經營要塞就達11年。將綏芬河城北兩座山峰命名為天長山、地久山,寓意不言自明。

  17歲的嘎麗婭走向這裡的時候,8月的天氣帶給她的也應是一股寒意。製造了無數冤魂的魔窟,在戰爭即將結束之時,仍裹挾成千的生命進行最後的垂死掙扎。

  一次寫入歷史的折返

  綏芬河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嘎麗婭也站在這個點上。

  如今嘎麗婭雕像前,綏芬河的一條支流緩緩流過。跨過河流的鐵路橋梁陳跡俱在,那是曾被列強所爭奪的中東鐵路。

  1945年8月9日凌晨,綏芬河聽到邊境傳來炮聲,有人說「聽來像颳起了大風」。炮聲敲響了侵略者末日的喪鐘。蘇聯紅軍分兵從4個方向進入我國東北,幾天前,日本廣島原子彈已經炸響,戰爭天平向盟軍的一側傾斜。

  10日,綏芬河宣告解放。11日,根據蘇聯紅軍通告,為「清剿日本人」,綏芬河東街一律轉移到西街腰毛屯和阜寧鎮,限期完成。事發突然,東街的漢族、俄羅斯族、朝鮮族居民來不及帶太多財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穿過中東鐵路,暫往西街轉移。

  嘎麗婭跟著父親,先趕著僅剩的兩頭奶牛穿過了鐵路。因為奶牛得餵食,那是全家的命根子。

  穿過鐵路後,嘎麗婭回頭看見母親和15歲的弟弟張樹烈被蘇聯紅軍攔著問話,就讓父親趕牛先走,自己折返。原來蘇聯紅軍讓他們去司令部登記,嘎麗婭也得過去。誰知,這一折返,嘎麗婭的人生軌跡來了個大轉彎。

  嘎麗婭的母親菲涅一頭慄色頭髮,淡褐色眼睛,是俄羅斯族。伴隨著俄國開發遠東的步伐,菲涅幼年就隨家人沿烏蘇里鐵路修建到濱海邊區。為了生計,16歲隻身落戶中國綏芬河,在俄僑家做傭人。

  嘎麗婭繼承了母親的端莊美麗,身上也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父親張煥新生於山東省掖縣,從小跟叔叔「闖關東」「跑崴子」,做以貨易貨的毛皮生意,說得一口流利的俄語。1922年落腳綏芬河,做了名列車押運員。

  就在這年,張煥新遇到了17歲的菲涅,開啟了終此一生、跨越種族的生死之戀。婚後,菲涅隨張煥新改了張姓。1928年,他們生下中俄混血的女兒,也是他們唯一的女兒,起名嘎麗婭。嘎麗婭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全家人視她如珍寶。

  姜謙莉老人回憶嘎麗婭的樣子:留著長長的辮子,愛打蝴蝶結,愛穿連衣裙、小靴子,喜歡唱歌,「愛笑,不笑不說話」……

  很多人記得嘎麗婭,少女時代,她已亭亭玉立,眉目清秀。很多人會回憶起她,老舒拉姐妹七個家裡窮,嘎麗婭就張羅朋友們接濟她。宋國棟老人當時年紀小,記得嘎麗婭帶他到院裡摘李子吃。

  記者追尋嘎麗婭的最後軌跡找到當年的蘇聯紅軍臨時司令部,今天那棟建築已經蕩然無存。

  張樹烈回憶,當時司令部院裡已經站了四五十人。過了很久,還沒輪到他們登記,正巧一名蘇聯紅軍軍官匆匆走出,用俄語向人群問道:「你們這裡誰會說日本話?」

  人群中有聲音回答道:「嘎拉!嘎拉會。」

  一座負隅頑抗的最後堡壘

  綏芬河鎮子不大,俄羅斯人都相互認識。嘎麗婭人品出眾,大家都認識她。

  3年前,嘎麗婭從露西亞俄僑學校畢業,會俄語、漢語。由於1933年日軍侵佔綏芬河,推行奴化教育,不論中國學校還是俄式學校都增設日語,嘎麗婭的日語成績也很好。

  那是一個亂世,世界雲波詭譎,邊城冷暖先知。早在1932年,日本就有計劃地向中國東北「實驗移民」。大量增加的「開拓團」作為準軍事組織,絕大部分部署在東北抗聯遊擊區和漫長的中蘇邊境。

  偽滿時期,綏芬河設立有偽街町公所,由日本人擔任街長。相應的機構也大量增加,日本憲兵隊、偽警察隊、鐵路警事隊、特務機關魚龍混雜。越來越多的日本僑民出現在鎮上。

  當密集的炮聲傳來,街市的地面沉悶地震動,鎮上的日僑感知大戰將臨。隨著幾場小規模戰鬥潰敗,駐紮的部分日本武裝乘汽車和火車逃往牡丹江。遺落在綏芬河的日僑等在一片惶恐中,所能想到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號稱「堅不可摧」的天長山要塞。

  駐守要塞的關東軍精銳幾年前已調往太平洋戰場,但仍留有不少駐軍。他們依賴牢固的工事,囤積著大量戰略物資,宣稱足以困守1年以上。宋國棟老人的一位日本鄰居,在國道局開軋路機,他親手掐死了妻子和兩個孩子,自己僅拎了把斧頭上山。

  更多的日僑匆忙帶好乾糧,陸陸續續往山上跑。最後一任街長愛甲嘉津磨組織了150名日本婦女、兒童、老人及200名在鄉軍人逃向天長山要塞。

  有資料顯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綏芬河臨時混編的留守日軍加上偽警、憲、特人員,抵抗兵力大約2500人,但輕重武器的配備並未減少。憑藉「北滿永久要塞」據守自保,2500兵力足以抵抗3萬多混合兵種的進攻。

  蘇聯紅軍攻擊天長山的嘗試遭遇了要塞猛烈還擊。蘇聯紅軍只好暫時封鎖天長山,機械化部隊在集結,坦克整裝待發,重炮陣地部署完畢,調準炮位。

  強攻意味著傷亡,也意味著殃及平民。與此同時,戰機不容貽誤,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綏芬河戰局,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主動。

  一個平靜的生死抉擇

  場景再次拉回蘇聯紅軍在綏芬河的臨時司令部。一位蘇聯紅軍軍官冷靜而迫切地問誰會說日語。所有的視線一下子聚焦在嘎麗婭身上。

  勸降日軍是當時非常現實的考量。嘎麗婭跟著軍官勇敢走進屋子的時間是8月11日。而在中國時間8月10日傍晚,日本方面已決定投降的消息通過無線電波傳遍了世界。不論在重慶,還是在延安,大約晚飯後,廣播裡就一遍遍播放這則消息。

  遠在邊城的嘎麗婭一家未必及時獲知,但蘇聯紅軍將領一定準確掌握這一情報。不只綏芬河,記者在沿邊境一線的虎頭要塞、東寧要塞,都聽聞到當時的勸降史實。中國日本史學會理事王宗仁講述,蘇聯紅軍派的一位軍使到東寧要塞地下勸降,被送出來已遍體鱗傷。舌頭被割,腦門用刀刻上五角星,九根手指被砸掉,只留了右手拇指。「敵人用兇殘的方式宣告,蘇聯紅軍得豎著拇指稱讚日本『皇軍』……」

  蘇聯紅軍讓被俘的日本傷兵向洞內喊話,傷兵說到不想死在蘇聯紅軍槍下,就當即被要塞的子彈擊斃在洞口。關東軍盤踞東北14年間,日軍官兵深受仇蘇教育,異常頑固。防守牡丹江的日軍第5軍司令官清水規矩中將後撤時,不僅就地銷毀文件、電報、密碼,竟然將隨軍家眷全部屠殺。

  嘎麗婭能夠流暢地講漢語、俄語和日語,此時此地的蘇聯紅軍需要她,需要她幫助說服日軍接受即將到來的和平。和平既然是將成的事實,殘酷的最後一戰能否避免,起碼讓躲進要塞的平民,尤其是婦孺避免被戰火屠戮?

  嘎麗婭只是個17歲的姑娘,之前14年應無數次見證或聽到過日本關東軍的殘酷。我們無法知道她聽到蘇聯紅軍的任務時的反應和心理狀態。只能推斷,她的日本鄰居,她教授過俄語的日本孩子等都被捲入時代和命運的漩渦。生與死的關頭,需要有人傳出那一聲和平的口信。

  弟弟張樹烈就站在母親身邊,目睹了這一切。嘎麗婭跟隨蘇聯紅軍軍官走進去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母親菲涅和所有人一樣,不知道軍隊讓女兒去幹什麼。當嘎麗婭走出來時,同行的還有4名蘇聯紅軍,其中一個一槓四花,應該是名尉官,打著白旗。

  嘎麗婭走向媽媽,母女四目相對:「紅軍徵召翻譯,讓我跟他們上要塞,去勸日本人投降。」

  張樹烈回憶,嘎麗婭說得很平靜,但母親卻立時哭了,周圍非常安靜。菲涅哭著,解下自己紅色的花頭巾,那是當天離家時戴的一方新頭巾,披在女兒的肩上。

  菲涅還想說什麼,可是士兵開始催促了,她一句話也沒說出來。只看見嘎麗婭向他們回頭,和4個蘇聯紅軍一直北行,上了汽車。

  車子在目送中越來越遠。從此,再無嘎麗婭的音訊。

  一個至今未解的生死之謎

  嘎麗婭上山是11日,與13日中間整整隔了一天。13日,綏芬河人見證了今生最震撼的一幕。向著天長山,蘇聯紅軍萬炮齊發,像吼叫的火傾瀉在山上。三四處炮陣同時轟擊,當地的老人說,從未見過這麼大的炮彈,「像豬羔子似的拖著紅光滿天飛」。巨響讓全鎮地面跟著震顫,這樣晝夜不息的炮擊持續了三天三夜。

  海拔731米的天長山主峰被炮火削去了3米多。日軍精心構築的堡壘,原指望可以固守一年,結果竟成為埋葬他們的墳墓。

  經查證史料,蘇聯紅軍遠東第一方面軍有約8000門火炮,且全是75毫米以上的重炮。重炮齊鳴的同時,蘇聯紅軍又派出轟炸機,對要塞實施了數輪毀滅性轟炸。短短幾個小時,山就被削去十幾米厚的土層。

  當蘇聯紅軍坦克和步兵發起衝鋒時,遭到日軍猛烈反擊,他們才明白低估了日軍要塞的堅固。日軍用鋼鐵鑄成工事的頂蓋,炮彈落上不過炸一個小坑。壁壘之厚,30多枚炮彈落在一個位置才能炸出一個洞。炮擊時,步兵藏於永備工事地下,反擊異常頑強。蘇聯紅軍只好安放成噸的炸藥,傾瀉更多的炮彈。

  在留給勸降的一天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天長山要塞本就神秘,嘎麗婭勸降情節更成了一個謎,每個人都談論嘎麗婭,唏噓不已。流傳較多的一個說法,嘎麗婭上山勸降,最終死於亂軍。日軍虐殺是常事。在虎頭要塞,蘇聯紅軍徵召了一位會日語的朝鮮人前往勸降,就被日兵一刀劈開腦門。

  目前較接近現場的說法,來自蘇聯老紅軍菲多爾琴科後人的轉述,綏芬河電視臺曾赴俄羅斯格羅捷闊沃採訪錄製,但仍有存疑之處。菲多爾琴科是當事人,11日勸降無果。12日帶著勸降提綱,嘎麗婭同15名戰士再次上山。

  臨近要塞時日軍要求嘎麗婭一人進入。嘎麗婭翻譯給菲多爾琴科,兩人簡短交流,菲多爾琴科告訴她「你是善意的,是為他們好」,讓她走進了日軍要塞。漫長的等待中,蘇聯紅軍聽到要塞裡激烈爭吵,野獸般嚎叫,然後一聲槍響。日軍向他們發起攻擊。

  戰爭相關記述中有這樣的說法。日軍玩弄了假投降的伎倆,待蘇聯紅軍受降時突然開火。嘎麗婭是否在類似的交火中殞命?不論當時情形如何,嘎麗婭在向日軍傳遞和平信息時遭遇了不幸。

  我們很難確認嘎麗婭最後的遭遇,真實從來超出想像。當場景定格在她走向天長山要塞門口那一刻,她當然知道那是可怖的巢穴。令人詛咒的一切是醒不來的夢魘,惟有和平來解救被戰爭扭曲的這一切。

  一場延綿70年的尋找

  蘇聯紅軍炮火中,要塞一片火海,玉石俱焚。

  炮聲停息時,已是15日。家人不見嘎麗婭。母親去留守的司令部詢問,只聽到「先頭部隊已經開走,我們也不知道」的回答。

  家人、親友找遍了天長山的戰場溝坎,翻過被炮震得七竅流血的屍體,也見過幾名一字排開自殺的兵卒,就是沒有嘎麗婭的影子。據說,在上山路邊的樹枝上掛著那方紅色的花頭巾。弟弟張樹烈對著山喊嘎麗婭,空山無語。鄰居們猜測著,會不會封進地堡餓死了?會不會跟部隊開走了?

  母親菲涅從此每到夏天,都採天長山的花,長久地凝望。由於軍方未能對嘎麗婭勸降做出書面結論,嘎麗婭被列入戰爭失蹤人員。嘎麗婭家人連續多年向各處致函,都石沉大海。

  國境對面的菲多爾琴科終老之時,家人無數次聽他說「我這枚紅星勳章應該是嘎麗婭的」。

  歷史像一站站向前的列車,接下來新中國成立、政治運動、中蘇論戰、改革開放、邊貿重開……嘎麗婭在綏芬河老人們的口中一次次被提起。

  1984年,綏芬河地方史志編輯孫伯言在一份60年代的公安檔案中看到寥寥數語:「當地居民張煥新的中俄混血姑娘3次到北山勸降日軍,英勇犧牲」。

  一個姑娘,連同她身後恢弘的場景令孫伯言久久不能忘懷,走訪中他問及老人,原來這個女孩的故事一直在綏芬河口耳相傳。孫伯言像中了邪,接下來近30年不斷地尋找嘎麗婭,尋找一切和她有關的片段。

  嘎麗婭的家人已經離開。在「文革」中,菲涅一直陪伴著丈夫,輾轉遷離。直到1980年4月,安葬了丈夫,菲涅隨兒子離境,逝於烏蘇里斯克。離開中國那年,菲涅的雙眼已經失明,她隨身帶走的,是張嘎麗婭的照片。

  孫伯言尋找嘎麗婭的事情傳開,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眾多熱心人士的幫助。1991年「邊貿熱」,有位叫韓繼民的人找到他,說自己在烏蘇里斯克做生意時找到了嘎麗婭的家人。菲涅隨身的那張嘎麗婭照片得以輾轉回到中國。

  從那個年代起,綏芬河越來越多的人步入追尋的行列。他們自帶設備,自籌資金,收集史檔,尋訪老人,搶救性地保留了大批史料。

  孫伯言曾說,「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文化,那就是一片沙漠」。嘎麗婭是綏芬河的女兒,是這座城市的記憶。他倡議,綏芬河應豎起一座嘎麗婭的雕像,嘎麗婭象徵著友誼,也象徵著和平,這是邊境城市綏芬河的願望。「我們必須記住嘎麗婭,記住嘎麗婭的願望!」

  一位領導告訴孫伯言,幹吧,我支持你。他一位不願留下名字的學生知道了老師的心願,默默拿出了一筆錢。從孫伯言第一次讀到嘎麗婭的故事,到最終豎起這座青銅的雕像,他用了20多年。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人類不會忘記。孫伯言請到了頂級的藝術家。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院長恰爾金院士主持設計,雕塑系主任斯維尼什科夫和在讀博士李富軍完成雕塑,聖彼得堡城市建設藝術委員會主席羅曼諾夫斯基設計了基座。

  孫伯言將嘎麗婭和紀念碑的故事致信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得到了熱情的回應。普京在回信中建議,紀念碑上應該刻上前述那段話。

  嘎麗婭那小小的身影、堅定的步伐,定格在1945年的8月。揮舞頭巾的雕像表現她和平的使命,火焰生成的雙翼便是象徵中俄兩國並肩反法西斯的友誼。

  雕像選用最高標準的青銅塑造,可保6萬年不朽。

  (本期統籌:本報記者鄭少忠;參與採寫:本報記者丁汀)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04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聚焦抗戰記憶:中俄混血女孩勸降日軍遭不幸
    本報記者 袁 泉攝  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人民眼·本期聚焦·抗戰記憶)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漸漸傳開。  8月11日,她走進黑龍江綏芬河日軍要塞勸降。  她是嘎麗婭·瓦西裡耶夫娜·杜別耶娃,身上流淌著中俄兩國的血液,人們習慣叫她張嘠麗婭,大人疼愛地叫她嘎拉。
  • 人民眼·本期聚焦·抗戰記憶: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
    她揮舞著臨行前媽媽送她的新頭巾…… 雕像的基座上鐫刻著:「我們的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給綏芬河市民回信中的一段話。 這段話以中俄雙語刻寫,孩子們的小手就能撫摸得到。 一條盛滿抗戰記憶的路 循著嘎麗婭最後的足跡,記者踏上通往天長山要塞的山路。
  • 紀念中俄「友誼和平天使」嘎麗婭
    聚焦今天,讓我們來到中俄邊陲小城綏芬河市,沿著70年前青春少女嘎麗婭的足跡,去追尋這位「和平天使」留在人間的不朽傳奇。今天,讓我們來到中俄邊陲小城綏芬河市,沿著70年前青春少女嘎麗婭的足跡,去追尋這位「和平天使」留在人間的不朽傳奇。
  • 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是為和平而閱
    【相關新聞】外媒聚焦中國抗戰大閱兵:史無前例邀請外國首腦>   這幾天來,諸多外國媒體把目光聚焦在了今年將在北京舉行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作為曾經有過近現代苦痛回憶的中華民族的子孫,自然明白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和平的意義,毫無疑問,這次大閱兵也是為了和平而閱。  在中國人為將舉行的大閱兵「點讚」的同時,國外某些媒體和個人卻陰陽怪氣地說著酸溜溜的不負責任的話。甚至不乏有國家「做賊心虛」地認為中國人這是要展示肌肉,是對自己示威。說起來真是可笑,你要是沒做過對不起中國人民的事,沒有傷害中國利益的計劃,何必懼怕中國軍力的強大?
  • 國臺辦發布會聚焦「九二共識」、抗戰史觀等熱點
    國臺辦發布會聚焦「九二共識」、抗戰史觀等熱點 2015-09-16 15:47:22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直稱兩岸關係要「維持現狀」,卻絕口不提「九二共識」,馬曉光指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是要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堅持這一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就可以破浪前行,不會迷航;否則,兩岸關係難免偏離航向,風雨飄搖,甚至觸礁擱淺。
  • 周大福和平天使藝術展火熱開幕,王凱驚喜現身和平天使新品發布會
    周大福和平天使系列新品發布會,於8月25日在上海梅龍鎮廣場正式開幕。和平天使之光,輝映閃耀的美麗人生。周大福珠寶集團代言人王凱,同樣內蘊堅韌與美好,在全新形象大片中優雅演繹系列新品,默契展現與和平天使的理念共識,活動當天王凱更是驚喜現身發布會,娓娓道來自己的見解。
  • 「和平天使」——嘎麗婭
    在綏芬河這座東北小城,有一位當地人盡皆知、名叫嘎麗婭的中俄混血姑娘,大家都叫她「和平天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軍進攻綏芬河附近的日軍天長山要塞時,嘎麗婭作為蘇軍偵察分隊翻譯勸降日軍,被日軍殺害。 1945年8月8日晚,蘇聯宣布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一位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這個曾經將日本侵略者按倒在地的身軀,卻被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和平社會養育出來的敗類按倒在自家的床上,並搶走了他賴以生計、賴以活命的一生積蓄約一兩萬元現金,何其的瘋狂、何其的喪心病狂!
  • 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訪——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時間回撥至2018年7月1日,第16屆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上海段)活動在上海舉行,復旦附小的這些學生家庭接待了來自臺北上述3所學校的學生。當時,臺北的孩子們住進上海小夥伴家裡,一起去豫園品嘗上海風味小吃,一起參觀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感受海派文化,建立了純真的情誼。
  • 《黎明前的暗戰》熱播 諜戰劇 「基因突變」
    搜狐娛樂訊 諜戰史詩大劇《黎明前的暗戰》作為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正在熱播,該劇藝術地還原了湖南和平起義的真實歷史事件,虛實兩條線索緊密結合,重新定義了歷史正劇,也給近於疲態的諜戰劇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中國版畫界元老王琦:抗戰木刻輝煌在重慶
    」  作者 鍾旖  「抗戰木刻運動的輝煌先前不曾有,今後也不會再有。」將思緒倒回上世紀30年代轟轟烈烈的木刻運動,已是98歲高齡的中國著名版畫家王琦老先生在電話中如是告訴中新社記者。  上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新文化運動主將魯迅舉起新興版畫運動的旗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以貼近中國社會現實,吶喊出人民大眾心聲為主旨的新興版畫在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後方和以延安為中心的邊區,迅速發展成為一場抗日救亡的藝術運動。
  • 西安「和平天使」雕塑國慶節慘遭斷臂(組圖)
    一位市民在「和平天使」雕塑前留影(2007年1月7日攝)。當時,雕塑上的「和平鴿」和「男孩」右手的一根手指已經不復存在。    陝西省西安市興慶宮公園內一尊寓意中美和平友好的雕塑「和平天使」,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慘遭斷臂。
  • 和平精英冰焰天使怎麼獲得 冰焰天使獲取攻略
    最近很多玩和平精英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冰焰天使怎麼獲得,這套外觀還是非常不錯的,下面就是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如何獲取和平精英冰焰天使時裝,如果你也喜歡的話,那麼就跟著小編我一來看看吧!和平精英冰焰天使怎麼得冰焰天使是在SS5賽季中產生的,大家只需要能夠解鎖賽季的寶箱就可以獲得到的,不需要任何的其他購買方式的。
  • 喻越越——江西妹子一曲《紅紗巾》唱響9·3「勝利與和平」文藝晚會
    2008年曾與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演唱者失之交臂的她,在抗戰勝利70周年這一特殊的日子裡,用她的歌聲完美詮釋了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珍貴。喻越越說,希望通過歌曲向逝去的革命英雄致敬,「讓我們共同在歌聲中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頒獎典禮舉辦
    人民網訊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頒獎典禮12月29日在京舉辦。2020年,基金會發揮平臺作用,面向廣大少年兒童開展「和平天使藝術獎」評選活動,這是美育教育的一次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啟動以來受到了全國各地青少年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通過線上線下專家評審,本次活動最終評選出了一等獎6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15個,總共32個獲獎作品。
  • 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未來劇院頒獎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頒獎典禮12月29日亮相未來劇院。榮獲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京劇類一等獎的作品《童聲京韻》在現場進行了精彩展示,孩子們用老生、青衣、花旦美妙的唱腔,精彩的武戲表演和飛龍旗、水袖、槍花等的龍套表演,迎來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聲。「王子樂隊」、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專家、教師團隊等也在典禮上進行了表演。
  • 周大福舉辦產品發布會,和平天使系列全新上市
    周大福舉辦產品發布會,和平天使系列全新上市來源:聯商網2019-08-05 12:228月3日,周大福在深圳華強北茂業天地舉辦鉑金新品「和平天使」產品發布會,向大眾正式介紹周大福的「和平天使」系列鉑金首飾新品,同時現場以藝術裝置展的形式展出和平天使系列主打款式
  • 和平精英冰焰天使獲取技巧 SS5賽季冰焰天使怎麼解鎖
    本文給大家帶來和平精英冰焰天使獲取方法介紹,遊戲裡面的冰焰天使怎麼獲得,這套外觀還是非常不錯的,那麼怎麼獲得呢?一起來看看吧。和平精英冰焰天使怎麼得  冰焰天使是在SS5賽季中產生的,大家只需要能夠解鎖賽季的寶箱就可以獲得到的,不需要任何的其他購買方式的。
  • 抖音風伴著黎明的歌聲是什麼歌 黎明前的黑暗歌詞完整版
    「風伴著黎明的歌聲」最近這句歌詞在抖音上很火,當然了很多人會覺得這首歌旋律很好聽。那麼抖音風伴著黎明的歌聲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歌名叫《黎明前的黑暗》,是歌手詩人涼/蘇一音唱的。下面來看一下。
  • 和平精英受到衝擊!光子力作《黎明覺醒》來襲,遊戲亮點太多了
    作為鵝廠的一款全新生存遊戲的大作,《黎明覺醒》這一次是受到了萬眾矚目,因為在光子工作室旗下,其實本身就是有一款非常火爆的射擊類型手遊,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和平精英,在早年國內手遊市場又非常多的吃雞類型的遊戲,但是真正存活到了最後,並且在手遊市場上佔據了根基的確只有和平精英,也讓我們看到了光子工作室對FPS類型遊戲有一定的底蘊實力存在